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2022-02-07□陈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风险金融服务

□陈 慧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技术手段的普惠金融服务,也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高金融触达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普惠金融的运营成本,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初步完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但在以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仍面临金融风险比较大、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完善等问题,这些成了制约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一、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微商银行、蚂蚁金服、京东白条、陆金所等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涌现,推动了网上信贷、网上理财、电子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也面临金融风险多、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失等问题,成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一)数字金融风险较多。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以网上转账、电子支付等方式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大大提高了申请贷款、银行转账、购买理财等金融服务效率,比如数字普惠金融能为农村留守妇女、农业合作社等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当前不仅阿里、京东、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在大力开拓数字金融市场,农商行、股份制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大力开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为农村提供网上转账、网上取款、网上理财、小额贷款等服务,大大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但数字普惠金融的普及也带来许多金融风险,导致“杀猪盘”诈骗、集资诈骗、保险诈骗等金融安全问题时常发生,直接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二)社会征信体系滞后。数字普惠金融是以个人或法人信用为重要前提的,如果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了解用户的信用,就无法有效开展金融服务,也必然导致数字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当前我国征信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未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互联网平台、金融部门、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等部门之间的征信信息并不共享,这些直接增加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难度。此外,农民参与金融活动比较少,农村征信信息也比较少,这些导致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等无法准确判断农民的征信情况,也影响了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的投放[1]。

(三)数字金融监管落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政府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政策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都出台了惠农贷款、金融扶贫、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金融政策,为农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等提供小额贷款、无息贷款、政府担保等服务。同时,金融机构也为农民提供了减免转账费用、减免贷款手续费、减免小额账户管理费等服务。但是政府对数字金融监管重视不够,并未从金融体系多元化、金融服务数字化、金融混业经营等发展现状开展创新金融监管模式,导致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漏洞较多。比如各省市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差异较大,金融监管权分散于多个部门;金融监管资源错配问题严重,县级金融监管资源极度匮乏;地方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救助责权错配问题严重,地方政府在打击非法金融上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架构

在数字普惠金融支农中,应当建立科学的数字普惠金融制度,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持。

(一)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要协调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和风险的关系,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应当兼顾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框架。一方面要建立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扩大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可获得性,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金融服务差异,降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成本,将数字普惠金融转化为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应充分考虑数字金融发展的潜在风险,加强对网络信贷、网上理财、网络诈骗等金融问题的监管力度,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将数字金融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农村金融仍然是国家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离不开政府的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所以应当建立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线上金融服务和线下金融服务的相互协作。比如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不仅要发挥蚂蚁金服、京东白条、微商银行等在小额贷款、网上理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应当发挥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功能。比如应当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定向贷款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能力。此外,应当推动农村产权机制改革,推动农村宅基地、耕地的市场化改革,盘活农村金融资产,为农村数字金融提供产权制度支持。

(三)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监管框架。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少数违法犯罪分子以农民的金融知识匮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突破口,以金融惠农、网络信贷、网上理财等方式进行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扰乱了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所以应当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比如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明确数字金融产品的存贷款利率、违约率计算标准、征信技术标准等;要厘清同业存款、理财产品、非法集资的法律边界,加大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打击力度。此外,应当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力度,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拨备覆盖率制度等,提高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标准。还应当建立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风险识别和监控,化解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中的潜在风险[2]。

三、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方法思路

以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是化解农村经济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的重要方式,它能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所以应当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产品类型少、服务质量差、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出发,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

(一)提升广大农民数字金融素养。数字金融是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技术载体,以网上信贷、线上支付、网上理财等为重要内容的金融服务,它不仅对用户的金融素养有较高要求,还对用户的网络素养有较高要求。所以应当开展数字普惠金融教育活动,以微信、抖音、支付宝、银行APP等传播普惠金融知识,提高农民对线上支付、蚂蚁金服、微信理财等网络金融平台的认识和了解。此外,还应针对乡镇企业、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者、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等,开展“一对一”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还应当以普法下乡、教育下乡、科技下乡等方式,宣传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网络金融诈骗等知识,提高农民的数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二)加强农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农村金融不发达、金融服务效率低等与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有密切关系。所以应当健全农村金融征信技术标准,完善农村金融征信体系。人民银行要完善农村数字金融征信技术标准,建立与司法部门、互联网平台、公安部门等相融合的征信平台,为农村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征信支持。要将农业合作社、农村创业者、农村小微企业、农村电商平台等作为农村征信的重点关注对象,提高农村金融征信服务的精准性。此外,要建立农村征信评级办法、管理机制等,推动农村征信数据采集、使用的规范化程度;要完善农民征信评级制度,支持农村征信评级机构发展,推动农村征信行业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3]。

(三)完善农村数字金融技术体系。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农民是金融服务的重要对象,但多数农民面临受教育程度低、金融知识匮乏、金融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所以应当从乡村振兴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在保护金融消费者、重视数字金融知识和技术普及、促进客户身份识别等方面完善技术标准,为农民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此外,在数字普惠金融支农中,应当建立精准化、包容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助农取款点、电子智能终端、实体网点等。还应当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改善农村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比如要提供农村4G和5G基站建设,实现农村移动网络信号全覆盖,消除农村和城市的数字鸿沟问题。

(四)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法律监管。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所以应当推动数字金融立法工作,加强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公开、公正、透明的监管环境。要明确数字普惠金融的法律地位。蚂蚁金服、京东白条、陆金所等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常面临着监管盲区多、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很容易产生金融风险,所以应当以全国人大立法的方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促使互联网金融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此外,还应协调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畅通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渠道。应当制定数字普惠金融的网络信贷、电子支付等技术标准,打通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技术标准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4]。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当打通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风险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