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湘西苗族鼓舞的民族意蕴
2022-02-06解舒冉
■解舒冉
湘西苗族鼓舞起源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产活动及生活实践,是湘西苗族宗教祭祀以及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有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传统,只能靠口口相传来记录历史,而鼓舞虽然可用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留存下来,但也只有少部分动作被传承,具体的起源以及时间因过于久远又无文字记载而模糊不清。湘西苗族鼓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在湘西各地有不同类型的鼓舞分布,而且集音乐、舞蹈、表演、武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早在2006 年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湘西苗族诸多艺术瑰宝中的一朵奇葩,是湘西苗族宗教祭祀以及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族意蕴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湘西苗族的民族特征和鼓舞分布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战之野,遂禽杀蚩尤。”这被后人认为是湘西苗族的起源之一。传说湘西苗族的祖先是蚩尤,黄帝在与蚩尤大战中用击鼓的阵阵巨响吓退了蚩尤大军,蚩尤战败后被迫带领族人从水草富饶的中原地区迁徙到偏远深幽的湘西山谷。虽然蚩尤最终战死,但他在首次战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想方设法搞清是何物发出的巨大声响吓退了族人,并成功复刻出来以供族人使用,使族人后代得以在湘西安稳生活,避免被再次驱逐。而“鼓”也被苗族人民作为一种调节生活的艺术手段以及祭祀用品保留发展下来,并逐渐成为湘西苗族的圣物。这充分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顽强拼搏、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民族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在吉首、凤凰、花垣、保靖、古丈等地皆有苗族鼓舞遗存,但由于苗族人民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等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的名称、形式和风格特点则不尽相同。在吉首市有纺织鼓舞,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和“猴儿鼓舞”,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施秉、铜仁等县有“调鼓”,湘西地区个别地方有“木鼓舞”,而“徒手鼓舞”只花垣县有。在苗区,可以说寨寨有鼓,人人会打。现如今,湘西吉首市德夯和凤凰县山江已形成各自的苗族鼓舞品牌,并在当地旅游景区进行循环演出。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民族意蕴
湘西苗族保留了众多形式各异、内容不一的传统节日。有由纪念苗族英雄亚鲁发展而来“四月八”、纪念格多苗寨卢谷昌和阳九寨廖谷捶两位药王为族人奋起反抗以及柳天成、卢恒德两位苗族领袖聚众起义获得成功的“六月六”以及杀牛祭祖的“祭鼓节”“椎牛”之类的祭祀活动,也有闹年庆新春的“龙狮会”、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的“三月三”以及“赶秋”之类的民俗活动,而众人鼓舞欢庆正是这些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湘西苗族鼓舞早已不仅是一种舞蹈种类,而是一种民族信仰、精神象征,并随着众多传统节日沿袭至今。
宗教祭祀:陆群在《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中认为:“对自然的神化和崇拜的巫术行为构成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主要内容并成为直接催生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重要武库。”湖南古为荆楚地,民间自古信奉多神,巫风盛行,巫文化是影响湘西苗族鼓舞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尚书·吕刑》和《楚语》等古籍中对苗族先民信奉多神教、崇尚巫术等风习也早有记载,湘西苗族以信鬼、好巫、会下蛊而闻名于世。在数千年的漫漫长河中,湘西苗族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体系的巫文化,这种颇具体系的巫文化对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直到现在,这种鬼神崇拜在湘西苗族中依旧十分盛行,无论是祭祖、婚嫁还是葬礼等,大事小事皆需崇巫、祭鬼、祈神,并多以“鼓”作为通神的媒介,湘西苗族的“鼓”在其民族内部有着神圣而崇高的地位。
据《凤凰厅志》《乾州厅志》《永绥厅志》以及《苗防备览》等有关地方志记载,湘西苗族鼓舞最早在明清以前的研史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其至今仍保留着祭祀祈福的功能,具有浓郁的神巫色彩。苗族人民认为鼓中藏着祖先的灵,鼓舞意味着对祖先的祭奠和缅怀,每一次击打鼓面都是在与祖先对话、沟通。从文献记载看,古时湘西苗族鼓舞主要是在丧葬和祭祀中举行,具有明显的乐舞娱神、祭祀祈福的民族意蕴。
民俗娱乐:石启贵老师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写道:“苗人在环境上……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由此可见,在物资匮乏、环境艰险、交通闭塞的湘西地区,若没有一项可以振奋精神、强身健体、凝聚人心的娱乐方式,湘西苗族很难发展成如今的繁荣景象。
每逢“三月三”“赶秋”等传统节日,青年男女以鼓传情,以鼓定情。每逢新婚,新娘新郎必须合跳“花鼓舞”,否则不准进家门。所以,青年男女在婚前都要学会打“花鼓舞”,以备新婚拜年节庆之用。每年的农历正月欢度新年之际,湘西苗族的众多山寨更是鼓声阵阵、彩绸翻腾,较大的苗族村落还专门设有“鼓堂”,若是有过路的人,都会受到苗族人民的热情款待,并邀请其一起参与,不论性别、年龄、地域、民族,人人皆可参加跳鼓。苗族人民视鼓声为幸福的预兆,鼓声预示着苗族的锦绣前程。
湘西苗族鼓舞这种全民齐聚共舞的形式,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民族同胞之间的感情,是对民族认同的表达,具有极大的民族凝聚力,湘西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至今日,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兴起,在德夯、凤凰等地已逐渐形成湘西苗族鼓舞品牌公司,并招募历任“苗鼓王”进行驻场表演,吸引外地游客,而湘西吉首的文化广场、时代广场等地仍置有众多苗鼓供当地居民使用,由此可见湘西苗族的鼓舞文化已随着时代发展而深入人心,具有明显的自娱自乐、凝聚人心的民族意蕴。
笔者根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以及诸多其他学者的文章将湘西苗鼓大致整理为两类,分别是宗教祭祀类与民俗娱乐类(见表一)。需要说明的是“团圆鼓舞”与“童子鼓舞”原皆属于祭祀鼓舞,但后多用于民俗活动中,而“花鼓舞”则是两类活动皆可表演。若有不实之处还望各位学者不吝赐教。
湘西苗族鼓舞分类
三、湘西苗族鼓舞的当代文化内涵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生活。湘西苗族鼓舞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有表现梳头、照镜、摘花等日常生活类动作;也有织布、插秧、捞虾等生产劳作类动作;还有猴子摘桃、猴子看鼓、水牛打架等模仿动物类动作;以及从武术中提取的武术拳术类动作。且湘西苗族鼓舞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采用一人打边,一人或多人打鼓的表演形式,鼓边起确定基本节奏的作用,鼓点起主奏及表演的作用。当今的湘西苗族鼓舞不仅继承了原有动作及特征,在一代代鼓王的努力下还创作出了一批更具观赏性、具有新时代特色、融合了技术技巧的舞蹈动作。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一代代苗族人民对其积极保护并创新发展,基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只有活态传承,才能护其光芒不灭。
湘西苗族鼓舞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有妩媚柔美、奔放开朗、反映人民勤劳勇敢的“花鼓舞”;有粗犷有力、激励斗志、反映人民艰苦奋斗的“撼山鼓舞”;还有轻松活泼、欢快热烈、反映人民团结同心的“团圆鼓舞”。每种鼓舞无一不反映着湘西苗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团结同心的民族精神。笔者曾下到湘西苗族默戎镇翁草村采风,目睹当地年近七旬的老人赤足在水泥地上传授苗鼓,这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苗鼓的热爱,更体现出其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及发扬,正是这种言传身授、以老带小的传承方式,才能使其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湘西苗族鼓舞博大精深,具有神秘而又传奇的色彩,作为湘西苗族宗教祭祀以及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湘西苗族的艺术文化精神。不仅体现出了乐舞娱神、祭祀祈福、自娱自乐、凝聚人心的民族意蕴,同时,在当下社会中仍具有强大的文化内涵。漫漫长河无声奔去,古代原始而简单的鼓舞逐渐脱离生产、战争和祭祀的直接需要,由单纯模拟向更高的艺术阶段发展。湘西苗族鼓舞以其淳朴的生活气息、丰富的民族意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着民间舞蹈的不朽魅力,在历史长河中已凝练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成果,至今还闪耀在湘西大地上。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意蕴,但究其根本,终为中华民族。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我们每个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都应谨记的十六字箴言。珍惜自己的,尊重他人的,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