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研究
2022-02-06孙双双
□文/孙双双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提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等方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文献进行计量学特征分析,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国家对于体育的重视,体育服务业也得到关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体现出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注度。
一、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不断重视,家长意识到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对青少年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为此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飞速发展。以培养青少年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为主,发展青少年坚强意志为辅,通过不断刻苦的学习,能够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让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并且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
(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描述社交和情感健康的一种方式,是青少年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适应变化并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的基础。如今青少年有较大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并且大部分学生将精力放于学习、疏于运动,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使学生难以应对挑战和挫折。青少年通过参与课外培训,使运动成为心理健康的桥梁,促进负面情绪的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三)培养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应能力的程度体现了青少年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培训时,需要离开家长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独自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伙伴,考验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些体育培训机构为了培养青少年的这种适应能力,会组织团队形式的训练项目,需要青少年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这些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从而提升青少年在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
(四)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学生一星期在校5天,既要进行文化课学习又要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由于某些学校体育课程不受重视,将体育课作为学生的休息课,导致学生体育活动不足。与此同时,随着家长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意识到青少年体育培训是发展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并且校外青少年培训的项目较多,如篮、足、排、网球等,能够使学生学习在学校学习不到的运动技能,如攀岩、游泳等。因此,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作为学校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得到飞速发展,提升青少年的运动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局面,随着制造业的份额已趋于饱和,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等服务型经济已形成跨界融合的趋势。体育培训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组分,也成为国民消费的热点之一。在政府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多种类型的体系,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来看,2016~2020年5年期间国家出台多个文件,其中以2019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0年6月15日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等8部委颁布的体规字[2020]2号、2020年8月15日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颁布的体发[2020]1号文件,这三个文件从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环境、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出发,建立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养三者衔接有序的体系,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合作。以上文件都是国家政策对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
(二)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发展迅猛。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同‘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地位”的重要指导意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将体育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该意见的颁布彰显了我国开始重视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重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注。另外,这些文件的颁布也引发了家长对于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的考虑,开始重视青少年个人运动技能的培养。正是这些因素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迅猛发展。根据《2017~2022年中国少儿培训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参与课外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通过对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0.4%左右的家长为孩子选报了体育培训项目。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9年4年期间国内体育培训领域共有40多起投资,其中以篮、足球和冰雪运动投资热度最高。由此可见,体育培训成为新兴热门产业,人们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未来发展趋势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三)市场管理不规范。在对文献资料的搜索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体育培训市场缺乏市场规范性。某些组织和个人未经相关部门的批准,擅自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活动,私自招生;某些机构以虚假宣传、夸大事实等方式在青少年寒暑假期间开设临时性的体育培训班,这些行为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正规的体育培训机构造成伤害。统一的收费标准能够对市场起到督促作用。通过查找文件和文献资料调查,发现现存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实行分级管理,由省级相关部门或省直属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其收费标准由省级权限部门负责审批,其他按属地管理;市、地、县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其收费标准由同级权限部门审批,各市物价局根据本省(本市)情况批复。由于各地的经济状况不一致,导致体育培训机构抓住漏洞,为吸引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收费上做手脚,打价格战,致使收费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四)培训机构教练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练员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培训机构的教练员是青少年技能学习的主要对象,对于青少年的技能学习负有主要责任。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青训机构的教练员来自于高校在读学生,甚至有的是热爱体育的其他专业的从业者,并无社会指导员证书和教练员证书,不具备专业教练员的技术业务和技能。由于教练员不能掌握技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容易进行错误示范,给青少年带来不好的动作习惯,阻碍青少年的身体发展。
(五)过度宣传。合理直接的宣传能够给青少年培训机构带来大量客户,口碑宣传能够给机构带来潜在客户。机构为招收大量学员,进行多方面的招生。首先,培训机构会进行大量广告宣传,为给自己打出名号,存在虚假宣传和夸大事实的现象,并以某某明星为培训机构的金牌教练进行宣传,实际金牌教练只在该体育培训机构挂名,未参加实际的教课过程;其次,培训机构会进行“传销式”的学员口碑宣传,通过学员间的招生宣传,招生成功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学费减免等措施,使得某些宣传存在一定的虚假。
三、我国课外体育培训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青少年培训机构的监管。政府应对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行合理的监管,让正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有足够的底气开展体育培训活动。2018年8月,国家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校外教育培训的办学资质、条件方式、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收费情况等,监管部门应按照该文件的规定严格执行。首先,政府应对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办学资质、条件方式等进行审查,政府也应该对培训机构与政府治理价值目标发展需求是否一致进行核验;另外,政府需要对培训机构的法人、教练员等进行人员登记,选择教学能力较强且能够长期从业的教练员,给学员一种稳定的责任感。其次,政府要规范青训机构的宣传方式,杜绝虚假和夸大事实的宣传,秉承诚信宣传,规范市场体系。最后,管理部门应对收费价格应进行合适的监管。2020年4月,教育部发布公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收费,应合理安排收费与短期教学安排的协调性,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该文件的发布对青训机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制约性,青训机构在收取费用时应以国家出台的意见为基础,各地依据各地的经济和收入情况合理制定收费规范和统一收费标准,阻断某些机构恶意性的垄断收费,且能保障教练员的付出回报。
(二)加大对培训机构教练员上岗资格的审查。《全国体育教练员注册管理办法》《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等文件对教练员的从业资格和等级认证都有明确的规定,建议按照上述文件进行选拔,使更多的优秀教练员进入体育培训市场,促进市场的发展。另外,体育培训机构可与高等院校或体育院校进行合作,开展体育培训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奠定专业基础。通过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体育机构为高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双向合作。
(三)加强青少年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建设。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颁布,掀起了青少年体育改革的热潮,以学校、体校和青少年培训机构为三大阵地,国家给予青少年培训机构等体育社会组织税收、场地等扶持,促进各组织机构的相互扶持和相互协作。青少年体育产业机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发展下的产物,因此青少年体育产业在发展时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国家治理体系为发展理念,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发展依据,理清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角色定位,形成以政府主导,以社会、市场为主体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促使青少年组织释放培养兴趣、增强体质、传授技术的功能,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小结
青少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青少年体育培训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是青少年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要渠道,我们在发展体育培训机构时应注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化的服务,满足青少年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