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06王珲
◎王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改善和提升高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提升高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管理会计融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已经成为普遍流行的趋势,受到了大多数高校的关注。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就是侧重于优化组织内部经营管理及资源配置。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又更加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因此积极应用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推进管理会计的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发布实施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该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推进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校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取得了初步成效。管理会计已经在我国很多企业做了多年探索,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尤其高校应用的还比较少,由于起步比较晚,经验还不足,管理会计在高校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降低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高等院校规模不断扩充与教育经费大幅度上涨,国内高校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财务管理工作压力日渐增大,对学校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转型进程中,唯有将管理会计观念与方法合理运用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方能有效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助推高校更好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一、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管理决策是否科学合理,会对高校财务工作成效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之间办学影响力的竞争从未停止,而“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国家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特别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明确要求,这就使高校整体建设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都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以往将财务核算与资金收付等作为核心内容的财务会计工作,显然无法满足当前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滞后性和局限性,而将管理会计运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中,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管理会计是以学校发展战略为导向,将预算资金管理作为重点,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具体服务与业务能力展开全面分析,解读学校资金的利用情况,从中提取出对学校财务管理成效产生影响的关键性信息和内容,能为学校决策提供正确支持,从而确保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有助于降低高校整体的运营成本
现阶段,国内高校大多是以财政投入为主、自筹收入为辅的办学筹资模式,而高校的办学运营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竞争日渐加剧与财政收入比例不断降低的双重压力下,高校必须在确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功能实现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实力,更好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高校的力量。基于此,将管理会计具有的成本控制职能合理融入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可实现降本增效,强化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有效约束学校内部组织的费用支出行为。此外,将管理会计运用到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可编制科学完善的专项资金预算,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方面的目标偏离问题,如此既能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又能提高其使用效率效益,减少或避免低效无效的资金使用行为。
(三)有助于高校控制运行风险和财务风险
管理会计在提升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键作用就是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高校运行风险、财务风险。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都在抓紧规划各自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制订目标导向的发展计划,期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校也都面临办学投入的供需压力,一些高校出现办学投入供需的矛盾,因此如何协调好发展规划与办学财力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战略目标与实施步骤的关系,防止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防止发生各类影响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风险,成为高校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高校需要健全管理会计体系,与内部控制、财务会计等有机结合,运用风险清单、风险矩阵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采取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降低、风险补偿、风险对冲等策略,把高校的主要风险控制在风险容忍度范围内。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是造成管理会计在高校应用发展速度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仍然停留在过度重视资金数额、会计核算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上,部分高校不注重资源优化配置,对国有资金使用缺少有效的规划,存在资金使用不合理的现象,财务管理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二)高校管理层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应用程度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管理层认识不到有效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对有效应用管理会计是做好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没有正确的认识。高校管理层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应用程度不足,是造成高校管理会计得不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多数高校管理层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上,往往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甚至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注重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很不重视,甚至本身对于管理会计的知识根本就不了解,这样很难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积极作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缺乏管理会计专业人才
管理会计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管理会计专业人才,高校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是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的最大瓶颈。目前,在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当中,对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可以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工作人员非常紧缺,尤其对于高校,由于高校财务人员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日常业务,人少事多的现象很普遍,导致高校的财务人员无法专心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管理会计的快速发展。再加上一些高校不重视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往往认为只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就能从事财务工作,在人员配置上对于财务岗位更是要求不高,这样也是导致高校缺乏能够胜任管理会计岗位人才的重要因素。
(四)高校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能否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高校管理会计实行信息化建设是决定管理会计在高校能否有效应用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财务部门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这对高校财务信息的管理系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阶段,很大一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制定总体规划,导致很多系统相互独立,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要积极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要确保财务人员本身掌握的技能能够完全支撑起其日常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大多数高校在当前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教学经费以及由之前的单一财政拨款转换为多种形式的资金筹措,因此在财务以及报销等方面会更加复杂,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参加与会计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最先进的会计软件操作方式以及最新出台的会计法规,确保日常的各项会计操作符合相关工作要求,并且能够将自身能力轻松自如地应用到高校财务内控的工作中,为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财务会计人员还应该注意不断提升自身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与财务工作打交道最容易出现一些因为利益诱惑而心动的情况,高校财会人员一定要谨守自己的本心,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知法守法,不徇私。面对利益或者他人引诱决不可动心,要能够始终以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自己,真正达到一个会计人员应有的专业水准。
(二)科学完善财务运行工作机制
基于新高校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下,各地区高校管理领导必须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了解制度内容,结合本校财务管理情况和管理要求,科学构建完善的财务运行工作机制,有效执行集中核算与统一领导的管理机制。首先,高校财务机构作为最为重要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将领导责任交给学校领导承担,并根据各部门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和义务,并赋予他们一定的民主监督管理权利,激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相互监督。学校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坚决执行国家政府制定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上级科学指示科学规范采取有关行动,优化配置利用好学校的各项资金资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资源支出浪费现象。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新会计制度的新工作要求,及时优化改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结合以往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关解决措施;然后,高校要针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内部财务预算监督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高校财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坚决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学校预算执行工作效率偏低的部门要严厉查处和监督管理,并依据法律法规制度内容给予对应的惩罚。财务管理人员要针对每项财政支出做好详实记录考核工作,避免出现财务明细与考核工作方面的疏漏,影响新高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应用技术,注重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获得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时代推动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使得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转型必须以满足学校运营的实际需求为前提,以信息化建设为目标,通过对市场上各种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以及对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详细分析,在遵照实用性以及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科学选择信息化系统,有助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梳理财会设置、类型定义、数据统计以及绩效管理等,依据建设需求排除特殊业务,有助于财会体系与类型定义之间的衔接,应用科学技术,注重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管转型的有效方式。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年双体系财务核算账套的创建需要高校依据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在财务部门上交财务以及预算报告之前,财管人员需要做好模拟测试工作,在深入分析模拟测试信息的基础上,加上对财管业务的优化,有助于高校财管信息化的建设。
(四)优化改善财务管理制度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各地区高校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并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情况,优化改善财务管理制度,督促财务管理人员规范操作,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造成高校效益受损。高校要专门成立财务监督管理小组,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对各个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不留下任何财务风险死角。在高校资金资源配置利用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主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审查好财务明细,科学统一调动学校资金,最大程度提升学校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相关人员随意调动使用资金资源的情况,降低资金投入使用风险。比如,各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制定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对外招投标制度以及经济合同制度等内容,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保障本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不断前进发展。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善于利用先进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财务管理活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监督审计作用,对各部门经济业务活动内容展开监督管理,才能更好保护高校资金资源,杜绝发生资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高校需要适当加大对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搭建的投资力度,合理引进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对本校财务会计活动监督和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充分保障本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五)重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高校有效运用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途径。高校要结合自身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长远目标,制度战略地图,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引入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重视预算绩效目标的制定、考核和评价,不断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高校预算管理全过程,进一步推动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六)不断健全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当前高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健全,高校要重视财务工作中的日常各项事务的管理,也应该重视各项决策中带有的对于财务管理的风险影响,要有对各项财务决策的风险评估,从根本上帮助降低高校资金的不必要流失,避免高校在资金方面出现赤字的情况。当前时代,很多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已经摆脱完全依赖于财政拨款的局面,从社会引入了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甚至于还发展自己的产业,借助于一定的投资来帮助高校资金“活”起来,这对于高校办学来讲是极为有利的,但这也意味着高校的资金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了。因此才更加需要健全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来对高校的各项资金决策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及时发现高校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或者及时停止,或者采取措施对决策优化,以此来尽可能地规避或者降低资金风险,这对于高校的财务内控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七)加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高等院校要想创建管理会计体系,只依靠人力是不现实的,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如今,我国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有诸多信息系统,比如人事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后勤系统等,财务系统又细分成核算系统、预算系统、收费系统、支付系统、查询系统等。这些管理系统大多都是独立存在、缺少联系性,宛如信息孤岛,使学校数据传输、数据校检、数据核对和数据分析面临极大难题,把基础数据加工成有用信息比如制作出一份管理报表,只能利用人工耗费诸多时间和精力,通过线下传递才可达成。随着会计信息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应积极创建大数据系统,让学校内部信息数据串联起来,把管理会计体系中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效益控制科学合理融入财务管理核算体系中,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财务信息,增强高校师生对管理会计应用成果的获得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在高校的有效应用,能进一步提升高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高校财务系统等,从而为高校其他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基础。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致使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应从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增强高校管理层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意识、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注重管理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重视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方面入手,实现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