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2-02-03陈朝文

北方药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加压素儿茶酚胺后叶素

陈朝文

(普宁华侨医院,广东 揭阳 515300)

感染性休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存在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相关医学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病死率[1]。现阶段,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改善是临床采用的关键原则[2]。本研究对比了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垂体后叶素组、去甲肾上腺素组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组30例患者年龄39~74岁,平均(56.4±9.5)岁,女性14例(46.7%)、男性16例(53.3%)。在感染部位方面,肺部17例(56.7%)、腹部8例(26.7%)、其他5例(16.7%);在感染原因方面,重症肺炎17例(56.7%)、泌尿系感染6例(20.0%)、弥漫性腹膜炎3例(10.0%)、重症胆管炎2例(6.7%),肠道感染2例(6.7%);在病原学方面,革兰氏阴性菌11例(36.7%)、革兰氏阳性菌4例(13.3%)、混合菌5例(16.7%)、病原不明10例(33.3%)。垂体后叶素组30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57.2±9.8)岁,女性13例(43.3%)、男性17例(56.7%)。在感染部位方面,肺部16例(53.3%)、腹部9例(30.0%)、其他5例(16.7%);在感染原因方面,重症肺炎16例(53.3%)、泌尿系感染5例(16.7%)、弥漫性腹膜炎4例(13.3%)、重症胆管炎3例(10.0%)、肠道感染2例(6.7%);在病原学方面,革兰氏阴性菌10例(33.3%)、革兰氏阳性菌5例(16.7%)、混合菌6例(20.0%)、病原不明9例(3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均在18岁及以上;2)生存时间均在1d及以上;3)均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2)合并重要器官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

1.3 方法

1.3.1 去甲肾上腺素组

首先给予患者常规补液、消炎、抗休克、护胃等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等治疗,然后给予患者深静脉泵注5~20μg/min去甲肾上腺素,之后配制3mg去甲肾上腺素为50mL。

1.3.2 垂体后叶素组

常规治疗同上,然后以2mL/h的速度给予患者深静脉泵注0.017~0.042U/min垂体后叶素,之后配制24U垂体后叶素为48mL,并将泵注速度逐渐增加,将最大泵注速度控制在5mL/h以内。

1.3.3 疗程

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①心率、平均动脉压;②血乳酸水平。采用美国IL公司生产的GEM premier 3000分析仪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③6h内复苏成功情况。复苏成功标准为患者具有较低的心率、正常的中心静脉压值、较好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血流灌注状况,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尿量分别在0.70、1mL/kg/h以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血乳酸水平分别在2s、4mmol/L以下[4];④28d病死情况;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⑥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水平比较

垂体后叶素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血乳酸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6h内复苏成功情况、28d病死情况、MODS发生情况比较

垂体后叶素组患者的6h内复苏成功率86.7%(26/30)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53.3%(16/30)(P<0.05),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13.3%(4/30)、23.3%(7/30)均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46.7%(14/30)、46.7%(14/3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6h内复苏成功情况、28d病死情况、MODS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

垂体后叶素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

3 讨论

革兰阴性菌入侵或者感染人体时,有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革兰阴性菌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不发酵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都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环境下会引起宿主机体发生疾病。除了革兰阴性菌,一些革兰阳性菌。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入侵人体之后也会引起患者出现休克。感染性休克也会因为某些病毒性疾病引起,例如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疾病在进展过程中很容易让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数据显示,若患者本身患有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慢性基础疾病,会有更高的风险出现感染性休克。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需要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或者细菌毒类药物等,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概率会升高。因为手术原因进行了导尿管留置处理或者静脉导管留置处理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从以上感染性休克高风险人群特征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感染性休克容易发生在医院中,尤其是发生了医源性感染的患者群体中,集中于老年人、婴幼儿、分娩妇女、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

当患者机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的入侵和感染之后,原发感染病灶进一步发展,形成迁徙性感染病灶,加剧感染症状,引起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这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生理特征。临床数据显示,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有较高风险出现继发性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这也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所导致的,这是感染性休克致死性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要原则就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积极干预和控制,力求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有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目的。人体血管中存在α-受体和β-受体,这两种受体受到激活之后,可以引起血压的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激活α-受体和β-受体,这种药物本身属于一种儿茶酚胺类活性药物,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之后可以观察到平均动脉压的升高,尿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患者身体内的微循环情况得到快速有效的改善。如果患者的感染情况十分严重,尤其对于治疗难度和治疗风险较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此类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存在抵抗的情况,如果盲目地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患者的心血管由于受到过度的刺激会出现病变和损伤,部分患者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过大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例如心肌坏死等,这种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本身体内微循环障碍,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血管加压素可以调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当血管加压素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对血管平滑肌上的v1受体产生激动作用,从而让患者血管张力得到提升,并且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管加压素这种升压效果并不会引起血液的酸碱程度,用药过程中患者血液酸碱程度的波动并不大,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性。除此之外,血管加压素不仅可以调整患者血流动力学,还可以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联用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血管加压素可以让儿茶酚胺类药物的血管收缩作用得到提升,这种联用方案正在临床中逐渐推广和普及。将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人工混合起来可以形成了一种新型混合药物制剂——垂体后叶素,相关研究显示垂体后叶素可以提升患者对于儿茶酚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尤其对于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药物不敏感的患者,这种药物可以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能够使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的α、β受体兴奋,进而提升患者平均动脉压,增加患者尿量,以较快的速度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5]。但是,如果患者为严重感染、难治性休克,那么由于患者有儿茶酚胺抵抗存在,将用药剂量增加会在较大程度上损害患者心血管系统,促进心肌坏死等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发生风险,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6]。血管加压素能够对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药物的血管收缩作用进行强化。垂体后叶素是一种混合药物制剂,由人工合成,组成成分为催产素、血管加压素[7]。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8],如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儿茶酚胺类药物不敏感,那么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够将良好的血管收缩作用发挥出来。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和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垂体后叶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更能对患者的组织缺氧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垂体后叶素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血乳酸水平降低幅度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后叶素组患者的6h内复苏成功率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均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垂体后叶素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效果较去甲肾上腺素好。

猜你喜欢

加压素儿茶酚胺后叶素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研究
Detecting liars wisely
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器测定人体血浆和尿液儿茶酚胺浓度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浆尾加压素Ⅱ检测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