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对高校女辅导员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2-02-07许彤彤
□许彤彤
一、引言
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5月31日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决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生育政策逐渐放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5月31日,0至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16.60%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来的政策调整使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然而由于民众婚育年龄推迟、生育意愿降低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等原因,当前我国生育妇女规模减少,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要想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应立足国情,遵循规律,“三孩政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减缓人口老龄化,加强家庭内部支持功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三孩政策”的实施对组织管理、劳动用工,尤其是对于女性职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在我国教育体制下,女性在择业时由于其性格特质更多会倾向教育行业,而高校的环境更被人向往,故女教职工通常是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重要作用[1]。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2017年教育部第43号令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这体现国家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由此各个高校也迅速扩充辅导员队伍。因此高校女辅导员群体的规模逐渐壮大并占有较大比例,而生育问题是这一群体当前或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还须关注其职业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因此,本文拟就“三孩政策”对高校女辅导员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三孩政策对高校女辅导员的影响
高校女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位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她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发展出女性特质的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显著优势,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的和谐稳定[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的高校人力资源普遍以男性职工为主,而现在女性教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师范类、语言类等文科院校中,女性教职工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教职工,其中的辅导员队伍亦是如此。很多女辅导员已然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力量,“三孩政策”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女辅导员生育的比例,因此,对高校女辅导员进行影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教研和管理工作质量下降。高校中的女辅导员比例越来越高,在“三孩政策”的影响下,选择生育一胎、二胎甚至三胎的人数会有所增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过程,需要辅导员用心、用情、用意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而辅导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责任重,女辅导员一旦怀孕无疑会影响到学校的相关工作,甚至会突然中断工作。另外,女性在孕期或多或少会有身体反应,各种情况可能会请假,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孕后又会有恢复身心健康、抚育婴幼儿等的实际需要,这些务必会花费个人时间,消耗精力,对辅导员开展持续有效的思政教育与班级管理、更新专业理念与知识、积累学生工作经验、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一旦部门出现扎堆、相继休产假的情形,势必引发“产假式缺编”,即女辅导员因生育导致的人力资源临时性欠缺,从而影响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与教育教学质量。
(二)育龄女辅导员身心压力增大。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多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相较于其他工作单位,高校女辅导员的显著特点除了高学历、高素质,还有“高龄”。一般新进女辅导员在完成必要的学历学位教育要求后入职高校的平均年龄在26岁及以上,这一客观事实造成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未婚育女青年相对年龄偏大,很多人一踏入职场就面临着个人、家庭与工作的多重压力。现实中高校女辅导员不仅要承担和男同事一样的工作任务和晋升要求,满足社会或自我的职业角色期待;还要在家庭中承担起养育子女、料理家务等重任,满足家庭成员或自我的家庭角色期待。“三孩政策”可能使得女辅导员备孕、怀孕、休产假的人数有所增加,这使得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投入与人力成本方面压力,加之社会育儿托管机构存在较高的经济门槛和道德风险,这意味着女辅导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满足家庭角色期待上,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给自身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长期笼罩于这种压力之下,个体身心健康和工作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受限。由于高校学生成长处在纷繁复杂、灵活多变的社会环境之下,做好学生工作看似“无须学识亦可有为”,实则需要掌握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而知识的掌握并非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学习与积累。目前高校正处于育龄期的女辅导员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这部分群体中很多正是或未来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骨干力量。她们作为能力强、素质高的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典范,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同时,她们还需要与其他女性一样扮演好家庭的角色,在怀孕、生产和抚育婴幼儿的“三期”间务必会暂时放下工作,在育后回归职场,很多也会因知识资本退化导致工作效率有所下降。一旦有岗位流动的机会,她们也会更倾向于选择相对“家庭友好型”的岗位,做出转岗或“向下”职业流动的决定。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也需要职业资本积累这样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女辅导员生育会使得自身的职业资本积累主动或被动中断[3]。不少女辅导员在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冲突时,会选择降低个人职业发展要求,导致职业生涯发展受限,高校女性中间骨干力量削弱、人力资本贬值。
三、减轻三孩政策对高校女辅导员影响的对策
“三孩政策”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从“全面二孩”到“三孩政策”,无疑会对高校女教职工产生影响,尤其是高校女辅导员这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尽管现代年轻高知家庭有些可能只想生育一孩或是选择丁克,但这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这类群体毕竟占比较少,更多的女性还是可能会选择把重心倾向于家庭。为了保障高校女辅导员减轻生育问题带来的多重顾虑,职业生涯获得发展,“三孩政策”的落地还需要多方支持。
(一)政府层面。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根据各地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健全优化生育保障制度。一方面加强“三胎”相关配套硬软件的建设和扶持政策和促进职业发展公平规则,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经济补贴、优化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配套好医疗、税收以及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高校辅导员项目申报、成果报奖、就业、晋升等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设立托幼中心,强化育儿培训,同时加强监管与规范管理,在住建、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一些成本的分担,减少托育服务价格,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开支,更好对接生育女性需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二)高校层面。针对正处于育龄阶段的女辅导员进行生育意愿摸底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采取柔性原则建议并协调“错峰生育”。对于生育女辅导员除了按规定给予工资福利待遇外,还可给予一定工作时间、工作量等方面的“照顾”。另外针对辅导员“临时性缺编”的问题,可尝试制定辅导员资源配备计划,协调统筹本地区高校辅导员资源、选择有学生工作经验和能力较强的研究生作为“候补”辅导员择优上岗等。高校工会作为联系学校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也应发挥作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构建支持高校女辅导员工作——家庭平衡机制,定期组织女性教职工交流谈心活动,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学习,开设调理孕期营养与心理保健、分娩常识、新生儿保健、科学育儿、产后康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讲座,帮助女辅导员顺利度过该阶段,也为学校减轻三孩政策的不良影响。
(三)家庭层面。“生育”这一概念在传统家庭分工观念等因素影响下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责任,而“女教师”的职业属性使得高校女辅导员更是被认为是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要群体,但就工作职责与晋升要求而言并没有性别区分,难免会引起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冲突。作为生育主体的各个家庭还需建立科学的生育计划,完善家庭支持,除了家庭成员要树立优生优育理念,合理安排生育计划,尽量协调生育与工作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倡导家庭合理分工,科学分配家庭劳动,力所能及地互相帮忙料理家务、抚养及教育孩童,加强家庭成员间沟通与理解,缓解职业女性多重角色冲突,尽可能消除其后顾之忧。因此,在家庭建设中,亟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男女家庭分工模式,协同分担孩子的日常照料与教育培养的责任,有效减轻女辅导员的生理与心理负担。
(四)个人层面。高校女辅导员一方面要客观评估个人情况,合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生育计划,了解并遵循自身职业发展规律,增加职业资本积累。很多女辅导员因为生育孩子打乱了原本的职业规划,被动地展开工作,慢慢地就失去了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因此,有清晰合理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应在入职前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考虑生育的影响,在个人实现工作的相对稳定状态后,有条不紊地实施生育计划,为构建幸福家庭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树立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地调整适应。明确认识生育会导致女性身体机能与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坦然面对一些不良影响,防止出现产后焦虑、抑郁等现象。此外,个人尽可能充分利用产假期间的空闲时间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避免因生育产生与岗位脱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实现职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