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皇五帝”及“炎黄”“炎黄子孙”

2022-02-06束有春

寻根 2022年6期
关键词:炎黄子孙黄帝

□束有春

中国远古至上古时代的历史,具有神话传说与史迹杂糅的特性,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及人类自身、社会发展初始阶段的认知水平,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存,值得后来者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与力量。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神话是古人对宇宙人生的原始思维

我们的祖先认为,天与地开始是连在一起的,混混沌沌。《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载:一天,鸡蛋中间出现了一个名叫“盘古”的神奇精灵,只见他一天要变化九次,每天要长高一丈,结果使头顶的天也日高一丈,脚下的地也日厚一丈。盘古活到一万八千日时,天数已极高,地数已极深,并且天呈现为“阳清”状,地呈现出“阴浊”状。

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伟业,他那一万八千丈高的身躯,最后也奉献给了天与地。《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载,当盘古快要死的时候,他的气化成了风云,声音化成了雷霆,左眼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四肢五体化成了四极五岳,血液化成了江河,筋脉化成了地理,肌肉化成了良田土壤,头发和胡须化成了星辰,皮肤上的毛化成了草木,齿骨化成了金石,精髓化成了珠玉,汗水流淌而化成了雨泽。

天地由盘古开辟,万物由盘古化身而成,我们的祖先以朴素又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解决宇宙认识问题。

至于我国国土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百川东流归大海的原因,在祖先那里又通过原始思维进行了神话表述:天与地之间本来是由一根“天柱”支撑着,地是由一根“地维”即绳子拴系着。到了尧舜时代,共工与颛顼二人争夺帝位,最后颛顼取胜了。“四凶”之一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用头去撞倒了不周山。不周山就是撑天的柱子,位于今西部地区,从而使盘古开辟的天地出现了“天柱折,地维绝”的剧烈震荡灾害现象,撑天柱断了,系住大地的绳子也断了,出现了“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现象。(《淮南子·天文训》)古人以此解释横亘在华夏大地上的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潦”呈由西向东直至注入大海之势。

有了天,有了地,有了万物,那么我们人类又是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又给出了答案:女娲造人。

这位女娲娘娘长得是人头蛇身,一天要变化七十次,比盘古一天变化九次厉害得多。盘古开天辟地后却“未有人民”,于是“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一开始认真制作出来的人,后来都成了聪明高贵的人,但她的工作量太大了,时间一长就有点疲劳犯困,这时所造的“人”就是“贫贱凡庸者”。(《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不仅回答了人是怎么来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是黄色皮肤“黄种人”和社会中人与人不同的问题。

三皇五帝是古人崇三尚五思维定式的体现

人类来到盘古开辟的天地间后,杰出的英雄人物开始出现了,他们带领人类走出洪荒与蒙昧,使人类不与一般动物为伍,最为杰出的英雄人物就是“三皇”与“五帝”。

三皇的出现,也经历了一个由天地人合力到充满神性的人类单独呈现的过程。始初的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据晋王嘉《拾遗记》描绘,天皇长着13个头,地皇长着11个头,人皇长着9个头,但都是龙的身子。后来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人类自身的三皇,并且说法不一。

汉代人认为,三皇是会钻木取火的燧人氏、会画八卦的伏羲氏、会稼穑的神农氏,他们都是为人类早期的生存做出巨大贡献的神人。也有说三皇是指伏羲、神农、火神祝融,这类说法以汉代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为代表。在汉代无名氏所撰《春秋纬运斗枢》中,三皇是指伏羲、神农、女娲。在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到了唐代,司马贞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认为,三皇是指伏羲、女娲、神农。

在众多三皇人物中,出现了炎帝,炎帝即是那位神农氏。在古人认知里,“炎帝神农氏”是同一所指,时而分称,时而合称,如同黄帝也经常称“轩辕氏”、合称为“黄帝轩辕氏”一般。

由上可见,所谓“三皇”,实际上至少已有九位神话人物出现在神谱名单里面了,“三皇”之“三”应该是反映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朴素宇宙观,体现了古人“崇三”习俗,体现了古人已形成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式逻辑推理思维定式。

“五帝”又是指哪五位?

早在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中,已经出现了“五帝”身影,他们以神的身份供诗人在浪漫想象中驱使。如《远游》中有“轩辕不可攀援兮”“指炎神而直驰兮”等句。五位神中,轩辕黄帝居中,其他四位神是东方太、西方蓐收、南方炎神(炎帝或祝融)、北方颛顼。东汉王逸在注解《惜诵》“五帝”时认为:“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作为重要传记对象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高辛、唐尧、虞舜五位。

一直到唐代,仍然存在祭祀五帝习俗,但五帝组合又有不同。

据《旧唐书·礼仪志四》记载:唐武德、贞观年间的礼仪制度规定,神大享之外,每岁立春之日,祀青帝于东郊,帝宓羲配,勾芒、岁星、三辰、七宿从祀。立夏,祀赤帝于南郊,帝神农氏配,祝融、荧惑、三辰、七宿从祀。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帝轩辕配,后土、镇星从祀。立秋,祀白帝于西郊,帝少昊配,蓐收、太白、三辰、七宿从祀。立冬,祀黑帝于北郊,帝颛顼配,玄冥、辰星、三辰、七宿从祀。显然,这里的五帝变成了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

在古籍记载中,先后有十几位神话人物出现在了“五帝”行列中。但每次作为“帝”级来尊奉的只是五位,反映了古人东西南北中“五位”、金木水火土“五行”、宫商角徵羽“五音”、青黄赤白黑“五色”、酸甘苦辛咸“五味”、仁义礼智信“五常”、温良恭俭让“五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典”、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礼”、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等“尚五”哲学思想。

在这些神话人物中,有的名称在后世文献中有不同写法,但发音相同或接近。如“伏羲”亦作宓牺、庖牺、伏牺、伏戏、庖羲、炮牺。也正是这位伏羲神,在神话传说中,又与造人补天的女娲结为夫妇,繁衍人类,所以在汉代画像石中,经常将他们的形象塑造成人首蛇身并作交尾状,他们还被人世间作为“高神”即主持婚姻生育的神来祭拜。

三皇五帝神性光环起护佑生民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人那里,除三皇五帝,有时还出现“三王”概念,“三王”一般是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如《魏书·高闾列传》记载,高闾在颂表中有:“臣闻创制改物者,应天之圣君;龌龊顺常者,守文之庸主。故五帝异规而化兴,三王殊礼而致治,用能宪章万祀,垂范百王,历叶所以挹其遗风,后君所以酌其轨度。”这里的“三王”应是指夏启、商汤、周文王。

高闾又写道:“茫茫太极,悠悠遐古。三皇创制,五帝垂祜。”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皇五帝在北方已经得到广泛传诵。将“三皇”“五帝”合称的,亦见于《魏书·李孝伯列传》中:“且鬼神之名,皆通灵达称,自百代正典,叙三皇五帝,皆号为鬼。天地曰神,人死曰鬼”。可见在古人心目中,三皇五帝还是人,他们死后也会变成鬼。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魏人之所以对三皇五帝如此熟悉和重视,与他们认祖归宗的寻根情结有关。

北魏人为何祭拜黄帝等,《北史·魏本纪》中给出了答案: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建立鲜卑国。其后,世为君长,统治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记录。因为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音,谓后为“跋”音,故以“托跋”(亦作“拓跋”)为氏。他们建有专门祭祀黄帝、唐尧的祠庙,还在太学中祭拜孔子,并以颜回配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五年(491年)二月丁酉,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王于洛阳。

三皇五帝在北朝时人心目中尤其是统治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寻根与护佑苍生的作用。

由上可见,三皇五帝亦已在南朝时人心目中,尤其是统治者心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护佑生民及为后世统治者垂范作用更加明显。

到了大一统的隋唐时代,人们对三皇五帝的尊奉一如既往。

《隋书·薛道衡列传》记载,薛道衡所上《高祖文皇帝颂》中有:“羲、轩已降,爰暨唐、虞,则乾象而施法度,观人文而化天下,然后帝王之位可重,圣哲之道为尊。夏后、殷、周之国,禹、汤、文、武之主,功济生民,声流《雅》《颂》。”《旧唐书·舆地志》记载,太常崇文馆学士校书郎杨炯奏议,其中有“古者太昊庖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旧唐书·李密列传》:“自元气肇辟,厥初生人,树之帝王,以为司牧。是以羲、农、轩、顼之后,尧、舜、禹、汤之君,靡不只畏上玄,爱育黔首,乾乾终日,翼翼小心,驭朽索而同危,履春冰而是惧”。其对三皇五帝敬仰膜拜之情结,历历在目。

无论华夏大地上经历过多少次战火洗礼、分分合合,历代人们对三皇五帝的尊奉都是一致的,三皇五帝不仅是华夏民族共同祖根主脉所在,其神性威力更可以带来庇佑生灵、稳固江山的精神作用。

炎黄二帝在时光流逝中被逐步植入民族记忆最深处

汉朝文景时期,朝廷号召百姓“献书”,并对流散民间的古籍进行搜集整理和传授,使秦以前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夏商周三代文化获得了重新整理与传承,古老的华夏文化浴火重生。

随着黄老思想及神仙思想的出现,人们在注重典册史迹整理的同时,对古代神话传说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整理校注,使我们有幸能够阅读到《尚书》《山海经》《楚辞》等,更有幸阅读到汉淮南王刘安撰的《淮南子》等。中国神话传说主要产生于先秦时期,但得到及时保护传承的还是在汉代。

中国神话传说的另一个发达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武帝司马炎时,有人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市)战国魏王墓中,发现了大量竹书,被称为“汲冢竹书”。这批竹书经过整理,使《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珍贵文献得以重见天日,为今人留下了宝贵文化遗产。

传为战国时人所作的《穆天子传》一书,记载了周穆王姬满驾八骏西巡天下,与西王母会面等事,里面保留了大量神话传说内容。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体”小说大量出现,如托名汉代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旧题曹丕的《列异传》、葛洪的《神仙传》、托名陶潜的《后搜神记》等书,使中国神话及其仙话传播在魏晋时期再现高峰。

正是在历史文献和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神人足迹,也可以窥视到古人对上古神话英雄的认知情况,人们的思维也经历了由三皇五帝到最后浓缩为“炎黄”或“黄炎”二帝的过程。

从文献记载看,最早出现的词语是“黄炎”而不是“炎黄”。

《后汉书·马融列传》记载,校书郎中马融于元初二年(115年)曾写有《广成颂》一文呈上,以作讽谏,其中就有“自黄炎之前,传道罔记;三五以来,越可略闻”句。

将“黄炎”称为“炎黄”,在汉代亦已存在,说明当时人们对黄帝、炎帝并称时,存在随意性。如《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赞词中就有:“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这应该是“炎黄”连称的最早记载了。说明炎帝、黄帝的苗裔虽历经无数战火杀伐,但炎黄种族仍然在顽强地发展壮大着。

一直到隋唐时期,人们心目中仍然不忘“三皇五帝”,只是开始逐步将崇拜的对象集中到炎帝、黄帝身上,并且以单独歌颂黄帝居多。在称谓组合上,虽说集中在两人身上,但表现又呈多样性。

有时会出现太昊与炎帝并列,如《南齐书·百官志》有“建官设职,兴自炎、昊,方乎隆周之册,表乎盛汉之书”。

有时会出现伏羲与黄帝并列,如《陈书·高祖本纪下》“五胜相推,轩、羲所以当运”,《陈书·周弘正列传》有“谦之象,起于羲、轩爻画,揖让之源,生于尧舜禅受,其来尚矣”句。

◇郑州黄河边的炎黄二帝像

有时会出现黄帝与颛顼并列,如《旧唐书·于志宁列传》有“伏惟陛下纂圣升祚,继明御极,追连、胥之绝轨,蹈轩、顼之良规”句。

真正将“炎黄”二帝并列作为一个单独词语、一个概念出现在史籍中是从汉代开始的,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开始逐步定型。

《宋书·周朗列传》载:“今天子以炎轩之德,冢辅以姬、吕之贤,故赫然发怒,将以匈奴衅旗,恻然动仁,欲使余氓被惠。”句中的“轩”就是指轩辕黄帝,“炎轩”就是“炎黄”,这应该是“炎黄”最完整的组合了。

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序》中也出现了“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句。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记载,贞明六年(920年)夏四月己亥,制曰:“王者爱育万方,慈养百姓,恨不驱之仁寿,抚以淳和。而炎黄有战伐之师,尧舜有干戈之用,谅不获已,其犹病诸。”这是“炎黄”最纯粹的组合了。

“炎黄”一词,在唐代开始全面流行。

将“炎黄”联称,是时间之树结出的语词硕果。“炎黄”既指两个人,又指一群人,又代表不断走向融合统一的华夏民族;最终,“炎黄”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磁场与号召力的、代表华夏民族的文化符号。

“炎黄子孙”概念由孙中山最先提出

从“三皇五帝”到“炎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最先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集群形象而展现的民族自豪,作为中国文化源头发轫阶段而呈现的灿烂辉煌与不朽。但从种族繁衍、姓氏变化角度去审视三皇五帝及其后裔,司马迁的《史记》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信息。

在后世历史文献中,《新唐书·吕才列传》又给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再次体现了人们对炎黄后裔发展情况的重视。其《卜宅篇》云:“按《堪舆经》,黄帝对天老,始言五姓。且黄帝时,独姬、姜数姓耳,后世赐族者浸多,然管、蔡、、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本之姬姓,孔、殷、宋、华、向、萧、亳、皇甫本之子姓。至因官命氏,因邑赐族,本同末异,叵为配宫商哉?”这段文字是在《史记》所载黄帝14个儿子得12个姓的基础上,又一次裂变与升华。

黄帝“姬姓”,《史记·周本纪》有载。“子姓”在《史记·殷本纪》中有载。舜帝封商王朝始祖殷契于商这个地方后,“赐姓子氏”。姓氏不分现象从《史记》中已经出现,而《史记》中的“子氏”到唐代人的语言中又变成了“子姓”。子姓又裂变出了孔姓、殷姓、宋姓等,他们都是契的后裔,也即帝喾暨黄帝的后裔。

炎帝后裔姓氏裂变,应与黄帝后裔发展情况相同,并且成为华夏民族的主体成员构成。正因如此,在“炎黄”语词基础上,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了“炎黄子孙”语词,且这种由语词转换成的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但具体何时出现“炎黄子孙”一词,目前似可从孙中山先生在民国时期发表的言论中去寻找到答案。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于1912年2月11日《致章太炎函》(《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信函中指出:“自金轮失驭,诸夏沉沦,炎黄子姓,归于台隶。天佑厥衷,人神奋发,禹城所封,指颐奠安,实赖二三先达启牖之功。”这里首次出现了“炎黄子姓”概念,但还不是“炎黄子孙”。

1923年8月15日,孙中山在广州全国学生评议会上发表演说:“大家知道,日本强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强呢?学生诸君,切勿自馁!我们是黄帝的子孙,要素强大,行乎强大。”(《孙中山全集》第八卷)这里出现了“黄帝的子孙”。如果我们将他的讲话和书信结合起来观察分析,不难发现,“炎黄子孙”概念已经可以顺理成章形成。由于孙中山的人格魅力与政治影响力,通过他的宣传,“炎黄子孙”这一完整的概念在民国时期已逐步深入人心,产生并至今仍在产生着巨大政治影响。

孙中山当年为了鼓励国人“同心协力,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中华革命党盟书》,1910年二月中旬,《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率先提出了“炎黄子孙”概念,对华夏民族振兴无疑起到了号角作用,从彻底推翻封建王朝那一刻起,“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华夏儿女共同拥有的神圣光环。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无论是身处祖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还是身处海外,由“土德”“火德”共同培育锻造出来的我们,永远是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一家人。

猜你喜欢

炎黄子孙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大美中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
“炎黄子孙”称呼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炎黄子孙与龙的传人
泱泱中华魂——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