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2-05杨智涵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2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时代资源

杨智涵

(四川工商学院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1745)

前言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先生曾说“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 时代,而是DT 的时代”,所谓DT 时代,就是数据科技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5G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成爆炸式增长,以“大量、高速、多样、真实、价值密度低”为标签的大数据时代已经真正的到来。“大数据”应用技术被用到日常中的各行各业,显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

大学校园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第二课堂”,其中的变化非常显著,其不仅代表着我国文化事业,还是民众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还对高校、科研机构等以文化和科研为主的机构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既要积极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要紧抓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显然已经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必须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打造线上图书平台,加强信息管理,进而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进一步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本文通过调研文献,厘清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内涵,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相关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径,希望为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经验,同时也希望能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1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含义和必要性

1.1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内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就是做好先进数据技术与图书管理的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效果并完善服务模式。整体来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特征如下:其一,具有综合性强特点。由于数据技术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实现了融合,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数据的作用,所以大数据下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特征;其二,具有智能化特点。将大数据技术用于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可以满足自动收集、检索、分析、整合等需要,让图书馆业务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征,全面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1]。

1.2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是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传统的图书馆在书籍管理方面存在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诸多弊端影响着人们阅读体验。在信息技术下人们可以进行线上阅读,资料获取方面效率更高。整体来看,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如下:其一,提升管理效率。在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管理效率是主要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后可以节约管理成本,降低人为管理导致的诸多弊端,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其二,提升服务水平。图书馆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还需要最大程度满足读者要求,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升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建设需要。不同时代下读者有着不同需求,而信息化时代下需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手段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并进行书籍推荐,提供个性化服务;其三,符合数据时代特点。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成为了重要的资源,所以图书馆需要高度重视数据信息管理。相较于以往的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且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的获取信息资源,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行业竞争力[2]。

2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定位

2.1 主要业务集中于上游

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在运用资源流的过程中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服务集中于下游,然后组织运用与存储资源。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不仅依赖书单资源、语化信息和组织实施,还依赖非结构以及半结构数据,其中包括资源查询活动以及读书方式,然后通过数据研发研究为读者提供差异化服务。所以说搜集、存储与研究是图书馆主要活动,换言之就是通过大数据的主要工艺协调、操作复杂的数据,便于人们得到图书馆高质量的信息实现服务和业务向上游迁移。

2.2 建立服务平台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在密集型数据为主的研究下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开始延伸到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层面。所以图书馆不仅是社会文化服务组织,还需要对社会公共数字资源进行存储、研究、服务,是具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组织,图书馆也需要承担应有作用。

2.3 打造完善的网络系统

大数据的主要价值在于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对数据应用和服务等方面研究逐渐增多,而技术价值的体现需要海量、完善的数据作为支持,其中不仅包括使用者在图书馆中的信息活动、数字资源,还包括社会领域的相关资源,所以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数据支持,也需要社会服务部门、商业组织以及文娱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图书馆之间形成网络系统时也能达到数据共享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3]。

3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路径

3.1 对读者阅读信息充分收集,明确读者需求和定位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与发挥数据技术优势,开展好分析工作,进行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设备合理运用,比如电子化技术证分析和收集阅读习惯、阅读痕迹,由此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针对性,还能够结合需求对服务和管理内容加以调整。与此同时借助数据技术能够形成信息表格,帮助图书馆开展图书资源采购工作。此外,在收集读者信息后可建立读者档案,然后统一化和差异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4]。

3.2 运用好大数据技术,完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模式

为了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以及数据技术的价值,然后将相关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其一,需要借助数据技术实现技术整合,深入分析图书馆资源,进而为后续的采购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二,需要把数据技术运用于图书管理层面,从图书资源、读书信息再到整体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都需要运用好信息技术,由此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其三,需要应用数据技术提升图书馆信息数据安全性,进而避免数据泄露,在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图书专题,读者在获取相关图书信息后可自动推荐类似内容,进而降低检索压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革新信息化建设工作

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主体,所以需要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技能,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具体说来: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定期开展数据培训工作,设置技术性课程,由此让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数据技术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另一方面,需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也就是通过理论知识拓展工作人员知识面,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具有创新思想,合理运用实践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能力,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和指导,最终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对管理者基层员工的系统化管理[5]。

3.4 重视大数据资源加强存储和监管

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增加让存储和统计范围扩大,这一过程中运行费用也在增长,知识服务型组织逐渐从高端服务到中低端硬件建立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群,由此在支撑非结构数据、存储和研究设备方面逐渐形成高标准。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完善,帮助图书馆构建数字资源云存储平台,由此为数据资源提供设备支持,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进行数据资源的监管,便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查询、核算和存储。

3.5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信息服务方式

图书馆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终端特点和读者需求建立以大数据为主体的信息传输中心,开启和时代同步发展的服务模式,在研究读者差异化需求之后可以针对性推荐,并且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库以及使用者资料中心,分析读者信息需求,之后在计算机和手机等信息化手段下进行内容推荐。电视图书馆开通后人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阅读杂志、书籍或者观看视频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进一步改善服务,比如进行远程教育,并且进行线上读书实现和读者的交互,再如手机图书馆可以定制书籍预订等服务,满足读者书单查找、文献申请等服务,在信息存储、互换运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6]。

4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特征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结合新形势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结合大数据特征完善管理机制,充分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服务。此外,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数据资源存储和监督,最终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猜你喜欢

图书馆时代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