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党刊践行党性人民性的历史沿革与时代要求
2022-02-05冉鑫,王欢
冉 鑫,王 欢
(1.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闻与出版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前言
党性、人民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始终把践行党性与人民性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够保持思想战线的高水平线、舆论引导的强影响力、人民群众的高满意度。文章总结了党性、人民性理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符合中国国情背景下如何完善,回顾少数民族斗争史上第一份党刊的办刊成果,对今后新闻工作者开展宣传工作多有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党报党刊的发展。
1 党报党刊践行党性、人民性的历史沿革
1.1 建党初期:党性、人民性的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适合中国革命的现实价值,最终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建党初期的一些报刊活动家,在宣传工作过程中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意识到党的出版物应该由党领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员大会通过的出版物决议规定中提到: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出版物还是本地出版物,都不得发表违反党的政策、指南和决定的文章[1]。这些规定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在当时复杂战争环境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提高了建党初期宣传工作者的党性意识。199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公开发行,当时的文风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评论国内外时事为主。受到民众强烈反响,读者将其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早期的报刊活动家在开展宣传工作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人民群众的诉求,不过大多使用“群众性”这一概念。192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创刊,该报十分注重文章的通俗性与形式多样性,力图让一般的工人与市民群众都能看得懂。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文章开篇就指出:“本刊创刊八年来,一贯的就是以人民的报纸为方针、为努力目标。”可见《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的机关报,明确表示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报纸,人民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办报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2 改革开放时期:党性、人民性的深化
1978年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思潮的涌入也给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压力。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发表讲话,他提出党的报纸是人民的,报纸需要党的支持,但也要依靠人民,这个基本的方针不能改变[2]。因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更加注重党报党刊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改革开放时期,党报很好的发挥了其党性的特点,在传达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总任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方面起到了强大的宣传作用。比如《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被誉为是“揭开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之作”[3]。许多党报党刊都表示全新时期在媒体宣传方面一定会坚持党的正确理论,拥护改革开放。这一时期的党报,不断深化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新闻实践,一方面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深化改革主旋律。另一方面,坚持党报的人民性,让群众在阅读报纸过程中,体会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激发群众投入改革浪潮中的动力。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性、人民性的再认识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此次明确了党性和人民主义的一致性,突破了三十余年以来人为制造的思想禁区,还原了大革命战争时期党报的党性与人民主义相一致的光荣传统[4]。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融汇党心民意,明确党与人民始终是血肉相连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新时代以来,关于党性、人民性相互统一的论述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讲话,极大地促进了新闻报道工作的蓬勃发展,新时期的党报工作者要继续充分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功能,牢记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2 党报党刊践行党性、人民性的历史实践——《蒙古农民》的视角
2.1 办刊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刊物
该刊物于1925年4月28日创刊,是在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领导下,由多松年、乌兰夫、奎壁三人创办,多松年负责编辑,乌兰夫、奎壁负责印刷与分发,三人共同撰稿的一份马克思主义周刊。《蒙古农民》为64 开铅印本,封面名称用汉文、蒙文书写,并注明售价为两枚铜元,农民半价。刊物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内蒙古农牧民宣传革命真理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传达党对于内蒙古地区人民革命的指示精神,是蒙古族早期共产党员心血的结晶[5],后被中共北方区委定为北京蒙藏学校党支部刊物。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创办的唯一面向内蒙古地区发行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刊物,《蒙古农民》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重要的宣传周刊。从历史经验来看,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都是从利用新闻宣传“唤醒国民”开始的[6]。《蒙古农民》的出版发行使得在内蒙古的蒙、汉各族劳苦大众觉醒,对内蒙古的革命实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展示。
2.2 办刊宗旨:为蒙古农牧民寻求解放道路
多松年在办刊之前,深入内蒙古西部地区,进行20 多天的社会调查。他来到察哈尔牧区,了解到当地牧民深受军阀压迫,生活极度困难。他向牧民宣传,只有蒙汉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推翻蒙古王公军阀地主的统治,才能改变当前的贫苦现状。
为唤醒内蒙古农牧民反对封建王公与军阀统治,《蒙古农民》问世,这一刊名清晰地体现了办刊的目标受众,就是广大内蒙古农牧民,同时也是我党办刊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体现。开篇文章为“蒙古农民的仇人是——军阀帝国主义王公”,仅十个字,就点明其办刊宗旨。当时的内蒙古农牧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系奉系两派军阀在内蒙古展开混战,搜刮老百姓的粮食、马匹、强迫征兵造成农民生活困难。蒙古王公对老百姓实行专制压迫,蒙古王公实际上就是头号大地主,他们常常勾结汉族地主与地商出卖土地。除了经济上的残酷剥削,蒙古王公还控制大量的劳苦大众作为他们的奴隶,不但没收其土地房产还对他们进行非人的压迫。外国资本家同样对蒙古农民残酷剥削,大量侵占土地,使得蒙古农民丧失许多权利。因此,亟需为内蒙古农牧民寻求一条解放道路。
2.3 刊物话题:贴近蒙古农民宣传革命真理
斯大林曾指出:“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蒙古农民》作为旗帜鲜明的革命刊物,选择揭露帝国主义、军阀、地主的反动政策,推动蒙古农民觉醒的文章作为选题基础。在话题上也大多体现人民性,通过刊物宣传,发动广大蒙古族农民联合起来开展斗争。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栏目设置上全面反映蒙古族农牧民的声音,贴近人民生活。例如:“醒人录”、“蒙古曲”、“好主意”“诉苦”、“政论”、“外蒙古人民的生活”等。各栏目之间题材丰富多样,语言自然流畅。诗歌、漫画、故事看起来通俗易懂。第二,在选题上高度呼应蒙古族农牧民的需求,例如:“蒙古曲”栏目中写道,“天光光,地光光,军阀不倒民遭殃。天光光,地光光,王公不倒民悲伤。天光光,地光光,列强欺压苦断肠。”诗中明确指出,阻碍蒙古族农牧民前进,压迫奴役蒙古族农牧民的是军阀、封建王公与帝国主义列强,促使人民觉醒与其斗争。又如“好主意”栏目中,《吴佩孚并不是好人》一文中写到“嗐!错了,吴佩孚并不是好人,也是坏东西,上次打仗糟蹋热河,吴佩孚就是一个大罪人,不仅是奉天一方面干的……老百姓自己结合起来干吧”。鲜明的揭示出军阀并不是真的对蒙古族农牧民好,是压迫农牧民的坏人,蒙古族农牧民必须清醒意识到军阀的本质,不能心存幻想,一定要联合起来与军阀斗争。
2.4 办刊意义:对内蒙古革命具有指导作用
从出版周期来看,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刊物仅发行几期便被迫停刊(现存世2 期),但激发了蒙古族农牧民参与革命的斗志。《蒙古农民》在克服重重困难的情况下,不断揭露帝国主义分子、蒙古封建王公、放高利贷者、地主、军阀等对蒙古族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王公、军阀散布的许多无耻言论加以驳斥。“当历史处于和平演进状态时,报刊的社会影响力是难以明显察觉的,但是一旦变量的积累引发历史的质变时,报刊将成为政治变革功能的倍增器。”[7]“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蒙古农工兵大联盟”建立后,内蒙古地区大革命也逐渐高涨,这一切都与《蒙古农民》的宣传教育分不开[8]。《蒙古农民》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刊物,吹响了时代最强音,为广大蒙古族农牧民指明了道路,在内蒙古地区人民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辉煌贡献。
3 党报党刊践行党性、人民性的时代要求
3.1 坚守党性原则,引领主流舆论
党报党刊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党性立场,坚守党性原则是进行宣传工作的重要基石,能够确保党的新闻媒体事业永不变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报党刊在实际宣传工作中,要落实好党性原则,从实践中突出党的引领作用。由于网络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冲击,党报党刊在引导社会主流舆情方面具有一定的压力。党报党刊为应对新媒介的冲击,要作好一切准备,以重构舆情引领力。推动党报党刊与新媒体融合,在保持党报党刊内容优势的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的特点,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占领舆论高地。面对舆论市场要想做到绝对的传播优势,在内容创作上一定要接地气,将老百姓高度关心的事情讲清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发舆论反响。
3.2 坚持人民性原则,拓展受众群体
党报党刊不仅是党的刊物,更是人民群众的刊物,长期以来,党报党刊的受众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知识分子等精英人士,另一类是广大人民群众。新时期党报党刊要牢固坚持人民性原则,留住精英人士对党报党刊的阅读习惯,同时要加大力度吸纳更多的人民群众,成为党报党刊的稳定受众群体。广大党报党刊编辑记者要对网络新媒体的内容冲击有清醒认知,思考如何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融入群众话语,在党报党刊话语风格上夯实群众性基础,吸引年轻受众。除此之外,在做好国际传播的要求下,可以尝试推动党报党刊的外文出版,吸纳国外受众,通过该方式让国外受众了解真实的中国。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记录与见证了党的百年伟大成就,也伴着党的发展不断壮大。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涌现,党报党刊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时代仍然要牢牢守住党的思想阵地与舆论阵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展现新时代党报党刊的媒体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