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若干问题的广谱分析

2022-02-03徐玉

关键词:广义共同体少数民族

徐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理论界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表述,并在当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完整阐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自此正式进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虽然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若干重要举措和建议,但以往的研究宏观概括性的居多,微观机理性的研究(如)居少;叙述性的研究居多,结构性、(广义)量化性的居少。因此,本文拟运用广谱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弥补上述不足之处。

广谱哲学是由我国学者张玉祥教授于1996年正式提出的,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把系统科学、泛系方法论和现代数学结合起来,侧重于解决哲学命题的普遍性与精确性的矛盾、哲学方法论的程序化与非程序化的矛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概念、命题和方法,在传统哲学、科技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才学、文艺学、现代数学、系统科学等十余个领域获得了应用[2]。本文侧重于从广谱哲学价值论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机理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集合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等著作中给出了民族概念的一个著名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3]149。虽然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商贸、战争、瘟疫、环境变化(如沙漠化)、迁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四个基本特征”未必“一个不缺”,但这个定义不仅给出了单一民族国家的共同特征,而且给出了多民族国家划分不同民族的基本条件,并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4]。从数学上看,这“四个共同”特征是一个等价关系,满足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因而民族的划分可以用商集合表示。设G是某一国家人的集合,δ表示“四个共同”关系(等价关系),则有商化映射fδ:G→G/δ,其中商集合G/δ={Gi|i=1,2,…,n},Gi代表第i个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G/δ就是56个民族的集合。按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识别的实践,要获得这个商集合,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组织协调,而且特别需要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实地深入调查研究[5]74-75。因此,商化映射fδ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调查研究、反复确认的过程。

斯大林的上述定义还涉及共同体的概念,即一个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满足“四个共同”条件的集合。因此,在逻辑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56个这样的共同体的集合。问题是,作为民族共同体(即每个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有“四个共同”特征作为共同体的条件,那么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共同体,即“56个共同体(56个民族)的共同体”需要什么条件?换言之,如果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是56个民族的简单加和,各个民族之间没有横向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关系,那就谈不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而只是各个民族离散的集合。

从现象上看,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它们是各个相对独立的。从本质上看,要构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之间必须发生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的横向联系。从广谱价值论的角度上看,即必须结成广义的供求关系(不限于产品或商品交换关系)。

广谱价值论是从广谱哲学视角对于哲学价值论(不同于经济学的价值论)的一种新研究。它把哲学上的价值理解为广义客体对广义主体的效用。这里的广义主体除了个人外,还包括以个人为载体的各种联合体,例如家庭、民族、政党、国家等。广义的客体除了自然事物(如花草树木、生态环境等)外,还包括广义的主体。例如当“他人”、别的家庭、其他民族等对“广义主体”(“我”个人、“我家”等)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时,广义的主体就成为广义的客体。在这个意义上,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事件、社会舆论等,当它们对广义主体产生有利或有害的效用时,都是广义的客体。

不难看出,上述价值的概念(通常简称价值的效用定义)可以看成是物品或商品使用价值(某种有用性)的推广,由于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的物品的属性,因此,当把物品的属性看成是广义的供给时,价值关系就成为广义主体的需求与广义客体的供给的关系。例如,A民族地区虽然有某种资源(如有丰富的天然气、丰富的水资源等),但囿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原因限制不能开发(需求),而B地区恰好需要该种资源(需求),且能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供给),这就形成经济上的供求关系。这是形成经济共同体的基本价值条件。又如,虽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上各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但在许多方面又有相同的或相近的价值取向(例如向往美好生活,伦理道德观念,抵御外来侵略等),因此,在文化上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互为广义的供求关系,这是构筑文化共同体的基础。

从广谱哲学上看,构建广义的供求关系,使得广义的供求双方实现各自的价值,需要一定的条件,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非空性条件和同质性条件。

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实现条件

广谱哲学认为,如果把价值关系看成广义的供求关系,那么就有广义的“买卖成交”条件,这就是(一般的)价值实现的条件。

(一)一般价值实现的条件

第一,非空性条件。指的是主体需求的集合与客体供给的集合的交集合不是空集合,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供a}∩{求b}≠∅(∅表示空集合),它表示,广义客体a的供给的集合与广义主体b的需求的集合,其交集合非空(即不是空集合)。否则,广义的“买卖”不能成交。例如,A民族地区有某种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有开发价值的矿石等),却没有技术能力进行开发(需求)。B民族地区没有这种矿产资源,却有技术能力进行开发(供给),这就形成互为供给、优势互补的关系。反之,虽然A民族地区需要某种科技人才,但B民族地区不能提供或不能培训该类人才,即没有交集合或交集合是空集合,则该两个民族地区不能进行合作。

第二,同质性条件。指的是客体提供的东西与主体需求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供a,求b)∈δ(δ为相容关系)。它表示,广义客体a供给的东西正是广义主体b需求的东西,即“你给我的东西正是我所要的东西”。否则,广义的“买卖”也不能成交。例如,我国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电力资源紧张。而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虽然煤炭、水能资源丰富,但亟须开发的人才、资金、技术,西电东送工程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反之,甲民族地区需要的是钢铁、水泥等基础设施的建材,乙民族地区只能提供农产品,甲民族提供的东西不是乙民族需要的东西,也无法进行合作。

上述一般价值(不限于商品交换)实现的两个条件对于处理民族矛盾问题(不相容问题)乃至构建民族共同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价值实现条件的意义

首先,非空性条件提供了处理民族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不同民族由于文化差异、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利益关系,产生矛盾、冲突和纠纷是难以避免的,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纠纷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寻求双方或多方目标集合的非空交集合,找到双方或多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例如,各类各级的协商、对话、平等交换意见就是解决民族纠纷问题常见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矛盾与纠纷的处理,党和政府大都采取协商讨论的办法来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间的矛盾已经不在敌我矛盾的范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所以,协商、讨论成了消除民族间矛盾与纠纷的重要方法[6]341。在做法上,当时有“派下去”和“请上来”两种方式,所谓“派下去”就是派专人下去,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同时,顺便帮助消除民族间的矛盾和纠纷。所谓“请上来”就是中央请少数民族代表上来,然后了解少数民族在一些事务上的意愿,通过协商讨论的方法,解决好民族间的纠纷。这些纠纷有土地间的纠纷,林场资源以及其他资源间的纠纷等。从结果来看,协商讨论这种民族工作方法,确实较好地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的纠纷,也增进了各民族间的感情,促进了民族间的团结。

其次,同质性条件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论基础。同质性条件是讲不同主体之间的广义的供和求是同一个东西,即“你所给的正是我想要的”,反之亦然,因此可以互通有无。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着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7]115。例如,单就自然资源上看,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草原面积占全国总量的75%,森林积蓄量占全国总量的51.8%,水利资源占全国总量的66%[8]23。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他矿产资源也有很大储量。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开发这些资源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而另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可以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从价值论上说,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就互为供求关系,满足双向的同质性条件,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精神文化的发展也是类似,例如,在世界文化史上被称为中国“三大史诗”的文学作品,即我国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黑龙江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在民族形式(语言、表现手法、反映的民俗民情等)各不相同,尤其是在弘扬反抗侵略、抵御外侮、扶危济贫、追求统一、民族的英雄主义等问题上,各民族(包括汉族)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就是同质性,它是民族之间可以互相理解、互相认同、互相交流、互相借鉴的基础,当然也是构筑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一种流行的说法称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实际上,民族价值取向差异背后中的同一性(这里叫“同质性”)才是世界的。

必须指出,同质性(同一性)才是走向世界的基础。事实上,同质性只是基础,如果没有民族的差异(只讲赤裸裸的价值取向),世界只有一种颜色,这不符合人类的审美需求,在同一性的基础上的“百花齐放”才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这和自然界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是一个道理。虽然,“万紫千红”的花都是花(有同一性或同质性),但只有“万紫千红”(各不相同)才赏心悦目。斯大林说“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不是排斥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而是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正像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不是取消而是充实和丰富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一样”[9]119。他还特别指出“内容是无产阶级的,形式是民族的,这就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全人类的文化”[9]117。如果把这里的“无产阶级文化”改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斯大林的话仍是正确的、深刻的。特别是启示我们,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就是在内容上注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式上采用各民族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再次,上述一般价值实现条件也是构建多民族共同体文化的理论基础。文化现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据统计,文化的定义就有200多种,广谱哲学揭示了文化概念的稳定的内核,即文化产品或文化载体都具有一定价值取向。例如,一块石头虽然不是文化产品,但按照人的意愿(价值取向:颂扬什么、贬低什么、寓意什么、嘲讽什么)把它雕刻成一定的形状(作为文化载体,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它就成为文化产品,这是物质文化。其他如精神文化(如文学艺术)、制度文化(如法律法规)等都可以用这个定义解释[10]107-108。按照这个定义,民族文化就是某个民族的一定价值取向以民族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体现的是不同族在历史流变中所积淀下来的不同价值取向,诸如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雕刻装饰某种图腾,以祈求平安吉祥等。由于不同的民族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建筑样式、风格等带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核心要义应该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里的“异”即民族特色,“同”就是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因此,“求同存异”就是既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又加强和弘扬各民族共同的或相近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加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场网调控

价值场网调控理论是广谱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社会价值场网的结构及其改造、调控的理论和方法。社会价值场网之所以要调控,核心是每个主体(从个人、家庭、民族等直到国家)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在同一个时空下(例如同一个地区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难免会发生矛盾、纠纷、冲突,为了整个地区或国家总体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宏观调控就成为必需的。

(一)社会价值场网的概念

(二)中华民族价值场网的调控

价值场网的调控是管理者或领导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管理子系统(价值场网)进行的定向改造、调整或控制,在价值场的调控中,分为有序化调控和无序化调控。前者是为了使一定价值场内各个主体的价值取向一致,避免内耗,增强价值场的整体功能,后者则相反。显然,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价值场的调控无疑属于有序化调控。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价值场网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少数民族有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二是在共同的社会制度下,使各民族逐步确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各民族已具备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三是采取实际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目标。按照有序化调控的目标,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措施,使得上述民族问题不断得到改进、加强和完善。

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严重地影响了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因此,如何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成为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重点。为了让各民族理解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除了派出民族访问团对于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宣传外,还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修建学校,发展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组织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专业知识,然后再派他们深入基层,运用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使得各民族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及其政权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代表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11]143。

更具体的价值场调控是价值指标的调控。它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对一定价值场内的每个主体设定一定的价值指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使完成的情况对应一定的奖惩措施。我国典型的民族价值场调控是国家三大规划的实施。一是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它设立了总体目标和预期目标,前者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社会事业等的规划,后者包括居民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少数民族人才比率、城镇化率等指标[12]。二是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13]。这个规划则是把上述预期指标列为主要发展指标,列出5个具体指标。三是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14],它以更具体的专栏形式确立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协调发展(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共享发展(农村脱贫人口、居民收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绿色发展(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降低等),等等。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在遵守国家大政方针的条件下,各民族享有高度的自主权,每个民族自治区的党政机关可以自行制定自己的价值指标体系,用于本民族自治区域的价值指标调控。

在广谱价值论中,价值网的调控分为相容网和相斥网,前者是调控者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被管理系统的广义供求矛盾实现均衡发展或协调互补,成为良性循环系统。后者则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瓦解某个对象系统。与民族价值场的调控相同的是,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价值网调控的根本目的是建立新的相容网,同时往往伴随着瓦解旧的关系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社会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是典型的例证。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将土地、牧场等生产资料分配给农民、农奴。在藏、傣、哈尼等民族的封建农奴制地区,部分彝族奴隶制地区,以及一些情况特殊、条件许可的部分少数民族农业区(如新疆地区,甘肃、青海、宁夏回族地区,云南某些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改革的方法进行民主改革,使许多积怨很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解决[15]402。这里说到的“生产资料”就是广义的“供”,而广大农民、牧民渴望得到土地、牧场等生产资料是广义的“求”,实现供求均衡(所谓“耕者有其田”)就会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逐步过渡的方式(如农业区的互助组、合作社,部分牧区的公私合营牧场、国营牧场等)变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从数学结构(广义量化结构)的角度上看,这是不断地扩大相容类和等价类,最终使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组成统一的相容网和等价网,即最终都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

改革开放后,民族价值网的最大调控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里只讲几个跨省区且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首先是青藏铁路工程,青海和西藏是我国两个非常重要的民族自治区域,青藏铁路是连接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干线,不仅开发了青海、西藏的矿产、水利、旅游等丰富资源,提高了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巩固了边疆的国防建设。其次是西气东输工程,它是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为主气源、以中东部长江三角洲为目标消费市场、距离最长(一、二级工程干支线加境外管线长度达15 000多千米)的天然气管道输运工程。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天然气储量丰富,但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供大于求)。中东部地区的科技与经济水平虽然明显高于西部,但能源消耗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耗比重远超西部,且供不应求。因此,西气东输工程不仅使西部的能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而且促进了沿线各省区的经济发展,为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最后是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把西部省区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转化为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工程有三大通道,南线从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广东输电,北线从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京津唐地区输电,中线从四川等省向华东地区输电。上述三大工程横贯全国很多省市地区,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供气网、电力网等,形成中华民族最基础、覆盖面最广的价值网。其基本机理即实现供求平衡,缓解供求矛盾。从长远的意义上说,实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通与互补。其他如以国道主干线为骨架结构的公路网建设工程,大型水利枢纽建设工程等,都是强化中华民族价值网的重大调控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场和价值网不是截然分割的,往往是互相复合的。中华民族价值场和中华民族价值网也一样,所谓调控民族价值场网可能既涉及民族价值场,又涉及民族价值网。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在一些地区(例如黔东南地区、内蒙古地区等)是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是民族价值场场基的改变(地主所有变农民所有),也是民族价值网网结的改变。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变个体经济为公有经济(国营经济或集体经济),不仅是场基和场结的改变,而且是网络(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变。上述的西部大开发工程,不仅构筑了民族团结之网、资源共享之网,也使沿线各民族(场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场量)不断丰富和提高。

四、结语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学科、多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一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广谱哲学的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方法,特别是运用广谱哲学的价值理论,分析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其组成成分是56个民族,其相互关系是广义供求关系;探讨了广谱哲学的价值实现条件(非空性条件和同质性条件)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应用;在分析我国民族价值场网结构的基础上,阐发了对民族价值场网进行调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本文提出的若干基本观点,例如,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除了政治体制(同处在相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原因外,要构建民族共同体,第一是各民族之间要满足广义(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供求关系;第二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本文所界定的“求同存异”(“异”即民族特色,“同”即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第三是始终关注民族价值场网的结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序调控。这些观点和原则,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猜你喜欢

广义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Rn中的广义逆Bonnesen型不等式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