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特征与方法研究

2022-02-07李晓芸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时代

□李晓芸

随着大数据发展的不断深入与成熟,当前大数据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教育行业也受到了大数据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高校外语教学来说,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方式的要求更高,因此高校外语教师更应该把握好时代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一、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外语教学决策方面的影响。电子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个时候高校要对外语教学进行决策的时候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来制定。这往往导致教学决策存在缺陷和漏洞,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包含范围广、数量多、种类多等特点。不仅是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就连普通教师都能接触到具有很高价值的教学资源与数据。高等院校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后制定的外语教学决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

(二)外语学习需求方面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自主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可以自主的进行学习,大大减少了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相比于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传统课堂就显得较为单调与枯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逐渐提升。针对这种现象,高校也要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外语学习方面的需求来对学校的外语教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才能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高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外语资源自主进行外语学习。

(三)外语教学资源方面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与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外语教师的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和渠道。大数据普及之前,教师获取外语教学资源的途径有限。而大数据时代到来后,教师能够从互联网和资源共享平台获取海量的外语教学资源。通过对其他教师分享的教学经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案例进行了解和掌握,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还能够提升课堂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特征

(一)教材呈现多媒体化特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当前高校外语课堂的纸质教材逐渐减少,教学资源正在向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当前高校外语教学的教材向多媒体化转变趋势明显,外语课堂逐渐通过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展现给学生。传统外语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的授课模式逐渐被视频录像所取代。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对课堂内容进行反复观看,同时还可以进行网上学习和讨论。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的使用,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界限被打破,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对课堂没有展开进行讲解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当前大学生都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环境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智能终端和互联网来进行信息浏览和学习资源的搜索。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开发研制专门的APP,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搭建一个统一的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开展良好的交流。

(二)学习环境呈现虚拟化特征。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来获取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当前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向虚拟化转变已成为发展大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环境不再局限于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而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设备来开展多种模式的学习。互联网打破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界限,学生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在虚拟世界开展学习和讨论等。随着学习环境虚拟化,学习资源也变得丰富起来,当前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与交互性,学习环境逐渐出现智能化、沉浸化等特点。

(三)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得到了深度的融合。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课的授课模式已经逐渐被新型的授课模式所取代。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追求个性化,学生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学习方式。在智能终端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时间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现在的高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个人喜好等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再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学习某一科目。学习时间碎片化不仅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四)学生学习呈现自主化特征。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学习呈现自主化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模式,当前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来进行探索性学习,不再依赖教师的督促和指导,而是能自主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完成学习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科目和内容,自主探寻想要学习的领域,不断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重组,培养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学习的坚持性,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体验学习、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自我消化和吸收,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外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多媒体设备在高校外语课堂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需要信息和资源的查找与搜索,高校外语教师在开展外语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外语资源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外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法与真实案例,通过这种方式开展外语授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教室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明星、新闻等,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使师生开展良好的互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圆满完成。

(二)将交互模式引入到高校外语课堂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交互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大势所趋。当前高校外语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交互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交互模式要依托专业程序或高校自主研发的软件上。当前最常见的交互模式是人机交互,通过对声音和文字进行同步控制,使得其能够得到同步播放。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在播放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创作背景、语法生词等进行及时的普及和标记。通过人机交互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学到的内容的记忆情况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交互模式是网络交互,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学生和教师可以非常轻松地通过相同的网络终端来实现网络交互。这样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能够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三)创造更为有利的教学环境。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改变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学习网络来供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只需要通过学生证号码就可以轻松通过手机、电脑等安装的客户端来获取学习资料。这种方式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也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一对多课堂模式逐渐被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当前高校开展外语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来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给予的学习反馈来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大数据时代,教学已经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地通过电脑、手机等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久而久之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时代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