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气动枪支散件认定与管控

2022-02-06林仁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气室枪支弹丸

□林仁龙

近年来,自制气动枪支案件的发生率相对同时期的火药枪案件高出很多,因此气动枪支散件的管理与防控问题日益突出。气动枪支的散件是构成自制气动枪支的基础,从而对气动枪支散件的鉴定,是打击非法制造使用气动枪支、贩卖气动枪支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对于气动枪支散件专用性的定性认识标准还有所欠缺,对自制枪支及其散件的管控措施也应当进一步完善。

一、自制气动枪支的发展

枪支的制造可追溯至火药出现后的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出现燧发枪、击发枪、半自动和自动步枪等,随着战争的结束,我国在1951年推出《枪支管理暂行办法》,对枪支的适用范围、使用场景、使用的人员管控等,做出初步的规范。在1996年的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对加强枪支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支持,后经过多次修订,细化了枪支在我国领域内的安全使用和规范操作,但社会上的涉枪案件并不少见,由于战争等其他原因滞留在社会上的火药枪不能做到确实查处,与此同时随着气动枪支的出现,自制气动枪支的“擦边球”也随之而来。

自制枪支近年来层出不穷,有射击爱好者对网络上热传的涉及到枪支的视频自行分析,通过对制式枪支外形的仿造,以及对枪支内部各部件的信息进行拼凑,再对部件的尺寸进行逐步的修正改进,从而达到仿制出枪支的目的,使其具有可用的供弹机构、发射机构、击发机构、退壳机构等,外部形态接近于真实枪械,但仿制者制作工艺不精良、相关的机构协调存在差异、弹丸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有限,致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者自身安全的威胁性较大,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安全系数得到提升,持枪犯罪逐渐呈现多发态势。但随着普法的力度加大,公安机关对涉枪案件的严厉打击、处罚力度的高压态势,使得仿制火力枪支犯罪和收藏呈现下滑趋势,近几年自制气动枪支案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气动枪支以其组装简易、携带轻便、发射便捷、发射物多样且易得、枪身体积小而使用时杀伤力大等特点,更易于被违法犯罪分子使用和枪支收藏爱好者所喜爱。自制气动枪支的部分组成部件与社会上使用的其他工具部件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组装气动枪支之前的零散部件的查处也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因此,自制气动枪支的查处难度较大,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且零部件的使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公安机关在日常对于气动枪支的违法案件调查中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自制气动枪支的结构

自制气动枪支核心结构为枪管、气室、气阀、扳机、握把等,辅助结构为瞄准装置、枪托等,在一些制式气动枪支配有充气装置、电力装置、气瓶、弹簧活塞、压气结构等装置。民间涉及到的自制气动枪支多为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且取材、组装方便的压气式气枪,组成自制气动枪支的各个核心部件均有一定的材料硬度,确保枪支发射时的可靠性。气动枪支发射的弹丸多为常见的球形弹丸,弹丸材质多为金属、玻璃、硬塑等材料。

(一)自制气动枪支的能量。自制气动枪支大多数在外形上与社会公众普遍认识的枪支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射击枪管的下方装有与枪管平行的用于存储压缩气体能量的气室,为确保压缩的气体能够赋予弹丸足够的能量,气室会留有足够的体积确保发射能量的存储,通过将气室内的活塞杆拉出至一定位置使气室内存有一定量容积的空气,然后利用外力将气室的活塞杆向气动枪支的尾部方向推进,利用外界动力和气室极强的密闭性,把定量的空气进行压缩,将人体产生的化学动能转换为压缩气体的机械能,最后转换为存储在气室内压缩气体的压力势能,这样就要求气室具有极强的密闭性,对活塞杆的硬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活塞和气室的阀门密闭性较好,这样就能确保有效的存储定量的空气动力势能,为发射弹丸的动能做好准备。社会上也存在着充气式的气动枪支,利用高压气瓶将压缩空气填充至气动枪支的气室内。少量以气瓶式的存储方式进行压缩气体的存储,作为气动枪支的动能来源。

(二)自制气动枪支装弹方式。自制气动枪支的装弹方式多为在枪管的后端钻孔,达到后装弹丸的目的,孔洞尺寸与射击弹丸尺寸相近,确保射击时枪膛的密闭性,进一步确保弹丸在气室释放空气势能的瞬间获得最大的动力势能,枪管尾部设有倒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弹丸装入时滑入气室口,形成机械性阻碍,发生射击故障,在射击口后端设有套环,多为磁力环或者铜环并配有胶圈,在弹丸装入枪膛后将装弹口密封,确保弹丸发射过程中气体动能的最小流失,确保赋予弹丸在枪管内部的动能达到最大值,从而确保弹丸的杀伤力,加装套环是为了避免发射时弹丸由于气体动能影响使弹丸从装弹口飞出。

(三)自制气动枪支其他部件。气动枪支的其他部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扳机和击发的传动机构在市场的模拟枪支中就可以直接改装成型,通过对外形尺寸的仿制,利用其它高强度材料,提高了部件仿制后使用的机械强度,减少使用时部件的损坏,相比较于传统的火药枪支的击发机构,气动枪支的击发机构较为简易,即控制气室阀门的开关即可,通过对开关的机械控制达到发射弹丸动力的存储和释放。相对于击发机构一定的复杂性,握把的采用更具有普遍性,符合手持握把的形状即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有前置握把、后置握把和前后双置握把,个别简易组装的气动枪支后置握把较短,与扳机相结合,握把与枪身的连接处有固定痕迹。枪身部件多为螺母相连接,以保证枪支具有极好的气密性。枪管与气室在枪身的中前部位利用铁片与螺钉螺母相互固定,尾端通过气阀与扳机的部分组件组合将枪管与气室相连接,最终组装成自制气动枪支的基本形态。通过增加握把、枪托等部件增加枪支手持的可靠性,添加瞄准装置以提升自制气动枪支在射击时的精准度。

三、气动枪支的危害性

气动枪支主要动能来源是存储在气室内的利用人工动力进行压缩的压缩气体,或者是预先制作存储的气瓶内的压缩气体(多为:CO2),通过扳机打开气室阀门或者气瓶的释放气体的出气口,瞬间将压缩的空气能量释放,压缩气体的内部存储压力势能迅速爆发,继而迅速作用于枪管内的弹丸,赋予弹丸一定的初速和动能,进而达到射击杀伤的目的,弹丸被赋予的动能和杀伤力主要取决于气室内存储的压缩气体所储存的能量,气体能量一般达不到火药能量的动量,但在射击时自制气动枪支的枪口比动能仍然可达到甚至大于法律规定的1.8J/cm2,在某些案件中,犯罪分子制造的气动枪支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可达到几十焦耳每平方厘米,这已经远远大于法律规定的数值,其杀伤力也是可以预见的,因而对人身安全和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自制气动枪支在远距离上射击时,由于弹丸多为球状,所以在射出枪口后的一段距离时,不能保证弹丸的低延伸性,同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弹丸的动力势能被很快风阻等因素消耗,杀伤力大幅度下降,所以一般不会被用于远距离射击。相较于远距离射击,近距离使用自制气动枪支的条件要求较低,近距离射击弹丸的初速动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确保了弹丸的杀伤力,有效起到了威胁的作用,自制气动枪支的使用也多为近距离恐吓、胁迫、伤害和击杀等目的,因此自制气动枪支使用时一般与被侵害对象或目标距离较近,以达到犯罪分子企图的效用。

四、自制气动枪支散件的合法性界定

(一)枪支鉴定标准。自制气动枪支散件的认定必须是某种非制式气动枪支的一部分,且组装成非制式气动枪支后的枪口比动能必须是能够符合大于1.8J/cm2的阈值要求。按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 718—2007)的规定,认定非制式枪支的主要依据是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1.8J/cm2。通过实验对一支未经检验认定的非制式枪支来说,实验结果基本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经过实验测试的枪支的枪口比动能e≥1.8J/cm2时,鉴定意见是“认定为枪支”;二是经过实验测试的枪口比动能e<1.8J/cm2,鉴定意见是“不认定为枪支”;三是由于枪支故障无法进行实验测试,不能确定枪口比动能,检验意见是“不能确定是否为枪支”。

由此可见,相对于非制式气动枪支的鉴定也将参照此规定。非制式气动枪支的结构功能相对简单,散件的功能相对单一,不能单一的根据散件是否具有专有属性而确定涉事散件是否为枪支散件,在满足结构形态这一特点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枪口比动能阈值这一个核心去判定。对于非制式气动枪支的散件的界定不宜过于宽泛,因为气动枪支的结构较为简单,应将非制式气动枪的发射机构作为认定为气动枪支的散件的核心属性,通过实际组装测验满足枪口比动能即可认定为非制式气动枪支的散件。

(二)自制气动枪支及散件审查的复杂性。气动枪支在枪口比动能低于法律规定的1.8J/cm2标准,可以作为娱乐性质的射击物品进行娱乐行为,但是当使用人改装后使其枪口比动能大于国家法律规定的阈值,利用气动枪支的杀伤力和威胁性进行违法行为时,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构成极大的威胁。气动枪支案件屡见不鲜的原因,不仅仅是利用气动枪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是枪支爱好者的收藏,更多的是进行气动枪支的散件出售,以满足枪支爱好收藏需求,抑或是出售给利用枪支犯罪的违法犯罪分子,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危害性极大,增加了持枪犯罪的可能性。通过利用物流零散的发送气动枪支部件,给公安机关的办案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其中无缝钢管的通用性较强,因为该材料是可利用为气动枪支的重要部件之一,所以应对邮寄人发送的目的性和接收人的使用目的性进行审查。

构成气动枪支的其他部件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市场上贩售的玩具枪的发射的传动机构就能够改装成为气动枪支的发射装置。关键性部位气阀是气动枪支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市场买到的气动射击制品,多为利用弹簧势能击发后产生的瞬间气体势能将弹丸推送出去,不需要气阀类的专业性较强的部件,但气阀在其他的位置运用也较多,单纯的气阀也不可判定为气动枪支部件。组成气动枪械部件的分散性、发货的不确定性、物流的多向性、收件人的不唯一性和使用目的的不确定性等,为涉及气动枪支案件的办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同时也为案件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三)民众对自制气动枪支认知不足。气动枪支使用的目的性也是决定案件定性的重要一环,因而虽然可构成气动枪支的重要部件枪管,要更多的结合使用人的目的性进行分析,从而对案件性质做出综合性的判断。2016年的赵春华涉嫌气动枪支案件中,当事人的主体目的是为了娱乐经营,经过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涉事枪支超过了国家法律规定的枪口比动能1.8J/cm2,但行为人的目的未对社会的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涉枪安全隐患,因而处罚判决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刑处理。而在有些刑事案件中,行为人是利用涉事气动枪支的杀伤力进行人权和对法益侵犯的目的性明确,应该按照相关法律进行严肃处理。枪支收藏爱好者的非法持枪行为也要结合被收藏气动枪支的枪口比动能对案件做出判断,根据结果执行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

五、自制气动枪支的管理措施

(一)强化监管网络信息流动监管。应强化网上监管,挤压犯罪空间。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前进,涉枪信息在网络上的踪迹屡见不鲜,各种枪械的拆解、使用等视频也逐渐扩散,进而引发“擦边球”的产生。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散播售枪信息,以隐语、暗号、代称等其他名词,避开敏感词汇达到隐蔽交易的目的。为此应对互联网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将关键词组合、犯罪隐语等涉枪言语屏蔽过滤,减低涉枪有效信息的广泛传播,从传播的根源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涉枪、贩枪、组装气动枪信息的传播。

(二)严把物流关。强化物流管理,提升监管能力。在物流不发达时代涉枪案件多为区域性,远距离的运输自制枪支较少,案件发生的区域性定位也有一定的可借鉴性,随着物流快递的出现,物流公司的初步检查致使完整的枪支运输几乎不可能,但是气动枪械的各个组件通过拆解分离,被分批次、分区域、不同发货人、不同收货人接收等较为分散的处理方式,为涉枪犯罪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给物流公司在货品初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责任负责制,加大对快递揽收员业务培训,同时提出举报奖励制度,有效减少涉嫌各种枪支部件的物流流通,认真落实快递行业的三个“百分之百”制度,切实登记好类枪支部件邮寄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以及快递物流的去向信息,压实企业责任的同时开展对于小口径无缝钢管、气阀、弹珠等敏感物品的物流信息追踪,并对接收人的个人信息进行准确登记。

(三)完善鉴定标准。完善相关法律,规范相关的鉴定工作,在实际办理案件中的涉及组装自制气动枪支的,并非所有零部件都是核心部件,还有多种非必要配件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在审理过程中不能盲目认定发现的配件即为组装枪支的配件,因为一部分非必要配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在办理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于必要部件和非必要部件做出进一步的认定。相关的鉴定工作标准也要进一步完善和相对的统一,在鉴定人员鉴定时需按照规范的鉴定工作标准,将涉案的自制气动枪支的部件进行科学有效、有理有据的鉴定。同时也方便于解决不同地方鉴定标准不同的差异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同一个案件在不同地方产生不同判罚的问题。

(四)物流始末端的监管。做到源头与末端动态管控,在打击网络气动枪支犯罪问题时,战线要向前移,在源头把控涉及的气动枪支部件的生产和出售,坚决打击违规违法生产销售气动枪支部件的小作坊、私人企业,并对已经销售的部件进行追踪、追缴,确保贩售的部件对社会安全性的威胁降到最低。对于用于其他功能的关键性部件,切实做好使用的登记工作,确保不被用于非法制作气动枪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末端发现涉及到的非法收藏、使用的自制气动枪支案件时,应全力追溯气动射击枪支案件的枪支来源,注意物证保护的同时也要分析枪支部件的生产工艺方式、生产材料、生产特殊痕迹和生产技术特点,利用特点追踪溯源,根据区域性的技术使用特点,形成从涉案气动枪支部件到此部件生产地的反向地毯式排查,发现并查处非法生产销售气动枪支关键部件的场地。

(五)重点人员重点管控。对于涉枪人员进行科学重点研判,社会上的军事爱好者私自收藏自制气动枪支有一定的隐蔽性,也给案件查处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此类案件应从气动枪支的来源出发,正查枪支去向,逐步发现隐藏在社会上的收藏气动枪支和为预备犯罪而准备的气动枪支。通过犯案枪支的出现,结合犯罪嫌疑人交代信息进行逆向查找,追溯枪支来源,发现并严厉查处。结合现代网络的大数据分析,对物流信息流向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判断类似气动枪支部件的流向和是否据有被组装成气动枪支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用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走访调查,双管齐下坚决杜绝自制气动枪支案件的发生,以数据分析结果为指导,有目的性地去进行查找和排除,最大限度地将自制气动枪支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猜你喜欢

气室枪支弹丸
超高速撞击下球形弹丸破碎特性仿真研究
基于Hyperworks的重卡气室支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神秘的『弹丸』
某重型特种车制动气室支架优化设计
巴西成为全球因枪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一起220kV GIS设备断路器气室罐体放电原因分析
气室装置对变威力发射影响分析
弹丸对预开孔混凝土靶体侵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