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登政府加速与台湾军事勾连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2022-02-05瞿定国

统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台军防务

□ 瞿定国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台军事勾连动作不断,花样翻新,且有日益增多之势,兹择要述之。

提升美台军事人员交往频度

2021年10月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匿名官员的话称,来自美国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的20多名队员,正在台湾为台军地面和海上部队协助训练,以“强化台湾的防卫能力”。2021年10月28日,多家台媒刊出CNN对蔡英文的专访。蔡英文首次证实有美军以训练为目的存在于台湾,但表示数量“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她强调,“与美大范围的合作的用意是增加我们防务能力”。

不仅美军派出人员到台湾“协训”,台军也常派出官兵赴美接受训练已有20多年了。据台湾“中时新闻网”、《自由时报》报道,2021年5月13日,台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训练的6架F-16A型单座战机,飞返台湾空军花莲基地。2021年5月25日凌晨,4架被抹去机徽和第五联队“太阳神”涂装的F-16A战机,首次由台军飞行员驾驶低调飞赴美国执行替代训练任务。这是飞行员难得的长程飞行训练,表明他们已具备空中加油的技能。此事被认为是“台美军事合作的一项新突破”。日前美国国防部还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获得台军“凤展项目”构改案1.38亿美元的修订合同,为F-16战机开发并部署改良型AGM-88反辐射导弹和“自动防撞地系统”,共20批次,2022年9月30日完工。

2021年11月2日,台湾“苹果新闻网”报道,台军海军陆战队第99旅选派一个加强排40名兵力,前往关岛美军新建基地,接受为期1个月的台美“陆吼”两栖联合登陆作战训练,项目包括开展“海上登陆突击”“空中突击”与“城镇突击”的作战训练,并与美军陆战队进行“协同作战”演练,学习最新战术、战法。据报道,“陆吼”项目是1958年签订的,在美国与台当局“断交”后终止,2017年又恢复。为此,美国在台协会在高雄设立“项目办事组”,由美国现役海军陆战队军官负责联系、沟通及执行。每次台湾“海军陆战队”举行重大演习训练时,美国海军陆战队都要派“观察员”到现场,了解台军的训练过程与成效,写成报告提供给台军作为改进的方向。

确立“美军常驻台湾的协训编制”

据报道,台军每年都要派出高阶将领赴美参与高层活动,2021年美台进一步确立了所谓“美军常驻台湾的协训编制”。2021年10月9日,台“陆军司令”徐衍璞率领台“陆军司令部”军情、战训、计划处处长与翻译员,共1名上将、2名少将、5名上校,前往华盛顿参与美国陆军协会的年度会议兼展览会,拜会美国国防部高层,并转往夏威夷出席台美“陆威”年终会议,同时拜会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

“陆威”会议是台陆军与美军事合作交流业务的代称,始于2003年,至今已达18年之久。徐衍璞此行除确立“陆威”传统“专家交流”“随队见习”“联合演训”“机动辅训”“互动协训”五大交流模式,还确认2021年新实施的“特战合作组”常驻辅训成效。2022年春节过后,第三批美军现役“特战合作组”人员将来台接手“轮训”任务,形成所谓“美军常驻台湾的协训编制”。

出台美国“军事融资”售武方式

2021年8月5日,美国政府批准对台军售7.5亿美元,包括155毫米M109A6“帕拉丁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野战火炮弹药支援车辆、野战火炮战术数据系统、“大力神”车辆和M2型“克莱斯勒”50口径机枪等,这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首次对台军售。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表示,这“充分展现美国政府对于台湾防卫能力的高度重视,而美国政府对台湾提供防卫性武器,协助台湾强化自我防卫能力,亦让台湾在确保台海和平与区域安全,更具能力与信心”。台湾防务部门则回应称,“美方同意军售,有助于提升台军地面部队快速应变及火力支持能力,建立台湾‘防卫战力’”。

2021年11月2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提出“武装台湾法案”,推动2023至2027财政年度每年拨款30亿美元预算作为“军事融资”,让美国国防部规划并建立“台湾安全援助倡议”,加速台湾部署所需防卫能力,以抵御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三天后,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又提出“台湾吓阻法案”(又译“台湾威慑法”),要求2023至2032财政年度每年拨款20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融资与其他援助,加强台湾抵御中国大陆侵略和胁迫的能力。

所谓美国“军事融资”是一种美国政府的贷款,要求借贷国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而且“台湾吓阻法案”授权的资金还有附带条件,就是要求台湾承诺增加相对应的防务支出,以及台北与华府皆同意的长期发展规划,从而达到能够控制台湾的“国防”规划、部队建设规划、作战规划以及军工生产规划等。台湾学者指出,这不过是美国要求台湾扩大对美军购规模,送更多的钱给山姆大叔。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台双方不论是官方还是私下都越走越近。2021年11月9日,美国海军一架C-40A行政专机从菲律宾马尼拉起飞,18时许降落在台湾松山空军基地。据称,专机是由美国国会申请的,机上搭载美国参众议员赴台访问。访问团13人,除6名参众议员(均为共和党人),还有美军上校、上尉各一名。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声称,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台是“常规做法”,符合“与台湾关系法”定下的义务,此举增强了美方“协助台湾自我防卫的需求”。据媒体透露,美国政客、军官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台湾防务所需,逼迫台湾拿出更多的军费购买美国军火,满足美国军火商的贪婪利益。

签署美台“海巡合作”备忘录

2021年3月25日,台美签署“设立海巡工作小组了解备忘录”,这是拜登任内美台签署的首份备忘录。8月10日,双方海巡舰艇,在台湾东部24海里外,秘密举行“海上救难及反恐联合演习”。这是台美海巡部门首度进行的联合演习,演习内容被列为机密。“美国在台协会”(简称AIT)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声称,这份“备忘录”的目的,是要强化美国海岸防卫队和台湾“海巡署”的合作,且正式化双方长期密切合作的关系。台湾“海巡署”官员指出,台湾在印太战略地区担任不可或缺且非常关键的角色,“海巡署”更肩负维护台湾海洋权益的重要任务,期待与美方及相关部会协同合作,持续深化台美伙伴关系及共同利益。鉴于台湾占据的太平岛、东沙岛是由“海巡署”派出的海警官兵驻守的,这就为美国派出海上警卫队官兵登岛提供了依据,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时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台美之间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或签署任何具有主权意涵的协议。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出卖民族利益,只会把台湾推向灾难。

必须指出的是,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当前台海局势的症结,就是因为台湾当局屡屡试图突破“一中”框架,而美方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也难辞其咎。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指出:我们对“台独”零容忍,打击“台独”分裂行径不计成本。话语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历史必将证明:岛内的一小撮“台独”顽固分子,国际上一些“反华挺台”势力,妄图阻挡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进程,必将碰得头破血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台湾请求美国提前交付F-16V型战机

蔡英文当局为了推行“以武谋独”的路线,除继续以高价购买美国军火外,还迫不及待地要求美方提前交付订购的F-16V型战机。据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早在10月初解放军大机群巡航台湾之前,台湾就向美国提出了提前交付2019年斥资80亿美元采购的66架F-16V型战机的要求,“拜登政府也与台湾官员讨论了向台湾加速交付美制F-16战机事宜”。台湾军方为此竟然一下“腰杆硬起来”,“恃武逞凶”,警告大陆军机不得过于接近台岛,否则将采取强力反制措施。

美国为台湾军事战略下指导棋,敦促台湾构建“全民作战总动员”

当前两岸情势是很复杂和紧张的,这是由于民进党当局实行内外勾连、推行“台独”路线造成的。美国国会、智库等部门刊发多份报告,鼓吹台湾应该构建“全民作战总动员”,以加强对大陆威慑能力。在美国或明或暗的鼓动下,蔡英文等“台独”顽固势力颠倒因果关系,指责大陆对台湾实行“蓝色”威胁,并开始实行种种挑衅措施,特别是“提升海空军与飞弹部队战备”。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冯世宽在任内还明确指示,“如若状况危急时,完全授权空军司令发动第一击,绝不可让我们的飞行员被击落”。对此,台湾《联合报》指出,民进党当局在搞“全民作战总动员”。在美国鼓动下,台湾“全民作战总动员”已经开始迈入实质运行阶段。试举数例如下。

(一)进行政治动员。民进党当局鼓噪,面对中共升高军事威胁,台湾应积极做好自我防卫的准备与决心,“无论战争是否在明天、下周或是十年后爆发,我们都将坚决捍卫台湾”。2021年10月28日,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在立法机构以“台海军事紧张升高对台湾战备与美陆台三方关系之影响”为题,进行了专案报告并答询。他表示自己对台军“非常有信心”,强调“兵强在将,有可胜不可败之将,无必胜必不胜之兵”,“我有抗敌意志,谁能没有?”。12月7日,邱国正在台军高阶干部会议上,又下达“处处皆战场、时时都训练”的指示,要求台军密切掌握敌情,使训练与作战相结合,锻铸坚强的自我防卫战力。邱国正亲自对驻守东沙岛的台军“打气”,提出“精神要求”,呼吁东沙岛官兵要“矢志与岛共存亡”。至于苏贞昌说的要“拿扫帚抗共军”的狂言,已在两岸传为笑谈。

(二)强化后备军人训练。2020年10月22日,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在立法机构进行台军“提升后备战力”项目报告,此后即“依规划期程管制推动”。2021年QDR公布的“后备改革”目标是,后备部队依台军作战任务需求,将区分“滩岸守备”“纵深及城镇守备”及“重要目标防护”三种部队类型,各作战区及海、空基地都将增编“重要目标防护部队”,与保安警察及民防团队共同执行任务。为了领导“全民作战总动员”,2022年1月台防务部门将成立“全民防卫动员署”。任务是负责军事动员,提升台湾的后备战力,统筹运用“全民力量”支持军事作战等。地位高于现在的“全民防卫动员室”,编制也从原来的30人大幅增加到150人。

关于后备军人的教育召集,依“台湾兵役法施行法”第27条规定:教育召集于退伍后8年内,以4次为限,每次不超过20日,但得视军事需要酌增年限、次数及时间。为满足后备部队选充需求,自2021年起,解除编管8年政策,放宽至退伍12年。从2022年起,对后备军人试行“每年施训、每次14天”的新制教育召集。一年预估可施训将近11万后备军人。为加强训练强度和精进课程,教召期间区分“战备基础训练”及“战备任务训练”两个阶段施训,置重点于熟练编制专长、加强组合训练、了解作战任务与落实战备演练,并依据各类型部队任务特性,强化“滩岸守备”“城镇战”“反(空)机降”“重要目标防护”等实战训练科目。从2020年至2022年,台军还要投入近百亿元预算采购后备部队所需的27万余件枪械装备,供教召集训练和未来作战使用。

关于战时可动员的后备力量,2021年9月27日, 台 湾 防务部门“全民防卫动员室主任”韩冈明表示,紧急命令发布后,第一波将在24小时内动员21.5万名后备军人,另有第二波的战争耗损补充部队,约7.8万人待命中。

(三)保留台军“刺枪术”训练。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防务部门透过预算解冻报告表示,因应兵役制度及守势作战需求,考量多数作战环境为滨海城镇守备,而“刺枪术”是近迫战斗及基本防卫基础,“白刃战”仍然是台海防卫作战战技选项之一。因此,台防务部门决定保留“刺枪术”训练,总时数志愿役8周367小时,军事训练役5周243小时。在新兵战斗教练及期末验收中,亦均纳入“刺枪术”近迫防卫演练。对此有台军退役教官表示,若要保留这项训练,应与时俱进调整科目与枪法,因为现行所有的刺刀,早已刺不穿、刺不进、砍劈不了各种防弹背心了。也有网友认为,现代的先进步枪轻巧短小,并配有快瞄镜、夜视瞄准镜、枪灯、激光指引器等精密辅助瞄准器材,早已不再适合用来执行“白刃战”了。

(四)秘密制定“救治战时伤员”措施。2021年10月31日,岛内绿媒发布一则“独家消息”,声称鉴于解放军“犯台”行动,台防务部门军医局明年将花费41亿多元新台币,启动三个方案,意图在战时“快速、有效治疗伤病患”。10月28日,台防务部门还透出消息,2022年3月将完成所谓的“战时民众求生避难手册”制作。

有报道指出,两岸一旦开战,军民伤亡评估数据,防务部门一直列为“机密”未公开过。但在2005年曾有一份评估报告披露,如果两岸一旦开战,7天内台军战损至少4万人,平民死亡为军队的3到5倍,约20万人,总数24万人。因此,台防务部门在编列2022年度预算时,由军医局以“台军医院精准医疗救护设备整备”需要,规划以8.8408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紧急增购“精准医疗救护技术”等相关设备,以强化伤口处置、手术治疗及精准医学影像鉴别诊断等医术作业能量。

猜你喜欢

台军防务
冰岛共产党与1956年北约防务危机
台军为解放军反潜机“贴身拍照”
台湾在美国买了很多“冤大头”武器
台军解释“遇到大陆军舰打招呼傻眼”
“情趣军装”
“排练”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Journal of China Ordnance》刊名更改为《Defence Technology》的启事
台军买大陆电脑引泄密担忧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