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要解决先富带后富“如何带”问题

2022-02-04郝玉宾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社会与生态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富共同富裕难题

文 郝玉宾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社会与生态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的重要论断。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为其后中国经济由破解温饱难题到实现全面小康,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挥了重要贡献。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共同富裕不能整齐划一、齐头并进,而要循序渐进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需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解决先富带后富“如何带”问题先要明确两个前提

我们党当年确定“先富”政策时的目标,无疑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多次论述中反复强调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3]的观点,关于沿海地区和内地相互促进的“两个大局”的思想,特别是“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4]等认识,关于“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5]以及通过税收、技术转让、法律等方式,“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6]的论述,都涉及到了“如何带”的问题。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把更多的要求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7];二是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8],因为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下齐步走、“大锅饭”的结局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显而易见,邓小平同志是目的与条件、结果与过程的统一论者:“共富”是“先富”的目的与结果,“先富”是“共富”的过程与条件。换言之,“必须带”与“如何带”的问题在提出来之前,必须首先考虑“有无可能带”和“谁来带”的问题。只有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才能为实现“共富”创造条件与可能。如果“有无可能带”,甚至“谁来带”的问题没解决,“如何带”的问题连提出来的条件都不存在。显然,在不具备实现“共富”前提的条件下否认“先富”的必要性,会导致实践发展的急性病;而当“先富”已促进“共富”提上议事日程的情况下,忽视“如何带”的现实性,则只能是实践进程的短视症。

我们在思考“如何带”问题之前,必须先思考“带不带”或“会不会带”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其实在30多年前就意识到了,“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9]同样的道理,从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先富”促进“共富”提上议事日程的现实实际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重要文献中,都特别强调,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鲜明的发展导向,使任何意义上对“如何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要明确,无论面临多么复杂的矛盾与难题,“先富”在促进“共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发挥带动的作用。“必须带”构成为认识与破解“如何带”问题的第二个大前提。

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先富带后富“如何带”问题

认识与破解“如何带”的问题,无论从国际发展经验上看,还是从国内现实要求上说,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等方式,都有过不少的探索。而总括这些实践探索,展现出以下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通过“主动带”促进先富带后富。任何社会政策的实施,都要有先行者,先富带后富也是这样。作为“主动带”的先富人群,除了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外,更主要的是比先富群体中的其他人能够更为清晰地观察和把握到特定发展阶段社会政策的导向,具有更为超前的财富理念,进而响应社会发展趋势,对自身应担负的责任做全面性审视,对自身所实施的行为做前瞻性设计,由此激发道德能动力量参与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先富人群在包括主动性公益性直接捐赠、帮扶性认领认养、应急性助学、助医、助老、助困、助残、赈灾等慈善类互动中的善行义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主动带”在破解“如何带”问题上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以慈善为主的第三次分配显然已成为解决“如何带”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在党和国家的鼓励下,随着慈善文化在高收入人群中的更加普及,“主动带”将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的重要途径。

第二条途径,通过“推动带”促进先富带后富。客观地说,对“主动带”的先富人群在先富群体中的比重不可高估。对更多的先富人群来说,其带动后富群体的驱动力主要不是自发自觉的,而是对政府主导、推动下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遵循与服从。即一方面在对社会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劳动报酬的比重,调节城乡、地区、行业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以及稳步向提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政策循规靠拢;另一方面,对再分配中政府依法进行的收入调节规定要严格执行,其中特别是在依法实施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等在内的各种税收征收中做守法公民,杜绝避税、偷税、漏税行为。总体上说,先富带后富中的“推动带”,总体上并非主动性的“利他”行为,但其实施结果却能够产生“利他”效应,而且由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点,决定了其覆盖面囊括了几乎整个先富群体,因而在解决“如何带”这个问题的实践中,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效果。

第三条途径,通过“跟着带”促进先富带后富。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倾向与行为,在先富带后富实践中同样存在。在现实实践中的先富群体中,存在为数可观的“观望”人群,其是否进入先富带后富的实际进程,取决于他们对“主动带”“推动带”人群“带后富”行为效果的评估。换言之,当“主动带”“推动带”的行为结果对提升社会声望、打造品牌形象、促进生产营销发展、改善市场成长环境、调适个人心理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其“观望”的结果会朝着“主动带”“推动带”的方向行进。反之,如果“主动带”“推动带”的行为结果,影响了生产营销的发展、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主动的慈善、纳税行为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可与回报,某些避税、偷税、漏税行为不仅未能接受法规性、机制性的惩处,还获得某种事实上的“好处”,那么,即使社会声望有了某种程度的提升,指望“观望”人群中的多数人“跟着带”,就不仅缺乏可能,还有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反向性的从众行为。

解决先富带后富“如何带”问题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如何带”其实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问题,先富带后富的内在必然性现在很少有人否认,但“如何带”之所以成为问题,关键在于破解“如何带”课题需要相应的外部条件。而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所具有的制度与治理优势,决定了跨过“如何带”这道坎,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为之创造尽可能多的实现条件。

营造“过坎”氛围,为破解“如何带”难题达成社会共识。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先富带后富的浓厚氛围,既要激励先富群体为社会发展创造丰裕的社会财富,防止情绪化“怨富”“仇富”“毁富”心态的滋生;又要激发先富群体对实现共富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形成为共富出才出力出智为荣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在教育引领先富群体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恰当看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关系的同时,努力营造对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愿意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人与行为赋予社会尊重、推崇的风气,鼓励越来越多的先富人群培育“利他”型人格,形成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够获得社会认可、把创造的财富回馈社会更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人生价值。

明确“过坎”导向,为破解“如何带”难题培育示范主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既要把跨过“如何带”这个坎的重点,放之于让更多的先富人群进入“推动带”的行列上,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道路,严厉打击避税、偷税、漏税行为,铲除消极性行为导向的社会影响,又要从社会声望、生产经营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主动带”人群予以倾斜,支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先富人群加入“主动带”的队伍,扩大关心回报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的先富人群比重,使他们成为破解“如何带”难题的示范主体,进而激励越来越多的先富人群从“推动带”“跟着带”进入“主动带”的行列当中。

创新“过坎”方式,为破解“如何带”难题拓宽实现途径。无论是“主动带”“推动带”,还是“跟着带”,都离不开具体“带”的途径方式,都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与环境变化改进相应的途径与方式方法。进入新时代,随着现代治理方式越来越多地进入政策选择与治理实践,特别是网络环境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智慧社会与虚拟技术植入公益行为、慈善事业、税务管理、教育培训等领域已经成为可能,人机物间绵密、深度的互动关系使“如何带”也从具体的途径方式上面临着创新发展的课题。先富带后富通过智慧管理、网络技术和其他治理方式,不仅为社会总体性把握收入状况、调节分配方式打开了广阔空间,为公益等项目规划的科学可行、可持续和可评估创造了条件,也为先富群体从事慈善事业、纳税、技术与管理支持等提供了最快的信息反馈和便捷的操作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引入现代治理理念与技术,创新“过坎”方式,为破解“如何带”难题,尤其是为一些先富人群安排巨额财富、引导财富惠及后富人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壮大“过坎”实力,为破解“如何带”难题奠定物质基础。从本质上看,“如何带”涉及的是“蛋糕”分配问题,但只有做大“蛋糕”才有可分之物,才能公平分配。所以,解决“如何带”的问题,关键要发挥“带”的作用,通过带动更多社会成员的共同奋斗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所以,围绕“如何带”的政策选择与具体实施,除了要尊重先富群体自主抉择,教育与引导他们的主动行为外,还必须接受实践发展教训,防止任何意义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特别是要避免把“如何带”等同于脱离具体国情、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更不能搞成“杀富济贫”。只有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发挥好分配的能动作用,使“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相得益彰,才能为破解“如何带”难题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共富共同富裕难题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