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课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2-06□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内容

□石 莎

在移动设备和网络普及的情况下,网络教学的应用正在不断的普及,所以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就具体分析来看,线上教学有突出的现实价值,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集中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的应用在平衡教育资源等方面有突出的效果,所以在当前的实践中,线上教育在持续性发展。基于线上教育的移动课堂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利用能够发挥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在部分课时比较少的课程教学中,基于移动课堂开展教育教学,一方面弥补了课时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这样,因为教师或者是学生的个人原因所耽误的教学问题可以有效规避。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思政课是必须要强调的一项内容,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移动课堂的具体分析实现移动课堂的有效融入,这对于教学实践效果提升帮助巨大。

一、移动课堂融入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教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必要[1]。对目前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做具体的分析会发现思政课在教学实践中的课时占比是偏少的,而就思政课教学实践来看,这门课程需要相对较多的课时,且要具备连续性,这样,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价值观引导等会更加的出众。另外,高职教育重实践教学,所以在教学的后半段,绝大部分的学生会进入企业开始实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思政课的传统开展方式便失去了基础,所以思政课不得不中断。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偏少,且中途存在教育中断的情况,所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有效提升。移动课堂不局限于集中课堂,其能够积极地利用目前普遍应用的互联网,而且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自行吸收课堂内容。从移动课堂的实践利用来看,其在解决现有教学方式问题方面有突出的价值,因此在高职思政教学中融入移动课堂具有必要性。

(二)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2]。就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来看,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等对具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从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来看,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等均是教育实践中需要强调的重要内容。移动课堂是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一种新课堂模式,而且在这样的课堂中进行教育和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会有非常显著的改变。可以说,移动课堂的利用促使目前的教育实现了改革与创新,因此移动课堂融入思政课教学是目前高职教育实践中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要强调的内容。

二、移动课堂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对移动课堂下的高职思政教学做具体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目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单一性[3]。就单一性的具体分析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基于移动课堂背景开展的具体教学,老师基本实施的直播教学,即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搬到网络平台上,这种方式的利用不仅没有新意,而且课堂更加无法控制,所以整体效果不理想。二是在移动课堂大背景下,教师们没有基于移动设备或者是平台教学做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渗透,比如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微课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型教学等,其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而且在具体内容深入讲解和学习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不过在目前的移动课堂中,上述的教学方法很少能够看到身影,尤其是微课教学,其应用的范围十分的有限。总之,目前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影响了移动课堂的整体价值发挥。

(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就移动课堂下的高职思政课程教学实践来看,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4]。就具体的分析来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的理论认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理论认知水平问题会导致实践工作开展存在问题,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解决教师们理论认知方面的问题。二是实践能力问题。在移动课堂的具体开展中,教师需要针对移动课堂和传统课堂的综合利用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对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与处理能力进行加强,这样,教学实践中的内容丰富性会更加的突出,内容在实践中的引用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当前实践中,教师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水平表现差异巨大,所以具体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业务水平便具有的参差不齐的问题。

三、移动课堂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上文的具体分析可知移动课堂在目前的高职思政课教育实践中进行应用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所以基于移动课堂融入思政课的大背景对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与讨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的思政课中融入移动课堂后的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

(一)优化理论教学。在移动课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大背景下要更好地开展高职思政教育,必须要强调的一项内容是优化理论教学[6]。就理论教学的内容优化来看,需要强调如下内容:一是对思政课堂中的理论内容进行分析与整理,确定理论内容理解的难易程度,并基于具体的标准做理论难易等级的划分。一般来讲,基于移动课堂和线下课堂的教学实践,可以将理论划分为难、易两大类,其中比较难的理论主要应用于线下课堂教学,另一部分相对容易的理论则强调线上移动课堂教学。二是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里连接,即将存在相互关系的理论内容划分的一个模块或者是框架体系当中,由此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不管是教师的教育还是学生的学习,其对理论所表现的主题均会有显著认知,基于主题的理论框架掌握也会更加的全面。三是对理论的教学顺序做调整,实现理论深度的循序渐进,这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层次性、深入性效果会更加的突出[7]。总的来讲,基于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的目的对集中式课堂和移动课堂的理论教学进行分析与优化,使得教学内容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更加突出,这样,实际教学成果会有显著性提高。

(二)线上线下结合。基于移动课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大背景开展思政课教育改革,需要强调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8]。就线上线下教育结合而言,要满足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必须要重视如下内容:需要做好课堂的科学设计。要强调线上线下结合,需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具体特点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进行设计。比如线上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分析总结的方法,即让学生自行学习相关内容,然后写总结报告,教师评阅学生的总结报告,由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提升信息能力。基于移动课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大背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强调信息能力的提升[9]。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所谓的信息能力提升具体指的是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因为学生实现观念和关注点的变化,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持续性的使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会一点点的丧失,这对于教学氛围塑造以及教学实践结果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喜好,积极地发现学生感兴趣内容中的教学点,从而做好内容的引用,这样,不仅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了丰富,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也会显著的提升。就老师信息能力的提升来看,主要强调如下工作:一是教师收集信息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通过互联网做思政教育素材的收集。在素材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百度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平台上有大量利用的内容。二是教师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在目前的网络平台中充斥着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教师在获得这些资源后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留存对教学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引用,这样,教学课堂素材的丰富性会提升,就素材教学的整体课堂实效会得到显著改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课堂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难以协调等,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要更好地融入移动课堂,发挥移动课堂的价值,必须要对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文章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优化理论教学、强调线上线下结合与提高信息能力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方法,所以分析相关内容意义显著。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