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研究
2022-02-04张梅莺
张梅莺
(莆田市振兴乡村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环节都可能产生税务风险,如果企业的工作流程不规范,管理行为存在漏洞,就很有可能导致税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本文以内部控制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从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角度,探讨了税务风险管控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强调企业只有重视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健全,在执行中对风险严格管控,才能有效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
一、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企业税务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因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对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又要稳健经营,更要重视对税务风险的控制,熟悉税法和相关政策,避免税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现存问题
(一)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
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要优化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工作流程得到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的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税务业务仅停留在财务部门管理层面,缺乏部门有效联动,没有设置专业岗位,缺少专业人才,更谈不上建立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很容易发生企业涉税风险。
(二)风险评估不科学
企业需要开展税务风险评估,首先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再结合评估所得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评估机制不够全面,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例如,未能对企业业务事项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进行全环节的识别、评估,予以全面分析,结果难免出现疏漏环节,造成风险发现的缺失。
(三)控制活动不规范
企业的内控要求企业在具体工作流程中,要按照税务风险管理要求,全流程规范操作,包括优化企业在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环节中的管理方案。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做到按照内控管理和要求,全流程规范操作。有的是在采购,有的是在付款,有的是在销售,有的是在收款,甚至有的是在多个环节同时出现税务风险管理上的疏失,由此给企业带来或大或小的风险。
(四)信息沟通不及时
企业开展信息沟通,是要确保企业各类信息得到及时传递,并通过信息沟通机制与税务机关高效沟通。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对此不够重视,或由于税务信息沟通机制尚不完善,仍未能做到针对各类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问题,与税务机关及时沟通信息。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开展税务风险监督,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但是很多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监督时,仅能做到事后监督,也就是在发生相关税务风险之后才能发现风险所在,没能做到事前、事中监督,税务风险也就很难切实防范。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风险控制机制
第一,设置税务管理岗。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确保企业对税务风险进行系统性管控,提高企业对税收政策的掌握程度,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通过设置专门岗位,对企业的各项涉税工作进行专门管理,负责企业纳税申报、税款计算、涉税资料管理等工作,并负责与税务机关进行联络,开展票据的领购、开具、核销等方面工作。通过设置专门岗位的方式,有助于对企业各项税务行为进行细致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税务工作合规性,控制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
第二,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岗的职业胜任能力。为确保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严格防范,企业的税务管理岗要具有专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能够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并对企业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制定恰当应对措施。通过全面分析企业的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各项涉税事务进行全面管控,帮助企业降低工作流程中的风险。为了提高人员的税务管理水平,企业可以聘请税务管理方面专家到企业内部进行培训,也可以让企业的税务管理岗积极参加外部的相关政策培训,例如开展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税种的培训,通过开展培训的方式,有助于让企业的税务管理岗形成专业技能和工作意识,主动关注最新的税务政策,提高人员的税务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并非仅是税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更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其中,对自身涉税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将风险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具体人员,并对人员工作效果进行评价,让人员主动学习税务风险的案例,掌握税务风险管控要求,确保企业涉税行为规范,使税务风险得到严格管控[1]。
第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税务风险是企业重要的风险之一。为确保企业的税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要针对人员形成绩效评估机制,让人员薪酬和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效果相挂钩、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让人员主动运用各项法律法规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帮助企业控制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
(二)优化风险评估体系
第一,健全税务风险识别体系。企业在税务风险识别时,要采用科学的识别方法对企业的工作方案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判断,结合企业的风险情况执行恰当的应对措施。企业应该对各类风险尽可能通过量化的方式识别,对于不可量化的风险,企业要由税务管理岗按照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有助于帮助企业发现风险并应对风险。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点见表1。
表1 企业常见税务风险
第二,完善税务风险分析。企业在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之后,要按照恰当方式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通过税务风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哪个环节可能会产生税务风险,形成对税务风险的有效识别。通过判断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税务风险划分等级,制定相关税务风险应对机制。企业在对税务风险指标进行分析时,要对税务风险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比较企业和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涉税指标,比较企业各历史阶段的税务指标,帮助企业优化税务风险控制机制。例如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时,可以分析税负率,判断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增税税负率,分析企业和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税负率,发现企业是否存在税负率的异常情况,结合异常情况的成因进一步分析引发异常的因素。
第三,健全税务风险应对机制。企业在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不同税务风险制定恰当的应对机制。通常而言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风险的等级制定合理的分析流程。例如对于发生可能性较高、影响程度大的风险属于严重风险,这一类风险企业要由管理层牵头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定期跟踪风险。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流程进行梳理,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措施,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有效落实。
(三)强化控制活动
第一,优化岗位设置。企业在岗位设置时,要确保企业的税务管理岗和企业财务人员实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对于开票、收款、费用开支等关键环节业务要进行严格管理,建立规范的报销体系及成本控制体系,为各环节工作开展建立严格的控制措施。同时通过相互牵制的方式,能够对企业的重要工作流程进行监督,确保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防范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或主观故意产生税务风险的问题[2]。
第二,优化采购流程。企业在采购流程中,通过规范企业的请购、审批、购买、入库等环节的管理,明确人员的具体职责,落实审批权限以及过程管控机制,确保在采购流程中关键岗位能够实现定期轮岗。对重大采购事项,应该组织第三方介入到其中,对采购事项进行审批和评估。在采购中要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对于采购合同、验收证明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采购相关记录一一对应,并保障账实相符。在采购环节的税务风险管理要点在付款、入库、发票真伪查验、发票金额比对等方面,要针对与发票相关的活动进行重点管理。
第三,优化企业的存货管理。企业在存货管理时,要落实各岗位的管理职责,确保存货的管理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成员。例如在验收环节中,要对存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进行检查,落实责任,确保存货的信息得到准确记录。同时企业的仓储部门要与财务部门定期核对数据,检查存货的相关信息是否账实相符。在存货管理环节的重点,要分析视同销售的处理是否合理、非正常损失是否开展进项转出。
第四,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企业在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情况,包括固定资产的取得时间、责任人等方面的信息,并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的方式,对固定资产内容进行准确记录。在固定资产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中,要对税会差异进行重点管理,并确保加速折旧方式获得税务机关认可。
第五,优化销售收款流程。企业在销售收款流程中,要合理确定销售、发货、收款等环节的具体工作,并针对合同的签订、价格磋商等环节建立规范的控制措施,重点针对销售的收款、开票等环节进行管控,并合理确定发票的开具时间节点。对于退货业务,要根据发票做冲销或作废处理。
(四)改进信息沟通
第一,重视涉税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企业要防范税务风险,要优化税务信息的沟通机制,准确收集涉税相关信息,确保企业各层级人员的相关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递和交流。涉税信息包括国家层面的涉税政策等方面情况。企业要让人员知晓税务信息的相关规定,明确税务政策、税务风险点等相关信息,并让各类有价值的税务风险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及时处理和传递。
第二,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企业要与税务机关之间进行沟通,通过沟通的方式有助于让企业满足税务管理的相关要求。企业要由税务管理岗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让企业掌握税务机关的政策,并且针对相关政策改进工作[3]。对于企业的重大业务事项,要与税务机关进行及时沟通,探讨防范企业发生税务风险的方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涉税风险的事项也要及时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在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之后才开展相关工作。
(五)优化监督
第一,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企业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时,要对企业各项工作流程进行细致监督。长期以来很多企业未实现对涉税行为事前、事中的监督,仅能够由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少缴税款等问题时,才能予以补救,但是此时可能已发生了相关税务风险。为确保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岗,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对企业各项涉税业务事项进行跟进,并对企业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制定恰当应对规划,以确保企业能够形成对税务风险的严格控制。
第二,明确税务风险监督的重点。企业在税务风险监督时,要建立规范的监督方式,对企业的各类税务风险管控事项进行全面分析和跟进,包括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实现中授权审批事项进行监督;判断企业的各项涉税活动、税款缴纳方式是否合理,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和税务机关之间产生理解歧义的问题。
第三,建立反馈机制。企业在开展税务监督的基础上要形成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对税务风险情况进行整改。企业要对各项涉税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析和检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在税务风险监督完成之后,要将监督所发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给企业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整改,通过整改的方式让企业动态优化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实现对风险的严格控制。
四、结语
本文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视角下税负风险规范管理的要求,强调税务风险作为企业重要风险,若发生税务风险将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当下,税务机关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实现动态管控。企业为了应对税务机关日趋严格的监管,应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充分认识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在未来开展税务风险管理时,要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是与时俱进的,企业只有顺应时势,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措施,才能切实防范税务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