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安妥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分析
2022-02-04李健熊杰王英宝龚瑞张鹤云
李健 熊杰 王英宝 龚瑞 张鹤云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1]。该病发病率及复发率高,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等是主要致病菌[2]。常导致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部分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可有尿频、尿急和直肠刺激症状,甚至急性尿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该病的常规用药,其能够穿过前列腺包膜发挥抗菌作用。但随着应用时间延长,使细菌获得耐药性,从而降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3]。通过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结构改造,获得新一代抗菌药物安妥沙星。既往研究显示,安妥沙星对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伤口感染等均具有较佳的疗效[4]。但较少研究将其应用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治疗,且结果及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安妥沙星应用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并获得了较佳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250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分为A组(安妥沙星治疗)和B组(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过程通过了本院的伦理审查。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HI)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5];②就诊前2周内未采用过其他抗菌药物治疗。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②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和尿道急性患者;③药物过敏者;④不依从者。
1.3 方法 2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盆底平滑肌张力调节,纠正神经功能紊乱,并给以镇静和抗焦虑的药物。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以盐酸安妥沙星片(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0 mg/片),首次给药400 mg,后200 mg/次,1次/d。B组患者给以左氧氟沙星(哈药集团三精制药,0.1 g/片),200 mg/次,2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7~14 d。
1.4 观察指标
1.4.1 2组患者基线资料:2组患者就诊时详细询问记录年龄、病程和合并症等资料,根据实验室前列腺液(EPS)分离培养结果记录主要致病菌。
1.4.2 于2组患者治疗后1周观察治疗效果,评价标准[6]: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减少>15分,且EPS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CPSI评分减少>5分,≤15分,且EPS中白细胞计数减少;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CPSI评分减少≤5分,EPS检查各项指标无变化甚至恶化。
1.4.3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CPSI评分,包括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4个方面,症状由轻到重分数增加,满分42分。采取患者清晨尿前EPS,观察白细胞计数。
1.4.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观察治疗前后EPS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
1.4.5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1周显效8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4.3%(115/122)显著高于B组的83.6%(10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8,P=0.008)。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PSI评分、白细胞数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CPSI评分显著升高,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且A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CPSI评分、白细胞数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EPS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量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EPS中IL-1、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且A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EPS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量比较
2.4 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A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头晕头痛1例,发热1例,恶心呕吐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B组患者治疗后头晕头痛1例,发热2例,恶心呕吐0例,停药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盐酸安妥沙星是一种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伤口感染和多发性毛囊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且治疗效果较好[7]。但盐酸安妥沙星较少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将盐酸安妥沙星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与慢性前列腺炎常规治疗方法对比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1周显效8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4.3%(115/122)显著高于B组的83.6%(10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8,P=0.008)。2组患者治疗后CPSI评分显著升高,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且A组治疗后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安妥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相比具有更佳的疗效。这可能是由于盐酸安妥沙星是由左氧氟沙星结构改造而来的,而左氧氟沙星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8]。
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使部分细菌改变体内靶位改变从而获得耐药性[9]。而通过结构改造的盐酸安妥沙星与细菌靶位结构改变从而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10]。既往研究显示,盐酸安妥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伤口感染、多发性毛囊炎有效,且盐酸安妥沙星组非劣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组[11]。盐酸安妥沙星对于临床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达到较好的清除作用,且对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性肾炎疗效非劣于盐酸左氧氟沙星[12]。除此之外,盐酸对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均具有较佳的抑制效果[13]。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引起以TLR4通路激活为主要特征的炎性疾病[14]。TLR4下游主要表达IL-1、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能够损伤前列腺,使前列腺肿大、尿频、尿急和直肠刺激症状,导致尿道、精索、睾丸、腹股沟、腹内侧放射痛。而IL-1、IL-6和TNF-α的高表达会募集炎性细胞进一步分泌炎性因子,诱发“炎症瀑布”,加重组织炎性损伤[15]。因此,EPS中IL-1、IL-6和TNF-α的表达量可作为评价疾病疗效的关键指标。
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盐酸安妥沙星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具有更低的IL-1、IL-6和TNF-α表达量。这是由于盐酸安妥沙星抑菌效果非劣于左氧氟沙星,使得细菌减少,以细菌分泌的外毒素(LPS)为主要的配体的TLR4激活强度减弱,从而导致下游NF-κB和MAPK通路激活强度减弱,从而更有效的降低IL-1、IL-6和TNF-α的表达[16]。关于安全性结果,盐酸安妥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相似,且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盐酸安妥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相比,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更佳,有助于改善症状、白细胞数和EPS中炎性因子表达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