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有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法及成效

2022-02-04罗文婧

上海工运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模技师污泥

罗文婧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后简称“污水公司”)成立于2009 年,是城投集团旗下从事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的核心企业,负责运营上海市中心城区及郊区16 座污水处理厂,占全市污水处理总量的62%以上,污泥安全处置率100%。目前,污水公司在岗职工1322 人,其中:产业工人1058 人,占80%,主要分布在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污泥焚烧工、机泵操作工、化验工、维修工、中控员、除臭工等八类工种。平均年龄36 岁;大专及以上学历807 人,占比76.3%;高级技师、技师45 人,占4.3%;高级工、中级工453 人,占42.8%。具有一线职工占比高、年纪轻、学历和技术等级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因国家“水十条”发布,污水处理厂先后进行提标改造项目,设施复杂性和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对污水污泥处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司面临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由操作型向运维型人才转变、由执行型向监管型人才转变的新形势,急需培育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可以辐射带动技术型人才梯队建设,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技能攀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另外,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的搭建,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等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厂内生产过程当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推进工作室机制建设

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优化职工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努力做实企业发展人才梯队建设。污水公司工会立足企业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机制、方法,建设培育专业人才的平台,完善人才培育、评价和发展体系,为职工成长成才开辟“快速通道”,在职工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尽全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职工队伍。

一是建立专项经费制度。公司工会在推进工作室建设工作中,始终在“巩固、提质、扩面”上下功夫,每家工作室每年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工作室活动开展、项目攻坚等方面,切实保障工作室相关建设要求。

二是建立和完善首席技师聘任机制。制定《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聘任管理办法(试行)》。共聘任了宣建岚等6 人次“污水公司首席技师”,锻造出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工作业绩突出,能够总结创造先进的操作方法且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首席技师团队。首席技师评选专业包括:工艺管理、水质检测、机电设备、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等。公司重点从一线从事生产技术、业务管理、技能操作工作岗位中评选聘任,两年一聘,不搞终身制,对获聘人员颁发聘书,使其每月享有专项首席技师津贴。首席技师在任期内产生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所在单位应根据贡献和效益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是完善技能比武晋升机制。公司工会贯通各个环节,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职工职业发展模式,开展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岗位考核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并且择优推荐参加行业及全国技能比武,为优秀产业工人脱颖而出搭建有利平台,为职工成长成才开辟“快速通道”。迄今共有44 人晋升为高级工,25 人晋升为中级工,2 人内聘为技师,2人通过技能比武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多名职工在全国技能比武中荣获佳绩。

四是启动劳模创新工作室1+X实施方案。以全国劳模—杨戌雷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基础,吸纳公司其他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工作团队,通过实践传授、课题攻关、项目研究等载体,培养提升团队技术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辐射效应。

二、对接中心工作,增强工作室的创新能力,多渠道展示技术成果

污水公司工会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将勇于创新的职工凝聚在一起,实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由个体型向团队型、由单一创新型向多功能辐射型转变,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将工作室搭建成为助推职工技能永攀高峰的“倍增器”。

一是建立“三个一”工作法和“四学模式”。“三个一”工作法即每月1 次专项攻关进度跟踪,阶段性总结分析;每季度1次疑难问题集中收集、论证和攻关讨论,立项课题;每半年1次成果交流,促进工作室高效运行。“四学模式”即在培训中学、在创新中学、在实践中学、在交流中学。指导年轻职工在岗位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上攻坚克难,将理论知识的培训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

二是完善“师徒带教”机制。以“现场授课、师徒结对、难题会诊、集智攻关、创新创效”的方式,在推进标准化作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带动职工群众加入进来,形成人才梯队培养的“孵化器”,产生1+1>2 的崭新局面。污水公司技能工作室现通过高师带徒、技术交流、专项课题学习小组等形式,每年培训人次超100 人次,师带徒56 人,为污水公司培养了15 名技师,其中有2 人被评为上海市技术能手。宣建岚工作室的金浩同志,在宣建岚调离之后主动接棒,积极跨前参与了石洞口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等新工调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200 余条,为项目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在新老交替传承的坚实基础上,工作室已有35 项技改,节约成本3000 万元;杨戌雷工作室结合白龙港厂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依托工作室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先后培养了一大批行业紧缺技术骨干。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公司工会将工作室的创新工作与群众性创新活动集合起来,扩展技术成果培育与展示平台。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实际,聚焦“管理精细化、运行智慧化、操作标准化”等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激发职工群众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持续深化合理化建议、“五小”、先进操作法总结推广、疑难问题攻关及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创新创意大赛等各类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金点子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千余条“安全隐患随手拍”和“合理化建议”,近300 条金点子,有效解决生产难题。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125 项,其中发明专利25 项,实用新型专利100 项;参与国家及市级科研项目21 项;编著并出版标准19 项;获得市级科创类奖项若干。

三、加宣传力度,提升工作室品牌效应,彰显新时代劳模形象

污水公司充分利用工会的宣传阵地,大力弘扬新劳模精神,广泛地表彰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创建过程中,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总结交流先进经验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宣传,引导广大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公司所属4 个工作室也积极发挥着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和培育功能,成为人才凝聚与人才孵化的有效平台,把越来越多的职工聚集到劳模周围,努力营造和提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品牌效应。

一是开展劳模工匠选树活动。以培育选树“全国劳模”“上海劳模”“上海工匠”“城投工匠”为契机,将工作室的创建与立功竞赛、安康杯竞赛、劳动竞赛结合起来,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推动职工群众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至今,污水公司培育了全国劳模杨戌雷、上海市劳模宣建岚和2 名上海工匠、6 名城投工匠、3 名城投青年工匠、7 名水务工匠。宣建岚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杨戌雷污泥处理技术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授予“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黄晓俊污水处理技术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城投集团“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称号。

二是举办颁奖典礼。为弘扬先进典型优良品质,污水公司系统内首创每年开展“畅想中国梦,劳动最光荣”年度颁奖典礼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2 届,表彰全国、市级、区局级、公司级先进集体986 个和先进个人2425 人次,被职工誉为污水公司的“奥斯卡”。宣建岚、杨戌雷两位劳模攻坚克难、技术创新的先进事例多次在市水务局、城投集团进行宣讲,为劳模品牌的树立奠定扎实基础,为污水公司在行业中示范引领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开展劳模宣讲活动。为进一步挖掘每一名劳模先进背后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污水公司深入一线,开展“对话劳模”活动,对全国劳模杨戌雷、上海劳模宣建岚、防疫先锋俞佳杰和天山厂“益民”志愿者服务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讲,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激发职工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行动上的“共振”。

多年来,污水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建立了企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平台,凝聚了技术革新的优秀团队,树立了职工群众的学习榜样,是国有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助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次有效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劳动中“出大力、流大汗”的单纯体力劳动者,正在向智能型、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转变。污水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正在以他们先进的思想、精湛的技术、探索的精神,共同参与创新实践,在本职岗位上再立新功,创造新佳绩,同时也激励身边更多的职工,立足岗位,挖掘自身潜能,筑牢长期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理念,为建设水务行业更高质量的产业工人队伍助力。

猜你喜欢

劳模技师污泥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