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鸿君教授访谈
2022-02-03于鸿君阳玉平
于鸿君,阳玉平,张 懿
于鸿君(1963-),内蒙古杭锦后旗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主持人。代表作有《区域发展新思路》《两种体制、两个奇迹与“两个时期互不否定”》《产权与产权的起源——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研究》《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货币主义分析》等。
阳玉平、张懿(以下简称“阳、张”):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此次访谈。我们了解到,您目前正在主持一个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基于新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互不否定和互相联系的。您能大致介绍一下这个观点吗?
于鸿君(以下简称“于”):这个观点,我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发表的题目为《两种体制、两个奇迹与“两个时期互不否定”》的文章里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再简要阐释一下。通过研究新中国经济史,我发现,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大体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建立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强化政府对经济的高度调控;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两个时期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新中国奇迹般地正确选择并适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两个时期的体制优势并取得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两个时期创造了互相联系的两个奇迹。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彼此割裂、根本对立,而是过程接续、手段递进、本质相同、目标一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两段历史、两种体制、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创造的两个奇迹都不能相互否定。这也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阳、张: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和在改革开放后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请您简要谈一谈做出这种选择的逻辑是什么?它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于:我之前也多次阐释过这个问题,逻辑在于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经济体制。人口众多、相对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最适宜的;而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则是最恰当的。
第一,在建设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作为为全面工业化创造条件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必须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今后发展和大量提供消费品奠定基础。换言之,在保障基本生计的情况下,必须优先考虑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消费问题。发展重工业和建设基础设施,目标集中,任务明确。对于人民来说,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这就是最大的福利。这个时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正好避开了弊端,发挥了快速实现资本积累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所在,工业化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才是扬长避短的逻辑必然。难以想象,依靠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能取得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那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成就。总之,工业化初期阶段当务之急面临的都是事关长远、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擅长的。
第二,社会主义大国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阶段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加快轻工业的发展,以便满足人民群众广泛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此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优势逐步退化。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使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市场信息快速做出反应,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多样化偏好,并且市场主体始终得到充分的激励。同样很难想象,如果不改革开放,依然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何以像现在这样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偏好和需求。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中心任务正是全面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这正是市场经济体制所擅长的。通俗地说,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问题。
第三,中国经济体制的选择逻辑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地缘冲突此起彼落,各种思潮交锋激荡,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全球瞩目的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吸引了全球学者的研究目光。中国成为引领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以中国为主要高地,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正在克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波,不断焕发出诠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魄力和能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要、也一定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体制选择的逻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球化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旗帜!
阳、张:您在贫困治理和区域发展研究方面深耕多年并颇有建树,也一直以实际行动致力于促进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研究”。如今,我国正努力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请问应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于: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实践命题,既是我们努力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期盼的状态,关涉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特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可见,共同富裕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的地位,要求我们应注意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第一,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马克思曾预言在未来的美好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毛泽东也曾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1990年12月,邓小平提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再次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以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根本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也精准点明了我们所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他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论述彰显了中国所要实现的富裕和发展是共同的富裕和发展,而不是贫富差距悬殊的两极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决定了其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目标旨归和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第二,全面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那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这里需要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同一水平的均富、不是同时就能实现的同富、更不是片面维度的富裕,而是差别有序的富裕、允许也必须先富带动后富,是涵括人民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全方位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承认差别有序而非同一个水平的富裕。共同富裕允许差别存在,当然这种差别必须主要基于劳动贡献并必须限制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而不是两极分化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这就是说,不同的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可能有高有低,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富裕水平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是齐头并进、整齐划一的。那么,为什么对这种差别有序的共同富裕应该予以承认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生产生活条件、社会实践等是不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劳动能力、收入分配、富裕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差别并不意味着社会不公平,因为在不同劳动付出及贡献的情况下强调平均,无疑是真正的不公平,而且是丧失效率的不公平,因此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完全就是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是允许先富带后富而非同时达到的富裕。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实现富裕这一目标,富裕可以有先有后。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就意味着,一方面,不同地区、行业和阶层的群众都会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共同富裕覆盖群体的全民性和覆盖地区的全域性;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看,东西、南北等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也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例如西部某些地区的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一些较发达的城市的富裕程度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需要允许一些地区、一部分人群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另一些地区和另一部分人群实现共同富裕。总之,在推动共同富裕这方面,不能想着一步到位、一劳永逸。
我们也必须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全面而非少数人片面的富裕。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则,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群众而不是某些少数人的富裕。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也就意味着富裕所面向的对象群体是各个地区、民族等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奋斗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绝不是任何特殊的利益共同体、权势集团、特权阶层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坚定有力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二则,共同富裕是全方位的共同富裕,而非仅指物质维度的片面富裕。2021年5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部署,提出了共同富裕在物质、精神、环境、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层面上的具体要求,反映了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深刻认知。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又进一步强调,共同富裕内蕴着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双重维度。因此,这要求我们应全面认识共同富裕的全方位内涵:共同富裕既包括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和满足,也包括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盈和充实;既包括个人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的进步。
第三,共同富裕是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而是得靠人民群众长期积极的共同奋斗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与此同时,他还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为什么说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呢?这是由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超越当前这个阶段的事情是行不通的,但也不是说无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通过每个人的踏实努力积小胜为大胜,锲而不舍地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这也就是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推动共同富裕。在此过程中,既要把握全局,也要有重点,尤其是要注重促进乡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富裕,卓有成效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新发展。此外,还要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不变,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在搞好统一经营服务上、在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上、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办法。”总之,在中国的现实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幸福,坚持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稳中求进、久久为功,在鲜活的实践和奋进的作为中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阳、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共同富裕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请您简要谈一谈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不冲突的。我曾多次提到,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万恶之源,其最大优势就是能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但也应注意预防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要利用资本而不是被资本操控,同时还要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着力壮大公有制和国有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也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仅不能消灭非公经济,还要创造条件促进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在限制非公经济消极作用的同时,大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确保公有制经济始终处于主体主导地位。
公平正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和一贯主张,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更是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助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使得社会发展更加全面和更高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重要任务和突出使命。要求我们找好着力点深化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事业,探寻践行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
一是坚持发展,为实现公平正义夯实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要持续地、进一步地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条件,同时还要兼顾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为新时代中国公平正义的实现夯实经济根基。包括:继续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使我国经济发展得更充分;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原则,筑牢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促进代际之间的公平正义;采取多种措施缩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等。
二是完善制度,为实现公平正义强化系统保障。健全的制度、体制与机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武器和坚强保证,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和公平正义的顺利推进。一方面,要树立制度权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注重凝聚和发挥制度合力的效应,提升治理的效能;针对制度短板要进行补齐,强化法治建设、健全法律制度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真实的能“触摸”到的公平正义,任何时候都要保障和改善好民生。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教育医疗在全社会均衡发展,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劳动收入比例,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三是深化改革,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这要求我们要持续深化改革,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要秉持以人民为本的初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分好“蛋糕”;要更进一步地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文化理念,使公正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大群众真正将公平正义之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要注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我国的力量和作用,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公平正义的实现,以维护全人类的共生共荣和全世界的健康长远发展。
阳、张:您对青年学子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些建议吗?
于:我一直以来都很努力重视对青年给予关心关注关怀。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无论多么重视对青年学子的培养和育化都不过分,既要严肃严格教育引导青年,也要宽容宽厚信任鼓励青年,给青年提供试错和不断成长的平台和机会。青年学子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是尽快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自己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二是练就扎实的学术理论功底,深化学术认知、拓展学术视野,在学期间做到“埋首经典、关注现实、潜心治学、拒绝浮躁”,追求学术卓越。三是形成探讨学术真知、敢于创新的优良学风。“心中有师长、眼中无权威”,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真理越辩越明,和老师及同辈们一起实实在在地探讨学问,充分发挥大学的“知识和思想的搅拌器”的作用。四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来说,不仅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武装头脑,还要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个门类的典籍都要下大功夫研读,特别是要精读大量经典名著。只有与伟大的思想家对话,才能成为杰出的学者;只有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研究方法和思想视野,才能把自己塑造成“大师级”的毛坯。五是要经常性地参加学术沙龙、学术演讲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学术思辨能力、研讨交流能力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学术素养。
阳、张:谢谢于老师的耐心解答!
于:谢谢你们,谢谢《社会科学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