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祭祀的文化历程
2022-02-06刘全波
□刘全波
伏羲氏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作历法、定职官、创乐器,用文明之火引导人们走出了蒙昧、混沌时代,肇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自春秋战国开始,人们就将伏羲视作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氏族首领,并开始将社会文明发展中的诸多创制之功归诸他的身上。事实上,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对古代圣王历史贡献的记载是重复交错的,这些古代学者表面上是在对伏羲氏的历史贡献进行探讨,实际上更是在探讨文明源头的文化标志。根据史书记载,伏羲氏发源于渭河上游,诞生在古成纪,即今天水地区,而随着部族的不断发展壮大,迁徙繁衍于黄河中下游等更为广大的区域。在全国各地,包括南方地区,都留下了伏羲氏活动的遗址遗迹与神话传说,所以太昊伏羲氏不仅被看作汉民族的人文始祖,更被视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上层文化到民间习尚,几乎无所不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和意识深处。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是历史文化名城,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以天水为中心的渭河流域,祭祀伏羲的传统由来已久。传说,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梦见黄蛇自天属地,止于衍,于是秦人就在渭水流域做 。其实, 的地点在陕西凤翔县,所祭祀的主要是白帝,白帝被后人称为少昊。秦襄公时代,秦人在礼县设西祀上帝,亦是祭祀西方之神白帝。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秦人设密,祭青帝,青帝在后世的文献中就是太昊伏羲。按阴阳五行,伏羲的位置排在东方,颜色配青,故曰青帝。就算青帝与太昊、伏羲之间,仍然有说不清的关系,但显而易见,秦宣公时期已经出现了祭祀伏羲的萌芽。且秦人的密,被西汉继承了下来,直至王莽时代。
太昊和少昊都是古史传说的较早阶段的部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古代东方地区的两大部族。而秦人亦是从东方不断迁徙至西陲的,少昊(白帝)与太昊(青帝)先后出现在秦人的早期祭祀中,可见秦人与二者的关系是密切的。或者,秦人祭祀天帝是从西方白帝开始的,但是随着秦人向东方发展的野心不断扩大,秦人开始祭祀诸方天神,表达他们与上天的感应,东方青帝遂成为秦人祭祀中的第二位天帝。两汉时期,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是伏羲女娲最煊赫、最活跃的时期,大量的伏羲女娲形象,即人首蛇身形象,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之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神话历史化影响,伏羲作为华夏先民氏族首领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并逐渐成为三皇之首,以及圣王的典范。尤其是魏晋时期,曹植、潘岳、挚虞诸人,都有赞颂伏羲的作品流传,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更明确地记载了伏羲的诞生地为成纪。此后,伏羲在各类神话传说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上古文明的重要创造者。
隋唐以降,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以及各类私家著作,也在不断突出“太昊伏羲氏”的特殊地位,伏羲及其传说逐渐走向成熟与定型,伏羲三皇之首的地位也不断巩固。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朝廷规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和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虽然三皇的组成不断变化,但是伏羲的地位却未曾动摇。
自北宋开始,史书中的“太昊”“伏羲”之名渐渐多了起来,在历代帝王祭祀中,“太昊”“伏羲”作为三皇之首渐渐成为定制,北宋时期可以说是伏羲崇拜与祭祀发展扩大的重要转折时期,并且明显有从“太昊”到“伏羲”的转变,即宋代史书中仍然多言“太昊”,少言“伏羲”,但是宋以后则是多言“伏羲”,少言“太昊”。刘雁翔教授认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史籍认定的伏羲诞生地成纪县由秦安阳兀川迁至秦州附郭。随后,在州北之三阳川下蜗牛堡(即今卦台山)创建伏羲庙。”但是,也有意想不到的事,伏羲作为青帝的配祀,北宋时期也多次进入高祭祀活动,且直至金代亦有延续,可见“伏羲”与“太昊”之间是有距离的。其实,这是“太昊”“伏羲”合二为一的一个过程,原来单独流传的故事,至此多有合并现象。
金元两代多因袭宋代礼制而祭祀伏羲。《金史》中的材料很丰富,但亦多是承袭宋代典籍。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金章宗曾诏令全国,令和三皇事迹有关的州县要修建祠庙。明昌年间,秦州卦台山创建了伏羲庙。元初,庙已经成为废墟,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三十一年(1294年)间,秦州民众集资重建。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朝廷规定全国通祭三皇,于是三皇庙在全国普及开来。三皇庙主祭伏羲,配祀神农、轩辕,由于史书记载伏羲生于成纪,故天水的伏羲祭祀更为隆重与受重视。元代的伏羲祭祀不仅是一纸诏书,而是一套完整的礼仪程序,至此,伏羲祭祀的规模、规制已经形成。此外,从宋代开始,对伏羲的崇祀渐渐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各地的三皇庙、伏羲庙渐渐兴起。总之,唐宋以后,本已在民间就有崇拜基础的伏羲,加之官方的大力推广,遂成为民众心中不可替代的百王之首、人文始祖。
◇乾隆《直隶秦州新志》伏羲庙图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下令废止三皇庙,三皇祭祀只准在陵寝地进行,故伏羲祭祀只在陈州太昊陵进行。成化十九年(1483年),因伏羲生于成纪,秦州知州傅鼐在州城西一里处,主持修建伏羲庙,时称太昊行宫。弘治三年(1490年),秦州士绅刘克己等捐资重修太昊行宫,新建太昊宫门坊。正德十一年(1516年),巡按甘肃御史马溥然、冯时雍建议恢复秦州伏羲祭祀。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按甘肃御史许翔凤上奏朝廷,建议将建于卦台山的伏羲庙改建于秦州州城西太昊行宫。嘉靖元年(1522年),巡茶御史陈讲指示秦州地方官员,于太昊行宫处谋划修建伏羲庙,嘉靖十年(1531年),秦州伏羲庙终于建成。自此,秦州伏羲祭祀中心由卦台山移至天水西关伏羲庙,再经胡缵宗等人修订礼仪、规整制度,秦州伏羲祭祀规程渐渐成为全国祭祀伏羲的典范与代表。
清顺治十年(1653年),分巡陇右道于之士、秦州营游击郭振都、秦州知州姚时采主持重修伏羲庙。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李带头捐资重修伏羲庙。嘉庆十年(1805年),秦州知州王赐均筹集资金重修伏羲庙,嘉庆十二年(1807年)完工。光绪十一年(1885年),分巡巩秦阶道姚协赞、秦州知州余泽春主持重修伏羲庙,此次重修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告竣。总之,经过历代修缮,天水伏羲庙布局严整,规模宏大,神像庄严,奠定了今天伏羲庙的格局。
关于祭祀伏羲的日期,也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中。唐代文献记载,朝廷规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和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而民间相传正月十六日是伏羲诞辰,民间春祭日期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日,秋祭则是伏羲去世的时间,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九日。天水春、秋二祭伏羲的传统延续至今。明清两代对伏羲的祭祀达到顶峰,皇帝多次遣官致祭。伴随着官祭伏羲的鼎盛和各地伏羲庙的建设,对伏羲的崇拜和信仰传播到全国各地,并出现显著的地域化趋势,黄河流域是最为集中的地区,并以相传的伏羲出生地甘肃天水和陵寝所在地河南淮阳为代表。
明清以来,卦台山天水民间祭祀伏羲仪式由民间组织上元会负责举办。1949年后,上元会解散,祭祀亦中断。1981年,天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恢复祭祀伏羲活动。1988年,天水市委、市政府主办了首届公祭伏羲典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伏羲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开始由甘肃省政府主办,时间定在公历每年6月22日。2006年5月,太昊伏羲祭祀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中国侨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3年12月,天水市民间祭祀伏羲协会成立。2014年,首次在海峡两岸同时举办了公祭伏羲大典,扩大了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了海峡两岸同根同祖的民族情结和民族向心力。2014年11月,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作为甘肃省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
每年一届的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盛会,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并被授予“最具中国特色传统节庆”“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等荣誉称号。卦台山民祭伏羲活动长期以来热闹非凡,在当地形成了庙会。民众将长期历史演进中沿袭,并不断将创新的文化形态融入庙会活动中,把自己的愿望和随着时代变化的审美凝练出一定的程序和礼仪,造就了庙会活动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样的民俗表现。
◇伏羲庙开山攒神仪式
◇庙会上的群众演出
总之,伏羲氏肇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与之对应的时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伏羲文化中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和合共生、生生不息的价值思想,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