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2022-02-03王沁荷
王沁荷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艺事业作为整个党的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征程中贡献了重要力量,我们有必要对其指导思想的呈现样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进行提炼和概括,以厘清文艺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一定社会历史范畴内的文艺实践活动出发,依据文艺实践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考察具体文艺产品的创作、传播与评价,以寻求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文艺真谛的哲学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以赛亚·伯林指出,马克思对概念和范畴的解释是一个对所有问题的终极解答,可以超越个人与社会、科学与历史、乃至道德与美学的理论范畴。(1)[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潘荣荣、林 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兼具理性批判与感性审美,是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在马克思论述哲学、经济学、人类学的笔记和信件中,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文艺家被多次提及。他在《资本论》中更是数次引用莎士比亚的剧作为材料,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于人性的歪曲。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出发点是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主导思想相一致的。在强调文艺与政治相互内化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肯定了文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被社会存在决定并制约着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需要文艺生产在无产阶级全部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发挥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统一的批判功能,坚持文艺理论的真理性与价值性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发展以及文艺创作的时代化创新,一直尝试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形态,突出表现为在理论立场、创作尺度与评价标准三个层面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的具体形态。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演进的三个不同维度,立体地展现了文艺哲学和人类生活的互动。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及其政治生态同步演进,在此进程中,人民群众文艺实践生成的创新性文艺成果折射出特定年代的历史印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与现实主义的内在气质。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演进,一方面是承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引领中国文艺创作的方法论。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在的原典形态和价值内涵在中国社会及其政治生态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以之服务于人民群众文艺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内在属性,不难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献中窥探出来,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回答了马克思主文艺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所产生的关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命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既立足于理论自身,又超越了理论局限,既结合中国实际,又秉承人民立场,着力解决文艺以谁为服务对象的阶级问题,不断发展和创新文艺理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在机理中的人民立场和政治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生态,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演进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与中国的文艺实践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代代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先进中国人的理想与信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其中,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有关中国共产党价值立场的生动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立场,(2)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4~856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具体化、实践化的核心主旨。瞿秋白也曾指出,革命文学的中心问题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并始终提倡“文艺必须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革命文艺必须表现工农大众的生活、希望和理想,表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战争”。(3)转引自童庆炳《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0页。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清楚地认识到决定文艺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人”以及“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进一步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1页。的观点运用到文艺领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集中体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具有标识性的文本中。人民性可谓贯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始终。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文艺工作的人民属性和政治要求,并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面对全新的人民生存状态和生活境遇,习近平仍然强调,“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来源,文艺创作应回馈人民群众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单就制度上层建筑而言,文艺与政治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可就观念上层建筑而言,二者则是处于同一平台,密不可分。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艺的发展不完全受制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大都来自于文艺创作者个体,面对的也是作为观赏者的个体,因而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认知和审美活动。它取决于一时一地的制度环境、文化习俗以及文艺创作者和观众的个人理智与情感、修养与好恶等诸多因素。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挥着政治动员、理念宣传的功能,其存在载体以中共领袖的会议讲话、文章以及著作为主,是一种政治形态极其鲜明的文艺理论。革命时期,列宁提出文学艺术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其阐明为文艺的阶级属性,称文艺作品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阶级而存在,进一步确定了当时中国文艺发展服务于中国政治的形式。(7)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5~866页。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双百”方针的提出,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政治向性。文艺既可以辅助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解决,政治又需要利用文艺的意识形态枪杆继续革命。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逐渐丰富,文化思想和艺术领域进一步开放,政治文化又反作用促进了文艺的进一步繁荣。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现在世界发展和民族发展大势中文艺的重要性,文艺与政治已形成相辅相成、相关促进的新关系,这一理念又继续发展为“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8)习近平:《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2016年11月30日。因而文艺为政治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更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建构阶段,要充分肯定政治向性对于中国文艺实践的巨大作用。
在上述意义上,文艺作为政治的“留声机”,体现为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确定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的绝对领导地位。同时,文艺不仅仅服务于政治,而更应该站在人民立场上,寻求文艺政治化与文艺多样化之间的平衡。当然,艺术作品存在内在的理论生产规律,是艺术性、现实性和文艺传播的政治性糅合的产物。在回应内在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的同时,还应该展现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感性能力。“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0页。二者之间的平衡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10)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4页。也不能用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超越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文艺创作的艺术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民立场与政治向性辩证统一应成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的出发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人”为目的进行创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引领,以艺术性为表达方式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文艺创作尺度的现实主义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
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仅涉及文艺理论本身,而且指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任何文艺作品创作尺度所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的题材问题、描写对象问题、人物塑造问题以及作品风格问题等,都需要注重为社会政治现实服务,即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服务,同时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即历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其不是简单的“唯物”,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辩证地看待文艺创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人类的自身生成,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的需求出发,探讨文艺的起源与本质。由此,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评判中国文艺创作的尺度,应该是既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也要坚持着现实主义原则,以回应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古往今来的文艺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提出了“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1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页。的基本判断,强调现实生活才是文艺作品创作的重要源泉,应将其置于文艺创作的优先位置。邓小平则对文艺创作者在现实生活的能动创造予以了具体阐明,即“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1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3页。体现出文艺作品要时刻依据文艺的自身特点和现实规律去创作。习近平进一步表示文艺创作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着重凸显了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和对现实生活的能动作用。可以看出,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由人类意识活动形成的精神产物,必然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和思维印象。文艺作品一旦脱离了现实物质载体,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自我幻想,也就丧失了其本身具有的生活性和现实性。文艺创作的当代中国形态中,现实主义原则就是强调从现实生活的本质出发,发挥文艺创作者的创造精神,创作出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这种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艺创作者要对社会生活进行感性的把握和理性的创造;二是要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关系、复杂情感中揭示出文艺的本质,体现其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文艺创作不仅仅可以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还能将人的观念上升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进而通过艺术传播影响大众的思想情感,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以实现对社会的积极改造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文艺创作尺度的原则既是现实主义,但同时又始终遵循着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表现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和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是社会生活的能动精神产物,而社会生活则是创作主体的思维物质基础。这也使得文艺创作者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忽略社会阶级的现实形态。也可以说,文艺创作背后是创作者观察社会现实形态的艺术生产。而文艺生产又区别于一般生产,可能只是社会存在发展中某一历史阶段的意识产物,与社会存在有时是“不平衡”的关系,即物质繁华,文艺不一定繁华,经济落后,也可能出现伟大的文艺作品。如18世纪末的德国,即使社会存在政治剥削、商业凋敝,却出现了伟大的诗人歌德、哲学家康德、黑格尔以及他们享誉世界的文艺美学思想。因此,文艺创作主体意识的是相对独立的,有时可能会超越社会存在或者落后于社会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者在强调文艺自由的同时,要求文艺创作应符合文艺自身的规律与社会现实,并赋予文艺产品相应的时代精神。
文艺创作是认识现实并反映现实的途径之一,文艺创作者认识社会现实后,创作的文艺产品所孕育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反映社会存在也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能利用这一时代精神推动现实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现实主义原则在中国文艺创作中的另一表现形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急切需要宣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艺作品大多围绕救亡图存、国共合作等现实题材,表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相关的歌曲、木刻、漫画等大众化、民族化的文艺作品被广为流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血战到底、视死如归。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开始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强调人的个性解放与思想解放是这一时期文艺作品的主要旋律,十分注重人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起到了一定的思想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这些都表明文艺创作不可以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基础,必须认识到文艺作为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一些积极的文艺作品及其表达的时代精神,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有正向作用的。毋庸置疑,进步的文艺思潮可以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进而提升文艺工作的意识形态效益,而错误的文艺思潮则会阻碍文艺事业健康发展进而消解文艺工作的意识形态效益。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抽象人性论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长期存在并危害极大的文艺思潮。在文艺创作中,抽象人性论主张将文艺引向对自然人性的张扬和对感官刺激的渲染,脱离具体的历史境况和社会环境。历史虚无主义则主张文艺“去历史化”“去政治化”“去主流化”,承认支流而否认主流、热衷个别现象而否定事物本质、孤立地表现局部历史而掩盖整体。现实主义原则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下的时代精神,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能从文艺创作的过程中看到文艺作品所处时期的社会特征和时代精华。对于一些相对而言较为负面、并非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制,使文艺创作主体认识到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以回应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现实指引。总体而言,文艺作品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好的艺术作品应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能经受时间和人民的检验,给予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文艺评价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
衡量一种文艺形态是否具有社会进步性和历史合理性,需要站在具体时代的社会环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来加以评判。这种衡量与评价的方法,既有社会历史的,也有审美功能的;既有人伦道德的,也有时代价值的。因而任意一种单一且狭隘的文艺评价和批判,都会偏离甚至颠倒被评判文艺作品的原始样貌。马克思、恩格斯素来以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来衡量一种文艺形态及其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从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中可以读到:“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1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01页。恩格斯极其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评价标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也自此成为评价文艺作品的基本标准,并不断引导着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文艺事业的持续发展。所谓“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含着具体的内涵,即审美趣味与审美评价必定为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人的本性的发展变化所规定。如果不去考察由于人的文艺实践而造成的美感差异性,不去考察由于特定历史阶段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实社会发展而形成的人的审美意识,那么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就成为了空洞的教条。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所展现的评价标准就十分注重“人”的尺度,并逐渐凸显出其大众化倾向。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展开文艺评价,也就是用历史发展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审美意识来衡量文艺作品的实际价值。
毛泽东文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开拓性成果,其关键理念就是大众文艺理论,其总体要求就是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努力方向。为了使文艺更好地为中国现实服务,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延安连续召开了三次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两次讲话,其观点清晰地指出,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又阐述了如何去服务的基本方针、如何统一文艺界的战线问题和如何树立文艺的批评标准。(16)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4~877页。这一系列讲话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毛泽东文艺理论的体系思路,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内含评价标尺的最初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也依旧是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核心思想,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1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0页。因此,文艺应该来自于人民群众又能回到人民群众中,同时,文艺是世界语言,不能忽略文艺的国别性和民族性,也就是所谓的越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艺术创作者应该立足于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进而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发展提供中国文艺的典型特点。(18)参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当然,反映人民群众的文艺作品应该是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文艺作品价值的多样性依赖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性,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在注重其大众化倾向标准之时,也应该与作品本身所处的物质生活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予以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44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由社会历史所产生的文艺思想,可以从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中透视出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反之,文艺理论也要适应自己的时代,从文艺所处社会时代的不同特征也能看出文艺理论生成的不同形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革命和民族救亡的特定的历史阶段,“革命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是历史内在规定,文艺的前提是革命中的文艺,文艺的目标是为革命中的人民服务。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转向“文艺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文艺思想开始逐步解放,关注现实问题、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思想教育等,以此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化的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功能及其创作发展的新指南。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性地落实到文艺工作的各个层面,科学地阐释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二是实现了文艺理论从概念推演到现实逻辑的研究范式转换,实现了文艺理论从“学徒状态”到“自我主张”的认知转变;三是厘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艺理论和工作的效能和价值,充分体现出“两个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和必然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文艺创作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体系化阐释,为新时代更好开展文艺工作提供了新指南。
因此,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丰富人民精神进步的重要因素。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是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引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作用同样体现在文艺评判标准的大众化倾向与时代化特征,评价一个文艺作品是否具有历史和审美价值,就要判断其是否能够高擎着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美学薪火、并用之点燃历史前进的熊熊火炬。文艺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必须是现实的、社会的和实践的人,这也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遵循是相一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在推进马克思文艺理论本土化的进程中,忽视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评价标准,忽视“人”的尺度,就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大众对文艺的需求和期盼,就不能充分发挥全民族的文艺审美能力和文艺创造能力,就难以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对文艺作品的时代价值进行评判。基于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更应该关注中国问题,关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将文艺创作根植于中国大地,将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理念在中国社会传播,引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四、余 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展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及美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是从一定社会历史范畴内人的文艺实践出发,依据文艺实践活动自身的客观规律,对文艺理论、文艺创作、文艺评价进行的整体概括和经验总结。“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目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三种形态都凸显出“人”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历程始终贯彻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即社会主义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由此,正确阐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进而解释文艺与政治、生活的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差异,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需求与政治诉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既要突出人民立场,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和发展状态,避免同人民群众与政治生态相脱离,又要时刻警惕文艺思想领域的极端政治化与现实主义所衍生的极端社会化,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以人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拨乱反正”,引领文学艺术回归“自然”,回归“本质”。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为了艺术而艺术,一切人的文艺实践活动,只有当其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表达时代精神与大众愿望之时,才能获得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审美价值,这也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文艺事业才会有切实的抓手和规范,讲述和演出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才会更加精彩纷呈,社会主义文艺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兴盛。应高扬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旗帜,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