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02-07张彦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高职

□张彦梅

一、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思政”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在各级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国家的一项教育战略。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融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于一体,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对外来文化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易盲目跟风,有的甚至不加分析全盘接受[2]。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英语必然会学习西方文化。在英语课上,借助语料内容,是教师带领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矫枉过正”的好时机。如果说最初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青年学子了解世界,那么,如今的英语教学负有更大的使命担当,[3]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应有之义。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育人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凸显“引领性”,切实完成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使命。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

明确目标是我们做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相关要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目标总结为八个: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胸怀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

传统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设置偏西化,教学目标主要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习得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为导向,缺乏中国母语文化的融入,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培养没起到多大作用[4]。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开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助推器,从原来强调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水平等级考试的教育方式转移到重视公共英语在学生理想信念、文化素养、反思能力及针对母语及其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理解上来,发挥其思想引领性功能[3]。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的同时,英语课将尽可能多的“中国元素”纳入教学中,使学生不忘本来。

三、“五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的八个目标要求,有计划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通过采取五项关键策略,构建有基础、有内涵、有风格、有品味、有情怀的“五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突显引领性,打造“六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职公共英语课,切实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一)上好第一堂课,构建“有基础”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第一堂课具有首应效应,其教学效果影响着日后学生对待这门课和该授课教师的态度,正是开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好时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学生怎么变化,人类的感情、教育的真谛亘古不变,所以第一堂课从探讨教育的意义开始。

以设问开讲:“Can you guess that what we will do today?”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猜想并肯定其合理性。接着又设一问:“Why do we come to school,especially college?”学生明显由刚才的活跃转为沉默,片刻之后,有只言片语传来,教师鼓励同学发言。而后引用曾子《礼记·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中国先贤对教育宗旨的论述。再引用Francis Bacon“On Studies”里的名句:“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说明外国哲学家对教育功能的观点,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教育的真谛,热爱学习。理论讲明后,探讨现实。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头脑风暴“大学要做的N件事”,并请各小组派代表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同学们梳理、规划大学生活,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做好铺垫后,进入学习英语的话题。借用网络流行语调侃学生不学英语的尴尬境遇,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之后进行课程介绍、教学说明和语言训练等活动。

教师在第一堂课中就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带领同学们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端正态度,了解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参与体验口语练习乐趣,明确课后学习内容,把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紧密糅合在一起,为后续教学开展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设计教学内容,构建“有内涵”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之于教学相当于剧本之于戏剧,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要扮演好编剧的角色。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学一般是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展开词汇、句型、语法、语篇、文化等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单元主题贴近学生,易于对照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分析语料,设计内容,寻找思政教学融入点,以《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3》教材为例,如Unit 1围绕主题Family life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旨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Unit 2围绕主题Advertisement & Hobbies培养适度、绿色消费观和健康向上的志趣爱好,提升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Unit 3围绕主题Ambitions展开理想信念和劳动教育,旨在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胸怀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每个单元都能找到相应的思政融入点。

围绕英语教学单元主题,根据语料的具体内容,以英语词、句、段、篇为切入点,挖掘其“思政”内涵,进行恰到好处的思政教育。例如,在Unit 7的Practical Reading中,讲到night care assistant和bar steward等各种职业,在话题讨论中融入劳动教育,教育学生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奋斗精神。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料设计教学内容,深挖“内涵”,在看似“无意”中“特意”融入思政教育,以达到润物无声之功效。

(三)设置特色活动,构建“有风格”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独特的教学活动设置有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在课程思政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而言,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CLASS REPORT和MOTTO FOR TODAY作为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就是这样的特色活动。

CLASS REPORT是每次课的一个Team Presentation。形式分两种:大班额一般是4~6人一组,进行经典童话剧、神话传说、优秀影视剧片段、文学作品选段、情景剧等的表演;小班额或上网课时一般是2人一组,开展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影视剧、歌曲、短视频等的分享赏析或话题讨论等。学生自由组合,确保每人每学期至少展示一次,要求时间控制在5~8分钟。为鼓励大家,允许以双语形式表演。学生表演后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启发思考。活动以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充分参与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既锻炼了技能、展示了自我,又能倾听学生关切,还能变换思政育人角度,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启迪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政教育。

MOTTO FOR TODAY是每次课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与同学们分享相关中外格言的教学环节,同样是思政教育融入的一个方法。此活动的思政教育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次课一句,日积月累,功效不可小觑。例如,在Unit 1教学主题内容“家庭生活”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元素,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一单元的四次课中,每次分享一个与主题思想有关的格言,如“I will not do what is good for me and bad for my family;I will not do what is good for my family and bad for my country.”格言学习引领价值取向,是一种知识的拓展,也是思想的升华。不管是中国的名人名言,还是外国的谚语名段,都可以为我所用,毕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四)引入艺术赏析,构建“有品味”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哲学价值,没有艺术的教育教学就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把艺术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能够提升其课程思政品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引入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散发高雅的气息。将英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引入课程教学,能够发挥很好的思政教育功能。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和同学们分享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No Man Is An Island”,引导大家深入体会其蕴含的主题思想,深刻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化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讲第三单元Ambitions时,引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The Road Not Taken”与同学们谈人生选择,引导大家深入思考道路抉择的哲理,达到教育学生胸怀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的目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另一个艺术形式是影视作品。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借助一些可感官的形象来传递态度和价值观,起到引领思想的作用。教材第四单元阅读内容“Win the lottery”的导入就可以用这个方法融入思政教育。本次课的思政融入点就设定为人生奇遇和梦想。以电影Forrest Gump混剪视频作为教学导入材料,鼓励同学们勇于追梦。在通过影片认识“美国梦”的同时,引入“中国梦”,用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来解读两种梦想,激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胸怀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除了课堂引用影视片段,以课后任务的形式推荐同学们欣赏优秀的经典英文影片也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还能进行思政教育。诸如The Sound of Music、Brave Heart、Pride and Prejudice、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等,这些影片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思想,有做人做事的道理,有爱国主义情怀,有理想信念等。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组织开展观影感受分享等活动,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汲取养分。

(五)解读节庆时政,构建“有情怀”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既要不忘传承,又要紧跟时代。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要强化“中国元素”,这些“中国元素”集中体现在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民俗风情的解读中。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以节庆为契机,合理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炼优秀文化价值观,不失时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彰显深厚的课程思政育人情怀。

逢节庆来临或语料涉及,增加中西节日或民俗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减少西方文化对同学们的冲击和影响。比如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中国清明节与西方万圣节等的异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于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为防止学生盲目崇洋跟风,我们尤其要在英语课堂上多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智慧思想。教师通过制作微课或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或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请同学们用英文讲解节日相关知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后者有利于克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式”“灌输式”不易接受的现象,发挥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动性,从而实现语言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共同内化,实现语言应用能力与思政教育效果的双重提高,让同学们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时事政治或生活热点话题也是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好素材。关心时事,用英语讲述中国当下的发展,如高铁、共享单车、港珠澳大桥、北斗、5G等,增强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对教材中重点词汇、句型讲解时,恰当结合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类的英语例句,可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例如,解释第三单元重点词汇“Mars”时,就可用“天问一号”探测任务例举:On April 24,2020,China’s 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 was named “Tianwen Series”,and the first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was named “Tianwen-1.”并拓展说明“天问一号”名称的来源和寓意,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语言点讲解。

四、结论和建议

清华大学罗燕教授在其慕课《教育社会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要从三个层面培养人,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课程思政就是在做这件事。高职公共英语通过“五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打造融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引领性“六位一体”的英语课,真正做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此外,思政教育要贯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发挥教学活动本身的思政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味个人努力的快乐,在小组活动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在任务驱动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等;发挥线上线下教学双重空间优势,既利用好课堂的主渠道,也不忘线上教学平台的大阵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团队合作,同时教师以身示范,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需要注意的是,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要注意“度”的把握,过度思政不仅会干扰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还会引起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