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脾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2-03何慧敏郑玉霞

北方药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二联

何慧敏,郑玉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儿便秘属于普遍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饮食、精神、感染等因素存在紧密相关性[1]。临床中多主张采用温和治疗方式,如给予乳果糖、益生菌等药物治疗,但见效较慢。随着便秘病程不断增加,则会对日常营养摄取量、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均造成不良影响,且还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情绪失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2]。有研究指出,小儿便秘患儿机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胃肠激素等均为异常表达,从而造成胃肠功能障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作为生物制剂,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而言,便秘病机为肝脾,脾虚致大小肠有效运动不足所造成,再加上小儿脾胃较虚弱,故以脾虚型小儿便秘为多见[3]。有研究表明,对于功能性疾病而言,采用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4]。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消食、行气和胃、益气和中之功。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小儿脾虚型便秘患儿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炎症因子、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小儿脾虚型便秘患儿8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23:17;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6.79±2.80)岁;平均体重(31.26±4.12)kg;最短病程8个月,最长病程2年,平均(1.09±0.52)年;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例数比为24:16;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7.11±3.05)岁;平均体重(31.10±4.09)kg;最短病程8个月,最长病程2年,平均(1.14±0.68)年。通过计算两组的基线资料,P>0.05,可作对比。

入选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及《实用中医儿科学》[6]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依从性良好;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器质性便秘;②伴有神经系统疾病;③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④入组前7d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即给予患儿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1.0g/次,口服,每日2次,持续治疗14d。研究组接受参苓白术散加减+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本组患儿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用法用量均与对照组患儿一致,同时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人参、白术、山药各10g;白扁豆、薏苡仁各9g、甘草(炒)、陈皮、桔梗、莲子肉、茯苓、缩砂仁各6g,实际方药用量视患儿年龄合理增减(方药的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略有增减)。水煎服,1剂/d,200mL/剂,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分为显效:患儿症状完全消退,大便次数1次/d,且治疗后半年内未复发;有效:患儿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大便正常,治疗半年内有复发;无效:大便性状仍异常,一旦停止用药则出现大便秘结;②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次数;③炎症因子,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处理,留取上层清液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患儿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④免疫机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处理,留取上层清液,采用SemiBio Assay细胞免疫芯片测定患者的CD3+、CD4+、CD8+;⑤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2.3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对比

2.4 两组免疫机制对比

研究组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免疫机制对比

2.5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小儿便秘可引起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则会出现痔疮、肛裂、腹疝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在西医临床中多坚持给予益生菌、渗透性泻剂等药物,以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5]。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使其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主要有效药物活菌为枯草杆菌、肠球菌,通过口服途径,能够及时补充胃肠道内所缺失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从而维持有益菌群平衡,且还可起到抑制致病菌、肠源性毒素的作用[6-7]。中医学认为,小儿身体稚嫩,脾胃未生长完全,常有脾胃虚弱、气机失调、运化无力,从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再加上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脾虚致津燥,日久形成大便秘结[8]。参苓白术散主要由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薏苡仁、甘草(炒)、陈皮、桔梗、莲子肉、茯苓、缩砂仁药方组成。其中,人参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之功;白扁豆、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止泻之功;甘草(炒)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之功;陈皮具有理气健脾之功;桔梗具有开宣肺气之功;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之功;茯苓具有健脾利水之功;缩砂仁具有化湿行气、温肾下气之功[9-10]。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行气和胃、益气和中之功。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参苓白术散可刺激胃肠道兴奋,改善胃痛、胃胀,此外还可缓解消化道平滑肌痉挛[11]。其中,白术有助于促使胃肠蠕动,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人参、甘草、茯苓可提高血浆胃动素浓度。陈皮能够有效增强胃排空,同时还可起到小肠推动作用[12]。总而言之,参苓白术散加减、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用于小儿脾虚型便秘患儿,可协同增效、相互促进,从而有效改善便秘症状,减轻炎症,且副作用少,不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可改善小儿脾虚型便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性状,避免复发,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研究组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有助于促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且减少腹痛、腹胀等症状发生次数,进而缓解患儿病症,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研究组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可减轻或消除患儿体内炎症,以降低复发风险。有研究指出,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型便秘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CD3+、CD4+、CD8+均属于常见免疫细胞因子,能够正确反映出免疫内环境的稳定性。研究组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可起到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主要原因是由于参苓白术散能够对患儿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发挥调节作用,从而加强对病原体入侵的抵抗力,产生免疫监视效应,最终达到改善免疫功能的目的。郭春华[13]等在研究中对5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结果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结论提示对小儿脾虚型泄泻患儿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还可改善肠道局部免疫功能。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及结论基本相似。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提示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由于本次研究所抽选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日后仍需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观察时间,以充分证实本次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脾虚型便秘患儿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效确切,可促使排便,改善大便性状,减少腹痛症状,且还可减轻炎症,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的治疗选择。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二联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高举队旗跟党走——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红色教育活动
《鸡新城疫(基因Ⅶ型)、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aSG10株+G株)在蛋鸡上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图版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