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06高瑛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职称

□高瑛玮

“双师型”教师这一说法是我国首先提出,他是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师评定机制,主要针对现有高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差这一特点而提出的。早在1990年《中国教育报》中就有“双师型”教师的提法,其中由王义澄老师写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明确提出了“双师型”这一说法。国家正式把“双师型”教师上升到政治层面上是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下发的《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中1/3以上的教师要达到‘双师型’教师”,在随后的1997年、1998年及1999年国家颁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重要文件中也都有相关要求,且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视,“双师型”教师已成为评定专业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让各大职业院校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上了日程,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也都在大力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一、“双师型”教师含义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现阶段把“双师型”教师表述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认定。“双师型”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学者们的讨论,现在对此概念比较明确的说法有以下几种:“双职称型”就是在取得教师系列职称以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双素质型”就是在具备理论教学素质的同时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素质;“双证书论”具有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且取得了国家认可的如会计师、经济师及律师等技术证书的人员;“双融合论”把上面所讲到的“双证”“双素质”及“双职称”都融合到一起而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但是不管怎样去定义,“双师型”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职业素质、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且具有相关专业的中级以上等级证书的高校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多样性。“双师型”教师现在已经是被各大高校所认可的含义,但是随着类型、层次、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对上述含义也有多种不同的教师培养模式。

1.“双职称型”教师培养模式。此模式是“双师型”教师的初始形态,指教师具有两种能力及两个中级以上的职称,即除具有教师资格职称以外还具有另一个职称。此两种职称可采取两种形式取得,一是学校主动吸收在行业、企业等领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通过转评等方式取得教学资格;二是在校教师通过参与社会学习及考试考取相应行业、企业的会计师、律师等职称资格的教职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此两种方式成为了“双师型”教师,但此种教师只是表面形式,没有达到“双师型”教师的精髓,“双师型”教师绝不仅是两种职称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处于两个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具有不同能力特征的人员。由于教师评定标准等政策的变化也使得此种方式在评定“双师型”教师上不可采用。

2.“双素质型”教师培养模式。此种模式是“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在理解此种模式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质,此时讲的素质是指在思想、文化及身体三个方面都有所建设及提高,也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能熟练进行理论教学,也就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方式及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素质能力;同时也要能独立指导实践教学,教师能独立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指导,能让学生直接发现及解决问题,能把所讲授的内容直接用于企业实践。此种模式要求教师既具有理论知识也具有实践素质,此种素质是一种隐性的东西,是由内在知识量的积累到外在技能质的提高的过程,量化相对而言比较麻烦。因此采用此种标准作为“双师型”教师评定的标准比较模糊,不好实施。

3.“双证书型”教师培养模式。此种模式可以说是“双师型”教师发展过程最简单粗暴的,他就认定“证书”的存在,只要教师具有教师专业证书再加上一个专业技能证书就可以。现阶段教师资格证书的考取途径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或相关专业机构所颁发的专业技术证书的考试也很普遍,此种外在环境的存在就为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证书或专业技术人员考取教师资格证提供了便利,此种方式成为评定标准成为了可能。但存在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有证不代表有能力,教师的操作能力的强弱不能界定,这就使得大量拥有“双证书”的专业教师能被认定“双师”但是不能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不具备技能能力。

4.“双融合型”教师培养模式。此种模式是以上三种模式的融合,也就是评定“双师型”教师时既要考虑“职称”“素质”也要考虑“证书”,只有以上条件都具备了,这样的教师就认定为“双师型”教师。此种认定一般都包括上面内容的限定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认定。此种模式也是现阶段采用比较多,被大多数院校所认可的。

二、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贯彻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黑龙江省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与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教师培养的标准,结合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实际,以就业为导向,找准学院在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及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是全日制公办商科类高职院校,有教职工206人。主要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教学主体,同时也兼顾中专教育及成人教育、社会培训等,在牡丹江地区享有良好声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院现有“双师型”教师94人,符合黑龙江省及全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从长远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看,学院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专任教师中具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过少;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三是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少,部分系部多个专业均没有专业带头人,专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学院的发展,因此建设一支师资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比例均衡的师资队伍是学院当前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件,也是推动学院长期有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占全院教师的45%,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比重很大。此外学院还存在部分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教师。师资结构的不合理是摆在学院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解决学院发展及教师发展的重要问题,学院重视教师的培养也是解决学院建设、专业建设及师资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培养的方式也要注意培养的考核,要确定培养出来的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符合“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一)“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

1.明确定位及组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定位,要与学院的总体规划、机构建设、管理机制等相一致,只有一致,此培养模式才能长期执行、才能反过来推动学院的快速发展。组建专门领导小组,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院长亲自挂帅,由教务处、督导办、人事处、财务处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共同组建领导小组,主持“双师型”教师的相关培养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对“双师型”教师的日常管理。

2.融合政策。根据国家、黑龙江省及学院实际,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融合进去,制定学院的“师资建设规划”和年度“师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出学院每年的培养要求及培养目标,“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要在政策上倾斜,要在学院建设目标上进行引导。

3.奖励并行。学院可通过设立“双师型”教师的相关补贴政策,激励教师积极性,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技能证书。与职称评定、薪酬等相挂钩,增强教师动力。

4.加强实践。学院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脱产及兼职企业实践、挂职锻炼,以此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工艺及项目,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充分利用学院的各种资源,聘请专家进校园对教师进行校内外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校企融合力度,利用学院和企业的资源,采用深度融合、产业孵化等方式,拓展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及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大力引入“技能大师”、“大国工匠”等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改善师资队伍理论教学强于实践教学的现状,发挥“工匠精神”的传帮带作用,引领教师通过不断努力,迅速成长为高标准的“双师型”教师;贯彻推进产学研发展政策,依托学院及企业优势,主动承接技术服务项目,在项目生产实践过程中,锻炼教师、学生技能水平,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完成教师、学生从理论“呆子”到实践“巨人”的转变。

(二)“双师型”教师考核。为了更好地评价“双师型”教师,可成立专门的评审小组,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考核并进行动态管理,每五年对已认定的“双师型”教师进行一次复核,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取得“双师型”教师的可以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工资等方面给予优待。“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可以从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指导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操作水平、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只有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考核落到实处才能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符合国际、国内及省市教育发展需求的,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切实落实“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岗位,主动求索,提高水平及素质,改善教育整体环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长期的,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部分,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有力组成。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职称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