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九组易混概念辨析
——以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为例

2022-02-04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王福景

中学政史地 2022年34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本题机关

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 王福景

近几年来各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均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试题材料、题型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对教材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但是,从近年来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的阅卷反馈情况来看,一些考生由于对相关易混概念或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准、区分不清,而陷入答题误区,导致失分较多。在此笔者结合2022年各地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九组高频易混概念作一归纳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23年的中考。

一、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司法机关

例1.(2022·广东)2022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某校九年级同学学习了部分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下列内容出自政府工作报告的是

( )

A.深化刑事诉讼监督

B.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

C.审结乱占耕地案件7251件

D.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不同国家机关的职权。深化刑事诉讼监督应为法律监督机关,即检察机关的职责,A项不符合题意。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B项不符合题意。审结案件是审判机关的职权,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例2.(2022·海南)根据表格信息的提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国家机关①②③④职权立法权外事权审判权检察权

A.①和②都具有任免权

B.①②③④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②③④的权力都来自①

D.①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了国家机构的职权。由立法权可以推断,①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它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由外事权可以推定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和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由审判权可以推断③是人民法院。由检察权可以推断④是人民检察院。可见,①②③④都属于国家机构,而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判定,A、B、D项正确。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C项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选C。

【知识拓展】国家机构是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区分各种不同国家机关的性质、特征和具体职权,切忌张冠李戴,彼此混淆。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有公布法律和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决议和决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监察权的机关,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等。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二者共同组成国家司法机关。

二、违法与犯罪

例3.(2022·湖北武汉)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项错误。齐某因犯罪受到刑罚处罚,说明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B项正确。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项错误。严重违法行为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D项错误。本题选B。

例4.(2022·安徽)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警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崖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违法的种类等内容。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刻字留念,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触犯了行政法律规范,B项正确。A项错误,周某某的行为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项错误,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一定都是罚款。D项错误,将违法行为上报给派出所,是景区综治组队员的职责,不属于行使公民的监督权。故本题选B。

【知识拓展】违法与犯罪是中考道德与法治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复习时,我们应弄清违法行为的类型。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三种。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自违反的法律类别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规范,行政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事法律规范。

其次,所受处罚的具体类型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民事责任、行政制裁和刑罚处罚的具体类别及名称又有严格的区别。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的对象主要是一般公民,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死刑,附加型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这里尤其要注意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和刑罚中的拘役、行政处罚中的罚款与刑罚中的罚金两对概念在名称上的区别。

第三,处理违法行为的机关不同。民事违法行为的处理机关比较多样,包括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机关、人民法院等。行政违法行为从行政处罚角度(即行政过错)而言,其处罚机关特指某些行政机关,如公安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从行政处分角度(即职务过错)而言,主要指对其职务有任免权的国家机关或国家监察机关。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主要是司法机关。

同时还要注意弄清违法与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的区别。违法行为按照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危害相对轻微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即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可见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它与犯罪有严格的区别和明确的界限。但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所以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防微杜渐,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当然,不管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

例5.(2022·陕西)2022年4月15日起,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

( )

①彰显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 ②是保障政府依法执政的最佳方式 ③展现党自信开放、守正创新的良好形象 ④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科学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彰显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展现党自信开放、守正创新的良好形象。①③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而且“最佳方式”的表述绝对,排除②。故本题选C。

【知识拓展】对本题而言,主要应弄清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区别。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有严格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第一,主体不同,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内容不同,依法行政的“政”指的是国家的行政事务,主要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依法执政的“政”主要指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不具体负责行政事务,在我国实行党政分工的原则。第三,实现的方式不同,行政是各级政府机关通过履行国家职能来实现的;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当然,二者也有密切的联系: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

四、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

例6.(2022·湖北随州)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虽然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但两者在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从属于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我国的民族关系

例7.(2022·陕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都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表明

( )

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需要各族人民守望相助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守望相助,①正确。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②错误。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③正确。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④正确。故本题选C。

【知识拓展】一些同学在复习时容易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与我国的民族关系混为一谈,而命题者往往把二者糅合在一起,制造迷惑题肢。因此,我们必须把二者区分开来。首先,二者的内容不同,我国民族关系的内容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其次,二者各自关联的谓语动词不同,与民族关系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是“形成了”,与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是“坚持”。

六、宪法与其他法律

例8.(2022·广西北部湾)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宪法

( )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是根据其他法律来制定的 ④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宪法的地位。宪法的规定表明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②正确。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④错误。故本题选A。

【知识拓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是道德与法治中的重要知识点。宪法与其他法律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同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相违背。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七、一定自治与高度自治

例9.(2022·湖南衡阳)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这表明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贯彻“一国两制”,保障少数民族行使高度自治权

C.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解析: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发展与繁荣表明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A项错误。题干材料与“一国两制”无关,高度自治权也不适用少数民族地区,B项错误。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自身的努力,排除C项。故本题选D。

【知识拓展】我们在复习时应弄清一定自治、高度自治的区别。“一定自治”是针对民族自治地区讲的,民族自治地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权;“高度自治”是针对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讲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八、我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例10.(2022·四川南充)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伟大建党精神是

( )

①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②党团结领导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精神纽带 ③中国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党团结领导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精神纽带,①②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③不符合题意。伟大建党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知识拓展】我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两项重要内容,也是每年中考中极易考查的知识点。中国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国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其具体区别是:民族精神是从古至今角度而言的,是指从中华民族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种精神,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永恒性,比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时代精神是在一定阶段产生和兴起的一种精神,它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当然,无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例11.(2022·江苏苏州)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可以看出

(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解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表现,D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B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项错误。故本题选D。

【知识拓展】一些同学容易把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混为一谈。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指一个具体的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人民代表大会的内涵丰富得多,所以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离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无法存在。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本题机关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一号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