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人民政协履职能力提升论析

2022-02-05何紫菱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民主中国共产党

孙 健,何紫菱

(1,2.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70)

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视角,对人民政协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新形势下人民政协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1]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3]。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新,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历史经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一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而人民政协履职能力提升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如何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广泛凝聚共识、践行民主协商实践,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增强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把握能力是政治上成熟不成熟、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4]所谓“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是指各级政协委员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社会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用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分析与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社会发展;“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要求各级政协委员要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提高驾驭政治局面的能力,始终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有效防范和抵御各种政治风险。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5]435的观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宝库,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1]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不断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凝聚治理合力,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中政治协商工作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顺应历史演进的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政党政治智慧和成果。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其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自身结构,提高执政能力,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执政方式。

当下,我国已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中国共产党将继续推进执政能力和执政体系的现代化,为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保驾护航,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组织,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现实,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凝聚人心,助推画出线上线下最大同心圆。

(二)坚定政治定力,凝聚政治认同

人民政协的政治定力是指在政治上时刻树立正确认识,在理论上不断淬炼成熟,从大局出发,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树牢正确的参政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参政议政素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新时代人民政协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的秘笈在于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凝聚政治认同,增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境界,筑牢政治定力。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6]当下,国内外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一方面,人民政协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敏锐性,善于审时度势,准确预测与研判趋势,真正具备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基于政治和全局高度理性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不断增强自身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在政治立场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时刻加强思想建设,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持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例如定期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对党的政策内涵、党的理论创新提出正确合理的意见与建议,敢于对政策措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不同意见;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宣传考核,确保人民政协的内部人员具有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将正确的理论思想熟记于心;不定期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带领政协代表参观和学习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使其身临其境,体会和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秉持端正的参政议政价值观。

(三)提升履职能力,健全务实举措

2022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汪洋指出:“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政协性质定位,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主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促进‘十四五’良好开局为重点认真履职尽责,以提高政协制度效能为目标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7]这意味着政协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其次,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其他民主人士、爱国人士的独特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后,要进一步拓展政协履职的新领域,创新履职手段,改进履职方式,强化自身综合实力,推进自身形象建设,总结先进经验,着力补短板、扩优势,重点在提升政协履职效能上下功夫,使人民政协更好地服务人民。

二、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所谓调查研究能力,是指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问题产生原因、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能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是各级政协委员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更好履行其职责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有助于解决影响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还能为精准地预测演变趋势提供参考依据。

(一)积极建言献策,凝心聚力服务大局

人民政协囊括了各党派团体、社会各阶层、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人民政协开展的调查研究将各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合力,通过把社会各方力量和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营造一种畅所欲言、包容和谐的环境氛围,具有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发挥汇聚思想、达成共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调查研究要经常化。”[6]因此,人民政协要通过举办各种会议、进行视察调研、主动提出提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努力提高社会各界和各方力量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助力国家政策的有力执行和贯彻落实,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供科学有效的能量和动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开展协商,有效汇集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为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民意前提和思想基础。

(二)提升调研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调查研究能力是开展政协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科学和正确的认识源自于丰富和深刻的实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现在,各方面对调查研究是重视的,但还要下更大功夫,关键是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8]人民政协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能力,充分发挥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问题、抓住矛盾,进而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其中的关系和规律加以分析,获取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办法。首先,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调查研究的指导依据和理论基础。其次,政协委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注重将中央的要求与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找准进行调查研究的着力点,将其转化为有效开展政协工作的突破口,提升政协工作的实效性。最后,政协委员要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把理论交流掌握的概括材料与实地考察获取的真实情况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探究调研课题的背景意义、现实状况、未来发展,在与实际情况的比较鉴别中深入透彻地认清事物本质,为后期工作提供事实依据。

(三)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实践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制度”[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10]汪洋强调,要“发挥委员自主调研优势,拓宽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渠道,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效能”[7]。人民政协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长期探索和使用已取得了相应成效,在实践中收获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一些成熟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手段,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调研方法,根据课题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题研讨会、进行实地调查、采取抽样调查、实施蹲点调查等。这些方式都在调查研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理应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人民政协还应将普适性方法与现代信息手段相结合,拓展调查研究内容、丰富调查研究方式、提升调查研究实效。在采集信息方面,传统的人工方式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论坛、信息搜索、在线调查、网上问卷、信息互动等方式便于信息采集,拓展信息采集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在处理信息方面,由传统的人工分析转变为依托各种互联网技术手段,通过数据分析和系统分析采集信息所展示的民意与社会发展动向,为开展座谈会、研讨会和实地调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信息数据;在信息展示方面,运用数据现代化多样的技术全方位展示调研成果,展现人民政协工作的多样性及时代性。

三、强化联系群众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是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人民政协要密切联系群众,聚合群众智慧,为改革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一)加强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在从饱受欺凌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统一战线的功能与属性,增强思想政治引导,广泛凝聚各民主党派共识,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国际上,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环境的变化、国际秩序的调整等因素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众多思潮兴起。例如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浪潮等,对正常稳定发展的国际格局和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在国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仍然面临诸多艰难险阻,需要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联络作用。“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11]71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能够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及时掌握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通过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汇聚民智民力,在更大程度上广泛凝聚共识,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人心、凝聚力量。

(二)树立正确观念,密切联系群众

“民意表达是民主政治运行的起点,也是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基本要求,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是人民政协工作高质量运行的基本要求。”[12]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作者内在的工作态度,往往能够决定工作的成败得失。人民政协应认清权力的来源以及权力为谁使用,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律,要始终用权力办好事、办实事,促进发展、解决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奉为崇高追求,不谋取私利。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多样化,对优美环境、先进文化、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大幅增长。人民政协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最新现实需求,多方面为群众谋利益,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政协委员不能为了短期和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与群众的关系,在关注和保障民生上多花心思,要从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实惠,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形成提升能力新的途径和方法,打通提升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提升能力搭建重要平台,通过实践应对处理不同的情况和问题,把群众智慧最终落实到群众工作中。

(三)厚植民本情怀,增进人民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政协必须坚持的奋斗目标。“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1]政协委员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一份子,应倾听民意,反映人民需求,针对人民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做好本职工作,协助党和政府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具体而言,在日常工作中,要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密切联系人民,在尊重人民的基础上筑牢联系人民的意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尤其是依据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民工作、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的形势,既要关注到现实生活中人民的所思所想,也要关注到虚拟网络中人民的想法意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传统联系人民面对面的单一形式,灵活运用网络,通过互联网收集更多真实有效的民情民意,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的联系。

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合作共事能力是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研究问题、做出决策、执行政策的能力。人民政协需坚持民主协商、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理解包容的原则,认真听取和反映各党派、各民族、各组织团体、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运用考察、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民主和谐,团结各方力量,切实提升议题合作研究能力、合作共事召集能力、合作共事协调能力。

(一)提升协商能力,寻求最大公约数

政党协商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13]我国政党协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政党协商民主中的主导性是由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3]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利益包容性,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党协商,避免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出现的缺乏监督或者恶性竞争等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民主协商形式,化解各党各派、各阶级、各区域和集团的利益矛盾,共同探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人民政协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和谐共济、不懈奋斗,在任何时候和情况下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行、亲密团结、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发扬民主精神,凝聚思想共识

民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就中国而言,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协商民主——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增进社会政治认同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创建了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形态,将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与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实践机制统一起来”[13]。新时代强化人民政协民主协商建设,需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为民主自信进行理论创新,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彰显人民政协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1]基于共同思想、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以及共同政治基础的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组织起来的人民政协,在长期的参政议政实践中,运用发扬民主、深入协商的方式达到凝聚共识,最终形成了增进团结的履职路径。人民政协凝聚共识主要体现在以政协制度为支撑和依据,通过科学有效的民主运行程序,把中央的相关精神传递于社会各界,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部署推进到各党派团体,落实到各界、各层级,使全国上下接受党的主张,形成巨大合力。人民政协能够及时了解统一战线的内部思想动态,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释疑解惑、宣传增信,进而消解风险、达成共识、坚持理想信念,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正能量。与此同时,人民政协广泛收集和采纳人民的意见建议,通过真协商,听取民情民意,切实落实人民政协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功能,不断从协商中获取智慧结晶和巨大力量。只要意见建议是真实的、真诚的,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的,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都充分表达出来并体现落实在国家政策方针中。

(三)发挥制度优势,畅通沟通渠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体系,也是人民政协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制度依托。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人民政协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关键,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面。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组织的作用,通过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协助党委和政府,多做政策宣传、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提高建言献策质量的工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整体机制和实践要求上形成规范,促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

总之,人民政协在党的领导下,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供活力、贡献力量。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要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在协商合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党组的领导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切实回应人民期待;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畅通与人民沟通的各个渠道;构建建言献策的平台,将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各宗教团体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民主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