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2-02-03张凌霜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武术校园文化校园

张凌霜,易 鹏

(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是我们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保障,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早已经刻入中华民族的基因,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其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深远;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媒体技术是通过运用移动网络将各类信息服务传递至外界的一种形式,其内涵随着技术及文化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通过彭兰[2]对新媒体演变过程、基本特征和使用情境的总结可以发现,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是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和平台的基础,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等特征。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皆有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人们学习、生活、社交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早已成为学生们不可或缺的存在。习总书记强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目标,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3]。武术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活力,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1.1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利于武术文化传承

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呈现出的一种多形态、多层面、多视角的文化现象被称为校园文化[4]。它以提高师生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校园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大层面文化的感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5]。校园文化由于其发展过程的不同而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社会大文化的特殊缩影,它紧随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在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赋予以新的面貌。中华武术历经数千年沉淀,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对于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培养都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文化发展也愈发多元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学生在面对大量不同文化的冲击时很难保持自身的判断能力。作为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应对其他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这众多的挑战之下,武术发展的道路愈发艰难。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途径,现阶段却难以避免其教学的流于形式和内容缺失,而武术教育的主要理念是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如果将武术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便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1.2 塑造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才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强林的核心力量,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核心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文化氛围与精神风貌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承担社会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己任,但这是一长期任务,每位学生都需参与其中。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所蕴含的崇德尚礼、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完美契合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体现出中国武术重视“德育”和“礼教”的育人理念[6]。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众多不良价值标准和道德文化观念广泛传播,思想政治的教育能力被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负面冲击,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偏离正确道路。将武术文化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发挥武术“德育”“礼教”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和成人成才。

1.3 健全校园文化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制度是保证学校管理工作能够公平公正进行的基础,是在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系统管理方式。校园文化机制是校园物质、精神、制度、行为4种形态间具体管理方式的综合,包括运行机制、环境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且既是校园文化机制的具体体现,又是其具体运作方式,能有效帮助管理者对校园文化进行调节[7]。网络时代高度开放的特性,在快速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也给予负面信息以更多的机会,网络给予这些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不良信息以扩散的机会,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严重影响。武术文化经历数千年的积累,其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和鲜活顽强的生命力,面对网络时代下文化全球化浪潮,武术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时代责任,而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健全的文化机制下才能得以正确发展。因此,将武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机制的建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在多方面保护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让其沿着正确方向前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达到遏制学生产生错误观念和行为的目的。

1.4 打造思想培育载体,创新武术教育路径

十九大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发展中更为重要、持久和深层的力量,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8]。文化只有在被不断保护、传承与弘扬的过程中才不会遗失,武术文化同样如此。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而不断改变,中国武术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动力和路径。武术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将武术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利用多平台、多渠道拓宽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武术教化育人功能,创造出以“武”的维度培育和塑造学生的独特道路[9]。

2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武术文化符号异化,文化内涵错误传递

武术文化汲取众多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符号,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了传播武术知识、展示武术文化最迅速且最有效的方式,在市场的推动下,中国武术以各种形式逐渐被资源化,武术文化以品牌形式转化为现实利益成为了当下极具潜力的发展模式,但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遭受限制,民众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乏让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武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技击内涵是武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现阶段却有少数人群对武术的技击内涵进行肆意扭曲从而造成不好的社会现象,他们有的将武术技击夸大化、有的将其否定化,他们这些歪曲事实行为在新媒体环境的快速传播下,使得本就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的武术文化更加岌岌可危,武术技击的真实性也遭到质疑。这种迎合当下市场逻辑的发展模式,未能体现武术文化的思想内涵,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武术的品牌文化被过度透支,越来越不符合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频繁出现,且饱受争议。

2.2 多元文化理念冲击,缺乏武术文化认同

全球化的浪潮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席卷而来,以大众娱乐和文化产品为主要形式,借用广泛普及的网络媒介,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不断渗透的外来文化成为了当下的强势文化。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也随着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越加明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我国文化安全受到重大威胁。利用网络优势,西方国家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外来文化逐渐渗入我国的各个领域,改变我国文化空间的格局,一些原有的文化形式在逐渐被丢弃,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文化价值观遭受影响,认同危机从而也就随之产生。中华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但西方体育价值体系的强势入侵,使得中国武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得不走上了改变原有文化形态的道路,武术技术体系与现代体育理论的不相适应,使得武术发展变得“不伦不类”,丰富多元的武术文化正在被“西化”,逐渐褪去属于中国的色彩。学校教育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其教学过程中应保持中国武术文化独特的思维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但现实情况却是,外来体育文化强势改变其价值观念,侵蚀其文化内涵,致使中国武术的现实价值不断被弱化,逐渐扰乱学生们对中国武术的认知。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在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武术价值体系的模糊认知下渐行渐远,而这也是造成武术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

2.3 网络监管力度不足,学生价值观念模糊

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量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和社会担当的群体及个人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它们的出现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的情况甚至引发网络犯罪,道德和舆论往往无法约束这种现象的滋生,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立法来对其进行规避。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予人们更多表达言论的机会,“零门槛”的网络平台也诱发了更多习武人群突破道德规范的界限,在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为约束习武人群道德失范行为,也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但由于社会权威机构在协调机制上的缺位以及基层武术管理在社会行动治理过程中的边缘化,使得很多制度无法完全落到实处,也让许多负面武术文化的传播有机可乘。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先驱者,在其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新型文化思想的侵袭,规则制度的不完善容易给予这些价值观念尚未稳定、缺乏理智判断、法律意识不健全的学生以一种错觉“网络就是法外之地”,在这之中,每个人都可不受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制约,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模糊,无法形成正确判断。

2.4 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影响学生行为方式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永远都不能将之抛弃,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渗入且形式不一,其中不乏含有暴力、刺激、开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通过体育、艺术、娱乐等各种渠道,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虚拟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在虚拟的环境下,网络上所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在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时,面对海量信息冲击往往很难把控住自己,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当前,网络媒体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转载等方面极力迎合部分学生的喜好,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众多不实言论和信息来博取眼球和点击率,更甚者通过夸大事实、歪曲真相来引发冲突,特别是在当前这种武术网络资源并没有得到较好整合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也尚且不足时,这种以偏概全、曲解形象的传播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客观判断,让其更愿意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解读信息中的内容,从而造成对武术错误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3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3.1 丰富武术文化内涵,优化教育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物质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校园文化的外显体现。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播仅依靠纯粹的环境布置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在信息量大、传播面广的现在,网络早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现阶段,武术文化资源众多,但资源内容良莠不齐且较为杂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出现偏差。对此,武术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借助校园这一载体,将武术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内涵融入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武术文化在校园之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负面信息传播所形成的错误认知不攻自破。打造校园武术文化新媒体平台,在现有武术文化资源基础上,坚持统一、选优和协调原则,建立中华武术标准化体系,简化博大精深的武术流派和技法,提炼出最关键、最核心、最典型的技术、文化体系和内容[10],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新媒介载体传播迅捷、通讯即时等特点将其所蕴含的思想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生动有趣的形式普及开来,让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便能受到武术文化的浸染。同时还可以开设网络专栏、在线咨询栏目等,通过创作武术优秀文化故事,弘扬正能量事迹;邀请优秀武术教师提供专业解答等,使校园武术网络文化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2 激活武术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稳定,外来文化的冲击会极大削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过程中,武术文化占据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校园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校园精神是其核心的所在,所以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时,利用网络新媒体环境将武术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对与武术文化精神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精神塑人。“未曾习武先习德”一直以来都是武术界所奉行的原则,为人谦让、尊师重道,待人谦逊、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民族等,这些都体现了武术对于德育的重视。武术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止戈为武的技术,更应该传授给学生们以为人处世之道,将武术文化的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完美塑造。现代武术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体育之林中得以立足的重要原因,正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找到与社会发展正确结合的方式而发展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武术文化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武术文化中的德育教育和创新精神进驻校园,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网络精神文化体系,打造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弘扬优秀文化精神的同时,提升武术的文化自信。

3.3 构建武术文化机制,完善管理制度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发展的先进社会制度。”国家的制度是保证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那么校园武术文化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也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校园制度文化是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纽带,为精神和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是维护校园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11]。在新媒体背景下,校园武术文化制度的建设需要网络监管与制度管理齐头并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方面加强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监管工作,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划分阶段管理职责的工作制度,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监控、收集、分析、加工及干预于一身的管理机制,强化对正面信息的引导,从源头上就将负面信息进行隔绝,使得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达到净化校园网络的效果。在实时监控的过程中还可让师生共同参与进来,发挥教师领头人的作用,对学生关注的话题从正面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优势;让学生在参与过程,充分体悟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自觉以武术中的道德标准约束自身,成为网络道德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另外一方面还应设立武术文化内容传播的审核者,在进行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其内容进行把关,守住武术文化价值底线的同时,适时地推陈出新,将符合新媒体时代价值规范的内容传播出去,及时消除错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

3.4 营造武术文化氛围,深化民族认同

校园活动文化是培养学生志趣、践行办学思想的实践载体[12]。在多元教育下,校园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各种民族节日为契机,根据年龄、地域、水平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开展以知识竞赛、文化展览、专家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打造具有武术文化价值内涵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例如,结合当地武术文化元素将其卡通化,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宣扬其文化特色;还可以结合自媒体平台,运用“技术+文化”多元形式,根据学生年龄和水平设计不同程度的技术动作挑战,同时提供动作示范、注意事项及动作内涵讲解等,并设置对抗挑战模式,让学生在习练、对抗的过程中加强对武术文化的深度理解,使中国武术文化能够被更多学生所认可、接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要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从根底上打造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的武术文化活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内涵的培养,使其在参与习练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从而推动武术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深化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4 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因为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了新的思路,而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其思想内涵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探究武术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优化武术文化教育内容、完善武术文化管理制度、激活武术文化民族精神、营造武术文化活动氛围,重视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性的展现武术文化的内涵,探索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从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校园文化校园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