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现系统使用功能比较研究

2022-02-0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3期
关键词:馆藏检索文献

胡 琳

(华中师范大学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数字文献资源内容的不断扩充,信息化阅读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文献阅读设备的普及,使得高校用户的阅读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纸电同步阅读,再到现在的以数字文献阅读为主的阅读方式。在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文献资源日益增多、读者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的环境下,通过系统整合资源元数据,对读者的文献检索需求快速响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比分析4个高校图书馆的发现系统,提出对文献资源发现系统的改进建议。

1 高校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存在的问题

1.1 数据管理缺乏统一性

经过时间的发展与积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与日俱增,其内容类型与载体类型呈多样化态势。读者对文献资源可选择范围更加广泛。在无序状态下,数量众多、类型不一的文献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图书馆对已购置的资源现状进行全盘梳理存在障碍,对进一步分析馆藏资源配置也存在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发现系统建立数据标准、全面整合馆藏资源,在统一平台下进行文献资源管理。

1.2 用户获取文献缺乏有效方式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除了对文献资源的收藏外,更重要的是对用户提供相关的资源服务。但是面对海量资源,用户往往无所适从。用户在获取资源时,往往面临挑选检索平台入口、区分选定检索方式、检索结果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优化用户检索文献资源时的操作体验,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

1.3 对多种业务整合的要求

图书馆的对内业务,包括信息检索、读者认证、文献借阅、文献传递等单向服务,还包括读者书评、咨询问答、文献推介等交互式服务。对外业务,包括文献资源采购、内容收集、数据汇总等。如果图书馆的多种业务零散分布,不便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因此通过统一的平台管理,实现用户一站式获取资源、馆员一站式管理资源,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

2 文献资源发现系统的主要功能

2.1 文献资源数据管理

多年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缺乏统一数据标准。发现系统作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在系统内建立了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的统一,可以实现图书馆对各类文献资源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数据整理,有效掌握图书馆可获取的文献资源内容,为图书馆提供便捷服务和文献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2 资源发现

发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本地和远程的数据源中检索(发现)用户输入的指令需求,并在统一的检索平台进行标准化揭示。用户输入检索词进行资源检索时,能检索出与馆藏匹配的资源。这就需要发现系统元数据仓的数据量充足且数据范围广。用户对于发现过程的响应时效也非常重视。因此,发现系统从检索到呈现的响应速度也是系统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2.3 资源获取

所谓资源获取,就是用户在发现系统中能实现所见即可得。通过发现系统检索过程后,能为用户提供一条或多条资源获取途径,并优先展现最佳匹配资源。目前发现系统对于检索结果的呈现方式、排序的优先级各不相同。

3 部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现系统的功能比较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发现系统建设及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其中主要是使用的系统有Primo、Summon、EDS、超星百链等。通过上线发现系统,各高校图书馆均实现了文献资源的海量数据检索,消除了资源检索壁垒,避免用户在不同平台上查找文献。

3.1 上海交大“思源探索”

上海交大图书馆的“思源探索”是基于Primo系统建设而成的。另外按照其馆藏特点,进行一些个性化设置。该系统优点是可供用户选择的检索方式较多,能满足不同的检索需求;可以直接对文献资源展开预约;可自动分解检索主题词,并按照检索主题的相关度进行资源获取排序;可以个性化添加标签评论;用电子书架保存需要的馆藏资源及使用过的检索式。

缺点:①响应速度,输入相同的检索词,但其检索响应速度相较于同类发现系统稍慢;②检索的资源类型没有整合多媒体资源,还是以文字资源和随书光盘下载为主;③界面跳转呈现有待改善,检索期刊论文时,点击某篇文章的“查看全文”,先跳转Sfx界面,再跳转到相关数据库该篇文章的全文获取界面;④不能自动识别拼音,也无法在输入中文的同时识别出相关的英文资源。

3.2 清华大学“水木搜索”

“水木搜索”也是基于Primo系统自定义加工而成的。在检索响应速度方面,其运行响应速度快;检索结果显示中,文章显示期刊封面,页面生动;检索项设置灵活,二次检索中出版时间可以自由设定,设有出版社选定项等;检索的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类型包含声像资源、多功能集成,其预约与续借功能集成到发现系统界面;检索路径多样化,在线查看与sfx界面并存,在线查看默认为维普,Sfx则配置了多种数据库链接路径供用户选择。

但其与“思源探索”类似,对拼音的识别不够优化。输入拼音,自动识别的字母,从而转化为其他检索主题词,导致检索结果出现不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源;其他辅助功能有欠缺,虽然有标签添加功能,但没有看到个性化的在线资源管理工具;检索范围有局限,注重馆藏资源检索,开放资源检索较弱。

3.3 北京大学“未名学术搜索”

北大图书馆的“未名学术搜索”采用的是Summon系统。其使用功能上除了基本检索功能外,还有个性化文献管理功能设定,如可以在Summon提供的临时文件夹中保存感兴趣的条目信息及引文信息,可以导出RefWorks、EndNote等文献管理工具中,也可以发送到电子邮件,引文信息还可以保存为html、文本等格式,引文格式提供多种选择,为写论文提供了便利;检索结果中直接显示论文关键词链接,点击后可以直接转换检索主题查找相关资源。

但相较于Primo系统,其检索响应速度稍慢;检索的资源类型没有整合多媒体资源;文献数据整合相关功能不足,比如一本书只能查看馆藏信息,没有整合预约等读者可操作的功能,也无法实现个性化操作,如添加标签等;非展开式页面,在线全文直接跳转到数据库全文查看、下载页面;不提供扩展检索,如相关主题的作者检索等。

3.4 华中师范大学统一检索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统一检索系统利用的是超星百链。作为国内的发现系统,其本地化优势还是比较明显:检索结果进行分类显示,资源类型一目了然;与电子图书资源绑定,可以试读图书资源,与传统阅读习惯相符;将荐购、文献传递功能整合在单册或单篇检索结果页面,读者使用效率提升;建立文献互助共享社区,扩展了资源获取渠道。

相较于国外发现系统,其缺点较为明显:无法同时检索中文与英文资源,只能分开检索;检索结果链接获取路径有限;检索结果不是展开式页面显示,而是多页面显示;检索结果排序不够优化,检索结果按资源类型显示,二级类目中却不是按照检索主题的相关度排序。

4 资源发现系统的发展建议

一站式资源发现与检索平台是图书馆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出“一站式”理念。一站式服务应是体现图书馆服务,了解用户需求,帮助用户获取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展,“一站式”的内涵范围也相对较广。其根本出发点应将用户需求与体验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智能化的用户需求分析及服务获取方式,既提供具体服务也提供服务平台,朝着淡化物理服务空间概念,重视服务效率和效果的方向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馆藏检索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基于多尺度投影的相似颅骨检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