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与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2022-02-06吴南生陈惠珊
□吴南生 陈惠珊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动高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进入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化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当前高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网络文化。但网络文化不仅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而且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为此,高校要通过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积极地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切实地增强我国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方法。
一、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协同的现状
(一)大学生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思政课。虽然许多大学生对入党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在他们对思政课的态度却异常消极。当前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并没有深入地研究和学习党的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许多大学生对党建工作的学习也不感兴趣。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入党的目的比较复杂,倘若纵容这种形式的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
(二)学生党支部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党支部建设。长期以来,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一直制约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在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党支部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当前,在我国学生党支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丞待解决。虽然高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许多学生党员并没有重视学校发布的会议精神,他们没有将学校倡导的精神融入党支部的建设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很难实现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三)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力量有着很大的关联。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建工作者一直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助推器。然而,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现状,可以发现在我国高校中的学生党建队伍积极性较高的人数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发展,同时这也是导致党建工作形式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推进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4]。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应当积极地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有力增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在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高校也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党建知识和思政知识的传播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其转播效果。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学生党员可以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政治新闻,这对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学生党员间的距离被拉近,党员之间可以便利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地探索利用网络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方法。
(二)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的创新。在过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主要由负责学生党建工作的党支部书记管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无法积极地投身于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这也是导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效率无法得到切实提升的主要原因。而利用网络推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进度。为此,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地利用网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
(三)有利于发挥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作用。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质量可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为此,高校只有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中构建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方法推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的建设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三、在高校中推动网络思政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树立协同发展理念,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想从根本上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高校必须积极地转变自身的传输思想观念,将协同发展理念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善教育体系,从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一是高校应当在统一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发展理念,从而为网络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教师和学生应当始终坚持开放性的协同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教育的协同性。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并以开放的眼光看问题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知识。
(二)利用班级导员的力量引导学生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学习。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路上的指向标,他们在高校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教育的任务。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地向学生传达党建工作的知识理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党建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党建工作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党建工作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以此来落实高校的党建工作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进程。当然,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当注重发挥班委的作用,利用班级委员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辅导员应当重视利用班级委员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播,从而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三)培养学生党员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学生党员一方面是学生党建知识和网络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对象,同时也应当是学生党建知识和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在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利用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形成学生工作队伍的方式,积极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高校应当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指引学生队伍积极地进行学生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从而引起其他学生党员学习思政知识和学生党建知识的热情。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进程。
(四)创新协同机制,加强多部门合作。在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为学生党建工作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指导,从而有效地推动该工作的发展效率。在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特色,积极地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机制的方式构建全新的协同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强高校各组织之间的配合,从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高校的教育协同机制可以不局限于校内,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借鉴其他优秀高校的协同经验。通过加强与其他高校联系的方式,保障本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本校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本地高校协同机制的发展。
四、结语
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是需要高校长期进行的工作,在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全新的形式利用最新的手段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质量。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在从严治党的视角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工作现状,提出了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找到合适的方法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从而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