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城市平安建设创新机制的实践探索研究
——对大连市的启示

2022-02-08李树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工作

李树文

(大连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阐述了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强调平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地方城市平安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探索平安建设在建设内涵、建设主体、建设体制、建设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机制,为大连市及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建设思路和复制模板,提升大连市平安建设水平,促进大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大连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安全。

1 国内城市平安建设创新机制的新实践探索

1.1 嘉兴:打造“中国最平安城市”

嘉兴市作为浙江省地级市平安建设的排头兵,其建设口号就是打造中国最平安城市。为此,城市在平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建设思路和途径,主要包括3个方面:健全八大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注入“三治融合”助力。任何实践开展顺利与否都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才能够将平安建设工作落实落稳,嘉兴市一直坚持常态化暗访机制,通过重点专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加通报和奖惩机制,主抓社会生产安全各个环节。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峰会,重视科学技术升级改造治理模式,嘉兴市建设“智安小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安全编织防盗网络,营造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稳定环境。平安建设作为系统工程需要各界力量参与其中,“乌镇管家”是嘉兴市“三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一个生动实践。乌镇管家发挥枫桥精神,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先锋站和管家站联动方式,将社区大小事务在社区网格内解决。同时,与社区三社联动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相互配合,共同与平安建设工作相融合相促进。

1.2 西安:打造“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西安结合自身西部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特点,树立大西安大平安建设理念,以平安地区为载体,将平安建设和为民服务相结合,推进西安社会治理创新性和智能性。从平安建设工作重点方面,全力打击铲除黑恶势力净化社会风气。从平安建设工作思路方面,采取防微杜渐方式有效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开展平安建设普及和宣传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专项抽查活动,开通平安西安新浪微博等方式。从平安建设工作机制方面,与市域社会治理形成合作共筑平安建设堤坝。举办全市提升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效能培训班,将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形成双轮驱动,谱写西安市社会安全和稳定发展新篇章。

1.3 武汉:打造“中国智慧城市”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带动平安建设。一方面,开创“一把手抓第一责任”的制度监督体制,将平安建设指标细化全面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保障线下平安建设。另一方面,致力于运用新的高科技技术应用于平安建设实践。通过编织信息采集、数据挖掘、信息互通、组织管理和云平台搭建等实现线上平安建设。武汉市根据省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成立平安建设指挥部,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创造性出台平安建设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打造基层“平安建设服务中心”。主要是主动承担党和政府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同时拓展平安建设参与主体多元化,激发和凝聚平安建设主体及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平安建设,主要体现在各部门之间线上信息互通共享,将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带动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

1.4 南京:打造“省会大局稳定城市”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坚持致力于维护省会城市稳定发展,其平安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是提升群众安全感为己任,一手抓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形成两手都要抓都要强的工作思路。问题整治主要体现在城市治安环境,南京市主要以“雪亮工程”为机遇,将线上防控体系与线下防护体系结合。随着监控联网建设工作普及,将政府行政监控与社会监控并网,形成全市一张防控联动网络。同时依托警务站、查报站和检查站等线下警力资源,实现城市治安三道防线。社会治理主要体现在治理创新,南京率先在全省实行平安建设网格化管理机制,引入“互联网+” 技术革新平安建设手段,建设一批智能技防小区建设和社会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2 国内城市平安建设创新机制对大连市的启示

2.1 坚持党的领导,丰富内涵建设思路

坚持党的领导是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党的思想先进性指引平安建设思路的先进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精神带动平安建设落实的责任性。通过对嘉兴、西安、武汉和南京等城市平安建设的工作经验可得,落实国家平安建设已经成为各省市开展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组建领导小组或统筹机构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谋划地域平安建设方向和措施,各级党委组织主抓平安建设工作落地落实平稳发展,并依托相关行业和各职能机构,积极参与平安建设系统工程,发挥各相关机构在平安建设中的功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强的传统优势,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单位和社区及社会组织协同、广大群众积极投入的新型社会动员机制。

2.2 完善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双轮驱动建设机制

平安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工作机制,才能真正转化平安建设社会效能。因其内涵内容和评价指标与社会治理有天然的同构性,导致上述介绍的各地方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将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融合。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一样是复杂系统工程,它也需要纳入纵横交错的创新联动机制中。具体措施是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实施多元化参与的扁平化建设模式,构建地域内各职能机构协同合作框架,真正做到平安建设工作信息互通、责任到位、资源共享和工作联动的新机制。需要说明的是,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它们在理念、主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它们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群众需要,但是平安建设更加侧重以法制化视角解决社会问题,注重国家发展中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以,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形成双轮驱动机制,共助和谐社会建设。

2.3 落实政府责任,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地方城市要想将平安建设工作落实落稳,政府需要明确工作职责承担建设责任。综上介绍的城市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强化各级组织领导和统筹,采取形式多样的政策刺激,深入开展落实建设创新活动。较为常用的措施有成立专项工作组,比如在省级、市级等政府成立平安建设工作组,抽调工作人员和督导队伍专项负责平安建设工作。采取量化考评机制,将平安建设按照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量化指标,纳入组织和个人年终考评和升迁晋级标准。开展不定期动态监管活动,将平安建设工作常态化,责令相关部门或部门联合等方式开展专项检查工作,表彰卓有成效集体和个人,注重媒体的宣传。积极申报国家“长安杯”或地方举办的奖励竞赛,树立先进典型,宣扬时代楷模,让平安建设成果和成效传播范围更广泛,进一步提升民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为平安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4 激发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力量

平安建设工作除了党和政府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外,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通过功能分化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平安建设。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人类个体及社会关系的集合。社会治理要站在人的视角,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也无法缺席。近年来,不断推进“三社联动”“三治融合”双轮驱动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初步构建了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的新格局,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2.5 引入科技智能化,推进全景平安建设能力

平安建设工作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较为繁杂,考虑的因素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仅靠以往的工作机制和手段不能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政府需要能够便捷高速地识别处理问题,真正实现和推进全景化平安建设能力。科技支撑带动“智慧治理”升级,打造平安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一个侧面。坚持科技支撑,引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以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大标杆城市试点为契机,建成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治理指挥平台,强化顶层设计和协调推动和应用物联网技术。地方政府全景治理能力的建构需要实现大数据所蕴含的技术逻辑与地方治理中的制度逻辑的耦合,为技术赋能向治理能力的转化提供空间。目前实践过程中达成的共识是引入高科技技术,实现智慧平台。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工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选工作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