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

2022-08-25□赖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艺术设计计算机

□赖 帆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在当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该方向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录取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导致大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都难以满足专业的实际需求。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设计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长时间积累的实践教学经验中,总结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当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应用脱轨。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计算机的软件教学上通常采取着“三部曲”式的教学模式,即“提出新知——解释新知——举例说明”,虽然会通过具体案例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与练习,但这些案例的形式与内容较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相差较远,学生难以从中得到切实的工作训练。

(二)学时设置难以满足需求。高校软件教学的课时安排紧凑,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教授、考核等多个教学任务。而大多高校软件教学的课时分配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基础操作讲授不够透彻,学生的练习时间也不够充足,一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后,需要通过校外补习的方式继续进行软件的深入学习。

(三)计算机各个软件教学过于孤立。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的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中,各个软件分别开设课程进行讲授,而实际工作场景中要求学生同时运用多个软件完成制图。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软件的联合应用思维,这也与岗位工作需求不符。

(四)计算机软件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衔接不足。在培养方案中,计算机软件的学习成果有时无法立即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得到应用,学生没有合适的场景对于软件操作进行实践,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学生会存在遗忘软件知识的现象,这与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衔接的合理性息息相关。

伴随着新文科建设理念的逐步展开,对“新艺术”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打破边界、进行课程的融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类人才是本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目标。西安培华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尝试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融合式、项目化的教学实践探究,给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在新文科的视野下“交叉融合”一直是被学者关注及讨论的重点方向,而真正在践行学科间及课程间的交叉融合时,不能仅将不同的内容进行“杂烩拼盘”式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真正做到学科与学科间、课程与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最终产生出一种近似于自然行为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本专业教研组成员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在新文科的改革背景下,教学中实验性地打破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间的边界,进行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融合式教学。从突破传统固化的课程设置思维开始,结合环境设计专业自身需求,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设计项目紧密联系,根据工作岗位需求,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软件学习中少走弯路,从与工作岗位的紧密贴合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努力做到产业与设计融合、科技与设计融合,给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设置中,主要存在三个方向的课程即:平面制图软件教学课程(Photoshop等)、CAD软件教学课程与三维建模软件教学课程(Sketch UP、3D Max等),这三个方向的课程遵循着“一软件一课程”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着课程设置方式与专业实际脱轨、各个软件间的教学过于孤立、课程间的衔接性不足等问题。

在新的改革探索中,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整合,试图打造新的软件类基础课程群即:计算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1、计算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2与计算机图像设计与制作。三门课程内容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的融合对应当下环境设计专业真实的软件工作场景即:CAD构思平立面——对导出的CAD图纸进行Sketch UP建模——Lumion/Vary渲染模型出图——Photoshop最终完成图纸的后期制作。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完整项目训练的目的,实现课程学习与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以创意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强调软件的可操作性而导致学生艺术创作意识不足的问题。新的时代背景为当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文科也更加关注人格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创新能力应当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应避免纯粹讲解工具而忽视了创作意图的开发,应做到适当引导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构建。如利用软件工具进行设计草图练习、并完善草图推敲图纸,最终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下一步的优化与完善等。在软件课程中进行创意思维的培养可能需要教师优化课程的学时分配,但需要学生在入学初期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时便养成创新思维的意识。

(三)真实案例与项目式教学法。计算机软件的融合式教学无疑更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真实案例与项目进行训练,比如在计算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1课程中,项目小组成员积极贴合行业现状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通过由易到难的项目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学、真练的学习环境,使当下的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具体课程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进行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融合式教学,以创意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真实案例、项目式教学方法是向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迈出的一小步,也是本教研室小组成员面对新文科改革发展语境下的新尝试,希望可以给艺术设计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三、结语

从2018级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就已经实现了将传统的“一软件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形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即将原有的3门计算机基础课打通,建立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计算机建

筑模型设计与制作1、计算机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2与计算机图像设计与制作。突破传统固化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思维,实现软件教学的联合应用式培养,在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力求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的工作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应用接轨,解决计算机软件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衔接不足的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的联合应用思维,希望这种全新的软件课程教学模式可以给新文科视野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软件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计算机软件艺术设计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浅谈不同编程语言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影响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浅谈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