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知识论
2022-02-02李华锋
江 畅 李华锋
知识论作为哲学的一个主干学科是在西方近代产生的,它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曾迅速兴盛,为现代文明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论支持。然而,受19 世纪以来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知识论像本体论一样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应有的规范和指导功能。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伴随着应用哲学特别是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不仅本体论,而且知识论完全衰落,无论西方还是中国几乎没有产生有影响的知识论方面的学术成果,似乎也没有多少人研究知识论。在西方,除了出现过影响不大的德性知识论外,未见有其他有影响的知识论;在中国,有一段时间社会认识论和评价论受到重视,但目前也已经没有什么人研究了,至于其他的认识和知识问题更少有学者关心。今天,知识论在哲学研究中被忽视,在社会生活中也已边缘化。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形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导致知识论从兴到衰的原因很复杂,与已有知识论本身存在着重大局限和问题因而不适应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有着直接关系。知识论的严重衰退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当代许多重大全球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知识论的规范和指导。在人类面临种种严重危机的今天,需要反思和检视知识论边缘化的后果,特别是要检讨已有知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体现哲学智慧的知识论,从而为人类更好地生存提供知识论依据和原则。
一、已有知识论的几种主要形态
已有知识论是指迄今为止哲学史上的各种不同知识论,包括现行的知识论和历史上存在过但已丧失其影响力的认识论。如同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本体论一样,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尽相同的知识论。从中西哲学史看,知识论有很多种,尽管其中有不少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归纳起来,已有知识论主要有以下六种比较完整的形态。
(一)经验主义知识论
经验主义知识论就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哲学,它是一种与 “理性主义”相对立的知识论理论或学派。经验主义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但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或学派是西方近代形成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确证。经验主义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别。唯物主义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洛克,他否定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在他看来,心灵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他把一切知识归结为观念,而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他断言,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人的心灵处理这些简单观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若干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合的观念;二是把两个观念 (不论是简单观念或复合观念)并列起来加以考察,形成关系观念;三是把一些观念与其他一切同时存在的观念分开,即进行抽象,由此形成一般观念。至此,作为经验主义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经验主义知识论体系的构建。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巴克莱,他根本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都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的集合等等。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人能够感知的外部事物不过是感知作用的结果,事物与感觉是同一的,即所谓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就是一种东西”。
(二)理性主义知识论
西方哲学史上理性主义哲学的知识论,是一种与 “经验主义”相对立的知识论理论或学派。①理性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但作为一系统的理论或学派是西方近代形成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者受自然科学进步的影响,试图将科学(主要是数学)的方法论应用于哲学研究,以使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的哲学获得如科学一样的精确性。他们试图制定能够组成一个真理系统中的清晰明白的理性原则,以此演绎出关于外部对象的可靠知识。他们强调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种能力既是先验的,也是本质的,知识只能以理性为基础,而不能以经验为基础。他们在数学的启发下声称在理性中存在着天赋观念,以此为原则并严格按照逻辑必然性进行推理就可以得到普遍必然的知识。因此,理性主义者试图以逻辑的方式构建哲学公理系统,这种公理系统从第一原理演绎而来,只要第一原理是普遍必然的,那么整个公理系统就都是普遍必然的。笛卡尔通过对 “天赋观念”和 “外来观念”的来源及其作用的分析,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来自于“天赋观念”和以此为前提的理性演绎。
(三)实用主义知识论
实用主义知识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主体部分。实用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种知识论、真理论,其主要代表有皮尔士、詹姆斯、杜威。实用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思维是经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适应行为和反应机能,认识是为了求得适应环境的满意的效果,使生活愉快、安宁和满足。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至于经验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去探讨这个问题。经验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超越物质和精神对立的纯粹经验或原始经验,是某种心理意识活动即意识流或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经验中包含着理性因素,无需先天范畴来综合,它本身就包含着联系和组织的原则。理性是控制和调节有机体同环境交互作用的反应机能,在经验内部驾驭经验,调节旧经验与新刺激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实用主义看来,真理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一种关系。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经验与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的利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一个观念是不是真理,就看它是否具有效用。这样,有用与无用是划分真理和谬误的标准。实用主义主要代表詹姆斯的 “有用便是真理”典型地表达了实用主义真理观。实用主义另一主要代表杜威则把这种真理观表述为工具主义。在他看来,观念、概念、理论等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们能否有效地充当人们行为的工具。如果它们帮助人们在适应环境中排除了困难和苦恼,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就是可靠的、有效的、真的;如果它们不能清除混乱、弊端,那就是假的。实用主义还认为,认识的过程并非仅仅是纯粹思维的过程, 它也是行动的过程,杜威将其概括为发现疑难、分析疑难、提出假设、进行推理以及用行动检验假设的 “五步说”。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其要义体现在其创始人皮尔士的这一观点中,即认识的任务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 (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四)当代中国认识论
当代中国的认识论通常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等问题。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也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这种认识论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十分乐观,相信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当代中国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并且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的过程就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由实践到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重要。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践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两次飞跃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
(五)德性知识论
德性知识论 (virtue epistemology)是把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理智德性概念作为知识论基本概念的一种当代知识论。德性知识论是受德性伦理学复兴的影响而兴起的。1980 年,欧内斯特·索萨(Ernest Sosa, 1940-)在 《木筏与金字塔:知识理论中的一致性基础》一文中第一次将理智德性的概念引入知识论。他指出,诉求理智德性可以解决基础主义者与一致主义者在认识证明的结构问题上的分歧。受该文的影响,一些知识论哲学家开始用理智德性概念研究各种认识问题,包括葛梯尔问题,以及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与怀疑主义之间的争论。德性知识论兴起后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产生了德性可靠主义 (virtue reliabilism)或德性视角主义(virtue perspectivism)与德性负责主义 (virtue responsibilism)的分歧。德性可靠主义者认为理智德性是一种稳定的和可靠的认识能力,并且把视觉、内省、记忆等作为理智德性的范例。他们高度重视以德性为基础对知识或确证作解释。德性负责主义者则认为理智德性是良好的理智品质特征,包括聚精会神、公平和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具有和勇敢等等。在德性负责主义者中,有的也试图以德性为基础对知识或确证作解释,但有的对这一传统问题不感兴趣,而关注理智德性的本性和价值、理智德性与认识负责的关系、理智德性与理智生活的社会方面的相关性之类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理智德性的概念,并对其含义、要求 (体现为德目)和意义作过阐释,但并没有建立德性知识论。德性知识论是当代知识论哲学家借鉴亚里士多德有关理智德性的资源建立的一种知识论,是一种以理智德性为基础对一系列知识问题作出解释的新尝试。
(六)康德知识论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的知识论或认识论,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知识论,即康德的知识论。康德的知识论是从属于他的批判哲学的,而他的批判哲学的目的是要给自由提供哲学论证。为此,首先必须解决自由是否可能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否可能的问题。在康德看来,一切知识都是判断,而一切科学知识的构成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普遍性和必然性 (先天判断),一是增加新的内容 (综合判断),因而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是先天综合判断。这样,他的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 “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否可能”就变成为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形而上学要作为科学知识,它也必须是先天综合判断。康德具体分析了数学和自然科学 (物理学)作为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在他看来,数学知识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感性直观知识,是由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物自身提供的经验的感觉材料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整理这些材料的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 (即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科学知识作为先天综合判断,则是由感性直观形式把形形色色的感觉改造成形形色色的现象后,经过先天知性形式 (十二范畴)对现象进行规范、组织和构造形成的。范畴能综合统一感性直观提供的多种多样的现象,将它们组织到逻辑形式的概念系统中去,把它们改造成合乎规律的整体,改造成自然界或科学知识。然而,知性范畴只对经验对象有效,只适用于感性整理感觉而形成的“现象世界”,不能脱离感性作超经验的使用。它既不反映 “物自身”的性质,也不适用于规定 “物自身”。因此,人不可能认识物自身,也就不能对物自身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他指出,旧形而上学的灵魂、自由意志、上帝等理念由于没有感性直观的经验基础,即感性经验不能给这些实体提供任何后天的经验材料,因而它们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只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幻相。康德的结论是,思辨理性 (即认识)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不过,他还是肯定实践理性 (道德)的形而上学是可能的,他通过对实践理性批判完成了他的道德形而上学构建。
二、已有知识论的局限和问题
从以上简述可以看出,几种已有典型知识论形态在内容上几乎没有多少共同之处,缺乏共同遵循的原则和范式。正因为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尚缺乏一种得到公认的知识论体系,当然也就缺乏一种得到公认的本原知识世界,因而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基本上处于无规导的各行其是状态。不同形态的已有知识论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多少共识,但存在一些共性的局限和问题,反思和检视这些局限和问题有助于知识论的重建。已有知识论的局限和问题比较多,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已有知识论只研究认知,研究评价较少,不研究理解,更不研究构想,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论。20 世纪以来,随着一般价值论的兴起,评价问题在美国和中国多有研究,但这种研究不是知识论意义上,而是从属于价值论的。人类有了文字之后,文字记载所形成的文本是人们认识的重要对象,但对文本的理解没有纳入知识论的范围。西方中世纪有圣经诠释,西方现代有哲学诠释学,中国古代也有经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但这些对文本的研究并不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展开的,研究者也不认为他们的研究是知识论的研究。构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认识的一种重要类型,当最早的原始人打制石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构想的萌芽,但在历史上却未曾见有人从哲学角度对这种认识进行过研究,至今没有被作为知识论研究的对象。总体上看,已有知识论研究基本上是认知论的,即研究人是如何认识对象 (包括外在对象和主体自身)的真相的,而没有涵盖所有的认识对象及其各个方面。已有知识论的这种局限使它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识和知识现象,不能给人们的认识活动和知识世界构建提供有效的规导。
第二,与上一局限直接相关,已有知识论虽然追求真理,但把真理局限于认知所获得的知识,所理解的真理基本上是指认知成果符合认知对象或者说反映了认知对象的真相,而忽视了其他认识类型获得的知识的真理性问题。如果我们肯定人的认识包括认知、评价、理解和构想几种基本类型,那么这些类型的知识都存在真理性的问题。比如,我国历来对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是非功过评价不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秦始皇是非功过的正确评价属于真理,而对他的错误评价则是谬误,我们不能说这种正确评价不是真理。这是就评价而言的。就理解而言,比如,我国目前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前提是要准确理解传统经典文献(文本)的意义。那么,对传统经典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无疑也应属于真理 (而无论文本本身是不是真理),而对传统经典文本意义的错误理解则是谬误。人类的构想方面的真理性问题更突出,构想知识还必须考虑利害性。一种构想知识即便其确实性得到证实,也未必是真理,它还必须对人类利益无害。比如,基因编辑婴儿的知识得到了确证,但几乎没有人认为它是真理。从实际生活看,任何一种类型的知识在人们的眼里都有真理谬误的区别,然而已有知识论却忽视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的已有知识论都没有研究评价、理解和构想几种知识的类型真理性问题。而由于这种缺失,这些知识论也就没有对几类知识的真理性的异同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没有形成能够涵盖几类知识的完整真理观,认识真理观成为认知真理观。人类追求真理就不能只追求认知方面的真理,还要追求评价、理解和构想方面的真理。已有知识论的真理观显然不能给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提供应有的规导。
第三,已有知识论不研究不同知识形式之间的关系,没有给不同知识形式提供基本原则和学科范式,因而对各种知识形式也就缺乏指导力。如前文所言,人类的知识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认知、评价、理解、构想等不同类型,此外还有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技术科学等不同学科形态。所有这些知识类型和学科形态彼此差别很大,没有多少共同性,甚至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那就是它们都属于人类的认识范畴。就认识而言,它们有一些认识活动的共同规定性和共同规律。比如,所有认识活动都是一种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活动的发生和进行都需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在活动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等等。它们作为认识活动,其产品都是知识,而就知识而言,它们有许多共同的方面。比如,它们作为知识有共同的本性,它们都存在着真理性问题,也都存在对人类更好生存是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所有这些共性问题都是任何一种知识类型或学科形态不能够单独解决的,必须由哲学知识论来研究,通过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和一般原则,从而给所有知识形式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并对它们进行规导。然而,已有知识论只局限于认知的研究,不可能对所有这些知识形式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这一局限导致了多方面的消极的甚至有害的后果:一是人类的不同知识形式至今仍是彼此分散的,人们不知道这些不同知识形式在人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互动关系;二是在从事认识活动以及知识创新和更新的过程中,人们不知道还有知识的一般本性、本然本质及其要求,因而也不会想到要遵循这些要求,于是各行其是,信马由缰,导致今天许多知识伤害人类的问题;三是把认识的本性、本然本质的要求以及规律视为一般化的要求和规律,对于不符合这些要求和规律的采取排斥的态度,从而限制了认知以外的其他知识类型、理工类学科形态以外的学科形态的发展。在不少人心目中,哲学人文学科的知识无真理可言,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表达。
第四,已有知识论主要是对人类已有的知识作出解释,而没有揭示所有人类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知识是一类人为事物,没有人类就不会有知识,但知识作为一类事物像所有不同种类的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一样,具有这类事物的共同本性。任何一个知识,只有当它具有这种本性时,才是真正的知识。或者说,任何一个真正的知识都应是其本性的体现。知识的本性可体现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知识的必备本质,为了与知识的现实本质相区别,笔者称之为 “本然本质”。这种必备的本然本质也就是知识之为知识应该具备的本质 (应然本质)。当一个知识的现实本质体现了这种本质时,它才是真正意义的知识,或者说它具备了知识应具备的本质。显然,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是人们创造知识、生产知识、确证知识和评价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各种具体形式的知识不可能研究和揭示知识的本性和本然本质,而必须由知识论来研究提供。然而,已有知识论只局限于认识这一种知识形式,它不可能揭示人类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也不能揭示不同形式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并使之与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贯通起来。如此一来,尽管人们在不断地创新和更新知识,但由于不知道知识及其各种形式知识的共同本性和本然本质,人们的知识创新和更新就都是盲目的,往往受利益驱动的控制。其结果,人类创造的不少知识不仅不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相反成为人类的杀手。在人类创造的知识不断对人类的生存提出挑战且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存在的当代,已有知识论的这一局限尤其值得反思和克服。
第五,已有知识论把知识与信念相等同,没有考虑到知识与信念之间的区别以及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已有知识论通常简单地把知识与信念等同起来,以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就是他所具有的信念,西方知识论由于受到柏拉图关于知识定义的影响,这一问题尤其明显。信念是对事物必然如此的确信,它属于观念的范畴,那些确信不疑并且常常作为生活追求的观念就是信念,如信仰。不可否认,知识是信念的最重要来源,尤其是教育和现代传媒发达的当代,人们的大多数信念来自学校教育和传媒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会转化为信念,人的信念也不全都来自知识。一方面,人的许多知识没有而且也不必转化为信念。例如,我一起床就发现今天是晴天,这当然是一种感性知识,显然这种知识就不必转化为信念。另一方面,人的一些信念并不是来自知识的。比如,一个人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他从小就形成了对宗教的信仰,而他的这种信仰来自家庭的影响,而非来自他的知识。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十分复杂,而且信念一旦确立就具有不再完全受知识制约的相对独立性。信念和信仰的问题虽然与知识相关,但它属于精神论或观念论研究的范围,知识论不必作深入研究。但知识论不能将知识与信念混同起来,让人们觉得知识就是信念。以往的知识论没有在信念和知识之间作出明确划分,导致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将两者相混淆,不能对知识向信念的转化有自觉的意识。
第六,已有知识论不研究知识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不着眼于人谋求生存得更好审视知识。这也是已有知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和问题。人类的知识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知识使人类成为人类,而且可以不断增强人类谋求生存得更好的力量。知识论需要着眼于人类根本的总体的需要阐明知识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同时,许多知识是双刃剑,有些知识本身就是对人类有害的。知识论必须阐述什么样的知识是真正有利于人类的,什么样的知识并非如此;必须研究和回答如何有效防范有害知识的创造,如何有效控制中性知识的合理运用。然而,已有知识论缺乏这种视野和站位,主要就知识研究知识,它虽然不是一种科学理论,但与科学理论比较类似 (比如,类似于系统科学),它是对人类知识现象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和知识的创新更新起规导作用的真正意义的哲学知识论。
已有知识论由于存在着以上所述的局限和问题,因而完全不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20 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全球化进程,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密切交流,使人类的知识爆炸性增长,并且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已有的各种知识论几乎都无法给予解释,更不能回答知识创新和更新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难题,完全丧失了理论的指导力。人们再也不想去求助于知识论解决各种复杂现实问题,哲学家们似乎也不再愿意用这样的理论去解释和研究现实问题。因此,知识论边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人类的现代文明日益繁荣,而与之伴随的是许多全球性重大现实问题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结果是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兴起和兴盛,而传统的哲学主干学科基本上都被边缘化。当然,各国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采取许多措施鼓励学者转向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功名利禄的强大诱惑力、以及信息化带来的巨大信息干扰,使学者再也沉不下心来做纯粹的学问,他们成天忙于各种事务和对现实问题研究。这也是导致作为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论研究受冷落的重要原因。
三、重建知识论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
知识论是指导人类正确认识知识、创新知识、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理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缺乏知识论的规导,人类在知识问题上就会各行其是,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现实的情形就是如此,在当代知识爆炸的同时,知识世界乱象丛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
首先,知识创造无禁区。在中国,针对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对知识价值的否定,学术界提出了著名的 “科学无禁区”的口号。早在1978 年就有学者发表 《科学无禁区》的文章,一直到今天,这一口号仍然是中国人的共识。有学者甚至说: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世界真奇妙,认识无止境,为科学设置禁区是愚昧的专制主义。”②“科学无禁区”也许不只是中国的口号,而且是近代以来人类形成的普遍共识。正是在 “科学无禁区”这一错误口号影响下,人们在创造知识方面无任何禁忌,一些知识已经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还有一些知识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0 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不少有害的知识,其中最典型的是核武器知识。核武器是人类制造的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这种武器的研制当然是出于军事的目的,但与科学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就是科学家犯下的滔天大罪。如果科学家不提供创造核武器的知识,政治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制造出核武器,当然也就不会有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放的原子弹。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美国都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而德国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故意算错了一个公式,使得希特勒以为制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重要原料是自己无法获得的,德国因此而没有能在美国前面制造出核武器。像这样的知识还有很多,如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克隆人等等。
其次,知识运用无禁忌。 “科学无禁区”不仅体现在知识创造上,同时也体现在知识的运用上,而且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滥用科学知识导致的。有研究认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当代全球的十大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是科学知识滥用的后果。这里我们以没有被列入十大环境问题的中国土地污染 (毒土)问题加以说明。前一些年的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更是土地毒化的直接原因。我国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只发挥了污染环境的作用。每年大量使用的农药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导致土壤污染的因素很复杂,但工业产品的广泛使用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而很多工业产品是滥用科学知识创造出来的,农药和化肥就是如此。例如,一些农药生产就是对化学知识的一种滥用,过去的农药生产只考虑消灭病虫害,没有考虑它们对生态环境的毒害。
最后,知识被利益绑架。当代的知识创造无禁区也好,知识运用无禁忌也好,都与知识被市场化、资本化直接相关。近代以来,人类知识的迅速增长,以至于出现知识爆炸,并不主要是因为人类对知识比以往更感兴趣,相反是因为知识可以赚钱,可以带来功名利禄。自从弗兰西斯·培根喊出了 “知识就是力量”以后,人们逐渐发现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成为了资本,有知识的人则成为人力资本,它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给个人带来金钱、名誉等社会紧缺资源。于是,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无所顾忌地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正是知识被利益绑架的结果。2018 年中国曝出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正是科学家为了求名求利而滥用基因编辑技术的结果。中国流行长达40 年之久的 “科学无禁区”口号,如果说最初是为了鼓励人们解放思想提出来的,那么后来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些没有良知的科学家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找到的一个借口。
知识被利益绑架是当代人类知识乱象的总根源,但 “科学无禁区”口号的提出、知识乱象的出现也与西方近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流行的知识万能论和科学乐观主义有很密切的关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有学者对科学作了这样无以复加的赞扬: “科学——这时代的骄子,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象一颗晶莹灿烂的明珠,嵌在我们时代的王冠上。”③这种科学至高无上的看法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科学知识一味赞扬、推崇备至的心态。 “科学无禁区”的口号也好,知识万能论也好,都是没有经过哲学知识论批判所形成的错误结论和观念;知识创造无禁区、知识运用无禁忌、知识被利益绑架则是哲学知识论边缘化而没有发挥应有的规导作用导致的。
已有知识论的局限和问题及其边缘化和所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实际上已经表明重建知识论的必要性、紧迫性。这里我们还要从哲学本身需要与时俱进的角度作些进一步的阐述。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升华,哲学的这一特性表明,哲学必须始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并引领时代前行。哲学一方面是密涅瓦 (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另一方面是高卢的雄鸡,要等黎明到来才会高鸣。密涅瓦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就可以看见整个白天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反思”是 “对认识的认识”, “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如果把 “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 “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夜幕降临时悄然起飞。罗马帝国把今天的法国叫做高卢 (Gallia),把高卢人叫做Gallus,而它在拉丁语里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中世纪前期无人作如此联系,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雄鸡才正式成为法国的象征。法国大革命和七月王朝时期,雄鸡取代了王权的标志——百合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旗上有雄鸡形象,它是当时法国人民革命意识的象征。尽管雄鸡具有警惕、勇敢的品质,但与代表英国的狮子和代表德国的雄鹰相比,雄鸡不免给法国人带来一些尴尬,所以拿破仑皇帝更喜欢用雄鹰作为法国的标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雄鸡被当作法兰西民族抵抗普鲁士入侵的象征。马克思把哲学比喻为 “迎接黎明的高卢雄鸡”,旨在表明哲学是预示未来的,它永远都会着眼于未来指引人类前行。这一比喻与黑格尔将哲学比作 “密涅瓦的猫头鹰”的比喻正好相对应,完善了对哲学神圣使命的论断。两位伟大哲人关于哲学的比喻尤其适合知识论,知识论是哲学中典型的 “对认识的认识” “对思想的思想”。
在哲学的主干学科中,知识论出现得相对较晚,这与知识论的性质是直接相关的。知识论是对人类认识及其成果——知识的哲学反思,而不是像本体论和价值论 (主要是伦理学)那样主要还是对对象的认识。这是更完全意义上的人类自我反思,与人类的自我意识成熟相伴随。人类的自我意识比人类的意识出现要晚得多,而达到成熟更需要一个过程。这正是知识论虽然很早就已经产生,而比较完善的形态到近代才出现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知识论虽然仍然存在着种种局限和问题,但它们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且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知识的增长作出了贡献。而其局限和问题本身也是时代的局限和人自我意识的局限,并非完全是人为的。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知识论没有及时跟上人类社会急剧发展的时代步伐,它既不能对人类知识具有反思、批判、警示作用,又不能对人类知识的未来发展起规范、指导、引领作用。因此,重建知识论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哲学本性的必然要求。
从哲学的本性来看,今天重建知识论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知识论作为哲学的主干学科,必须始终与时代同行并引领时代,因而知识论的重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时代的哲学家要建立自己的知识论,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不同哲学家也要建立自己的知识论。这种知识论相对于以前的、他人的知识论应是一种新的知识论,它的建立也属于重建。当然,这种重建并非完全是否定性的,而是超越性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更新。知识论像哲学的其他分支一样,就是在这种不断建立又不断被超越中前进的。也正因为如此,知识论乃至整个哲学是永远朝未来开放的事业,它在不断更新和创新中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整个人类社会处于深刻而急剧的变革之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和信息化急剧发展使得已有知识论完全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在利益最大化原则冲击下,哲学家日益迫切的功利追求又使得他们无心就知识问题进行冷静而深刻的反思,推出能够规导知识创造、传播和运用的新知识论。在这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下,重建知识论就不仅仅十分必要而迫切,而且难度还会很大。
在知识论已经被边缘化的情况下重建知识论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做好谋划。在笔者看来,当代的知识论重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增强知识论意识。当前重建知识论,关键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的知识论对于从根本上克服当代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乱象及其导致的社会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没有知识论的指导,对于当代人类社会频发的与知识相关的社会问题,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鼓励更多哲学家研究认识论。今天的哲学研究已经不同于传统社会,研究哲学的人并不完全是因为对哲学的爱好而研究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像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是为了实际利益,为了功名利禄。针对这种新的情况,政府一方面要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更优越的待遇,采取一些特殊保护措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立项等途径激励人们研究知识论问题。现代社会,政府的力量日益强大,政府的支持具有极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三是哲学家要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今天,哲学家面临着诸多重要任务,尤其是应用研究方面的任务应接不暇。但是,哲学家要意识到,与应用研究相比较,知识论的研究更为迫切,意义更为根本。因此,哲学家要有淡泊功名利禄之心,出于社会责任感重视和研究知识问题,通过自己的独创性研究为社会提供知识论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方案,为社会知识乱象的治理和知识的健康发展提供哲学依据和支持。
注释:
① 需要注意的是,经验主义主要是一种认识论,但理性主义不只是一种认识论,它包括本体论和伦理学。
② 武高寿: 《科学无禁区 技术有限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4 年第1 期。
③ 胡平、王锐生: 《科学无禁区》, 《哲学研究》1978 年第 3 期。