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
2022-02-02刘倩云
刘倩云 焦 丹
扬州大学
1. 引言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其辐射的学科广泛,包括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等。一般认为,社会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196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语言学大会上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扩散至欧洲、非洲、苏联、亚洲、中南美洲等地,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西方社会语言学在60年代初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以Labov为首的一派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社会中的语言变体;以Hymes为代表的另一派从人类学出发,以文化为第一核心要素,研究言语交际过程的情境(切莫丹诺夫、丁一夫 1978)。20世纪末形成了5个主要学科分支: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互动社会语言学(赵蓉晖 2003: 15)。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立足本国国情,结合国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方面的期刊论文年度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从2009年至今,一直保持每年300篇以上的发文量。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深化了语言学习的结构,还拓展了人类交往的意识和语言会话的心理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了解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具有实际价值。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的图谱分析国内2011—2021年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图1 我国社会语言学年度期刊发文量图(1978—2021)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2011—2021年间国内发表的社会语言学论文为对象,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核心研究作者、核心研究机构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分别是怎样的?2)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有哪些?3)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术前沿是什么?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期刊类文献,在CNKI期刊页面以“社会语言学”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11—2021年,共获得1802篇中文文献。剔除会议报告、新闻宣传、人物和书籍介绍等,最终获得有效论文1757篇,并将其导出。数据最后选取日期为2021年7月25日。
2.3 研究工具和方法
在CNKI收集符合条件的数据后,本研究使用CiteSpace 5.7.R 5版本绘制图谱,数据结果分析从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三方面展开。通过CiteSpace产出的作者与机构网络图谱能够帮助了解发文作者之间以及机构之间的联结,而对关键词的分析则可以把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并预测其发展前景。
3. 数据分析
3.1 作者群研究现状分析
运用CiteSpace,将节点的类型设置为作者,其他的参数设为默认值,得到节点数374、连线数63、密度0.0009的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少数作者之间连线较为明显之外,大多数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10年内发文量5篇以上的作者(如下页表1所示)中,付义荣位居第一,其发表的7篇论文中有两篇与其他作者合作,所以未有明显的与其他作者的连线。曹旺儒的论文均为独著,苏金智发表的5篇论文中有4篇是唯一作者。丛丽的6篇论文中有5篇与李琳琳合作完成,因此两位作者之间关联线明显。赵蓉晖是10年内发文量超过5篇论文学者之中与其他学者合作较多的。除2017年的一篇独著之外,她和冯健高在2020年就共同发表了3篇论文,剩余两篇也是与其他学者共同完成的。从作者共现图谱可以看出,除少数学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学术联结之外,我国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学术合作并不是很频繁。
图2 作者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表1 2011—2021年国内社会语言学作者发文量(篇)
3.2 机构群研究现状分析
图3为国内社会语言学2011—2021年间发文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从聚合关系来看,该图谱呈散状分布,节点间连线较少,说明研究机构间合作发文的关系较弱(李颖杰 2021: 69)。图谱中,最大的节点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10年间共发文14篇,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次之,达13篇(如表2所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文时间主要集中在2011—2015年,共发文13篇,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语言变异”。结合表2我们发现,从研究机构的类型和学科属性来看,除了语言社科类研究院/所之外,国内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阵地主要集中在文学院或外国语学院,其中不乏少数民族较多的省部级高校,比如广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图3 机构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表2 2011—2021年国内社会语言学机构发文量(篇)
3.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中心内容的提炼,反映了文章的研究主题。社会语言学关键词分析能够反映出这个领域现阶段的研究重心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下页图4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节点代表的是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为该领域的热点话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的共现关系,两个关键词同时被一篇文章引用,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出现连接线。
在下页表3的关键词频次数据中,关键词按被引次数排列,前10个被引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依次是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语码转换、认知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语言、方言学、语言学、性别差异和语言景观,这些领域是当前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从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出发,对图表中出现的10个关键词从以下3方面进行分析。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表3 2011—2021年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前10个关键词及频次
3.3.1 研究视角多元
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热点既包括地域方言也包括虚拟世界的网络语言。我国方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是方言学真正成为热点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个学术机构成立之后(詹伯慧 2009)。当时普通话的普及使许多语言学家担忧统一的语言会使各地具有特色的方言慢慢消失。因此,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就此诞生,之后方言学的研究工作火热展开,地域方言的研究实现了从点到面的转变。
方言学以现实民族内部语言为研究对象,而网络语言则是虚拟世界的沟通工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约占总人口的72.32%。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争议不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担心不规范的语言使用会影响传统语言(胡凌等 2014)。如今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焦点之一,社会语言学家将网络语言视为一种新兴语言变体,剖析其语音、词汇、语法、文体等方面的特征,并联系语言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等身份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吴东英等 2016)。
3.3.2 传统研究内容为持续热点
语言变异、语码转换及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近10年也持续成为研究热点。语言作为一种动态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Labov(1963)就曾提出语言变异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自社会语言学传入我国以来,中国社会就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和普通话的推广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导致的语言变异持续发生。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流动,在网络大发展背景下,产生了许多新兴职业与群体,加剧了语言变异的程度。国内近5年关于语言变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方言、海外华语、青少年群体话语、网络语言变体等(李浩淼 2020),语言变异的研究热点也逐步开始关注海外华语、青少年群体、网络语言等不同群体和不同语言形式。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因而一直被视为社会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杨娜、任海棠 2011)。20世纪60年代初,Haugen (1965)对双语者语码转换的外部呈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语码转换”的学术表达。Crystal(1987)进一步从内部出发,分析了人们进行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90年代,Myers-Scotton(1993)提出了语码转换的基础框架模式,对语码转换的组合方式做出预测。语码转换传入中国后,社会语言学者结合我国语境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如阳志清(1992)初步探索了书面语码转换(Written Code-switching, WCS),黄国文(1995)分析了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何安平(1992)同样以粤语和英语为对象对中英混合语码进行了初步研究。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在网络或现实语言交流中出现了外语、网络用语、普通话、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以中外文转换和普通话、方言间的转换最为常见。
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显著标志之一,而社会性别则是造成不同性别语言变体的主要原因。国内对性别语言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交替,早期研究对象以英文为主且综述类文章较多(Raine、何勇 1982;戴炜栋 1983;徐祥武 1986)。后由于女权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社会语言学者及文学家开始关注女性语言(杨永林 1993;张爱玲 1995),并且关注不同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曹耘 1986;王青山 1993),有关汉语语料的实证研究也不断增多(邵萌 2008)。从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来看,性别差异俨然成为学者们考虑的常规变量之一,性别对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
3.3.3 跨学科发展态势明显
我国的社会语言学在多元发展的同时,学科之间也在相互融合,跨学科发展态势明显。以语言景观和认知社会语言学为例,语言景观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强劲,自2019年开始,知网收录的有关语言景观的中文论文年度发文量均在100篇以上。与其他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不同的是,语言景观在我国发展之初,学者们就曾尝试将其应用于解释社会现象(田飞洋、张维佳 2014;徐红罡、任燕 2015),语言景观理念在实践探究中逐渐被我国语言学者完善(王萍 2013;尚国文、赵守辉 2014a;韩艳梅、陈建平 2018)。语言景观关注公共空间的语言标识,直观体现国家和地方的语言政策,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城市规划、语言混合、语言政策、场所符号学等多个视角来解读。语言景观不仅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它还受到社会学、符号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重视(孔珍 2018: 192)。近年来,社会语言学领域内的语言景观研究除了关注街区、景区、地铁站等传统公共领域之外,学者们也开始将研究视角拓展至学校、政务网站、外国人聚居区等非传统公共领域,并且逐步开始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与路径(尚国文、赵守辉 2014b)。
认知社会语言学自2007年正式确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理论框架逐渐成熟。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兴起是语言学内部发展不断深入的表现,意味着语言学家更全面地研究语言现象。苏晓军(2009)在《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中总结归纳了国外认知语言学社会维度的主要成果,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社会意识其实早就存在。束定芳(2000)一直重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维度,强调隐喻可以为我们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认知社会语言学摆脱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部分填补了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缺陷,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使其成为语言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李恒 2014)。
3.4 前沿趋势
通过分析关键词的突现可以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关键词的突现意味着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关键词被引用的频次突然增多。图5呈现了2011—2021年国内社会语言学突现强度在2.5以上且持续时间至少3年的关键词突现图,加粗线段为突现的时间跨度。根据图5,可将社会语言学关键词的突现分为3个阶段: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第一阶段为2011至2013年,突现的关键词有“文化”“委婉语”“外语教学”和“语境”。这个时段的关键词突现时间短,但突现强度较稳定。社会语言学注重语言与身份的研究,在中国背景下,少不了中国文化对于人们语言认同和身份构建的影响。委婉语和文化的突现存在一定关联性,彭文钊(1999)表明委婉语和社会文化域两者之间是一种多重映现的关系,委婉语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文化标记。委婉语是人们交谈过程中为避免尴尬或不愉快而采用的温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文化体现。陈原(1983)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对委婉语进行了清晰界定,并且将其作为一种言语和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外语教学”的突现可能与外语界教学观念的转变相关,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工具性即学生应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因此交际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发展趋势。近10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理论与成果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上。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文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社会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学方式和研究视角,在社会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孕育的交际语言教学法在外语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赵亚莉 2006)。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境研究主要分析语境影响语言使用的方式及规律,或者探究导致语言变异形式或变体的社会原因(郭松、田海龙 2011)。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不能忽视语言的使用环境。
第二阶段为2012至2015年,突现关键词为“大学生”“语料库”“应用语言学”和“述评”。除“语料库”这个关键词之外,这个时间段突现词的突现强度不高,均未超过3。不同于以往的社区田野调查,这个时间段的研究以大学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群体焦点,并且开始出现跨学科趋势。学者们开始以语料库中的语料为研究素材,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或变量去挖掘语料库中的语料,或者将语料库研究方法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比如“实验室式”)进行结合以取得更佳的研究效果(郑群 2014)。2015年之后,学者们又将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应用语言学,进一步深化了交叉对比的研究思路(戴炜栋等 2020)。
第三阶段为2016至2018年之后,突现词为“变异”“语言景观”“网络流行语”和“展望”,这些关键词也是我国社会语言学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这个时间段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差异大,“语言变异”和“语言景观”突现时间长且强度较高。其中,“语言景观”的突现强度高达8.51。“网络流行语”和“展望”的突现强度稍低,且“网络流行语”的突现年份止于2019年。Labov (1984)曾经指出,变异性是语言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变异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经典话题具备成为社会语言学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语言景观由Landry & Bourhis(1997)提出,自提出以来有关语言景观的研究就成为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热点,其超高且持久的突现度表明它已然成为我国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趋势之一。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随着近些年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新起,社会语言学家们也开始逐步探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路径。因此,2018年之后,突现词“展望”在综述类文献中凸显出来。“展望”类文章的被引次数均在400次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0多次(高佑梅 2020)。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近几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热点之一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的突现强度为2.53,由于突现时间未超过3年,因此并未出现在图5中,但这并不能否认其在现今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4. 结语
本文通过CiteSpace对国内近10年(2011—2021)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社会语言学研究作者和机构呈散状分布,学界内部的学术沟通与合作处于薄弱状态;近10年的研究热点为语言变异、语码转换、认知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方言学、性别差异、语言景观等,研究视角多元化,传统研究内容持续成为研究热点,跨学科研究发展势头明显;语言变异与语言景观有望成为国内社会语言学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随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展望社会语言学的未来发展之路。语言变异无疑仍将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由于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有关乡村语言文明、语言建设与管理、疫情之下的应急语言服务与管理等的研究也将会成为社会语言学者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