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探究

2022-02-08米依农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民族

米依农,朱 喆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立根铸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凝心聚力,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文化根脉和基因。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追溯其源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前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走向,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要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脉渊源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包含历代存在过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中华5000多年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以儒佛道“三教”为主干,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精神形态、文明风俗、情感认同、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化的源头与底蕴,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3〕。中华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积淀着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和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最核心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壮大的母体,是中华民族在激荡世界的变局中屹立不倒的骨气与底气。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源流,其中蕴含的道德传统与民族性格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和衷共济提供了根本精神保障。

纵观历史发展与时代变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发展是同向齐驱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都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休戚相关。传统文化是先人的文明成就被后人继承以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是一个民族繁衍存续的支点,对于形成和维护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政治局面,对于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对于形成和丰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会更加凸显。所以文化自信和与之伴随的幸福认知不是物质能力,而是一种在基本物质得到保障后形成的美化人生和世界的精神素质。一个普通人的自信应该从品质道德学识修养出发,而不是肤浅的攀比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也不可能仅仅依靠经济军事等支配性实力,更依赖于文化精神层面的富有和对民族历史的传承。历史不断昭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深厚根基,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石

增强文化自觉,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或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并以此为基础展现出传承、发展、开放、包容的文化心理状态。说到底,文化自信是一种民族心态,是一个民族的多数成员对自身精神价值的把握与彰显,是属于精神层面的力量与底蕴的外溢〔4〕83。

文化自觉必须基于理性精神的文化反思〔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思审视、择优重塑,是文化自觉形成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前提。费孝通先生把“文化自觉”概括为三重意蕴: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建立在对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也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就要求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其他文化,找准文化定位,形成文化自觉。继而掌握文化转型的主动权,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巩固国家和民族认同,建立“和而不同”的美好社会。“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6〕。我国现如今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中,依托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循序渐进、创新开拓、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历史恒常性,在几千年栉风沐雨后依然独领风骚,在新时代越来越焕发新的生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文化自信奠定道德底蕴和价值底色

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性与规律,文化价值观念沉淀在人的心灵深处,并且代代传承,具有强大的稳固性和隐蔽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沉淀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强大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奠定道德底蕴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为实现中国梦构筑国家精神〔8〕。如果抛弃传统和根本,就割裂了精神命脉,切断了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来源,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000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和为人处世原则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之密切关联、一脉相承。在国家层面上,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春秋时期,孔子在整理殷周典籍的过程中就已经提出了重德的“仁学”思想,其基本内涵“仁者,爱人”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就是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勤政爱民,关怀百姓疾苦。《尚书》又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社会主义中国,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只有人民幸福,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生生不息。这就是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的思想根源。“中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中”与“和”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它,让事物和谐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也就是“顺其自然,天人合一”。这体现在“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中——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欲取先予,顺应自然规律;人与人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友善共处、和衷共济,以实现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中国的文化精神就是道德的精神〔9〕199,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10〕。中华传统美德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的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如精忠爱国、自强不息、谦和好礼、尊师重道、修己慎独、见利思义、敬业乐群、勇毅力行、克己奉公、扶正扬善、扶危济困、孝老爱幼等。这些美德与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作为传承和发展几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达到了内部统一,是在其基础上因时制宜的创造性继承和转化性发展。

基于文化自信的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孕育并与时代结合的源泉活水,也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万古长青的坚实根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们应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明确价值导向

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最后一道闸门,是我们党团结统一、奋斗不息的力量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源泉与心理支撑,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报国情怀与浩然正气,为理想信念立根铸魂。

集体主义精神和兼善天下的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青年承担着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和现实奋斗的责任。而现代人尤其是青年群体强调个体自由和主体意识,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个体正逐步成为网络交互过程中的基本话语单位,个人主义的浪潮使得青年的社会化方式和角色定位发生变化。中国文化精神是感性生命的精神,所以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构建道德自觉主体,寻找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源流、启发民族血脉中的灵性,才能强化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发掘主流经典对国人的天然吸引力,是重塑网络文艺生态、构建新时代传媒话语体系的根本路径,也为引导青年一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建设以青年群体为主阵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交流互鉴为文化自信提供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入观察、对中国现代化起点与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凝练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成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重要著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具体革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相结合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明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特色”指的就是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与现实都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再生力与创造力。在重大历史关头都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立潮头而发先声。这便是一个文化体系历经数千年仍能维持其格局与自尊的精髓所在。

当深埋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被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犹如取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巨大魅力。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日益青睐,大众文艺传媒出现“极新对极旧”现象,有效激活传统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艺作品也向要素多元化、内容精致化、审美艺术化、呈现方式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主体个性化差异化等良性方向发展。如《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节目在网络上引发热潮;壬寅虎年伊始,让观众直呼“再看亿遍”的《只此青绿》;“国潮”“古风”风靡网络甚至“火出圈”等,这都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当代青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为文化自信提供外部推动力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1〕,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对欧洲进行访问时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新理念,开辟了文化自信的新途径。

当今世界开放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综观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也出现了粗制滥造、机械化生产、有“高原”缺“高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演绎匮乏、创作者阐发能力不足、市场繁荣和文化贫瘠悖论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多措并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艺创作既要立足自身民族文化传统,把艺术生命与家国情怀、人民苦乐、伟大实践交织融合,促使国人更加主动积极的接受、内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融会贯通西方先进思想和创作观念,创新文化创作的模式、体系和内容,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焕发新的文艺生机;还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明的相互竞争也是互鉴共赢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12〕。要在竞争中重新审视自身,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优化,才能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内外双向延展中以文载道,重新擦亮中国名片,才能让世界更加了解、赞赏、敬畏当今的中国,成为国人文化自信的外部支撑。

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共同困境与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在破解现代化困局、推动生态保护、完善社会治理、健全行政伦理、促进民族交往、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解决路径。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崛起”是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出发的必然选择。

“国无德不兴”,从古至今,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就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行动指南。中国不仅注重本国利益和谋求本国生存发展,还兼顾他国的利益,与世界其他国家共谋发展之道,力图构建和谐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摒弃“零和博弈”、倡导共赢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鲜明特色,也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认同和效仿,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和平共识。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不是靠烧杀抢掠和穷兵黩武,而是依靠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根基来谋求共同发展。

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国家的支配性实力决定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文化自信和精神财富,决定了其国家力量的持久生命力。在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滋生、强化、薪火相传的核心动力,是当代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文明财富。在新时代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展现其价值与魅力,是时代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应然之举,是人民精神生活的迫切需求,更是个人、民族、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多元民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