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你当高管
2022-02-03赵宽宏
山东国资 2022年4期
■ 赵宽宏
清道光皇帝有一天问陕甘总督杨遇春:“业余时间你一般还去看看书吗?”杨遇春说:“看书?我不识字。”皇上又问:“那你8 小时以外是怎么消遣的?”杨又答道:“进书场逛茶馆听说书。”皇上说:“哦,那你怎么处理公务?”杨回答:“财政厅管钱、司法厅执法、军分区管兵,我只协调一下即可。”道光皇帝听罢,点头说道:“嗯,大官就是应该这样。”
无独有偶,杨遇春应答道光皇帝之问,与早年陈平应答汉文帝有关高管工作职责的见解,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文帝问作为左、右丞相的陈平和周勃:“全国每年的诉讼案件和每年钱粮的收支情况如何?”陈平回答说:“有专门分管这些事务的干部负责,要想知道的话,可以问问他们。比如诉讼案件,是廷尉在管,他肯定了解;关于钱粮收支情况,治粟内史最清楚了。”汉文帝说:“每样事务都有分管它的干部管着,那么你们丞相这一级的高级管理干部又是干什么的?”陈平说:“我们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努力将分管那些具体事务的下级干部管好,管住了人,也就管好了事。”
一个讲协调,一个说管人,说的是一个道理,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坚决不管,或者说是所谓的无为而治吧。自然,官者,管也。不过,“管”有管人和管事之分。一般管理人员,要管好分内的人和事,而到了高管(大官)那个层级,主要就是管人以及做好协调工作了。要是专职管人的干部既去管人又来管事,就是所谓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事无巨细、就是“举轻若重”,管不好所有的“事”不说,还非累死不可。
陈平和杨遇春的回答显示了非凡的才智,再仔细推敲,确实又非常在理,与现代管理学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