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2022-02-07王战杰
□王战杰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从劳动的细胞出发,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分析和阐释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等四类现象,该理论对现代网络社会中的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网络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本是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标志,是人劳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但却有许多大学生使网络与人,尤其是人的道德产生对立和冲突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低头族,利用网络实施炒作、赌博、色情、暴力传播,通过网络进行谣言谩骂、无底线恶搞、肆意攀比,一再践踏人的道德底线,网络不但没有成为人的工具,反而成为人的主人,人一再被网络的负值效应所严重侵蚀,这种因网络异化进而造成的网络道德异化现象发人深思。
一、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一)网络炒作与网络恶搞。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可以满足大学生充分言论自由的心理,他们不必担心被干扰或者被评判,在网络平台上肆意妄为、毫无顾忌地行使表达权利。福柯曾经阐述道,“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2]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并不畅通,尤其是身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中间不乏许多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视前途为无望的群体,平时觉得自己和一本或者二本院校的高材生有着巨大差距,心理上不平衡,借助互联网这个崭新的诉求平台,可以使他们内心潜在的表达诉求得到释放和发泄,体现出自己渴望参与话语权重构的心理需求。一些大学生故意通过网络炒作的方式来换取高频率的点击量和访问量,有的甚至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恶搞。
(二)网络谣言与话语异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网络语言低俗、粗俗、戏谑甚至发布谣言,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不惜利用伤害他人隐私和名誉的方式博取关注,有的甚至通过网络谣言的渠道获得非法暴利。另外,经访谈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网络用语涵盖着不健康的内容,使用污言秽语和不堪入目的词汇交流,传播不规范、不文明言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粗俗化和戏谑性的语言是网络话语失范或异化的显著表现。大学生用恶搞和无厘头的表达方式,“通过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奇言怪语’为时髦,以发表粗制滥造、肆意恶搞的‘胡言乱语’为潇洒,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3],以谩骂和攻击的方式,来宣泄不满。
(三)网络舆论暴力。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大部分的大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课余时间多是沉迷网络中消磨时间,他们通过网络畅所欲言,借助虚拟的网络平台,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网络事件,在不分青红皂白,没有经过调查和证据的情况下,毫无顾忌、肆意非为以道德审判长的身份对其进行评论,言辞激烈,甚至带有明显暴力的语言形式侮辱、谩骂、攻击、诋毁当事人,抑或是借助“人肉搜索”和“网络追杀令”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过激的、不负责任的、伤害人格和尊严的私人道德制裁与道德宣判。由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心智不成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评价往往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偏激,因此在网络舆论环境下特别容易引发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当事人的名誉受到极大损害,并打破了主流意识的道德底线,带有明显的侵权行为,网络舆论暴力程度更深、伤害更大。
二、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网络负值影响的侵蚀。马克思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1]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网络与大学生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被网络的消极面所影响,进而引发了许多校园网络道德异化行为。当前大学生之间同学关系变得淡漠,一些大学生受到网络暴力、色情等负面影响,言谈举止常常偏离主流轨道,在网络上针对自己看不惯或者与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发表淫秽不堪的污言秽语或者过激、偏执观点。社会网络监管的欠缺和不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沾染了不良习气,出现了网络失范行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偏离了主流轨道,甚至存在个别学生肆意妄为,走向反党、反社会主义、背离人民和国家的道路。
(二)学校网络管理漏洞。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蔓延传播,大学生的道德危机和价值恐慌已经得到了高校的重视和理性思考,然而,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监管和价值重塑的网络德育工作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网络舆论监管者,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和错误认识、跟风关键原因的分析和把握比较缺失,对舆论的双效作用不能够客观地看待,全盘否定的态度容易带感情偏向,有失偏颇,进而在工作时候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工作艺术的训练比较匮乏,往往导致事倍功半。同时,一些高校对网络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低估了网络潜在的消极作用和危害,进而在网络管理上不能够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和给力的措施,进而给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失范行为滋生了土壤,导致部分学生口无遮拦,肆意非为,甚至胡说八道而酿成大错。
(三)大学生自律意识薄弱。“人是类存在物,而自由的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是人的类生活、类本质。”[1]马克思认为“类生活的本质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这恰恰是人和动物的区别。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1]网络异化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大学生把沉溺网络不再看成是自觉有意识的活动,而异化为一种无意识行为,他们对网络的使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人类活动,而是丧失了主体性,离自己的类本质越来越远,产生了同自己的类本质的相异化,在不知不觉中被腐蚀、污染,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心被无情消解,被错误的社会思潮洗了脑,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和立场,进而因道德异化而铸下大错。
三、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构的对策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大学生容易接受和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转化为大学生善于接受、乐于接受的群体性价值追求,优化焦点议题和舆论关注的出彩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主导着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的走向和发展。“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空口说教,而要真正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和思想行为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处事的指南,通过对网络上多元舆论的甄别和理性判断,尤其是对错误舆论和极端舆论的高效辨别,从根本上认清这些舆论的危害、局限和实质,以理性的姿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自身,调整言行,坚定理想信念,统一社会认识,超越思想困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网络道德环境的优化力度。网络的虚拟性对网络环境的净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空间里,做事的环境不会受到现实的监督,做事的结果也不会遭到现实性的惩罚”。[5]对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化是当务之急,对善举要坚决鼓励、支持、倡导和奖励,对失范行为必须坚决抵制、谴责和惩罚,这才能够给大学生树立惩恶扬善、扶正驱邪的端正理念,只有在这种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大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将网络道德内化为行为标杆。还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努力组建更加高端的监管机构,及时跟踪大学生网络行为,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及时应对突发网络事件,并对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做到有效疏导,达到对个别网络道德异化行为进行第一时间矫正和处理。同时,还需要高校教师和管理者树立网络权威意识,可以通过不定期开展师生网络互动交流活动,加强面对面的网络道德教育,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网络事件的应急预案,努力把任何一种的网络道德异化行为消除在萌芽中。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之所以部分大学生思想行为偏离了主流,走入误区或背道而驰,内因是决定因素。面对错误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大学生自身要头脑清醒,政治嗅觉敏感,自觉认识到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提高党性觉悟和洞察力,坚守道德底线,保持自己的主见,不为外界因素所动摇,树立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同时,大学生一定要广泛涉猎相关社会思潮的知识,对各类社会思潮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了解,要积极主动提高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守护网络道德底线,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