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2-03熊水红
熊水红
(福州福兴妇产医院妇科,福建 福州 350000)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疾病,多为以输卵管妊娠等其他妊娠方式;疾病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若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流产、输卵管破裂,患者有腹痛症状、阴道出血症状,严重可导致休克,一般需要切除患侧的输卵管和胚胎,若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腹腔大出血及危重情况。临床建议尽早发现异位妊娠,尽快开展临床治疗工作。当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单一用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指出,将上述两药联合治疗效果更好,可促使患者病情改善[1]。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19年01月-2022年0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15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以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n=78)年龄23~36岁年龄平均值(28.55±3.26)岁,包括流产史者、输卵管妊娠史、剖宫产史患者,分别有14例、8例、6例。实验组(n=78)年龄24~37岁,年龄平均值(29.12±4.25)岁,有流产史者13例、输卵管妊娠史8例、剖宫产史8例。纳入标准:①对上述药物不过敏;②无输卵管破裂症状;③妊娠囊直径在4cm以下;④血hCG<2000U/L;⑤无其出血等症状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有药物过敏史者;③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积极配合,自愿签署了知情协议。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用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462;规格:2.5mg*100片)治疗,单次剂量肌内注射常用50mg/m2体表面积计算在治疗第4d和第7d测血清HCG若治疗后4~7d血HCG下降小于15%,应重复剂量治疗,以后每隔3天复查彩超及血HCG。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武汉龙珑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mg*1片)治疗,指导患者每次口服50mg,一天2次,连服3天,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评定两组治疗效果:①显效:治疗14d患者血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附件包块明显缩小;②有效:治疗14d血HCG降低大于15%,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改善,附件包块无增大;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血HCG持续上升,甚至腹痛加剧,附件区包块有增大趋势,出现心管搏动,腹腔内出血,转手术治疗。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异位妊娠在妇科中很常见,被视为急腹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异位妊娠患者越来越多。研究异位妊娠发病多由输卵管功能障碍造成,同时,与宫腔微环境改变有关的因素对受精卵着床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是造成异位妊娠的关键因素;此外,排卵障碍、输卵管功能受损等因素也会引发异位妊娠。有研究中提到,盆腔炎、药物或人工流产后清宫、也会引发异位妊娠[2]。近几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年龄趋于低龄化,异位妊娠好发于既往宫外孕病史者、既往存在人流病史者、子宫畸形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多,严重损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随着病情加重,会引发贫血、腹膜炎等。典型症状为早孕反应、晕厥与休克、盆腔及下腹部包块。临床诊断中,多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HCG测定检查诊断,血HCG升高提示妊娠、超声检查提示孕囊位于子宫体外、妇科检查若抬举宫颈患者有疼痛感,提示子宫颈举痛阳性。
在临床技术不断进步发展驱动下,血β-HCG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与B超相比较,β-HCG检测分辨率更高,诊断结果准确,避免误诊和漏诊,能够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敏感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指导性意义。尤其对于有生育功能需求的患者来说,提升了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呈现出个体化,多元化的治疗方法优劣势也存在诸多的差异性,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妊娠周、出血程度、生育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症状轻微患者一般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3]。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持续推进,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诸多的成果,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段。临床研究发现,药物机理作用明确,杀死胚胎组织同时可保留输卵管组织,促使输卵管通畅[4]。异位妊娠本身有一定的危害性,若是腹腔大出血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报道显示[5]异位妊娠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甲氨蝶呤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展现了明显的优势,其药物作用机理明确,用药后可抑制四氢叶酸分泌,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能够有效抑制四氢叶酸的产生,药物机理作用确切,促进胚胎细胞组织的坏死,加速其从输卵管当中脱落的速度。展现了显著的疗效;但患者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胃肠道溃疡等症状表现,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将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异位妊娠,可溶解胚胎组织、能够杀死胚胎及抑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6-7],甲氨蝶呤用药局限较多,容易受病灶部位、出血时间、血β-HCG转移率等因素影响,无法保证单一治疗的有效性。米非司酮药物功效和作用显著,服药后,起效快,药效持久,其药理作用是利用抗孕酮加速蜕膜和绒毛膜分离。同时,米非司酮在抑制滋养细胞增殖方面也展现了优越性,作用效果明显。此外,在米非司酮药理作用下,血浆蛋白介导率达到了98.00%,注射后2小时内会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且持续时间较长。有研究证实,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是黄体酮的5倍,有引产作用,也被临床视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物,适用性更强。相关文献报道称[8],米非司酮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充分发挥药效,提高子宫敏感性。米非司酮药动力学显示,起效快,吸收后主要分布于大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内,90%以上经由肝代谢进入到胆汁,排出方式以消化道和尿道两种方式为主。
基于此,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更理想,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显效44例,治疗有效3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6.15%,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说明联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安全性高,对患者症状改善和身体恢复有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从而满足患者的需求,与此同时,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抵触心理,积极配合药物保守治疗,并降低了患者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负担。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干预下,杀胚胎的效果显著,大大提高了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组血β-HCG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双重药物机理作用下,切实发挥了药效,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在甲氨蝶呤治疗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滋养细胞活性,进而终止胚胎发育,促使胚胎进一步吸收药物,最终达到缩小包块体积的目的。联合用药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能够更好的促使药效发挥,同时也降低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n=78例)患者出现10例食欲不振、5例恶心呕吐、7例转氨酶升高,无口腔溃疡、白细胞下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低于对照组的41.03%(P<0.05);说明结合治疗相互作用明确,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的影响。药物保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时间较短,在药物药理作用下,促使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阻断了绒毛血供,促使病灶胚胎坏死,最终可降低血β-HCG水平。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时间(16.05±3.02)更早,包块消失时间(21.89±2.43)更快,腹痛时间(11.26±0.32)更短,阴道出血时间(10.54±0.58)更短,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说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为异位妊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建议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同时,联合进行护理干预,日常饮食上,增加蛋白补充量,摄取高纤维素及易消化的食物,定期测定血HCG、复查B超,密切观察月经恢复情况,观察有无阴道流血症状,发生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健康女性做好疾病监测,积极治疗盆腔组织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做好避孕措施,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的保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定期做妇科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通过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取得了疗效佳,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