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政治认同,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以两岸携手抗疫为例
2022-02-05崔美娜
□ 崔美娜
防疫抗疫工作一直是祖国大陆和台湾岛内高度关注的热词。台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累计确诊人数超过万例,死亡人数不断攀升,致死率远高于全球平均值,这使民进党当局自诩的“台湾特色防疫模式”和《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点赞的“世界防疫模范生”形象宣告破产。蔡英文当局面对失控的疫情,深陷一剂难求的“疫苗荒”,沦为向美国、日本求援的“疫苗乞丐”。同时又把来自祖国大陆的疫苗援助意识形态化,既拒不接受祖国大陆生产、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疫苗,又不同意民间企业和宗教团体自行采购疫苗,罔顾人民性命,造成台湾岛内人心动荡不安。而祖国大陆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抗疫合力,通过周密调研、科学研判、民主决策、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了制度优势。支持全球抗疫斗争,中国大陆提出一系列重磅措施,尤其是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做出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全球担当。
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防疫抗疫成果高下立见。祖国大陆一直尽力向台湾施以人道主义援助,体现了两岸一家亲,但民进党当局为了强化与美国、日本的利益捆绑,对外巩固所谓“抗中”阵线,对内维持民间“联美抗中”的民粹主义情绪。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殊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大陆和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时明确提出要“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交往从未止步,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这面“显微镜”下,两岸交融和心灵契合进程遭遇新挑战。政治认同的培育旨归于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祖国统一奠定坚实民意基础,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目标实现的根本路径和内生动力。
理论逻辑:政治认同之于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首位功能
(一)政治认同的现实语境与实践定位
政治认同源于人的心理态度或情感倾向,在众多学者中都达成了共识,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政治认同在政体维系中的重要价值,到由路辛·派伊明确提出“政治认同”概念,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对其定义各有侧重。
从政治实践看,政治认同以为政治体系培育成熟的“政治人”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是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在政治系统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对政治体系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的政治心理过程,以及由此影响和决定的政治行为选择过程。政治认同既是一国政府政权的稳定器,通过凝聚本国民众形成精神合力,体现一国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又可充当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本国民众情感并促进共同的行动,有利于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
在历史演变之下,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政治认同的现实语境和实践定位受客观现实、舆论语境、主观评价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随着两岸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台湾同胞通过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对祖国大陆现实情况渐渐有了更多感受度,但一旦现实的交流受到台湾当局政策阻挠,尤其是多年来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新闻媒体的封锁,使得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各方面的认知都依赖台湾媒体对祖国大陆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直接决定了台湾同胞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面对严峻的抗疫局面,民进党发动绿媒和网军转移民怨焦点进行政权保卫战。对内攻击潜在政治竞争对手,对外继续“反中”操作,一方面抹黑祖国大陆产疫苗和上海复兴代理的BNT疫苗,强化台湾社会对祖国大陆疫苗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将祖国大陆对台捐赠疫苗上升到所谓“对台认知作战”,强行与“主权”议题相连接,炒作“亡国感”,营造民间社会“恐陆”“惧陆”氛围。祖国大陆疫苗援助背后展现的是雄厚实力和深厚同胞真情,但在以民进党为首的台湾绿营政治势力打造的,基于“台独”定位并运作的政治体系、教育体系和舆论体系长期影响下,祖国大陆惠台政策及基于同胞亲情的善意举措经常被岛内政党污名化。
(二)政治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通约性与互构性
“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够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一国的民众对其国家政治制度的归属感越强,政治参与行为更积极,该国的政治稳定状态就更为可靠和持久,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政治认同与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通约性和互构性。
政治认同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政治认同的目标,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通约性。两岸命运共同体体现出“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感觉,凸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历史相承、文化相通、情义相挺、休戚与共的民族感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定位两岸同胞骨肉亲情、血浓于水的历史和现实关系,关涉两岸关系的政策制定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旨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挖掘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别强调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对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性,是对传统两岸关系的突破与再创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疫中,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动员力和组织力,以及民众政治认同所发挥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尤其在抗疫防疫中的对台立场和行动,为台湾同胞政治认同培育传承了历史基因并加深了现实情怀。
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政治认同的培育,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同时发生发展并共时共变的,具有互构性。一方面,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应有之义,人类社会发展共同的价值诉求和人类行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两岸同源同袍人民共同追求的利益指向和价值目标。这种现实利益的获得程度和价值诉求实现的程度,深刻影响着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政治认同的程度。政治认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并且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台湾民众在事关台湾前途、经济利益的抉择中理性主义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尽可能争取最大公约数。比如,台湾民众对于“疫苗”的诉求是现实的和迫切的,对于祖国大陆的援助也表现出极大的期待和肯定,台湾学者、艺人等纷纷到祖国大陆接种疫苗在岛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台独”“民粹”等政治符号的诱导下,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容易出现断裂危机。因此,探索两岸政治认同基本规律及其未来走向,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化解两岸政治认同困境的治本之道。另一方面,政治认同的培育有利于两岸命运共同体实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建成促进政治认同形成。中国“和合”政治文化孕育了政治认同的范式。在泱泱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程中,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植根中国人的精神中,追求并坚守“和平”“和谐”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和”意指不同元素可以共同存在,“合”意指不同元素可以相融相通,二者合二为一,表示世间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仍然可以共存、共处,相互交融,达致和谐。“和合”思想有利于处理好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各种复杂关系,以达到共赢的目的。政治认同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软实力。
现实逻辑:疫情背景下的“逆全球化思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二元对立
放眼世界,新时代的中国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做出“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的战略判断。从现实维度看,全球化进程势不可当,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和科技级数增长变化,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崇尚实力抗衡、一家独大的零和博弈等传统国际关系思维范式,已经不能协调多极化发展的现代国际社会关系,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困境和挑战,中国给出的“中国方案”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大道不孤,共襄人类文明成果。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所以“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区别于西方垄断国际事务的传统想法和行动的,是具有中国智慧的“群体导向”世界观。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向全世界,并郑重声明:“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面对疫情冲击,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重要和紧迫。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团结应对疫情战胜共同敌人,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全球化体现了人类的需要,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类长远利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是大势所趋,从长远来看,会有波折但不可逆转。但是在全球化大势中仍有国家、地区或组织奉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维升温,在国际交往中单方面“退群”“毁约”,不按规则来,不按规矩来,再次盛行马基雅维利主义政治。在抗疫问题上以意识形态划线,罔顾科学抗疫原则。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冠病毒感染数据,疫苗已经成为疫情防控关键要素,尤其对于一些深陷疫情旋涡但又不能研发生产疫苗或产能不足的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新冠疫苗成了“救命苗”。面对产品的稀缺性,这些国家和地区不得不面对某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压榨,或是政治捆绑,为了出现在“分配名单”上甚至搭上了国家主权。但中国在全球抗疫的担当之举,却被污蔑为夹杂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宣传的“疫苗外交”。如2021年2月1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明确看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利用疫苗作为取得外交进展工具的企图……像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有时会利用帮助其他国家以使之跟从其道路。”针对污蔑中国搞“疫苗外交”的行径,2021年4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接待周边五国外交部部长访华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指出:“当前全球抗疫斗争进入新阶段,继续开展更加有效的抗疫合作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疫苗民族主义’开始在全球滋生,占世界人口16%的富国获取了全球60%的疫苗,某些发达国家的定购量已超过本国人口的2—3倍。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严重疫苗短缺,不少国家甚至一剂难求,‘免疫鸿沟’正在成为令人遗憾和不幸的现实。”
“逆全球化”思维与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理念是二元对立的。全球化是历史潮流,是不可逆转的,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中的错综复杂问题,中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团结抗疫取得的成效,为推动全球抗疫树立新标杆,丰富了世界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而逆全球化思维的出现,是大国博弈和地区保护主义的本质。
政治认同视域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维巴的认为,“政治认同可以通过认知、情感、评价三种取向,反映忠诚、冷漠、离异的三种态度”,包括政治认同过程中,其主体对一国政治架构中的政治价值层次、政治制度层次、政治实体层次、政治工具层次等政治系统的一种主观认知、情感和评价的心理倾向归属,以及参与政治系统的运行中,不断丰富认知、升华情感、稳定态度而做出最终的政治行为的选择。
(一)政治认知泛政治化,动摇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族”的天然性和历史性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一国民众的政治认知就是在一个社会现实的政治体系中,对其所应当拥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守的政治行为规范、个人生存的政治环境及需扮演的政治角色的认知和学习。
从政治立场看,“两岸问题源于国共两党内战,两岸政治对立成为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这使得台湾一些人对大陆的猜忌、疑虑不断,对于两岸交流、和平发展出现认识偏差”。目前台湾民进党当局对“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已经不再是暧昧的躲闪和顾左右而言他的托词,而是通过对民间对话、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全面政治化封锁,宣告“台独”的立场。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全人类的敌人面前,民进党当局仍然为了政治私利,大搞“政治防疫”回击祖国大陆对台湾民众的诚意和善意,持续在抗疫合作上大搞政治操弄,不仅对广大台湾民众生命健康极端不负责任,也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民进党当局利用政治手段、教育手段、信息技术手段等,通过舆论的引导,将祖国大陆捐赠疫苗立足于守望相助的同胞情感,“黑化”为祖国大陆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而实施的颠覆台湾所谓“国家政权”的“政治渗透”。这些极大透支了两岸同胞的同族基因和血脉亲情的历史认知。
(二)政治情感的重利益性,由经济融合逐步导向心灵契合
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在完成政治认知过程中对认知对象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即人们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政治对象的爱憎好恶亲疏之感”。一国民众政治情感的形成,主要是其对所见所闻政治发展现状的主观感受,并由此形成的主观意识判断。这种情感的形成较为直观,易被引导和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在与祖国大陆不同的制度和体制中发展,加之教育、宣传等内容的差异,使台湾同胞对于“国家统一模式”看法不同。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统计,除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外,还有非“一国两制”的主张或模式共101种。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后,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台独”教育从教改开始渗入,大打“本土牌”,并运用媒体包装成“民进党=民主=本土政权=爱台湾”,同时将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外来政权”“外省人、中国、威权专制、出卖台湾”等画等号。通过口耳相传、地下电台、宗教社团、竞选桩脚等各种信息网络,向选民灌输、散播“本土优先”思想。通过宣教,不断深化所谓“台湾认同”,删掉所有跟“中国”有关的词汇,“深化认识台湾,体认生命共同体”,以达到“去中国化”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台湾制造业、服务业和营建业遭遇2009年2月以来最大“寒潮”。祖国大陆作为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持续向台湾同胞开放市场,做台湾经济稳定发展的最可靠支持。据商务部台港澳司统计,2020年1—12月,祖国大陆与台湾贸易额260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祖国大陆对台贸易逆差1405.2亿美元。但民进党当局害怕台湾同胞亲近祖国大陆,利用行政、“修宪”等手段,人为设置经济交往障碍,妄想从中美贸易摩擦中火中取栗,鼓吹两岸经济“脱钩”。经济融合发展并不自然指向更深层次及心理的融合,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情感土壤是需要主动建构的。
(三)政治评价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台湾当局立场钳制
政治评价通常来说表达的是一种政治态度,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在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政治评价是指在现有政治体系中,一国民众对其所作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他们认为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准则。政治评价“具有中介作用,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节,政治评价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而民众的政治评价是其对政治体系所形成的更为稳定、系统的政治意识、信念、信仰等,这种政治态度一旦形成,将较为固定并持久地影响政治行为的选择。
基于岛内“疫苗荒”以及对受赠疫苗安全性的担忧,岛内各界呼吁台湾当局尽早拆除大陆疫苗输台人为障碍,让广大台湾同胞早日就地接种安全高效的大陆疫苗。台湾政界、教育界、商界、文艺界等公众人物纷纷分享赴大陆打疫苗的亲身经历。
毋庸置疑,两岸关系是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是,由于台海两岸长时间分离的历史和现实,加之美国、日本等对台湾当局的施压和影响,两岸关系增加了国际冲突变量,而这种变量叠加在一国外交政策中,又将深刻影响处理两岸关系的理念和行为。
以上问题直接导致在两岸关系的政治文化土壤中,风险、隐忧和显性问题并存,在新冠疫情的试金石中,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台奴”心态暴露无遗。一方面是跪舔式的依附。拜登上任以来,台湾当局多次鼓劲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蓄意破坏地区安全局势,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另一方面通过示弱换取国际社会同情和声援,转移岛内民众对于祖国大陆提供疫苗援助方案的关注,破坏两岸同胞共同抗疫的重要时机。
以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培育两岸政治认同的四重路向
政治认同在政治实践中检验其自身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由此形成新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台湾“国家认同”出现偏移、统“独”选择出现错位、“身份认同”出现偏差、“政治归属”出现偏离。台湾“国家认同”的现状体现出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以及正面影响和引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为体系框架,探索政治认同培育路径,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一)以“共同抗疫”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必要性
祖国大陆和台湾骨肉相连,面对新冠疫情威胁,祖国大陆高度关心和重视广大台湾同胞生命健康安全,愿尽最大努力协助广大台胞应对疫情。作为台湾地区获得BNT疫苗唯一洽购方,上海复星医药有关负责人早已公开表示,愿意将疫苗服务于台湾同胞,为岛内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但民进党当局在防疫问题上冷血的政治算计和阴毒的政治操弄,造成岛内疫苗紧缺,无视民众防疫之急需,把自己的政治私利凌驾于台湾民众生命健康安危之上。
中国大陆在道义上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困难面前、在危险面前、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抗击灾难;在组织上体现周密调研、科学研判、民主决策、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动员力;在制度上提供体制保障,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集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12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55302.8万剂次,为筑起全球“群体免疫”屏障身体力行。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命权置上,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第一梯队”,在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各个阶段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开放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中国大陆开展疫苗国际合作展现大国担当,帮助国际社会共同战胜疫情,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大陆用负责任的行动击碎造谣者的企图,提升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和岛内同胞的信任感。
反观台湾民进党当局,不断编造谎言,为其防疫失策失德无能卸责。在疫苗问题上对祖国大陆抹黑栽赃,再次暴露了其丑恶的政治本性。希望台湾同胞识破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私心,以实际行动抵制“台独”,维护自身利益。“共同抗疫”为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增强了现实的感受力和必要性。
(二)以“共同知识”筑牢两岸“共同体意识”
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要从“共同知识”溯源,“共同知识”是“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基础。“共同知识”包括传统的共同知识、公认的共同知识和现实的共同知识,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基因”,凝结世界先进文化和文明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如人道主义精神等“共识”,以及在长期交流交往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约定、制度、规范、规则等“互信”的现实认同。挖掘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的政治认同。
在传统的共同知识中,历史、民族和文化是影响构成台湾政治认同的核心和主体。一部台湾地区的开发史,就是两岸同胞建设宝岛、共同繁荣的发展史,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奋斗史,中华文化的传播史,这些是两岸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水源地。两岸同胞的深刻情感是对外敌入侵的同仇敌忾、书画音律的审美取向、夹杂着闽南音和客家腔的“中国话”中联系在一起,这些就像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一样,伴随着血脉遗传到世世代代两岸同胞基因中。乡音不改,乡愁不断,两岸一家亲是交流、认同和归属感的情感诉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两岸“现实的认同”内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态度和评价中的认同,其中包括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共同的情感归属意识和共同的维系铸牢意识,内容涉及各民族及其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集体意识的总和。
(三)以“共同利益”推动两岸“共同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稳定性和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政治参与的过程也是社会成员行使政治权利、承担政治义务的过程。青年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态度、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关乎政治发展的未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成为两岸青年融合的焦点。祖国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及台湾青年的政策和推进两岸青年交流的举措,对于加深了解、消除敌意、强化情感纽带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有助于台湾青年改变对祖国大陆原有的“刻板印象”。
两岸共同利益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情感和政治等方面的现实基础。融合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服务于两岸和平统一目标,又促进和平统一过程和目标实现后的台湾治理问题。而路径就是要让台湾同胞通过参与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共同分享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红利和社会红利,实现自身对于生活水平提高、人生价值创优的追求。在与祖国大陆同奋斗同发展的过程中,铸就新的共同利益,收获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聚焦两岸青年学生交融推动两岸全民交融
突出和加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是争取两岸民心契合,推进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和国家统一进程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青年学生交流既是两岸关系的显性面,也是两岸关系的脆弱面。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背景下,交流不等于交融,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不一定会带来相互间的心理认同。目前,赴大陆交流台生主要是民间主导推动、体验式交流、多元型互动。交流主题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紧扣两岸关系热点问题。交流地域遍布祖国大陆东部、中部和西部,尤其在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已经形成了系列交流项目。交流形式方面,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包括学术探讨、夏令营、辩论赛、主题论坛、就读、就业等。在深入总结当前交流合作经验基础上,两岸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切实关怀在陆台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生涯规划、实习实训以及就业创业等,将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内涵拓展到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生活理念等领域,充分发挥两岸高校学生流动群体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正能量”。
国家统一是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两岸中华儿女和衷共济推动的历史进程。面对新冠疫情大考,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历史大势的时代先声,提供了破解“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为两岸同胞的政治认同提供最生动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