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层理论问题论纲

2022-02-05胡振良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特色历史发展

胡振良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 10009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强调“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1]。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为指导,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六个时间段”,从中国共产党100年“三个时期”“一个时代”,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中国共产党100年(尤其是‘两个30年’)的辩证性”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等深层理论问题,核心是历史与逻辑结合、中国外国一体,深刻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四史”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层理论问题的认识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必然性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是社会主义的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首先要科学认识、深刻把握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这个问题本身依然有许多理论创新的空间,需进一步展开讨论。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既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过程,又是一个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过程,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猿相揖别”,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人们面对自然压迫与社会压迫就开始寻求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主义”便是关于社会改造和建设的价值及其基础上的思潮、运动和制度。

近代以来,“主义”首先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资产阶级的“主义”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并经过文化、政治与产业革命,把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和世界体系在欧美先进国家确立发展起来,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但存在着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对广大人民群众则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与这种制度产生发展相伴随,在现实地批判资本主义矛盾、弊端的基础上,一种新的主义便应运而生。这种主义是以社会为本位,强调社会价值,并旨在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以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1516年)为开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文学描述”“直接的理论”到“批判、预测加实验”的发展,在19世纪30-40年代达到顶峰。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和天才预测,启发了工人觉悟,为社会主义变革提供了思想材料。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及其自身的局限,这种社会主义不能客观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了解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和现实道路。因此,具有“空想”的性质,并逐渐落后于时代并被历史所超越。

19世纪中叶,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发展,无产阶级解放问题提上日程。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实现哲学革命,创立唯物史观,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说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资本主义,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完成经济学变革,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413(两个必然)结论,使无产阶级获得阶级意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深刻认识工业革命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创立世界历史观,指出“民族历史”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各民族日益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广泛联系之中。因此,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从全球视野、从世界的广泛联系,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把握“两个必然”及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必然性和现实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认识和理论也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处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和各种新的伟大斗争,一方面,4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实践,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理由更加自信;另一方面,新发展、新变化、新期待对相关的认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新要求、新问题、深追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抓住根本,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系统提出并回答了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然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学习仍需深化,相关的认识仍有拓展空间。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实践是检验的标准,比较是科学的方法,只有反映现实、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才能对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在基本问题之“必然性原理”上寻求突破、实现创新。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石,世情、国情是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外国的经验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源泉,对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创新分析和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把握是提出与回答问题的关键,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问题回答的总的指向。

总之,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必然性”和“现实性”,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重大理论工程,需要我们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理论发现。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属性,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这段历史,核心是从历史和逻辑结合上,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不断强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是从空想变为科学的。这个历史性飞跃,是在19世纪40年代大背景下,由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最终实现的。这里的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不是要自诩其理论是什么绝对的真理体系,也不是学科分类简单使用的一个专业用语,而是表明这种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头脑中的美好愿望和空想方案,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深刻指出,“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3]789,而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则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完成了这个伟大的飞跃。一方面,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创立就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之上,从而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它的发现把社会主义进一步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现实,即自由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就使社会主义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成为现实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改造社会的方案和力量也不再需要人们从其头脑中去发现,而是从现实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阶级基础去寻找。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两大基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出、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一般性质、目的和条件。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基本原理”是基本规律的分析认识,是观点体系的核心内容;“基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上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内在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稳定性,是一种涉基础、关长远的东西,离开它们便会影响理论的性质、实践的方向,因此必须加以坚持和遵守。但二者又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原理”属于理论、道理、认同;“原则”属于标准、结论、要求。前者有很强的理论特点和认识价值,要回答基本问题;后者与实践有更紧密的联系,是行动的规范指南。

在全面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做出如下概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主观空想和愿望之上;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从社会化去认识和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民主)、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基本制度,既要发展生产,又要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把社会主义看作不断变革完善的社会,正确把握发展阶段,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等等。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科学社会主义是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但“现实”在时间和空间中变化不已。因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或社会主义的科学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到今天,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还在向全球垄断、世界垄断发展;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数国,今天又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和后现代的发展。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某种教条,而必然、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常做常新的大事业,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才能书写出最新、最美的大文章。马克思既主张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又反复强调这些原理、原则的实际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377。科学社会主义150年,世界总变化、实践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的发展、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世纪转折时期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现实基础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当今时代”世界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必然要经历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

总之,理论与实践具有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并与时俱进,她指导革命实践,又在实践的基础上经受检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头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意义。

三、关于十月革命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这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没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不会产生,中国的面貌不会根本改变。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对党的100年历史和党的理论的认同和认识就会失去坚实的基础。

革命有主观、客观条件,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亦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革命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础,生产力、基本矛盾的发展状态影响、制约、决定着革命运动的内在动力、外在条件、现实主题乃至演变结果和发展进程。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首先要看社会基本矛盾方面、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及其影响,无产阶级革命在历史与现实中以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不断地显现,而其运动自身也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存在着具体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伟大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运动是人的能动活动,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主观与客观结合,要呈现出自身的逻辑和特点。因此,我们还要看到在社会主义500年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中,创造性实践也体现了主体性方面的特点。

十月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大背景下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及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新纪元,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大发展,冲击了资本主义及其世界体系,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需要指出的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围绕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能否保持下去,在国际范围内存在广泛争论,第二国际的理论权威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都指责革命搞早了、搞糟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所谓的“早产论”在一定范围又死灰复燃。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加以认识。这里我们需要分析革命的具体原因、条件,但实质是要有发展的观点,要深化对规律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尤其是研究学习列宁的相关理论及其方法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东西方“历史性分野”[4]15,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薄弱环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是落后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一战爆发后成为帝国主义时代各种矛盾的焦点。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同帝国主义时代初期新现象和国际工人运动新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看到,一方面,十月革命的发生具有特殊的客观条件。这不仅体现在俄国资本主义一定程度发展的经济条件、俄国的特殊环境为十月革命准备的阶级条件以及世界大战为十月革命准备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等等,尤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时代的变迁,把握其对世界体系的影响及其创造的特殊条件。另一方面,十月革命的发生具有特殊的主观条件,比如党及其特殊的理论准备;人民结束战争的迫切要求、挽救革命果实的坚强意志以及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尤其要认识革命作为人民实践在客观基础上主观方面的重要意义。列宁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一是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创立科学的帝国主义论,提出“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是巩固了新生政权,实现“新经济政策”转变,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之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使社会主义进入制度探索和价值实现的新阶段。

在不同背景下,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必然性,进行了系统科学地研究和说明。如果说十月革命前,列宁立足“历史唯物论”,主要从时代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等方面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话,那么列宁晚年则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强调“革命辩证法”,更多地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结合,辩证地回答了十月革命及不发达国家应否和能否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论我国革命》中,列宁指出“不能以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为借口,去否定社会主义革命”,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人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5]775-778。此外,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还多次清醒地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而西欧国家是开始困难,而继续比较容易”[6]343。

总之,历史是决定性与选择性、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应当从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的视角,对十月革命的合理性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有清醒的认识。“革命正未有穷期。”一方面,人类社会革命的进程势不可挡,是历史趋势、发展规律、时代主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现实运动,又是在继承、创造、有特色、不平衡地曲折地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活动,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奋斗的过程。我们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所谓的告别革命,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也是革命)并进行各种特点的伟大斗争。

要想充分保证校企合作的积极效果,就必须在展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切实做好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交流。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具体来说就是属性的特殊性,是具备双重属性的,既有普通教育的属性,也有职业专门性教育的属性。

四、关于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与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历史上第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传统的形态”。因此,也必须通过改革实现其“模式更新”,实现其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苏联模式的历史性是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据、性质和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苏联模式,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又要吸取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就是科学认识苏联模式的充分证明。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目的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对新社会制度有“科学”的构想,巴黎公社则初创工人阶级政府,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实践的先河。之后,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经历了“建立”“建设”“改革”三步曲:从“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从苏联的一国实践到战后欧亚拉美的多国实践,从战后世界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涌动到苏东剧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革命性转换。

制度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充满创新和艰辛。十月革命后,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从工业化到农业集体化,苏联以1936年宪法为标志“建成了社会主义”,也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后者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的现实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民主势力的失败和民主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其必然性与其说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不如说是大背景下外部内部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世界矛盾、经济体系、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苏联因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苏联模式的推广有特殊背景,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全新的社会依然缺乏经验,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为各人民民主国家尽快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蓝本和样板,而各国向苏联学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也使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得以国际化、普遍化,同时也造成了复杂的后果。复杂后果主要体现为双重作用,它帮助相关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却终止了相关国家所谓特殊发展道路的独立探索。因此,照搬他人模式引起了“水土不服”,屈从外来干涉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立,有内在规定、特点和“双重性”影响。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也存在体制方面的“不成熟”“不适应”“不完善”等问题和弊端。尤其在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之后,其过分集权、管得过死、缺少活力等体制局限,不断显现并酿成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并现实地开始了改革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被迫进行了全方位制度的自我调节,而社会主义经历了“凯歌行进”之后,由于照搬过去过于集中的苏联模式而出现停滞,面临挑战。随着世界大势从紧张到缓和,这种挑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科技领域。社会主义国家如不进行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体制的转变,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也掀起了以增强经济活力为中心的改革潮流。

走在这股潮流前面的是20世纪50年代南斯拉夫的改革,接着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再往后是匈牙利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80年代,中国、苏联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相继开启新一轮改革,从而兴起社会主义改革大潮。社会主义改革从初始、兴起到发展,从被迫盲目到主动自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改革的主旨是革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使社会主义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然而,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世纪之交,苏东一些国家的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东剧变”,而中国经过接续探索、不断改革开放,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时代。今天,中国共产党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使社会主义模式转换进入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转变过程的概念,要从总体和部分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把握,从中国和外国的比较分析、今天和明天的统一认识以及应然与实然的角度,深入探讨“转换”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实现和引领“转换”的进程,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也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是处在变动之中,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是一个制度变革、创造的不断变化过程,社会主义改革是动力,制度是关键,探索还将继续,共产主义制度一定会实现。我们应当这样认识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与坚持改革开放,超越苏联模式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意义。

五、关于“两个30年”的辩证性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100年

事物发展是辩证的,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广泛联系和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发展也有历史和逻辑,它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两个30年”紧密联系,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探索的宝贵财富,我们需要辩证地加以认识。

第一,关于“两个30年”的辩证性。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二者的关系,有不同认识,甚至有人要搞相互否定。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关系着能否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能否正确评价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历史,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及时提出并科学回答了这一深层理论问题。他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如何深入认识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一是提出“两个如果”的分析,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局面,没有之前的探索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二是具体说明“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7]。三是不能用前否定后,也不能用后否定前。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两个时期都要实事求是评价。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我们要牢固地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要坚持新民主主义成果不能丢,革命建设成就不能否,改革开放现代化不动摇。

第二,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100年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适应了时代要求,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决议》以初心使命和四个时段、三次历史性飞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从十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要求全党尤其要深刻地学习体会“这次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了全面总结。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1]。

我们看到,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党坚守初心,领导人民历经“三次历史性飞跃”而实现沧桑巨变的伟大史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适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8]2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地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个时期,党带领全国人民接续探索,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总之,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3。

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及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走来,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一个部分,又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我们要有新的觉醒,从今天的角度去认识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及其世界意义。我们要有更强的自信、更好的担当,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系统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话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核心是历史与现实结合地讲清马克思主义如何产生、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怎样经过迂回曲折艰苦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讲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走来,使全党能够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走来,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一个部分,又走向世界和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意义重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关系的重要认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新的伟大觉醒。

第一,中国共产党充满国际情怀和使命担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丰富的国际意蕴和时代内涵,有百年大变局深厚的国际背景,有深刻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情怀,有丰富的国际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成果。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郑重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定义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用“三个意味着”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9]10。

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历史与现实结合地系统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

“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树立历史眼光”。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9]69,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9]70。

“讲话”基于对战后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形势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的深刻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意义作出深刻说明。“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9]70。之所以说“十分重大”,是因为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曲折,发生了苏东剧变,如果中国不能坚守、不能成功,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就又会长期在黑暗中徘徊、摸索。

“讲话”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使命和担当。“讲话”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10]

总之,500年波澜壮阔,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又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世界走来,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今天更是正走在实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和世界社会主义及人类文明新发展愿景的人类文明新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意义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觉醒,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担当,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

七、结语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抓住“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中国共产党100年(尤其是‘两个30年’)的辩证性”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等深层理论问题,历史与逻辑结合地认识和体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我们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史明理,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特色历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