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
2022-02-06张秀丽姜薇
◎张秀丽 姜薇
我国企业管理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企业管理的创新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能,激发企业组织成员活力,还有助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从企业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转型包括战略管理创新能力、管理观念创新能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市场管理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创新能力五个维度,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转型的首要步骤和重要环节。
一、企业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概念
企业创新的研究常常在管理学领域中出现,其在企业系统的各个层面都有运用。熊彼得的理论中,将创新定义作“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在创新实践中所作出的努力,不仅能为自身在竞争优势上占据上风,甚至还能够冲破原有的壁垒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发展过的主要生产条件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一定新的分类和组合,然后注入生产体系中,这种新的主要生产函数的形成和建立被称为创新。傅家冀(1998)从技术角度分析,认为这种技术革命性的创新主要是一个企业为了能够抓住市场和机会,将其现有的制造工艺和要素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组合,从而为企业创建一种效率高、流通快、成本低的经营体系为产品所创造出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制造出新的组织架构,再通过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从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中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观念、组织结构、决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一系列新型管理制度的活动。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在组织高管层面有完善的计划与实施步骤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障碍与阻力有清醒认识。因此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可以从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业务流程创新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创新,采用价值共享网络模式,通过外部搜寻获取异质资源,增加组织内部知识等资源储备量,实现内部要素和外部资源优势互补,突破现有管理瓶颈,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活动。
二、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内容构成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企业管理创新简单来理解就是,为了使企业的资源、业务、结构等方面具有符合时代的特点而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组织或者组织领导形成创造性思想的过程。管理创新的特点是整体的系统性、整体的层次性、整体的协作性与全员性。
1.系统性
系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就意味着管理创新具有系统性的特点。管理创新的系统性是指企业在实施创新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管理的各个部分能够结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价值。在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时,要将制度、结构、资金、文化、人力资源等置于整个网络之中,才能使得企业在处于变革时各部分能够有序运转。
2.层次性
层次性是说在企业管理的不同管理层次上,进行创新的内容以及方式有所不同。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属于企业的战略引领者,在这一层面的创新应该更多关注整体战略是否与时代及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相符合,以及关注整体系统上的战略部署。部门管理层也叫做业务层,主要任务是根据公司战略进行个别系统的创新设计及部署实施方案。基层管理者与员工层面是管理创新的实践者,是一线进行管理创新设计实践和实时进行管理创新反馈的关键一环,管理创新的层次性也要求各个层次匹配相应的职责、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3.协作性
管理创新的协作性是指为实现企业拥有竞争性优势的目标,企业为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上优于其他企业而进行的企业内部各层面的协调与合作。在企业管理整个体系中,若在哪一个环节有了变革或者调整,其他的环节也必定受到影响而同样发生变革。整个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是一种相互互动的关系,从而相辅相成。比如,当企业中将信息化融入业务流程之后,那么相应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文化等方面会随之而变化。
4.全员性
管理创新的全员性表明,为了完成企业管理创新方向,企业自上而下共同进行的相关方面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在企业战略方向之下若要成功实施,必须以企业最高管理者为核心,所有人员紧密配合全员努力。企业全员在各自的职能领域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实施创新行为,这样管理创新的实行效果才会有保障,从而提升员工的参与度,也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员工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
(二)企业管理创新内容
1.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优化是企业发展观念发生创新变化后将新的企业文化观念落实到企业每个管理环节的过程。企业文化若能获得每位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就会产生凝聚员工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加快战略落地。明确战略目标后,企业的发展要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基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道德行为起着不可代替的无形的约束作用,所以要更加深入有效地把价值观细化为具体的行动准则,同时要加强信息化的融入,建设切实可行、与企业战略相辅相成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2.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是指对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变革旧的组织而建立符合创新理念的组织结构的过程。在管理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当创新的文化开始渗透到企业之后,如何使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并使企业员工能够遵循该企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企业内相关结构的调整是重要一环,企业各层员工要明确文化的落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原来呈现集中化、直线化、职能化的状态,现在将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网状化的企业组织形式越来越符合信息社会的形式。因此,企业可依据战略定位和实践的特性,重新规划具体的方案,重新选择部门的领导人、负责人和员工等。随后各部门再去完善本部门相关部分的方案设计,形成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并在实施后根据实践的完成效果再对方案进行完善。如此循环往复,企业获得结构调整的经验越来越多,管理环节的设计也会越来越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组织管理闭环,由此可以看出组织结构创新对企业创新有着积极且坚实的基础作用。
3.业务流程协同创新
业务流程协同创新是指企业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创新。在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的优化往往涉及组织结构变革和权力分配的调整,执行效率低、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跨部门和业务的优化更是难上加难。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变革的缓慢,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
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若要利用业务流程优化的手段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最首要的是突破之前以职能分工为主的路线,过渡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路线,尤其注重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业务流程优化和改造。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应该团结一致,将各方的信息和资源融合起来,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从而将企业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整个团队的优势力量才能汇聚到一处,从而创造出更大价值。
综上,企业管理创新转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企业文化创新——企业进行管理创新转型的前提;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基础;业务流程的协同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步骤。
三、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分析
为确保企业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必须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从而推动管理创新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发展。
(一)企业文化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是在其日常生产运作、经营管理中所缔造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状态。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使命、企业的发展愿景、企业整体精神理念、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业务、企业的道德规范、企业的各项处事行为准则、企业的学习型组织打造等,其中:企业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创新型企业文化需要在企业内部树立科学发展思想,提供创新的平台,同时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上升通道,给予其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机会,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并非是给企业文化重新下定义,而是将管理创新思想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流程与环节,使员工的行为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因此,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时,要围绕企业成员行为的变化进行变革。从企业顶层设计来看,首先,企业家的领导力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决定了企业文化转型的走向;其次,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的保障,保证企业文化能够落地;最后,信息化氛围营造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手段,全员信息化教育水平是促进文化创新能力的展现。
(二)组织结构创新能力
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创新不是将企业内部各层次进行分离,而是使组织结构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首先,企业提升组织结构创新能力要利用一系列组织优化措施,将组织层次减少、管理幅度扩大、扩展员工赋能,提供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的协调沟通机制;其次,企业内部扁平化网状化程度是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的直接表现;再次,管理职责的变革是组织结构创新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最后,企业战略实施的工作规范能力是提升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的要求,组织成员沟通的敏捷性是提升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的出发点。沟通与协调机制的构建是提升组织结构创新能力的基础。
组织结构的创新是动态的,因为组织结构变化是根据企业管理的创新战略进行调整,从而使企业各个环节的分工随之改变,每个部门要求掌握的能力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扁平化程度体现了企业对企业人员的赋权,这样就要求管理幅度必须适当,既能有效赋能,又能进行一定的集权管理。还有学者认为,组织结构呈现网络化形态,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信息都处在公司的网络化环境当中,各个环节对信息和数据的交流沟通与日俱增,员工之间不再是闭塞狭窄而是更加具有多样交流学习的氛围的特点,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具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业务流程创新协同能力
企业旧的管理结构下的业务环节独立性强,但缺乏内部连接,无法满足企业共享性、协同性与服务性的特征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变革与改造,使业务流程上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协同发展。因此提升业务流程协同能力要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业务运作可视化为手段,生产运行维护为保障,提升业务流程协调度,不断发挥业务流程优化的作用来实现整体业务流程的协同,以确保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创新与协同。
业务流程创新协同能力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需要对企业内部诸多环节重新调整,对流程的先后、流程的保留与流程的信息化程度等都需要充分考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促进企业的服务、效益等方面的改善。
四、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分析
(一)重视管理职责创新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仅是组织结构设计的组织者,更是组织结构优化设计落实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组织优化方案设计的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设计的落地程度。企业对文化因素的受重视程度不亚于对企业战略方向的重视程度,这是由于文化对全体员工有很强的价值导向,在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企业高层管理者要从整个企业战略上进行部署和统筹,不断深入思考企业战略走向。首先,企业高层要科学授权放权,使得企业持续跟随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其次,部门管理者要紧跟高层领导的战略方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工作的微观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最后,企业相关信息技术部门的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数据对企业决策进行调整与改进,在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与企业高层、部门管理者一同做好管理创新的落地实施。
(二)依托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
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结合企业的现状,可以依托信息化的互联网平台,大幅提升企业的数据管理、分析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的工作协作能力,进而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积极作用。数据的收集和获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步骤,利用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对现有的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并实现智能优化和科学决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
此外,信息规划能力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步骤。企业若对整体信息的规划能力不足,容易在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形成“信息孤岛”。这就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层次之间的隔阂,将各部门的数据进行连接,汇聚到一处进行共享与管理,从而提升企业规划及管理效率。
(三)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建设
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来说,若想加强企业文化的发展则需要匹配相应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改进可以从战略整体规划、激励制度调整、规章制度新增与制度运行保障四方面来进行提升[[]]。特别是后面两方面更为重要,在规章制度方面,要重点制定管理创新相关方法,各层领导进行专门研究,定期展开讨论,在协同论与系统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管理问题,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并制定工作实施的流程,进而实施改进;在保证制度运行方面,要形成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的氛围文化,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者要让自身成为“最好的执行者”,在企业召开的会议上深化相关制度的重要性,管理部门开展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根据情况再进行相关修订和改善。由此,将制度流程标准化及制度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加大制度运行的保障力度,才能保障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从而逐步达到加强企业创新建设的目的。
(四)加强培育创新型管理人才
企业管理层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应着力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激发管理层创新的自驱力,从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的打造是企业内部培育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关键路径,这种方式能够使企业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保持昂首向前的姿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打造学习型组织。企业可以加大各项教育培训的力度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税务对职教经费的优惠力度,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可采用业务沙龙的方式在企业管理人员间进行业务探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其次鼓励员工参与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对获取更高学历的人员在薪酬上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明确人才上升规则。企业应打破传统职位提升规则限制,建立创新型管理人才上升通道。第一,设置企业良好、公平的晋升通道。根据不良资产业务的特点,对前、中、后台进行分别管理,合理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职级上升通道,同时考核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考核结果刚性控制;第二,开展企业内部业务创新竞赛活动。在企业发展初期,面临岗位短缺时,可定期在公司内部采用竞聘上岗的模式,从而增加内部管理人才对业务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惰怠氛围,提升企业活力。
五、结语
企业创新关系着企业在复杂市场上的竞争力,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对于管理者理解产业政策与及时抓住产业政策创造的优良时机进行创新提供借鉴。企业如不能对契机进行准确判断,可能会容易面临更严峻的发展受限问题。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状况,慎重对待产业政策的指引,制定出适合自身创新发展的经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