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不足与创新

2022-02-0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3期
关键词:总台电视新闻影响力

冯 刚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初试锋芒,到如今拥有大量固定用户。从受众数量和关注度来说,其影响力已远超传统媒体。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互联网音视频节目增量2.2亿小时,网民日均刷视频约100分钟[1]。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也加大了和新媒体融合的力度,但目前主要体现在资讯的多平台推送方面不及时,融合的层次较低。对电视新闻来说,具有时代特征、传播主流价值观、把握舆论导向的主题报道,更应该从自身的现状出发,从内容策划、传播渠道、互动反馈等多方面创新,加强深层次融合,提升社会影响力。

1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宣传政策、引导舆论、传播正确价值观和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也在尽力拓展多平台传播形式,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但碍于传统制作模式、固有表达形式和传播渠道的束缚,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1.1 报道内容和形式陈旧

当前,媒体平台众多,当某个事件发生或者到某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时,当地各个电视频道、纸媒及新媒体平台都会一拥而上,选题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在海量类似的信息轰炸下,受众一般记不住电视新闻的主题报道。其次就是报道形式陈旧,主要体现在语言千篇一律、相对空洞、晦涩难懂,不少成就性新闻报道存在堆砌数据的情况,逻辑不清楚或者过度专业化,“手法单一,新闻味淡化,宣传味十足”[2]。新闻报道不贴近受众的生活,不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总体来说,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套路”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习惯了“新媒体语言”的受众的需求。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报道内容和形式,传播效果将会很差。

1.2 传播渠道和方法单一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通常在固定电视频道的特定时间段播出,受传播时间和收看空间的限制,当前的传播效果并不乐观。而在内容层面,即使是直播节目,过了播出时间点,后续的新鲜资讯也无法更新传达。当前,部分电视从业者已经意识到平台的传播局限,正在积极与新媒体融合传播。但总的来说,这种“融合”还不够深入,很多时候只是把电视端的播出内容删短一点就直接放到新媒体平台,其内容本质上还是传统的电视语言,不符合新媒体用户的收视习惯,很难让受众形成共鸣并主动进行二次传播。传播渠道和方法的单一,加上少了新媒体用户的捧场,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影响力明显不足。

1.3 体验感差,缺乏有效互动

传统套路的内容制作加上相对单一的传播渠道,使得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缺乏有效的互动反馈机制。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体验感差,效果自然会打折。当前,很多电视新闻平台的用户反馈还是以热线电话为主,用户通过打电话提供线索或告知其他诉求之后,什么时候能得到回应都是未知数。即使部分电视新闻平台已经和新媒体合作,开通了网络互动渠道,但受制于内容和平台的分离,此举只对两个平台的交集用户能产生有限的影响。加上传统的互动界面设计及缓慢的反馈时间,使得用户的整体互动体验感差,这也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2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的创新

融媒体时代,内容品质和传播形式是吸引用户、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在新媒体的竞争下,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应该发挥自身权威性、公信力的优势,转变思路,在内容策划、传播渠道、互动反馈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2.1 提升报道内容和形式可看性

如今,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为了吸引用户眼球,传播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久而久之,这些碎片化且没有营养的信息,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以内容取胜是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吸引受众、提升影响力的“制胜法宝”。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选题时要准确提炼大主题,能够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各级政府的改革举措等;也要精细策划小主题,注重时效性和贴近性,选择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同时要注重权威性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每一个关键数据和说法都要核实出处,彰显电视新闻的公信力。

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表达,要符合当前受众的主流审美观。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要摆脱传统套路化、说教式、一本正经的报道形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讲述方法,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实现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提升新闻传播影响力”[3]。使用亲切、朴实、生活化的语言将严肃、宏大的主题化解成通俗易懂的内容,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引起共鸣。

例如,2019年7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主持人康辉发表了一段有理有据的国际锐评《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美国100名所谓对华强硬派人士,最近污蔑中国推行‘扩张主义’,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令人喷饭”这样的词汇也出现在以严肃、权威著称的《新闻联播》中,并且还是一条比较正式的国际关系主题报道。如此话题用网络语言说出来,并没有一丝突兀,反而让全国观众一致叫好,这一话题也上了当日热搜。在第二天的《新闻联播》中,康辉持续发力,再次蹦出了“羡慕嫉妒恨”“怨妇心态”等网感十足的话语。这一改变,也让不少年轻受众对以主题性报道为主的《新闻联播》产生了兴趣。受众人群扩大,节目内容成为大家争先的谈资,主题报道的影响力自然也提升不少。

“主题性报道的表现风格要做尝试性的突破,要在彰显新闻性的同时,使得主题内容的视角风格更加多样化。”[4]除了文风调整之外,对于一些复杂、生硬的内容,还可以灵活结合短视频、图片、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展现,消解受众对主题报道长期存在的排斥情绪,提升接受度。例如,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在报道这一主题事件时,除了采用传统的报道形式之外,还采用H5技术,整合短视频、绘画、音乐等形式,推出了《重磅!TA的多重身份被曝光了:“斜杠青年”大运河身份解密》这一主题报道类的网络产品,将大运河定义为翩翩才子、实干精英、环保卫士、文保专家等8个身份。语言生动,表达活泼,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大运河这一新闻主题,产品自带“二次转播”属性,大大提升了主题报道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2.2 多屏融合,拓展传播渠道

目前,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部分市民了解信息资讯的主要渠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和影响力日益下降。根据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的说法,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媒介的演化,进而带来新旧媒介的融合,形成多元的信息处理、传播系统。因此,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不仅要在报道内容和表达形式上改革创新,提升可看性,同时还要融合新媒体,有针对性地多屏传播,构建矩阵化传播渠道。

2019年11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这是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可以有效分流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除了自建平台,开发手机客户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央视新闻”还和多家新媒体合作,在微博、微信、抖音、百度、哔哩哔哩等平台开设官方公众号,形成传播矩阵,几何式扩大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可以参考借鉴“央视新闻”的多渠道传播模式,报道内容一次采集、多点分发,既体现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也兼顾新媒体的移动传播和时效性,多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采用多传播渠道时,注意不能将同一内容一成不变地“搬至”多个平台。具体来说,新媒体平台不能是电视播出内容原封不动的二次呈现,而是要因屏而异,结合每个平台的传播属性和受众差异化的特点,注重分众化的精确传播。这就需要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策划之初,就把不同平台的内容需求考虑进去,采用同一题材、不同制作、多种表达的生产模式。电视大屏着眼于宏大叙事,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彰显主题报道的权威性;而新媒体小屏端,则结合短平快的渠道优势,多制作和推送微视频等产品,表达形式也要符合互联网特性。

例如,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主题报道《通达长三角“桥”见新未来》。6月下旬,旗下各新媒体平台就推出系列宣传片,为大桥开通的主题报道预热,其中直播前一天推出的《离下班还有半小时,领导突然在群里拍了拍我……》,用长图的形式呈现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世界之最”和沪苏通铁路“逛吃”指南,内容翔实、表达轻松活泼,被多家媒体转载,获得网友一致好评。当天的主题报道在电视平台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同时在江苏广电总台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我苏”客户端、“江苏新闻”传播矩阵等平台同步直播,总播放量超840万。针对不同受众制作的系列短视频,在各新媒体平台总点击量超2 100万。本次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生产和传播模式,采用差异化制作,多屏传播的形式,抛开时空的限制,扩大了收视面,提升了整体影响力。

2.3 增加互动,提升用户体验

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电视端和新媒体平台多屏推送,进行矩阵式传播,可以拓展报道的触达范围,提升到达率。但如何增强用户黏性,让他们主动收听收看,甚至进行二次传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这就需要在策划主题报道时,增加互动环节,满足受众的交互式体验需求,让他们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策划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时,要从宏大且严肃的选题中寻找小的切口,设置全媒体互动环节。用户在参与互动时,潜移默化之间便增加了对主题内容的关注度。同时,用户反馈的信息也可以经过筛选后体现在报道中。江苏广电总台推出的《政风热线·市长上线》节目,每期会邀请江苏省内一个市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演播室,倾听百姓诉求、回应群众期盼。每期都会融合新媒体,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互动环节,将用户提出的问题、反馈的信息实时传回演播室,现场问政。在这里,用户的互动成为报道的一部分,既丰富了播出内容,也提升了百姓对节目和职能官员的认可,体现了电视主题报道的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

增加互动提升用户体验,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图文和音视频的反馈,随着5G、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各种智能新技术的亮相,在推出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时,要考虑给用户营造“虚拟在场”的沉浸式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报道一次阅兵时,就利用智能新技术,推出了“央视新闻多视角全景看盛典”的VR直播产品。用户可以选择从高空、地面、远处、近处等多视角、多维度观看阅兵仪式。同样是针对阅兵活动主题,新华社也是通过AR技术在新闻客户端呈现了三款“大国重器”——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东风弹道导弹,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亲手”操控这些设备。多维实景还原加上互动参与,用户如临其境,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的传播效果是很震撼的。

2.4 深度挖掘新闻爆点

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要推动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内容朝着多样性、独特性、时效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应该在保证新闻报道速度的同时,加强新闻主题报道内容的深度,根据融媒体时代用户传播的特点,精准地把握用户情绪爆点及细节元素,加深新闻主题报道的内涵,并巧妙设计报道标题,加大对受众的吸引力,扩大受众规模[5]。另外,还可以利用伏笔法在新闻主题报道内容中进行故事情节的铺垫,进一步激发受众的情绪爆发点,营造良好的舆论传播氛围,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率。

3 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获取新闻讯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媒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报道内容上准确提炼大主题,精细策划小主题,转变表达方式,拉近和受众的距离;要有针对性地多屏传播,构建矩阵化传播渠道;增加全媒体互动,紧跟智能新技术,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让受众有参与感。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创新,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可以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总台电视新闻影响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地名大会》开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从心怀诚意到心怀敬意——品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何盈作品集《于无声处》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