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思考

2022-02-07王自豪张良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高职

□王自豪 李 俊 张良军

为建立高职院校常态化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教育部门专门出台文件,启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学诊断和改进(简称诊改)工作,鼓励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发挥了主体作用。诊改工作强调自定目标,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等层面着手,借助信息化平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课堂作为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信息化技术,为高职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型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课堂诊改的意义

课堂诊改的意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诊改主体对象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学生和学校的管理者;二是课堂诊改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主要做法是课堂的主体对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授课并收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素材,进行分析和诊断,对没达成目标的找到其影响因素和根本原因,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力求找到解决方法并不断改进,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由此看来,课堂诊改对提升学习教育以及教学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课堂诊改就是通过确定目标标准、实施计划、收集证据、对标诊断、找出原因、分析问题、改进完善等作为主要环节,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传统课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传统高职课堂教学方法诊改并未及时具体反馈课堂教学的情况,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讲授课堂知识的情况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或者课堂出现的问题等,难以进行大数据分析;另一方面,传统课堂质量监控的方法比较单一,教师或学校管理者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学校相关制度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较为被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主要局限于学生的期末成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和阶段性考试成绩,课程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合理,因此,做好教堂诊改工作,就是在改变传统课堂的局限性。

二、高职院校支撑教学诊改的信息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各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标准,高职院校自行开发信息化系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基本无法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各部门的系统以外界购买为主,缺乏自身个性因素,大多数学校一般是一个部门买一种平台,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对接。另外,各部门数据来源、使用途径不同,缺乏统一管理,导致各部门的系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自然也存在安全系数不高或者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就拿学生信息来说,由于每个管理部门系统数据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信息同时有多个系统来源,学生教学和就业等信息发生变更时,多个系统就不能及时地进行同步更新,就会出现数据不准或滞后等乱象。

(二)智慧化校园建设水平还远远落后。目前,我国的智慧校园主要是以各校信息化建设方案为统领,将学校各种应用系统、各种业务元素融合到一起,形成智能开放的教学、生活和办公的一体化环境,从而达到将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所产生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通过监控和综合对比分析,为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学校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解决数据孤岛和低效的问题,但目前高职院校人员、部门、项目、业务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进行数据的全面采集、分析等统计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高职院校的诊改工作,其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依托的数据庞大,当前大多数学校并未制定完善的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目标和流程,缺乏信息数据制度,数据管理杂乱无章,对信息数据的整合与分类工作不达标,导致数据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不能为领导和学生提供准确的数据,无法打造合格的数据库或数据中心。

(三)教师信息化水平和数据应用分析能力不高。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缺乏计算机专业和数据分析人才,诸多教师对计算机只具备基础操作能力,并没有数据分析的能力,即便是已经经历过示范校、骨干校和高水平学校建设的学校,其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所产生的信息化数据也未被广泛应用。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或管理能力。大数据处理技术是依靠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管理创新的一种信息处理方式,目前其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已得到广泛运用。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素养,掌握数据分析技术,能深层挖掘大数据包含的教学价值,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工作流程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另外,高校教师或者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用先进技术武装自我,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或管理水平。当前,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数据教学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跨时空互动。比如,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摆脱了传统课堂在空间上的限制;采用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课堂革命,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当前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大数据教学素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水平。

(二)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信息系统就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特别是需要构建完善的大数据平台。高职院校要想常态化做好教学诊改工作就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应用与共享等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数据管理中心或平台;二是要以关键的信息数据为核心,针对不同部门(专业或课程等)打造相应的目标标准,学校要把每一个质量主体的工作任务目标进行细化,提高诊改工作的操作性和精准度;三是要搭建完善的数据中心或平台,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类系统多种渠道、不间断地采集信息(数据),丰富平台数据量,实现诊改工作的实用性与全面性;四是定期进行数据汇总,按数据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各层面诊改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改工作系统。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学监测与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教学监测与评价系统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构建教学监测与评价系统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等多方面的层次进行构建。另外,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如云课堂),有利于对各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判,可以实现对教师教学行为、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全方位跟进,让教师能很方便地找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将此类因素进行优化处理。特别是通过统计和分析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率,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一些知识点测试题目,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利用课堂系统在线测试,实时通过测试结果诊断知识点目标的达成度,从而及时调整授课方法。

(四)完善课堂诊改运行机制。课堂教学诊改的出发点是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协助找出破解方法与途径,在后续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机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完善课堂诊改运行机制,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建立实时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机制。改变期末一次性评价方式为过程性精准测评诊断,按知识点设计测试题,随学随诊,既能及时发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为改进做准备,又能变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评价。二是构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课堂诊改体系和运行制度。各质量主体可以通过系统实时监控课堂授课情况,也可以对教师课堂情况进行排名,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更重要的是还能形成常态化、周期性课堂诊改机制。同时,将课堂诊改运行情况和实效与个人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激励老师课堂信息化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进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广泛应用网络课堂和线上教学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将互联网与大数据进行结合,构建专业的大数据平台与体系,提升我国教育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教育诊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对推动高职院校课堂有效教学帮助很大。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