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2022-02-03邱紫君郑一芳

南方论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物质消费精神

邱紫君 郑一芳

(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十二个重点任务中,第七项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1]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也是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中,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确证的重要内容,而消费则是满足人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所以,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人的精神力量的提升。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立不仅要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为指导,还要以问题为基础,以批判的方式构建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一、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

1.精神需要的基本内涵

第一,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表征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需要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对象。“我们已经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2]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将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而人的需要的不断充实和丰富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的表现,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对象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对象才能够进一步充实人的需要,也就是进一步充实人的本质。

第二,精神需要的发展以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在精神需要的发展历程中,精神需要必须在物质生产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产生,产生的前提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只有精神劳动变为独立的劳动之后,精神产品才能够产生出来并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说,精神需要的发展摆脱不了物质生产的纠缠,必须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及社会生活发展条件为基本前提,并且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精神需要因此也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社会关系,使得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的特点。物质生产的不断提高也会使人的精神需要不断提升。

2.精神生产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作为全面生产的一部分,精神生产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真正的生产”,并受物质生产的支配。马克思在谈论精神需要和精神生产的关系时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也就是社会生产活动来谈论二者的关系的,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精神需要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也决定精神需要,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精神需要决定精神生产,精神需要对精神生产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需要是人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内在动因。人所从事的精神生产活动都源于人的精神需要。从人类进行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开始,人就开始不断满足自身的需要进行生产,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3]所以,精神需要是精神生产的内在动因,离开了人的精神需要,纯粹的精神生产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精神生产需要通过精神需要来发展。同时,随着精神需要日益丰富带动着精神生产活动的发展,精神生产本身也引起、刺激、促进着人们新的精神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精神生产决定精神需要。具体来说,精神生产决定精神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生产创造出精神需要的对象。人们通过精神生产创造各类精神产品,并通过物质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人只有消费带有精神性质的物质产品才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第二,精神生产创造出精神需要的主体即消费者。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但只有音乐被生产出来之后,人才有可能拥有富有音乐感的耳朵。第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共同创造出精神需要的方式。人有什么样的需要由人所处的社会生产劳动状况所决定,时代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不同,满足需要的方式也不同。在原始社会,人们只能通过宗教祭祀仪式等精神生产活动满足精神需要。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也随之产生了政治、道德、法律等更高层级的精神生产产品,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第四,精神生产创造出新的需要,推动精神需要的发展。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要借助于一定的精神生产手段,而精神生产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原有的精神需要,又能开辟出新的活动领域,在新的活动领域中会产生出新的需要。

(二)文化消费模式概念的历史沿革

文化消费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关于文化消费模式,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提出过:“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4]一直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到文化消费,并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前,虽然没有直接关于文化消费模式的论述,但是关于文化发展的论述从十三大开始在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都有所提及。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精神文明……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5];十五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6]十六大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7]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关涉到人民的需求这一角度,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8]十八大报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9];十九大报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0]

通过回顾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可以发现,文化发展一直作为核心议题之一,从最初的精神、物质文明两手抓,强调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到此后越来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人民大众所满意、期待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的文化产品也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才会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三)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部署,及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

“新发展阶段”就是说我国已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一百万亿元,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文化作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题中之义,也是现代民族国家追寻和平发展梦想愿景的精神依托与身份表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消费发展本身也会遭遇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十四五”文化发展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深入分析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有其必然的历史意义。

二、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对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建立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需要是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对象,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的再生产,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众所周知,消费是指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的过程,在人类早期,由于没有单独划分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是融合在一起的。有了专门负责精神分工的人以后,文化消费才开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表现形式。人类的精神需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总是向着更高层次前进,但作为满足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文化消费,却有优劣之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消费的符号作用愈加凸显。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文化消费本应有助于人的心灵净化和境界提升,但相比于纯粹的文化消费来说,融入了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物质消费往往更能抬高销售价格,获取更大的利润,文化消费也就愈渐倾向于借用物质消费的营销方式。现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虽然依然保留着文化熏陶的功能,但同时又在不断打破这种特点,文化消费逐渐急功近利化,如何引导文化消费朝向科学、可持续、全面健康地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准应该成为考虑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此第一,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着眼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以此作为指导,有利于建立以人为核心、满足人合理需要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也就是说,使人的需要同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生产状况的发展整体相适应。第二,以精神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建立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的再生产。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自由个体,人的生产除了物质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之外,还应该有精神方面的生产,而且精神生产是再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人的物质需求的有限性相比,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无限的。文化消费的过程应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同向,因为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激发着消费者的精神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克服原有文化消费存在的不足,从而在精神层面打破束缚人发展的枷锁,实现人发展空间的新拓展。

(二)实践意义

从现实层面上来看,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进入新发展阶段,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更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文化消费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作为指南,所建立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实现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社会文明渐次推进的必要遵循。

第一,精神需要理论着眼于精神需要与精神生产的统一,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拉动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既然精神生产首先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就要对“供给”侧进行优化,提高文化消费品的产量与质量。目前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文化消费应该成为扩大内需新的增长点,因为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消费水平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发展差距对文化消费的制约十分明显。构建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培育文化消费促进机制,增强文化领域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繁荣,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精神需要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相联系,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精神力量的完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提出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提到要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从文化消费这一维度来看,就主要体现在培育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传统文化消费模式的更迭,除了情境式、实物式的消费,依托于网络的虚拟文化消费正在快速发展。文化消费的“需求侧”表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他们不再轻信商家的广告,而更依赖于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即时信息,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立,扭转了人们只能被动消费的局势,精神生产与需要相互促进,使人们的需要能够被更多被考虑,在文化消费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人的精神力量完善。

三、先破后立: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为指导建立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从目前的文化消费模式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的文化消费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建立的因素之一。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立不仅要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为指导,更要分析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破除文化消费模式的问题出发进行建构。

(一)当前文化消费模式面临的问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同样也是由于当前的文化模式面临一些问题。

第一,民众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有所下降。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占据人口总数的28.6%,[11]虽然拥有广阔的市场,但居民对文化消费满意度的下降表明文化发展不充分依然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矛盾问题,过去仅依靠整齐划一的消费者群体即可获得收益和效果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消费者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多样性。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者迅速崛起,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喜欢量身定制满足自己需求的文化产品。目前单一的文化消费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主要消费群体的多样化消费需求,这要求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新的文化消费模式的产生。

第二,民众缺乏可持续的文化消费动机。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既需要消费者有富余的钱财、休闲时间,也需要知识积累和文化偏好等资源。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消费,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上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而且居民的休闲时间较少,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第三,文化产品质量供给总体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此前形成的地区发展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于文化消费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消费大背景下,消费者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对更高品质、更深层次需求逐渐增多,因而与消费需求相对应,文化供给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要有更加优质的品质才能满足消费者体验的需求。对于文化供给主体来说,要在不断尝试和创新中探索新供给,这无疑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导致部分文化供给主体为了快速获取利益而复制成功产品和模式,影响了文化创新动力,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满足和潜在需求的释放。

(二)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具体内容

针对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民众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下降、缺乏可持续的文化消费动机以及文化产品质量供给水平不高”的问题,新型文化消费模式要以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为指导,以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建构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正确认识精神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中提出,精神需要的发展以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精神需要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新型文化消费模式要以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为基础不断更新,具体体现在文化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主体的基本特征不断更迭换代。随着90后、00后的新生消费群体的迅速发展,在文化消费领域90后、00后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市场精准捕捉消费主体的需求变化,以调动更多的文化生产能力生产文化产品,满足消费主体的文化需求。这也要求市场不能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简单重复,要以消费主体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创新也能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在多样的文化消费的推动下也能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内部的产业更新,促使更多产业生产多样化且具有个性的文化产品。以多样化生产促进多样化消费,再以多样化消费促进更加多样化的生产,新型文化消费的良性互动模式也就建立起来了。

第二,大力发展物质生产以增加民众的消费动机。在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中,马克思不仅提到了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的辩证统一关系,也阐明了物质生产对精神生产发展的决定作用。首先,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并反映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物质生产形式。其次,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精神生产越来越采用物化的形式。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民众的收入水平会有显著提高,也将会运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闲暇消费。同时,物质生产能为精神生产提供更多物质手段和工具,精神产品能够通过更多的形式储存到物质产品之中,这也使精神生产产品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人们的精神需要也会在更广的范围内拓展,精神需要的提升也会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培养更加良好的消费习惯。

第三,大力发展精神生产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从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中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的关系来看,精神生产和精神需要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以大力发展精神生产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这一基本内容中包含着两个互相影响的因素,即不仅要大力发展精神生产,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也要提升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层次。从当前文化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来看,消费者对更高品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精神产品的需要更多,但是当前的精神生产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要,单纯以获利为目的的文化供给模式也无法创造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精神产品。所以,在大力发展精神生产以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精神生产的发展要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前提,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网络中获取精神产品以满足精神需要,精神生产的发展也要依托大数据、智能算法推送等技术进行发展。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消费者在网络中的消费数据,并根据数据推测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特征。精神生产可以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产品创造。同时,智能算法推送能够将文化产品精准推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文化产品和精神需要的精准对接。其次,精神生产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精神需要是人本质力量确证的重要内容,文化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人精神力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如果文化产品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而单纯以获取利润为前提,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不仅不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完善个人人格,反而让人成为为满足商家获利需要的消费机器。

猜你喜欢

物质消费精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40年消费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