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改造背景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

2022-02-08徐福英黄海燕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数字化体系

徐福英,刘 涛,王 宁,黄海燕,吴 倩

(1.山东工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2.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山东 烟台 264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等一直在驱动着我国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引致的文旅消费和供给转型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挑战,使得旅游业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旅游类专业中,“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540106)”,“景区开发与管理”更名为“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540110)”,新增“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540104)”和“智慧旅游技术应用(540111)”两个与数字化直接相关的高职专科专业,对其他旅游类专业的数字化改造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专业数字化改造仅通过调整专业名称、结构和数量是无法实现的,而应当立足于产业数字化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需求,从培养目标设定、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质量保障等多个层面对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构和实施。

1 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较为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张培茵、渠向国(2008)从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训练体系两个层面探讨了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问题[1]。张明(2008)从实践教学优化的角度探讨了高职高专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2]。郭跃(2009)指出旅游管理专业应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分层次、递进式安排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构建能充分体现“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操作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3]。颜敏(2011)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教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探讨了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4]。秦志学(2014)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5个维度探讨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问题[5]。刘丹(2020)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6]亚吉和尹立军(2020)对基于OBE理念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确定能力导向的培养目标并形成培养指标体系,进而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7]韦章琳等(2020)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监督和评价体系4个方面探讨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8]白瑞芸等(2021)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并试图结合实践构建“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三方协同,开展四类合作,实现六个结合”的“1346”人才培养体系。[9]

从上述成果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①在研究内容上,学生们旅游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基本达成共识,且均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②在研究思路上,大多是结合某一具体专业分析其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体系;③在研究视角上,多从院校出发分析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结构性问题和实施问题,而缺少从行业需求视角分析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适应性问题,更缺乏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角度对旅游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层次分析和前瞻性思考;④在研究方法上,以“问题—对策”式的思辨研究为主,缺乏植根于旅游类教育特殊性的解释性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从整体上看,已有成果缺乏对数字化改造背景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实施的研究,对当前旅游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不大。

2 数字化改造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设定

专业数字化改造带给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当前,各专业为响应数字化改造而设定培养目标时普遍存在两类误区:①在设定目标时片面强调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而降低、轻视甚或忽视对学生其他素养的要求;②直观认为数字化改造等同于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在设定培养目标时往往就是在原有目标的基础上简单叠加关于学生数字化素养方面的表述。两类误区均源自对专业数字化改造的认知偏差,第一类误区反映出院系对专业的数字化改造过于激进,忽视了专业办学实际和培养对象的具体层次,落入“唯数字化论”的窠臼;第二类误区则反映出院系对于专业数字化改造的认知滞后和消极应对,属于“轻数字化论”的现实体现。从学理上分析,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即院系既要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数字化素养,又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优化学生的整体素养结构。因此,在数字化改造的背景下,旅游类高职专业在设定和表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注意如下问题:①通过政企行校等相关群体的全方位调研,精准识别旅游类专业学生应具备何种类型的数字化素养,并在科学评估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在与其他类职业教育横向比较,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纵向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类高职专业学生应达到何种程度的数字化素养。②在与其他素养比较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各种数字化素养对学生就业竞争力、岗位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影响程度,精准界定数字化素养在旅游类专业学生素养结构中应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素养的关系。③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中最好还能精准阐述借助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掘何种新素养,提升何种素养,掌握何种核心素养,能够胜任何种企业的何种岗位。

以笔者所在单位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表述为:“本专业立足烟台,面向山东,辐射华东地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数字化思维和创新创业素养,能够在对客人需求识别与精准服务、流程设计与改进、制度设计与优化、员工培训与激励、自我规划与团队建设、服务创意与方案策划、新媒体营销与策划、会员开发与关系维护、品牌认知与跨文化沟通等核心职业技能中至少掌握1类,在国内外酒店管理公司、连锁酒店集团、高星级酒店、精品民宿和主题酒店、会议服务和教育培训类机构等相关服务组织从事高端服务接待、一线业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媒体营销策划、住宿体验分析师、民宿经理人、数据分析师等岗位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能为学生继续攻读本科学位提供全方位支持。”

3 数字化改造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设计与实施

培养目标的达成离不开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受培养目标设定误区的影响,旅游类高职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容易出现两种误区:①受“唯数字化论”的驱动,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环节,不顾校情、学情开设大量的专门针对数字化素养的课程,并辅之以相应的数字化实践训练;②受“轻数字化论”的影响,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安排不变,只是选择在部分专业课程中冠上类似“智慧”“智能”“大数据”的字眼,如智慧酒店前厅智能管理、大数据与旅游市场营销,以此来应对数字化改造。为应对上述误区,给予旅游类专业数字化改造在培养方案方面的充分支撑。

3.1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架构

实践经验表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是根据学生应达成的素养结构来设置相应模块,每一模块又由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具体来达成。针对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遵循“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框架,对应从立德树人、素质拓展、专业教育、创新创业4个层面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这些课程和实践环节根据隶属关系具体体现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创新创业课和综合实践环节等。在实施数字化改造后,每个专业应根据数字化素养在培养目标中所占的地位和具体要求,确定是单独增加一个模块还是嵌入在其他模块之中。如针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确立“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数字化素养”的整体框架,也可根据需要将数字化素养嵌入在人文素养或者职业素养模块。

3.2 围绕专业学生要达成的具体数字化素养,确立针对性的培养手段

结合数字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和达成机理的分析,各专业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独立的相关课程或实践环节,也可在已有课程或实践环节中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如针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可增设“酒店数字化运营”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各种酒店智能化操作工具使用、智慧管理系统操作、微信公众号运营、短视频制作、网文撰写、数字化办公技术等),也可将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数字化升级,如《酒店市场营销》升级为《酒店新媒体营销》,《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增加前厅智能运营和管理教学模块。

3.3 借助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专业的数字化改造,不仅要提升专业学生的数字化素养,还要借助数字化工具和手段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其他素养。因此,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还要根据培养目标适当增加或强化与数字化相关的通识课程,如《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概论》《云计算导论》等课程。除此之外,各专业还应当借助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编辑与统计、逻辑解读和结构阐释、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与监控等。

4 数字化改造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三教改革”是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地、培养方案贯彻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实现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必须围绕数字化扎实推进旅游类专业的“三教改革”。

4.1 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化素养

作为人才培养的行动主体,无论是专业学生数字化素养的培养,还是借助数字化工作和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都要求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数字化素养。为此,旅游院系:①改革人员招聘和配置机制,跨学科引进和组建教师队伍。如针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可酌情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处理等专业的教师,并通过培训、企业挂职、团队建设等手段,尽快促进新引进教师的专业认同、适应和融合。②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组织好现有专业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培训,一方面,增强其对专业数字化改造的整体认知,另一方面,要尽快提升教师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的业务水平。③选派骨干教师开展针对合作企业数字化运营的顶岗锻炼、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在充分了解企业数字化运营工具、方法和做法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

4.2 围绕数字化积极开展教材建设改革

除积极选用符合专业数字化改造要求的出版教材外要围绕学生的数字化素养,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建设,调整、充实或重新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发校本教材;要借助数字化手段积极开发云教材、多媒体教材等,提升专业所用教材的数字化水平;要通过校企联合将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做法进行知识化整理和理论化提升,进而充实到教材之中。

4.3 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方法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除在线上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案例式学习外,还要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方法:①积极引入各种线上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②利用各种线上平台和数字化技术,积极开发线上课程;③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利用“校友邦”“钉钉校园”等平台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不仅可以将教师与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关联,形成沟通群组,便于周日志批阅、实习评价、公告发布、话题讨论等,而且可以实现上下班签到和自动定位,方便监测学生行为[10]。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数字化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