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敢为人先”精神探究

2022-02-03吴冬梅

南方论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俚语广东

吴冬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敢为人先”这样解释,“敢”,勇敢、胆量;“先”,先知先觉,是指比别人早预知的事情,果断地作出相应的决策,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敢为人先”不仅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更是一种蓬勃的活力,“敢为人先”就是敢于挑战,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为人先”就是敢开风气之先,敢领潮流之变;“敢为人先”就是有胆识有魄力、抢占先机,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敢为人先”就是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与时俱进的实践精神。

一、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抢占先机,敢领风气之先、潮流之先”的敢为人先精神

俗语有言:“枪打出头鸟”。但广东人俚语(俗语、俗谚)则说“执输行头,惨过败家。”(行动慢半拍的人,比败家仔还糟糕);“早行早着,迟行训唔着”(早行动早收益,迟了会后悔得睡不安稳);“行的快好世界”“滚水渌脚”“得闲死,唔得闲病”(忙得要死,连生病的时间都没有)。处处体现出这种凡事都要抢占先机,“晤做衰仔”的人生哲学和拼搏精神。广东饮食习俗(民俗)甚至强调要喝“头啖汤”,用内地话来说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内地人还有一句话“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这句话虽然反映了内地人的深思熟虑,但也透着瞻前顾后的犹豫和踌躇。广东人则少有这种犹豫和踌躇,因为商业竞争中“先机”的抢占尤为重要,是商场竞争中输赢的决定性因素。

传统文化强调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广东却出现了反抗封建婚姻、男权社会的“自梳女、不落家、金兰会”习俗(民俗),这种自梳习俗,在清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认的习俗。“自梳女”就是珠三角地区的一些未婚姑娘,为反抗封建婚姻的桎捁,宣布“自梳”,立誓终生不嫁,独立生活。自梳女为了自食其力甚至跟着“水客”到海外做女佣,被称为妈祖或姑婆,靠自己劳动摆脱对男子的依附实现经济独立。这种消极反抗的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并不是个别的,无论是父母、甚至家族族长都无法禁止。她们勇敢地为提高自身的地位不懈努力,甚至采用“自梳”终身不嫁这种极端行为,即使她们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妇女地位根本的改变,但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她们的自梳独身体现了岭南妇女敢于与传统决裂,渴望平等、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禀性,可谓是反抗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夫权”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习俗压迫的先河。

老子有云:“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1]孙中山先生则反其道提出要“敢为天下先”,要敢于开天下万物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近代以来,敢为人先的广东人更是开风气之先,大胆叫板并逐鹿中原。三元里抗英,打响民间抵抗外国侵略第一枪的是广东人;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推动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是广东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是广东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孙中山也是广东人;继续探索革命道路的廖仲恺、彭湃、叶剑英……还是广东人。甚至讲到马克思主义,国人大多知道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或者《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殊不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可以追溯到梁启超,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2]1902年10月,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3]称马克思是“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并引用本杰明·颉德的话说:“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而在《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中,梁启超指出:“社会主义者,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概括其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源泉。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其中马克思译作“麦喀士”,这是中国人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马克思的最早记载。1906年,广东人朱执信以“势伸”署名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2、3号连载了撰写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第一次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活动,并简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现代改革开放,“我是南蛮我怕谁”的广东人更是勇立潮头,敢想敢言敢试,率先实行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理念之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是在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的,成为冲垮当时固有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崭新价值观,在广东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敢为人先的精神更是融入广东人的血液与骨髓,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敢为人先精神成为了广东标志性的文化印记。

二、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乐于尝试,勇于挑战,敢于拼搏”的敢为人先精神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在其名著《中国人》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又遇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充满了种族的活力,人人都是男子汉,吃饭、工作都是男子汉的风格。他们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中国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4]广东的饮食习俗中确实是“无不能吃,无不敢吃”。广东人不仅敢吃螃蟹还敢吃蛇、猫、狗、龙虱。《水经注》卷37引杨氏《南裔异物志》:“髯惟大蛇,既洪且长。采色驳荦,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觞。”[5]汉代刘安《淮南子》就说“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人得而弃之无用。”[6]可见,古代的南越族人,蟒是作为宴请嘉宾的美食。中原人看来不可理喻的食材在岭南竟然成为人间至味。唐代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时,对当地人以蛇入宴,感到“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骅”[7],简直无法忍受。惟有旷达的苏轼,入乡随俗,在《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一诗中写道”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南宋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广南食蛇,市中鬻蛇羮。东坡妾朝云随谪惠州,尝遣老兵买食之,意谓海鲜。问其名,乃蛇也。哇之,病数日,竟死。”[8]据此记载,苏东坡的爱妾朝云,正是因为吃了蛇羹,惊惧而逝。直到六七十年代,内地人对吃蛇仍抱拒斥态度,但广东人却很少有不敢吃蛇的。

对于不但敢吃螃蟹还敢吃蛇、猫、龙虱的广东人,内地人赠与一副对子“穷于思考,勇于接受”,认为广东人不求甚解,不爱思考,但勇于接受,“勇于接受”这四个字还是道出了广东人强烈的求变意识,反映了广东人即使没有深思熟虑,也敢于尝试,勇于挑战,正如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内地有句流传已久的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表达了陷入困境时的坦然从容和自我宽慰。西方谚语也说“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广东俚语则言“马死落地行”,这一铿锵的谚语更是体现了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生猛与通达。

这种生猛、敢打敢拼的气质甚至也体现在“舞狮”这一颇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上。南狮北狮,北狮过于华丽不及南狮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刚猛雄姿,广东旧时还有一种“武狮”,又称“张飞狮”,不仅有一副青鼻獠牙虬髯的凶猛容貌,头顶还有一只铁铸的角,在与别的门派舞狮争斗时发挥攻击作用,南狮北狮的风格差异,似亦可与广东强悍生猛的民风相印证。

广东俚语(俗语)中“博命”就体现了广东人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内地人理解为“搏命、”“拼命”。实际上广东俚语最早“博命”的“博”不是“拼搏”的“搏”,而是“赌博”的“博”。广东人的原意是用生命做赌注,尽博一“铺”(场),后来“博命”“搏命”逐渐就混合使用了。考证发现广东不少俚语都与赌博有关,比如把“管事的人”叫做“打骰的”;“幸亏、幸运”广东俚语说“好彩”;“差一截”广东俚语说“差一皮”(“皮”为番傩术语);“一场高兴一场空”广东俚语说“食诈糊”(麻将术语);“公开真相”广东俚语叫作“揭蛊”或“开蛊”(麻将术语);“稳操胜券”广东俚语说“有杀冇赔”(麻将术语),这些俚语都来源于赌桌上。甚至广东人在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时,常常会拍着胸脯说:“大大都杀得起”。意思是指赌钱的时候即使下很多的注,都可以承受得起。广东人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甚至往往会突破一定的道德乃至法律底线,比如广东俚语中“识字的捉不到虾”,意思是如果你认得字,你就会看到“虾塘边写着严禁偷捞”,这样你就“捉不到虾啦”,这些俚语无不折射出广东人浓厚、强悍、生猛的草莽本色。

强悍生猛但也民风通达的广东人在抵御外侮的血战中也表现出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近代广东军素称“烂打”,也就是敢打硬仗。从黑旗军刘永福到致远舰邓世昌,从三元里抗英到广州起义都印证了广东人勇猛敢拼的血性。“北伐时敢打硬仗的“铁军”粤军第一军,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和滇缅血战的新一军,他们辉煌壮丽的血战背后,浸透着多少勇猛机灵的广东子弟的碧血。”[9]现代广东人继承和弘扬了传统广东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勇猛地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广东人的强悍生猛还表现出一种不怕变刺猬、不怕掉脑袋的敢想敢言的大无畏气概,道光十五年(1835年),顺德梁廷楠任广东海防书局总纂,编纂《合省国志.自序》云:予观于美利坚之合众为国,行之久而不变,然后知古者可畏非民之未为虚语也。彼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赏罚禁令,威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而守之。未有统领(即总统),先有国法(即宪法)。法也者,民心之公也。统领限年而易,殆如中国之命吏。”又说“为统领者,既知党非我树,私非我济,则亦惟有力守其法于瞬息四年中,殚精竭神,求足以生去后之思,而无使覆当前之使斯已耳,又安有贪侈凶暴以必不可同之位,必不可再之时,而徒贻其民以口实哉!”在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君权至上的时代,梁廷楠却称赞凡事通过立法,反对终身担任最高职务,不赞同世袭,这显然是否定了封建制度。可谓敢想敢言、语出惊人。他产生这种思想决非偶然,与广东人蔑视传统、敢破敢立的活跃思维不无关系。无独有偶,1989年春夏之间的风波后,反对改革开放的左的思想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杀气腾腾!一位直辖市的书记公开讲:多一个三资企业,就多一分资本主义,我们不要!这些反映给改革的压力很大。1990年6月,在顺德万家乐公司,当时权威很大的一位部门领导,问了一个在当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认为资本主义好还是社会主义好,你们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广东一位只有25岁的工人回答说:“那就看你们上面对目前广东的做法是怎么看的了。如果认为目前广东的做法是社会主义的,那我认为社会主义好,我愿意走这样的社会主义;如果认为目前广东的做法是资本主义的,那我认为资本主义好,我愿意走这样的资本主义!”[10]这一回答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朴素地诠释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改革开放时期必须厘清和达成共识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的继续和深化的关键命题。

三、广东俚语民俗中蕴含的“讷言敏行、务实灵活、开放创新”的敢为人先精神

广东俚语有言,“三斤猪头得把嘴”;“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口水多过茶”;“讲多无谓,食多会滞”,这些俚语充分印证了广东人崇尚“讷于言、敏于行”的踏实作风。看不惯闲散不做事,“只说不做”的行为,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糯米屎忽”,“食饱饭等屎屙”。尽管内地人说广东人“只懂生孩子,不懂取名字”,意思是广东人轻视理论的提升,是广东人的短板,但也体现了广东人“讷言敏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反映了广东人信奉“做得多,说得少”的“千虚不如一实”的人生哲学。

广东人不仅讷言敏行,更是务实灵活、开放创新。广东话(粤语),既保留了中原的秦风唐韵,也有海外洋气的“泊来语”。据清代学者陈澧考证认为,广东话源自于隋朝的《切韵》,从而留下了“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的说法,认为广东话就是隋唐时期的官话。国学大师南怀瑾也认为,粤语就是唐朝时期的国语。事实上粤语包含了九声六调,保存了古汉语的特征,甚至有着独自的文字体系,这是我国其他方言所不具备的。因此粤语说起来很像文言文(即古语),比如:“也就是”—“亦即系”,“什么时候”—“几时”,“有空”—“得闲”,“因为”—“皆因”,“于是”—“于是乎”,“最终”—“终须”,“终于”—“卒之”,“犯不着”—“无谓”,“先不说”—“姑勿论、且勿论”,“今天”—“今日”,“吃、喝”—“饮、食”,“穿”—“着”,“晚”—“晏”,“节省”—“悭”,“没有”—“无”,“钱”—“银子”,“左(右)转”—“转左(右)”……。粤语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音,同时也吸收了外来语言的“洋音”,比如:“领带”—“领呔”,“扳手,扳子,扳鉗” —“士巴拿”,“膠卷”—“菲林”,“沙发”—“梳化”,“球”—“波”,“草莓”—“士多啤梨”……。因此粤语的形成和演变体现了广东人开放灵活,兼容并蓄的气质。

李权时先生在其主编的《岭南文化》中说,“岭南位于东亚大陆边缘、南海之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的岭南文化,必然是‘窗棂之下,易感风霜’,免不了要发生与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与较为封闭的内陆文化有明显的不同性质。”[11]秦末汉初,中原等地的先进文化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入岭南,几乎立即为岭南全盘接受。为了促进岭南百越民族的发展,冼夫人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吸收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礼仪制度。积极支持汉官“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敬,称为大化”的措施。“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并“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推行汉族“学而优则仕”制度,“以礼义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化、士相与诗歌,蛮中化之。”使野蛮愚昧的岭南出现了“蕉荔之圩,弦诵日闻”(道光《广东通志》)。在冼夫人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百越各族学习汉人先进文化和道德伦理,教化俚僚,改革原有的陋习,“使从民礼”,不仅进一步促进汉俚融和,也更好地营造了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岭南百越民族涌现出一批被先进汉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高州府志》记载:“渐袭华风,体明之化,沦治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的景象正是当时岭南社会的生动写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也记载:到了唐代,唐太宗在未央官大宴群臣时,曾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南蛮酋长冯智戴(冼夫人的曾孙)咏诗。宴会完结时,唐太宗笑着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12]东汉时期,印度佛教主要通过陆路和海路两条路线传入我国。其中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瓜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成为当时中国三大佛教译经中心之一,另两个为洛阳和建康(现南京),译经传教的过程中印度僧人给广东带来了印度文化。唐宋时期,从海上来广州的海商、公使、高僧,有来自东南亚、西亚、中东、东非等各国人,据说有“十万”之众,当时的广州成为一个向国际开放的世界东方大港。明清时期,欧美商人、传教士也纷纷把广州作为进入中国内地的“前方办公室”,欧美文化也由此进入广东。岭南文化就是这样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地吸纳、消融中原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

另外,广东人对外来文化不是一味地接受,非常注重创新与发展。唐代初期,佛教在岭南已深入人心,兴盛传播,但在惠能创立南宗顿教以前,广东佛教徒所信奉的,是与中原同一来源的天竺佛教正宗。天竺佛教理论深奥仪式繁琐,下层百姓难以理解和接受。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惠能创立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重禅定,强调顿悟。”的顿觉说,可谓佛教史上的一次空前大变革,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变革,扩大了佛教的群众基础,使佛教的流传更为广泛。[12]佛教在广东的流传和慧能南宗教派的创新可以说是广东人“讷言敏行、开放灵活、与时俱进”的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写照。被周恩来总理赞誉其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岭南百越民族的首领冼夫人,在其波澜壮阔的人生中形成了五字箴言“唯用一好心”。在梁、陈、隋三代朝政更迭的紧要关头,冼夫人总是从“唯用一好心”的精神价值出发,舍弃一己私利,不称王、不独霸,顺应历史潮流,排除一切困难和阻碍,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突破了狭隘的“乡土爱”,走向了“全民族爱”,不仅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升华,也深刻体现了岭南人开放灵活、与时俱进的敢为人先的博大气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为何会被中央赋予先行者、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广东人的务实灵活、讷言敏行、开放创新的“敢为天下先”的可贵精神和蓬勃活力,必然是其中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长期“左倾”思想的禁锢下,邓小平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观点,在当时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在广东人看来,最合胃口,推行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顾忌和阻力。改革开放之初,禁令如林、举步维艰,广东就颇具胆识地说出:“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这是广东人讷言敏行、务实灵活、开放创新的敢为人先精神的深刻反映。

总之,广东人“敢为人先”精神在俚语民俗中打下了深刻烙印,成为广东人不可磨灭的群体印记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唯有更加坚定“我是南蛮我怕谁”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才能勇立潮头,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俚语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关于天气的趣味俚语表达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为什么俚语透漏的信息比你以为的更多? 精读
课堂重地,俚语免入?
广东舆情
学习英语俚语的四大理由
50个关于午夜狂欢的俚语表达
俗联多趣味 俚语也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