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机抑或挑战:“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

2022-02-03杨金灵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师育人

杨金灵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愈久弥新的话题之一。其中“久”是指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礼记》,家庭的教育功能由此展开;而“新”是指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依法育儿”的新篇章。特别要提及的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是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后通过的,可见家庭教育对于落实“双减”承担着“回归家庭教育本位”“科学施教”重要的职责。

家庭体育教育作为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达标率在70%~80%之间,其中家庭体育占比不到50%[1]。因此,为切实提升家庭体育教育育人水平,持续规范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对学校指导家庭体育教育服务进行聚焦是必要选择。本文尝试厘清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内涵,分析“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机遇和新挑战,进而提出“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策略。

1 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内涵阐释

现阶段学术界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涵界定尚不明晰。从语义学角度分析,该概念的阐述可以借鉴家庭体育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这两方面的内容。家庭体育教育是家庭成员通过身体活动手段,主动参与并获得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实现身心强健、休闲娱乐和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发展的教育[2]。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教育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家庭教育专业性知识、技能、方法的服务,旨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3]。因此,本文认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是学校为家庭提供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和服务,旨在满足家庭对青少年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学习的多元需求,提升家长家庭体育教育能力,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2 “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契机

“双减”改革势必会冲击或影响学校、家庭的教育积极性和作用力,同时也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 国家家庭教育政策的持续推进

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家庭内部的幸福安宁,也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全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将提出将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着力建立健全满足家长和青少年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4]。2021年“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家庭科学育儿、明晰家校协同育人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5]中均提出要大力发展家庭公共服务,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普惠化发展。随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明确提出学校等主体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协助父母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这一提法既赋予了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合法性,也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显然,“双减”、《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系列家庭教育相关政策的颁布为家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与支撑,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家事”上升为“国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思想观念、教育模式等也被社会广泛关注。

2.2 重塑家庭体育教育权利的现实需要

一是学校家庭共同育人工程在双减实施过程中线上线下广泛的应用,不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高质量发展,也促进了家校联动教育方案的创新,同时也对青少年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选拔考试制度以及教育发展环境影响,当前家庭体育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现代家庭体育教育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家长在家庭体育教育指导工作中常面临“不会指导”的尴尬处境。因而,由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铺就修复桥梁,适时改变家庭只是学生体育课堂的延伸,缓解家长在家庭体育教育中遇到的困境刻不容缓。

二是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政策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家庭体育教育呈现一定程度的失范状态,而仅靠家庭成员本身进行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难度较大。从当前家校协同育人的惯习来看,部分家庭希望学校在协同育人中做得更多,甚至部分家长在家庭体育教育上向学校体育教育作出教育权的让渡。因此客观上需要发展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学校培养家庭体育教育指导专(兼)职队伍以满足教育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从整个教育链优化的角度看,家庭体育教育是其中关键,构建家校体育教育经验共享的高品质长效发展机制,是适应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

2.3 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家庭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双减”政策的颁布,开启了“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不仅为学生减轻了课内外学业负担,而且从源头上缓解家庭体育教育的焦虑,促使家庭体育教育由被动走向主动[6]。实施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服务是转变家庭体育教育发展思路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通过巩固学校对家庭体育教育的指导、管理,吸纳校内涉猎家庭体育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教育指导,以学校体育教育带动家庭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此满足广大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达到实现发展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双赢、创设共育生态的目的。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受“双减”政策的影响,人们不断重新认知高质量家庭体育育人的重要性,逐渐将追求有质量的家庭体育教育变成了泛在的社会认同。结合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积累、教育优势和现实条件,提高家长家庭体育教育能力,对于家庭体育教育回归本位已是良性的转变。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家校良性互动,加快家校协同育人步伐,而且能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体育健康发展,提高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体育教育水平,还能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当下,我国发展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仍然处于探索和尝试的初级阶段,为了提高家庭体育教育地位,顺应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必须大力推进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

3 “双减”背景下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面临的三重挑战

诚然,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所营造的新型教育生态,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带来了良好契机。但与此同时,当前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也对学校、家庭二者的协同育人观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诉求。

3.1 一重挑战:学校指导服务家庭体育教育的能力亟待系统提升

目前我国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校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于家庭体育教育指导能力仍有所欠缺。受学校、家庭本身固有身份异质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与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相关的内容较少,而家庭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家长身边接受的体育讯息更为冗杂,部分讯息甚至是冲突的、矛盾的。家长未进行过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自身体育素养参差不齐,显然不具备家庭体育教育的实际指导能力。而且每个年龄层次的家长所拥有的体育经验等不一,家长认可、配合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的难度更大。学校、家庭二者更多地只是圈数在各自环境与管理范畴内,这势必减弱家校协同育人工程建设的本质效果。“双减”后,学校体育教育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如何“转向”更全面的育人,以何种活动内容与形式指导家庭体育教育,这些对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业态也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下满足家长家庭体育教育需求、提高家庭体育教育质量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师亟待提升的能力。

3.2 二重挑战:学校指导服务形式亟待规范完善

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能否有效发挥其提升家长家庭体育教育能力、促进家庭体育教育质量的制度优势,必须有合理的服务形式,这决定了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特别是在“双减”的环境下,对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目标进行科学化设计以及对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内容进行系统化选择是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建设的难点。

目前,我国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指导服务形式是集体指导,主要是开展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另一种指导服务形式是个别指导,如家访、约谈等。这两种服务形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体育教育的不足,但是长期受“家校联动时间安排”以及“指导服务内容实用性”的影响,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也多流于形式。家长在指导服务过程中主动性不足,而学校所提供的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也往往针对特定的对象,实用性不够,导致学校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和改善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再者,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在实际指导服务中形式开展较单一,多数老师多采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7]。总的来说,整个指导服务制度规范还不够成熟,服务形式的更新不够及时。

3.3 三重挑战: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效果亟待提高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8]。家庭、学校形成共同行动的意识和行为,是促进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建设开展的奠基石。在校内作业减少、校外培训禁止的情况下,由于“双减”政策后青少年自由学习时间增加,教育的压力部分传递到了家庭。但现实是家庭体育教育中大部分家长接触过体育运动,却没有体育辅导经验,难以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学习、参与体育运动[9]。在体育教育实践中也常面临家长引导青少年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师培养青少年体质方面衔接的缺位[10]。学校、家庭协同育人工作的可持续性不够,家庭体育教育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

体育教师、家长有效沟通是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学校、家庭共同行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据调查,东、中、西部地区的四、八年级均有90%以上的班主任反映有遇到与家长沟通不畅的问题,有超过5成的班主任将“部分家长转交过多的教育职责给学校教师”“部分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不高”和“与部分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列入沟通不畅的排名榜前三[11]。这些一方面体现了家庭在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中积极性不够,学校对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缺乏结构化思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表明学校、家庭整体互动性不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所达到的效果不佳,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发展低效。

4 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路径探索

面对“双减”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学校需要积极构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需要主动适应家庭教育转型升级的要求,共同构筑立德树人“主渠道”。

4.1 推进体育教师家庭体育教育指导能力的培养,激活体育教师指导工作活力

为适应体育教育事业动态发展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教师需适时将“双减”后家庭教育发展新需求和理念渗透到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目标中。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持续发挥学校在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中的主阵地作用。对于各学段的体育教师,学校应组织开展体育教师家庭教育能力的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在推进培训过程中汇聚体育科学育人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顺势推进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学习,如指导教师识别家庭教育环境中不良健康因素等。二是提高体育教师参与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胜任力”。这意味着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引领者。各级学校要遴选一批专职或兼职的体育教师家庭体育教育示范团队,着重对优秀教师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进行推广,旨在达到广大家长对“专业性、规范化”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发展的期盼值。三是推进体育教师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应完善体育教师参与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表彰奖励制度,为体育教师定岗、定编或晋升等创造有利条件,以此吸引更多从事体育教师行业人员专职或兼职投身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激活学校体育教师指导服务工作的活力。

4.2 创新完善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形式,盘活家庭体育教育资源

为促进学校在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上发挥作用,主要举措是盘活家庭体育教育资源,创设多元指导服务形式。应以创新思维及时把握家庭体育教育需求,拓展“线上线下+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菜单”互动模式,主要从3方面进行延伸,常态化落实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1)“固定菜单”模式。结合“双减”后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主要以集体指导、网络指导为主,结合个别指导开展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学校充分发挥现有的家长学校、家委会、学校公开日等教育渠道,个别家庭采用家访形式,鼓励家长重视家庭体育教育,发挥家庭体育育人作用。2)“特色菜单”模式。出版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用书、开展集体户外体育拓展活动、建立健全家庭体育教育教学指导方案。3)“精选菜单”模式。采取家长点菜、学校下单,体育教育专家上菜”模式,建立健全家庭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解决家庭体育教育中的难题,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或采用情境模拟家庭体育健康行为、家长讨论辨析合理体育活动等方式,识别青少年家庭体育需求。通过多种指导形式配合使用,根据家长家庭体育教育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菜单”互动模式,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引导家长了解家庭体育环境对青少年显性、隐性教育作用,进而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生态环境。

4.3 加强学校家庭体育教育一致性,科学发挥“双主体”育人潜能

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效果的提升,成为了满足家长家庭教育需求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是学校、家庭沟通的桥梁,而保持一致的育人目标是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中学校、家庭参与主体实施互动的根本前提。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家庭体育教育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首先学校、家庭两大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提高交互表现。一方面学校需将家长家庭体育需求作为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建设的逻辑起点,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借助家委会、家长学校等教育渠道,引导家长提升自身体育素养、健康素养,发挥家庭教育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双减”背景下学生在家的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家长需要强化家庭体育教育“补位”与责任意识,搭乘好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便车”,及时向体育教师反馈家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难题,积极主动的与学校建立长期而稳定的沟通关系。

其次,学校需妥善安排好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时间,提升整体效能。如在正式开展指导服务前,设计好家长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需求问卷,提前了解家长家庭体育教育需求,将需求了然于胸,提供满足需求的体育服务,节约双方时间成本。最终学校、家庭以目标一致性为原则,借助家庭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庭、学校“双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家庭体育教育健康发展。

5 结语

我国“双减”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相关政策的颁布,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产生了全方位影响,包括青少年课内外学业的长期“减负”、家庭体育教育的持续优化以及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强化等新变化。但目前学校家庭体育教育指导服务客观上面临着学校指导家庭体育教育能力、服务形式、服务效果等问题,影响了家庭体育教育育人效益。因此,通过培养体育教师胜任家庭体育教育指导的能力、完善学校指导家庭体育教育服务形式等,使学校体育教育与家庭体育教育协同互动、保持育人目标一致性,达成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家庭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家校协同育人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体育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