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教育视角论高职早期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022-02-07□李丹
□李 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的幸福美满是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本要素。家庭是对人终身产生影响的一所学校,尤其对0~3岁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早期教育受专业性质、就业面向群体等因素影响,与家庭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其课程设置应纳入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维度,使早教学子形成对0~3岁婴幼儿及其早期教养的全方位认识。
一、家庭教育对0~3岁婴幼儿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现在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但0~3岁婴幼儿仍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及其他主要教养人对其进行的家庭养育和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对0~3岁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0~3岁婴幼儿群体具有特殊性,受家庭教育影响最大。0~3岁婴幼儿身心发育水平低,言语和行为表达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可谓最柔软、最脆弱的群体,其大部分时间都与父母亲在家中度过,父母无论从伦理,还是法治上都是孩子的第一守护人。洛克曾说,人出生时心灵像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模仿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0~3岁婴幼儿缺乏经验,无辨别能力,完全倚靠父母,父母的行为、言语甚至情绪等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
(二)我国自古看重婴幼儿良好习性的养成。国学中十分注重“幼儿养性”,即3岁前培养幼儿的性情、习性。0~3岁的婴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施教,人类性格的主要特征就在这一阶段形成,后来虽有变化,但整体上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婴幼儿若能形成良好的习性,则终生受益。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颜之推为告诫子孙,著有《颜氏家训》,其中“教子篇”居第二,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讲到当婴儿懂得识别大人的脸色、情绪时,就应加以教诲。教育要从婴孩抓起,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要注重幼儿习性的养成,使其成为习惯。《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典范教材,后世如宋代朱熹的《小学》,清代陈宏谋的《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此,这些文化瑰宝对我国现代早期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家庭教育关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及脑发育。心理学指出,0~3岁是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婴幼儿能否与主要抚养人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长远影响。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厌学、自杀等犯罪行为与婴幼儿时期家庭中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可以说,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子女对父母健康的依赖可为父母日后对子女的教养赢得更多“资格”和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力量。因此,在婴幼儿0~3岁阶段,父母要把控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亲子教育,为孩子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安定的住所,给与孩子充分的欣赏与肯定,用爱心和耐心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在发展,使孩子能自尊自爱、自信勇敢、有强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懂得欣赏与分享,善于合理表达自我的情绪情感,为享有快乐的人生做好铺垫,真正赢在“起跑线”上。此外,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期是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脑容量增长快,脑细胞分裂迅速。要想让婴幼儿大脑发育良好,脑神经发育完善,父母除需保证其食品营养外,还需提供充足的精神营养,有意识地给婴幼儿大脑以丰富的外界刺激。
二、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关于家庭教育的课程设置现状
自2010年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首开早期教育专业后,教育部相继批准了几十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培养早教行业师资。关于早教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多数院校以已成体系的学前教育课程为参考进行设置,并根据发达国家早教领域办学经验和我国早教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以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校于2020年开设早教专业,由于开设时间晚,参考院校较多,因此在人培方向与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校早教专业有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课程,公共课包括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素质英语等16门课程)与选修课;专业课包括必修课(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早期教育概论,婴幼儿亲子教育与家庭指导等18门课程)与选修课(学前教育学,婴幼儿急救护理技术,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等25门课程),课程统计共61门。总体来看,该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全面,从第一到第五学期分布较合理(第六学期毕业实习),能抓住专业核心课程,并注重挖掘课程中的实践板块,培养高职早教应用型人才。
从早期教育对象来分析,早期教育是对0~3岁婴幼儿及其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其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点,则易使早期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再者,一提到教育,人们自然会想到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一系列教育,但仔细思考,孩子从呱呱坠地起,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第一任且影响持续终身的教师就是父母,因此教育的“根”并非社会中的学校或各类辅导机构,而是家,区分教育的根源在于不同的家庭教育。A职业技术学院早教专业的课程中只有《婴幼儿亲子教育与家庭指导》这门专业必修课为完全的亲子教育、家庭教育教材,开设于第四学期,为考试课程。《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为专业选修课,涉及家校沟通技能技巧,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关课程中有个别章节提及0~3岁婴幼儿教养者与教养环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内容。可看出,A职业技术学院在早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家庭教育较为重视,但整体而言,这一板块知识分布总量少,偏理论。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浅,学习主动性较差,搜索学习资料的技能较为欠缺,基本依赖教材学习和授课教师的引导,难以拓展专业知识领域。
三、从家庭教育视角探索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随着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快速发展,全民教育意识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婴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性。然而,0~3岁家庭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缺失令很多年轻父母不知从何下手,陷入带娃迷茫和焦虑中。高职院校早教专业作为培养早教人才的主要阵地,也肩负着教育婴幼儿父母的重任,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可进行以下探索。
(一)前置亲子教育等课程,强化专业认知。从A职业技术学院的早教专业教学来看,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所学的课程遵循由少到多,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家庭教育作为婴幼儿启蒙阶段教育,是早教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应成为引领早教学子走进本专业的课程之一,其中涉及亲子教育、家长课堂等内容的课程应在入学教育中渗透,大一上学期开设,以考试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程度,使学生增强对0~3岁婴幼儿教育中父母或主要养育人重要角色的理解,打破早教只针对幼儿的错误观念,从内心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于第四或第五学期以考查课形式重温本门课程,让学生在实习前及时巩固家庭教育板块知识,以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打造线上课程,拓宽学习渠道。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及高校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线上课程因随时随地可展开学习的优势而广受学生欢迎。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只涉及婴幼儿及主要教养人,实则包含很多内容,如家庭氛围的营造,亲子互动的方式,情感教育的展开,婴幼儿日常生活秩序的建立,父母行为的影响及婴幼儿行为的养成等。高职院校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多校联合开发线上课程,构建开放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录制优质教学视频,记录家庭教育实况,提供丰富案例,开发“交互式练习”板块,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开设长期可用的学习账号和在线交流平台,使学生将职前职后学习有效结合,实现教学相长。
(三)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推进课证融通。从2019年4月国家发布文件起,全国职业教育范围内开始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1”指毕业学历证书,“X”指某种技术技能的资格证书。目前,早教专业学生多数倾向于考取“育婴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等证书,对家庭教育指导师意向较少,但从市场需求来看,当前我国在具有专业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方面有很大缺口,且据权威教育专家预测,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行业在我国新世纪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因此,高职院校早教专业在开设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家庭教育这一因素,倡导学生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增加此证书相关课程比例,提升早教学子就业优势和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可邀请早教领域资深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进校园做讲座,为学生做深刻的剖析和积极的指引。
(四)建立学习资源库,拓展学习深度。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时间少的问题,而且学生平时购买考试、考级、考证用书居多,缺乏广泛阅读和深度阅读,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更为常见。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力,高职院校应科学规划,为每个专业建立电子资源库,整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图书、视频等资源,通过学分银行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早教专业培养的师资将是婴幼儿的主要教养人和陪伴者之一,早教学子眼界的宽度、对教育的理解深度、对婴幼儿父母的影响程度都会对婴幼儿产生终身影响。关于传承家庭教育经验的精华之作,我国的《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西方的《教育漫话》《爱弥儿》《童年的秘密》等都应纳入早教学习资源库,让学生汲取教育智慧。此外,关于亲子教育如何展开,如何做婴幼儿良好的观察者和玩伴等内容的相关书籍、优秀电影和纪录片也可以纳入其中,让学生在安静的文字与生动的画面,谆谆教诲与真实案例中深化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形成开放且专业的教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