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针织学”课程思政初探
2022-02-06汪泽幸
余 奕,汪泽幸,刘 超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1 引言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教育部推进“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未来工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仅要注重知识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还需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为社会主义奉献的责任与担当。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学生能力和政治素养的共同提升,是“新工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障。
依据新时代纺织行业发展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的内容与特点,充分挖掘纺织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这不仅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有效途径,还是适应纺织行业发展、培养纺织工程“新工科”人才的迫切需要。“针织学”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专业性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如何正确把握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从纺织行业、国家、民族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提升课程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是“针织学”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解决的要点。本文以我校(湖南工程学院)纺织工程专业“针织学”的教学为例,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2 “针织学”的课程内容和思政目标
“针织学”课程主要讲述针织基本理论、针织设备与工艺、针织物组织结构及设计等,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突出应用型学科的特点,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该课程重视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针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教学时应结合针织物的生产实践,引出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对“针织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树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以服务社会的信念。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增设课程思政目标,将政治认同、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创新精神等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要素融入到教学中。这要求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有效挖掘并在不同的环节中融入思政点,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3 “针织学”课程思政元素及其案例
“针织学”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五大板块。政治认同涉及到纺织行业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相契合的案例,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爱国情怀是通过引入纺织前辈爱国和奋斗的典型案例以及纺织服装领域取得的成就,加深学生为建设纺织强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社会责任结合针织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纺织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文化自信是通过介绍纺织服装发展的历史积淀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创新精神是结合科技对针织行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3.1 政治认同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纺织行业高速发展,“衣被甚少”的时期已成为历史,现如今“中国制造”大举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纺织行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纺织产业体系的完备程度和进出口贸易规模居于世界首位[3]。其中针织在纤维加工方面的产量已经超过机织产品,在纺织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4]。中国一大批现代化服装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设计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纺织行业取得的成绩来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环境催生形成了庞大的纺织产业体系,因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通过分析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原因,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增强,更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历史的角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纺织工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纺织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将纺织行业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融入“针织学”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实现纺织强国贡献力量。
3.2 爱国情怀
经过数代纺织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体系,进一步满足了国内多个领域的物质消费要求,为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介绍从古至今纺织领域取得的成就,学生对中国国情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引入纺织前辈们为祖国奋斗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如今纺织服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国纺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当今纺织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学生更应怀有爱国之心,为建设纺织强国而努力奋斗。
3.3 社会责任
针织行业起步发展较晚,在“十一五”期间经历高速发展后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针织行业产品种类多,但是都缺乏创新性,附加值高的针织产品少见;我国很多针织企业以代工生产为主,缺乏品牌;针织行业缺少龙头企业等[5~6]。除了挑战,针织行业还提供了诸多机遇。现阶段,针织产品的应用已向多领域发展。总的来说,一方面,针织产品向更舒适、更环保健康以及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利用针织产品的独特优势,一体成形技术与时尚和创意不断融合,为居民的消费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针织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能让学生在宏观上解我国针织行业的总体情况,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4 文化自信
纺织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并由“丝绸之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历史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纺织历史和文化,可以让学生对纺织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此外,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引入绣类、服饰类等多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学生通过对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产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艺术的角度感受纺织的魅力,从学科的角度了解纺织的工艺发展。
3.5 创新精神
国产的针织机械的改进,大大提升了我国针织行业的总体竞争力,现代针织设备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亦随之得到提高。可见创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针织新产品的需求也是企业创新的动力。针织产品种类多,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加大针织产品的创新力度,是保持整个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时可介绍科技创新对针织行业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后教师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参加针织物设计大赛,使其切实感受到创新对针织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为纺织业发展而努力的责任感。
4 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4.1 整合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完善“针织学”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与拓展,完善“针织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教师以团队的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思政建设。通过综合其它纺织专业课的思政精华,结合“针织学”的教学内容,以新工科建设目标为导向,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纺织教研室要成立思政建设团队,在本专业内挖掘思政点,收集思政素材,将纺织的历史、发展、典型人物和事迹汇总,开放给纺织专业教师。“针织学”需要整合其它课程的优秀思政内容与教育方法,取长补短,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该体系应该将课程目标与思政建设目标对应起来,促进思政育人的有效落实。
4.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
目前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全面、思政水平有待提高,这将弱化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不利于专业课思政建设的推进。教师本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意识会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思政意识强的教师,更能主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开展思政实践。因此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关键。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把该项纳入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另外,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宣传与引导。通过举办教师课程思政培训、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和课程思政教改研讨会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政治素养,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在“针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积极参与思政培训,有意识地提升思政素养,促进该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3 利用互联网平台,改革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用“针织学”课程思政的开展。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利用课程思政的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把纺织相关的历史、发展与科技等通过视频的方式推送,向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资源,并在线下开展讨论,建立网络与课堂之间的互动联系,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育人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根据“针织学”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例如,在针织物组织结构的讲解中,设计面料小样分析实验。学生分析织物组织结构,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培养踏实严谨的操作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4.4 落实评价机制,提高思政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为教师调整教学内容作参考。评价机制可以落实到三个大的方面:教师的思政素养、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的思政素养是思政建设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通过提高思政素养,才能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将正确的思政观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学效果直接反映了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课程思政要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对于思政建设,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关键。通过“针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奉献报国的使命担当。教师可根据多元角度的评价,持续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使思政点与教学内容更加契合。
5 结论
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针织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改革是将政治认同、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创新精神等要素与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纺织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思政建设中的挑战,教师应更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思政点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度,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