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英雄人物为题材的红色教育课程需注重人民史观
2022-02-06□赵焱
□赵 焱
一、从人民史观来认识英雄人物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英雄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认识该作用,则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决定历史的前进方向,其他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过只是英雄用来实现历史进步的助力;或者英雄也只是“历史”本身的“代言人”,“历史”选择英雄作为媒介,实现其不断“宿命式”的演进。
显然,英雄史观只强调了英雄的作用,但并没有认识到英雄究竟从何而来,并以各种概念来刻意割裂英雄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而从人民史观的角度来看,英雄与人民群众并非“智者与蝼蚁”,人民群众才是英雄产生的决定力量。
(一)人民群众孕育了英雄人物。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人民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并非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着客观必然性的,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历史的发展进步,就是人民群众为实现生存和发展,不断推动基本矛盾演化的过程。当旧有的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的阻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民群众会打破它来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而英雄只不过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涌现出来的个别典型。没有在人民群众中的成长和历练,英雄也不可能脱颖而出。如果脱离人民群众来看待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往往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误解。
(二)英雄人物顺应了人民群众的需要。英雄之所以成为受崇敬的对象,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为推动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英雄植根于人民。”[3]从人民史观来看,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的“母亲”,一个人要成为英雄人物,就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不断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所能,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支持。党史中的许多英雄人物在年轻时就立誓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使命,正是他们把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到了一起,为争取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断付出,他们才能在历史上为人民所敬仰。反之,一个站在人民群众对立面的人,无论他多么才华横溢,也无法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如果不从英雄人物的价值立场出发来评价其作用,往往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误读。
(三)值得人民群众崇敬的应当是英雄的思想和精神。虽然决定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是人民群众,但人民史观也并不反对人民群众崇敬英雄。只不过崇敬的对象应当是英雄的思想和精神,而非英雄人物的本身。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着优点与缺点,英雄也不例外。如若把英雄包装成“无暇白璧”,反而会不利于人民群众在他们身上寻找值得追求的“闪光点”。英雄并非超凡的存在,只是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意志和智慧,给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用英雄的思想和精神指导现实,才应是人民群众崇敬英雄的目的。如果不能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中汲取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精神内涵,往往就会出现“附声附影”的误断。
二、当前以党史英雄人物为题材的红色教育课程中偏离人民史观的问题
英雄史观的产生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史册记载、歌颂流传的多是英雄人物,使人们习惯把他们当作是历史的推动者。同时,受当代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人们对“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认识有被过度放大之嫌。这都对当前以党史英雄人物为题材的红色教育课程造成偏离人民史观的隐患。
(一)过度偶像化人物,忽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偶像化是指将人物的正面特质进行挖掘包装,使之产生被人所崇拜的趋向。偶像身上常带有人们的希望,或者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歆慕,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在此之下,人们往往着迷于偶像的表面特质,而忽视其背后的成因。
偶像化英雄人物是不符合人民史观要求的。不能让英雄人物的形象过度拔高,以一种超凡的姿态切断与普通人的“联系”。英雄不是和人民群众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不是所谓“天纵英才”的一类人,他们也是从人民群众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普通人。如果红色教育课程只让学员感受党史英雄人物的伟大,却不知其为何而伟大,那学员就会盲目地将一切成就片面归因于英雄人物,会在对英雄偶像化的崇敬中失去自身作为真正历史创造者的主人翁意识。
(二)过度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视人民群众为工具。党史英雄人物较之同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有许多更为突出的能力,比如勤奋、励志、博学等。但这些能力只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并非是造就其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红色教育课程如果只片面注重英雄人物具体的能力和行为,甚至用它们来说明一些所谓“成功学”、“厚黑学”、“心灵鸡汤”的观点,忽视其中蕴含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那么学员就会容易发生立场动摇,甚至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片面强调从英雄人物身上学习手段,而不重视表现价值观,本质上是对人民史观的偏离。其结果只会把人民群众视为对象和工具,站在英雄史观的角度来构思“精英统御愚民”的错误理念。毛泽东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4]人民群众不是成就英雄的工具,相反的是,英雄才是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选择出来实现自身意愿的工具。红色教育课程不理清该层关系,就不利于学员形成全面正确的认知。
(三)过度强调情感的营造,弱化人民群众的认知。党史英雄人物身上有许多艰苦奋斗、甚至是流血牺牲的感人事迹,从情感深处给人以触动。当前很多红色教育课程就是借这些事迹来让学员“动之以情”。但如果不能把情感表达升华为理性思考,不从英雄人物身上提炼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学员就会容易对英雄人物产生一种笼统的符号化认知,疏远其精神内涵与现实的联系。
过度“动之以情”而缺乏“晓之以理”,是有违人民史观的。因为此方式实际破坏了对英雄的整体把握,只是着眼于部分有“泪点”的细节,却忽视英雄产生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丰富联系,其实质还是一种变形的英雄史观式表达——把英雄人物视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符号来塑造。感动只是情绪的宣泄,当构建感动的表达越来越符号化时,学员只会把英雄人物视为一个刻板僵化的情绪形象,不再去深刻理解其精神的实质。
三、紧扣人民史观,完善以党史英雄人物为题材的红色教育课程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5]当前红色教育课程要从党史英雄人物身上提取养分,就必须坚持好人民史观的立场,真正让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被学员正确认识和把握。
(一)要注重从党史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体现人民性。人民性是指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英雄正是具备了人民性,顺应了人民的意愿,才能为人民所敬仰。红色教育课程在解读党史英雄人物时,必须要将英雄的人民性体现出来,要让学员理解英雄背后真正的力量来源,使学员能站在正确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发展进程,进而深刻领会人民性在党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传承的意义。
人民性可以通过党史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来体现。因为此过程既是英雄人物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也是为人民群众奉献自我的过程。红色教育课程应由此来建立分析视角,体现英雄人物“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防止学员产生“天生英雄”、“超凡英雄”的错误理解,让学员明白英雄人物也是始于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自己也能在现实中向英雄看齐。
(二)要注重将党史英雄人物的价值立场和具体能力相统一。党史英雄人物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能力和行为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但这些能力并不能作为红色教育课程仅有的关注点。课程应注意表现英雄人物的价值观与具体能力特点之间的联系,将英雄的“舞台”始终都锚定在人民群众之上,凸显他们心系人民的价值立场。即便是要着重讲述英雄人物某方面的具体能力,也应从中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否则课程就会变为类似业务培训的形式,失去红色教育应有的“底色”。
将价值立场和具体能力相统一还能有助于加深学员对英雄人物的理解。党史英雄人物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学员作为后来人,在看待他们时难免会产生“代沟”。但不管在哪个时代,英雄人物根植于人民、奉献于人民的价值立场总是共通的。透过价值观的共鸣,学员才能真正体会到英雄人物能力背后的精神涵义,而不是仅仅只作单纯的能力“模仿者”。
(三)要注重以党史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来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党史英雄人物最终还是要帮助学员解决现实问题。英雄人物并不孤立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之外,他们的作用在现实视角下是具有传承和启迪意义的。红色教育课程要注重从现实意义上来总结提炼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使学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立问题导向是把学习英雄人物与学员实际情况进行对接的有效方式。通过构建对现实的启发性思考,将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与学员的问题相联系,让学员能够站在自己现实需要的角度思考如何“移植”英雄人物的精神内涵,教育效果才能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