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创新力量
2022-02-05张国春
张国春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一幅非常恢宏的历史画面,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在中国的成功,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胜利和成功,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成功实践。因此,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传播和实践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本土化并不断飞跃发展的历史。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时论述了每个历史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重要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和阐释。笔者结合对《决议》的学习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一百年来,中国大地的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根本的转变和起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并没有根本的转变,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屈辱和黑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思想和革命力量。恰逢此时,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的准备。1921年7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寻求民族复兴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并再度复兴的元起点。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篇章。我们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相结合,坚持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时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既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也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因此,作为历史过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向度的意义:一方面,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成功传播和实践,为中国社会广泛接受并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或者说,中国的实践和经验不断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不断地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两个向度是同一个过程,其理论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是中国。整个过程,时经百年,蜿蜒曲折,丰富多彩,但本质和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三个要点。
第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和验证。具体地讲,就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意志和生命活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散发出真理的光辉和生命的活力。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不断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地用创造性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实践,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从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新时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三次飞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或中华民族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将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中,深刻地融入和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刻地体现和彰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风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思想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时代成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结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自主自觉、智慧而正确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单纯的学理,而是同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相连的。它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真理自身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智慧而正确的选择。它使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根本转变,焕发了勃勃生机,也使古老的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获得了历史的新生。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成来看,它继承和发展了几千年来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映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最一般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不单属于哪个民族,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说:“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对世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对理解人类解放和自然、社会及人的各种基本问题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揭示了人类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美好的理想指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人民接受并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够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等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不断地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曾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1471页。因此,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根本的原因在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法宝,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方法。特别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得到普及化的传播和教育,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逐步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得以建立,为古老的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了勃勃生机。
因此,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来讲,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获得历史性的成功,首先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力量,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才有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中华文化的新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真理自身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做出的一种智慧而正确的选择。“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文化上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理念上和学理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融通性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区域和时代,但两者都是人类文明的优秀产物,都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和历史高度,这使得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理念上和学理上的相同或洽合之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特性,马克思主义具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先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在社会理想、政治理念、社会伦理等方面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成功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和现实条件。
比如,在社会理想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礼记·礼运》,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14页。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对共产主义的构想时曾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毛泽东同志就曾用“大同”来表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两者的契合,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乐于接受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情节。
又如,在政治理念方面。中华传统文化自古就有较强的“民本”思想,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讲“仁政”,主张惠民爱民;民间有俗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神圣家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在《共产党宣言》中则明确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虽然两种世界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思想逻辑和人文情怀是趋同的。
再如,在人生理想和品德修养方面。老子讲“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孔子讲“忠恕”,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马克思讲“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他本人则会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毛泽东同志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虽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念,但其价值取向和道德方向是一致的。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引和理论支持。同时,辽阔的中华大地也为马克思主义广泛的传播和实践提供了宽阔的舞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滋养。如果没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背景,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铺垫和支撑,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会得以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飞跃。
四、要继续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和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
总结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思想文化建设上,我们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要高度重视和更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持续不断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先进的社会实践和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和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活力。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也曾经沉疴积重、贫弱消沉,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和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也许依然只能是沉睡的雄狮乃至任人宰割的羔羊。是马克思主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在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社会价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造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二,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用科学和文明的理念重塑传统文化,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和生命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健康发展、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要复古归旧,而是要推陈出新。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传统文化中与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的成分,是指在当代和未来仍具生命活力、积极向上的成分。人类的发展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但文化的形成源于不同时代的历史积累,所以,文化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传承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我们要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选择、诠释和更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同,既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力,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时代的活力。
第三,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大众、融入民生,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生活基础,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也为了人民、服务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我们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精神文化需要,紧扣人民群众的利益交汇点,找准人民群众的思想共鸣点,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和情感优势及其丰富的思想资源,不断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致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家园,筑牢民族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第四,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精神,加强与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沟通,致力中华民族永远站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明发展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共有的成果。中华文化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特别是四大发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站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有更高和更广阔的视野。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前沿,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沟通,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提升,促进全人类的文化沟通交流、共同发展进步。
第五,积极对话未来,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和崇高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产生了许多伟大而深刻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如长夜明灯,照耀着我们思想和生活的道路。他们的这些思想和理论,都源自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观察和思考,源自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求索,源自其宽广博大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品质,源自其高瞻远瞩的高超智慧和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重振这种文化的大气和担当。要主动回应当代及未来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关切,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从文化上思考和解决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人类未来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提供中国人的智慧、发挥中华文化的作用、贡献中华民族的力量,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未来人类文明发展永不枯竭的创新和推动力量,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永不枯竭的创新和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